跳至內容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ꓪꓰꓽ-ꓫꓲꓸ ꓡꓲ-ꓢꓴ ꓫꓵꓽ ꓝꓲꓹ ꓚꓵꓹ ꓫꓬꓹ
འབའ་ལུང་ལི་སུའུ་རིགས་རང་སྐྱོང་རྫོང།
自治縣
維西縣(紅色)在迪慶州(粉色)和雲南省的位置
維西縣(紅色)在迪慶州(粉色)和雲南省的位置
坐標:27°11′02″N 99°17′09″E / 27.18387°N 99.28577°E / 27.18387; 99.28577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面積
 • 總計4,477 平方公里(1,729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46,363人
 • 密度32.7人/平方公里(84.7人/平方英里)
 • 城鎮36,437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674600
電話區號887
車輛號牌雲R
行政區劃代碼533423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傈僳語ꓪꓰꓽ-ꓫꓲꓸ ꓡꓲ-ꓢꓴ ꓫꓵꓽ ꓝꓲꓹ ꓚꓵꓹ ꓫꓬꓹ藏語འབའ་ལུང་ལི་སུའུ་རིགས་རང་སྐྱོང་རྫོང།威利轉寫'ba'-lung li-su'u-rigs rang-skyong rdzong藏語拼音Balung Lisurig Ranggyong Zo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下屬的一個自治縣。全縣面積4477平方千米,2020年總人口14.64萬人。縣人民政府駐保和鎮。該縣在納西語中被稱作「你那」。該縣也是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縣,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相鄰。

詞源

[編輯]

「維西」之名舊作「為習」(《木氏宦譜》)、「危習」(《滇雲歷年傳》),為少數民族語言地名,原是今縣城附近一村鎮名,在滇、川劃界文書中譯寫作「為西」,代表這一片地域。清初設維西廳時,首見「維西」之名,因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此譯法可能有「維繫西藏」的含義[2]:55

歷史

[編輯]

按清初餘慶遠維西見聞記》,維西歷史上為「吐蕃東封地」[3]:12。唐初,吐蕃勢力東漸,在今維西塔城置鐵橋節度使(神川都督府)[4],下轄東、西二城,西城在今維西其宗村[2]:51南詔異牟尋內附唐朝後,向吐蕃發動進攻,於貞元十年(794年)占領神川鐵橋,吐蕃勢力退至金沙江以北[5]。唐乾符年間(874年-879年),南詔並鐵橋節度、寧北節度為劍川節度[2]:51大理國時,維西地稱「羅裒間」,屬成紀鎮,由麼些(納西族)大酋統轄[2]:51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羅裒間置臨西縣,屬麗江路巨津州。明洪武年間,巨津土知州阿戟向臨西縣擴張,取代臨西土知縣而「兼管縣事」。縣境土酋在麗江土司支持下與阿戟勢力對抗,永樂四年(1406年),麼些土酋阿奴弟進京朝貢,乞設刺和莊長官司,獲得允許,直隸於雲南都司,政權存續較短。正統二年(1437年),康藏地方政權武力占領臨西(時稱「你那」),麗江土司在萬曆年間奪回,旋廢州縣,由土府直接管理,委派禾氏為「你那大管軍」。[2]:52

清康熙六年(1667年),在康區南部格魯派勢力的支持下,以罕都為代表的和碩特部蒙藏聯合勢力占領中甸,隨後吳三桂金沙江外本屬於麗江土司的多地割送罕都。康熙十一年(1672年),吳三桂又將金沙江以內的喇普也割讓給罕都,包括今維西大部,雙方以塔城關為界[6]。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亂平息後,吳三桂割送地區劃歸四川,由巴塘土司羈縻[2]:52。雍正四年(1726年),清廷勘定川滇界,維西地劃歸雲南鶴慶府[7]。雍正五年(1727)四月,置維西廳,移鶴慶府通判駐防,次年選定寶華山麓建築土城一座,是為治所,即今維西縣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隸麗江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維西通判為維西撫夷通判。[2]:52

民國2年(1913年),維西廳拆分為維西縣和阿墩行政委員(今德欽縣)。民國3年(1914年),原維西廳「怒俅地方」拆分為菖蒲桶行政委員(今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上帕行政委員(今福貢縣)。維西縣先後隸屬雲南省滇西道第一殖邊督辦公署、第七行政督察區、第十三行政督察區,第十三行政督察區曾於1948年短暫駐紮於維西。1949年5月12日,中共維西黨組織發起武裝暴動,推翻縣政府,建立臨時人民政權「維西縣臨時參議會」。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維西縣人民政府,隸屬滇西北人民專員公署,1950年改屬麗江專區。1957年9月13日,維西與中甸、德欽共同建立迪慶藏族自治州。1985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維西縣建立維西傈僳族自治縣。[2]:52-532024年9月,所轄葉枝鎮巴迪鄉劃歸德欽縣管轄。[8]

行政區劃

[編輯]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下轄2個、6個[9]

保和鎮、​塔城鎮、​永春鄉、​攀天閣鄉、​白濟汛鄉、​康普鄉、​中路鄉維登鄉

地理

[編輯]
維西縣氣象數據(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3.0
(73.4)
23.2
(73.8)
26.2
(79.2)
28.0
(82.4)
31.1
(88.0)
31.9
(89.4)
30.9
(87.6)
31.1
(88.0)
30.5
(86.9)
27.2
(81.0)
23.1
(73.6)
21.3
(70.3)
31.9
(89.4)
平均高溫 °C(°F) 12.3
(54.1)
12.7
(54.9)
14.7
(58.5)
17.7
(63.9)
22.0
(71.6)
24.6
(76.3)
24.7
(76.5)
24.4
(75.9)
22.6
(72.7)
19.9
(67.8)
16.7
(62.1)
13.8
(56.8)
18.8
(65.9)
日均氣溫 °C(°F) 4.2
(39.6)
5.4
(41.7)
7.8
(46.0)
11.0
(51.8)
15.3
(59.5)
18.4
(65.1)
18.8
(65.8)
18.2
(64.8)
16.5
(61.7)
12.7
(54.9)
8.0
(46.4)
4.8
(40.6)
11.8
(53.2)
平均低溫 °C(°F) −1.6
(29.1)
0.1
(32.2)
2.9
(37.2)
6.3
(43.3)
10.2
(50.4)
14.2
(57.6)
15.2
(59.4)
14.6
(58.3)
13.1
(55.6)
8.2
(46.8)
2.2
(36.0)
−1.3
(29.7)
7.0
(44.6)
歷史最低溫 °C(°F) −8.0
(17.6)
−6.8
(19.8)
−2.8
(27.0)
−0.1
(31.8)
4.3
(39.7)
8.4
(47.1)
9.5
(49.1)
9.3
(48.7)
2.7
(36.9)
−0.3
(31.5)
−3.3
(26.1)
−8.9
(16.0)
−8.9
(16.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26.9
(1.06)
63.8
(2.51)
120.4
(4.74)
91.6
(3.61)
59.2
(2.33)
87.1
(3.43)
161.9
(6.37)
157.3
(6.19)
112.4
(4.43)
59.8
(2.35)
19.1
(0.75)
12.0
(0.47)
971.5
(38.24)
平均降水天數 4.7 9.0 14.6 15.6 12.7 17.3 22.3 21.6 18.3 11.3 4.8 2.4 154.6
平均相對濕度(%) 56 63 68 70 68 73 78 80 80 75 64 56 69
資料來源1: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
資料來源2:中國天氣網(1971−2000年間的降水天數)

經濟

[編輯]

2022年,維西縣生產總值達71.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64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21.56億元,下降1.8%;第三產業增加值40.29億元,增長2.3%。三次產業結構為13.5∶30.1∶56.4。人均生產總值48,387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9,945元、12,265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59,781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8億元,人均1,477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72億元,人均24,177元。[10]

人口

[編輯]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146,363人,城鎮人口36,437人(占24.89%),鄉村人口109,926人(占75.11%)。共有男性76,932人、女性69,431人,性別比為110.80。0—14歲人口共28,171人(占19.25%),15—59歲人口共98,850人(占67.54%),60歲及以上人口共19,342人(占13.2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共13,891人(占9.49%)。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1,611人,15歲以上的文盲有21,361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18.07%。[11]

文化

[編輯]

文物

[編輯]

維西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壽國寺葉枝土司衙署同樂傈僳族民居建築群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三處:達摩祖師洞戈登遺址鐵橋城遺址

交通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李汝春 主編;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99. ISBN 7-5367-1915-9. 
  3. ^ 餘慶遠; 李汝春 校注. 维西史志资料 2·维西见闻纪(附:维西夷人图).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誌編委會辦公室. 1994. 
  4. ^ 潘發生. 吐蕃神川都督府. 西藏研究. 1994, (3): 69–75. CNKI xzyj199403010. 
  5. ^ 馮智. 吐蕃南诏神川铁桥. 西藏研究. 1992, (2): 26–34. CNKI xzyj199202004. 
  6. ^ 羅布. 吴三桂与五世达赖喇嘛——清初西南边疆多元关系之一角. 思想戰線. 2017, 43 (5): 31–39. CNKI sxzx201705004. 
  7. ^ 西繞雲貞. 天下一统的重要决策——迪庆藏区归滇研究. 西藏研究. 2003, (3): 30–37. CNKI xzyj200303004. 
  8. ^ 雲南省民政廳. 国务院批复同意我省调整 德钦县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雲南省人民政府. 2024-09-27 [202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7). 
  9. ^ 2023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10. ^ 雲南省統計局. 云南统计年鉴 2023.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3 [2023-12-14]. ISBN 978-7-5230-025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4). 
  1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2020.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037-9772-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