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賴比瑞亞內戰
第二次賴比瑞亞內戰 | |||||||
---|---|---|---|---|---|---|---|
第二次賴比瑞亞內戰期間身份不明的賴比瑞亞武裝分子 | |||||||
| |||||||
參戰方 | |||||||
Rally of Democratic Forces of Guinea |
英國 美國 中華民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查爾斯·泰勒 Benjamin Yeaten Charles McArther Emmanuel Sam Bockarie |
查爾斯·久德·布賴恩特 Sekou Conneh Thomas Nimely 蘭薩納·孔戴 | ||||||
兵力 | |||||||
1,250–1,500 (2002年)[2] FAL: 11,000—14,000 (2002) 12,000 (2003)[3] Militias: 16,000 (2003)[3] |
(2003):[3] 35,000 LURD 14,000 MODEL | ||||||
傷亡與損失 | |||||||
~50,000遇難[4] |
第二次賴比瑞亞內戰是1999年至2003年發生在賴比瑞亞境內的武裝衝突,而在此之前的1996年,該國才結束第一次內戰。查爾斯·泰勒在第一次賴比瑞亞內戰勝利後,於1997年上台為利比理亞總統。第一次內戰結束後,該國獲得了兩年的短暫和平。1999年,一個由幾內亞政府支持的反政府組織賴比瑞亞和解與民主聯盟(LURD)首先在比里亞北部進行了反泰勒武裝鬥爭。該組織很快的在北部對泰勒方面取得進展,並在2002年初開始逼近首都蒙羅維亞。賴比瑞亞民主運動(MODEL)是賴比瑞亞第二個反政府武裝組織,並於2003年初在賴比瑞亞南部開展反泰勒軍事行動,然後迅速攻占了南部的大部分地區。此時查爾斯·泰勒只控制了賴比瑞亞的三分之一領土,在蒙羅維亞圍城的情勢壓力下,查爾斯·泰勒於2003年8月辭職,逃往奈及利亞[5]。
2003年8月18日,交戰各方簽署了《阿克拉全面和平協定》,標誌著第二次賴比瑞亞內戰結束,賴比瑞亞開始向民主過渡。並且由查爾斯·久德·布賴恩特擔任賴比瑞亞臨時總統。
第二次賴比瑞亞內戰導致超過50,000人死亡,另有數千人在國內流離失所。衝突中,泰勒方面和賴比瑞亞和解與民主聯盟都廣泛使用了童兵。聯合國賴比瑞亞特派團被部署在該國,直到2018年正式撤出。
概述
[編輯]背景介紹
[編輯]第一次賴比瑞亞內戰於1997年8月結束,查爾·泰勒上台成為賴比瑞亞總統。1989年12月,泰勒和他的民兵--賴比瑞亞全國愛國陣線(NPFL)從象牙海岸邊境方向發動反塞繆爾·多伊政府軍事行動,推翻了塞繆爾·多伊總統,從而引發了這場戰爭。NPFL迅速征服了賴比瑞亞防了首都蒙羅維亞除外大部分地區,該地區由詹森王子領導的獨立的賴比瑞亞全國愛國陣線(INPFL)的一個分裂集團控制。1990年9月,INPFL抓獲並處決了多伊,並抵制了NPFL奪取蒙羅維亞的企圖,使泰勒無法取得徹底的勝利,並將戰爭延長了多年。1996年,主要派別之間簽署了一項和平協議,並促成了1997年的賴比瑞亞大選。
泰勒以75%的壓倒性選票贏得了總統選舉的勝利,並且他的全國愛國黨在賴比瑞亞立法機構中占主導地位,他的成功主要是由於他對媒體的控制。但由於對失敗後戰爭會重新開始的恐懼,以及賴比瑞亞公眾對民主進程的普遍不熟悉。泰勒迅速建立的政權成為了一個極權和腐敗的政府,許多持不同政見者紛紛逃往鄰國。泰勒建立賴比瑞亞作為地區強國的野心導致他支持叛亂團體,如幾內亞民主力量聯盟在RFDG叛亂中的支持和獅子山內戰中的革命聯合陣線。這使他與幾內亞和獅子山政府發生衝突,作為報復,它們開始支持逃到它們國家的反泰勒持不同政見者。
參考文獻
[編輯]- ^ Kieh, George Klay. The roots of the second Liberian civil w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 2009, 26 (1): 7–30. JSTOR 20752871. Gale A197186608 ProQuest 219282049.
- ^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2004. Europa Publications, Routledge. 2003: 608.
In October 2002 the ONU panel of Expert reported that some 1,250-1,500 former RUF combatants continued to operate in élite Liberian military units, under the command of Liberian General Benjamin Yeaten, but with continuing loyalty to Bockarie.
- ^ 3.0 3.1 3.2 Escola de Cultura de Pau. Liberia (inglés)[失效連結] pp. 3
- ^ De re Militari: muertos en Guerras, Dictaduras y Genocidios. [202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6).
- ^ 國際危機組織, 『Liberia: The Key to Ending Regional Instability,』 24 April 2002, 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