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硼
外觀
硫化硼 | |
---|---|
IUPAC名 硫化硼(III) | |
別名 | 三硫化二硼 |
識別 | |
CAS號 | 12007-33-9 |
性質 | |
化學式 | B2S3 |
莫耳質量 | 118.1 g·mol⁻¹ |
外觀 | 白色晶體或無定形粉末[1][2] |
密度 | 1.55 g/cm3(固態) |
熔點 | 310 °C[1][3]; 510℃[2] |
沸點 | 高溫下分解 |
溶解性(水) | 水解 |
結構 | |
晶體結構 | 單斜晶系, mP40 |
空間群 | P21/c, No. 14 |
配位幾何 | B: planar, sp2 |
危險性 | |
主要危害 | 水解放出硫化氫 |
相關物質 | |
相關化學品 | 氧化硼、硒化硼 磷化硼、矽化硼 勞森試劑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硫化硼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B2S3。它曾在「高科技」玻璃與製備有機硫化合物方面受到重視。和硫化矽、硫化磷一樣,硫化硼可以和水(或者潮濕的空氣)反應,放出硫化氫。因此,硫化硼必須儲存在無水環境中。
和氧化硼一樣,硫化硼和其他硫化物(如P4S10)混合時,形成玻璃。與傳統的硼矽玻璃相比,這類玻璃可以吸收低頻的紅外線的能量。
硫化硼可以將酮轉化為相應的硫酮。例如,二苯甲酮轉化為二苯甲硫酮的過程如下:
- B
2S
3 + 3 (C
6H
5)
2C=O → B
2O
3 + 3 (C
6H
5)
2C=S
根據實踐,B2S3有很高的實用價值。[4]
製備
[編輯]第一次硫化硼的合成是由Jöns Jakob Berzelius在1824年,通過無定形硼與硫蒸汽的直接化合得到。[5]
Friedrich Wöhler和Henri Etienne Sainte-Claire Deville則在1858年用了另一種合成方法來製備硫化硼,他們用硼和硫化氫的反應來製備。[6][7]
除了以上方法外,B2S3還可以通過鐵或者錳的硼化物與硫化氫在300℃反應得到。[8]
二硫化碳在930℃作用於硼單質也可產生硫化硼:
物理性質
[編輯]硫化硼是一種白色晶體或無定形的粉末,加熱變粘稠。微溶於三氯化磷和二氯化硫[1]。
化學性質
[編輯]其水解在潮濕空氣中便可發生。
硫化硼也能還原氧化性的酸:
應用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無機化合物製備手冊》.朱文祥 主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6年9月第1版.ISBN 7-5025-8537-0.P400.【XIII-14】三硫化硼
- ^ 2.0 2.1 2.2 2.3 《金屬硼化物與含硼合金》.鄭學家 主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2.5. P18.第三節 硫化硼、磷化硼和矽化硼. ISBN 978-7-122-13581-0
- ^ 《無機化學叢書》氧 硫 硒分族.姚鳳儀 等.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12.4 硼族元素硫化物
- ^ Sato, R. Boron Trisulfide. L. Paquette (編).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New York: J. Wiley & Sons. 2004. doi:10.1002/047084289X.rb255.
- ^ Berzelius, J. Undersökning af flusspatssyran och dess märkvärdigaste föreningar [Investigation of hydrofluoric acid and of its most noteworthy compounds]. Kongliga Vetenskaps-Academiens Handlingar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cience Academy]. 1824, 12: 46–98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Reprinted in German as:
Berzelius, J. J.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Flußspathsäure und deren merkwürdigsten Verbindungen. Annalen der Physik und Chemie. 1824, 78: 113–150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8). see especially pages 145–147. - ^ Wöhler, F.; Deville, H. E. S.-C. Neue Beobachtungen über das Bor und einige seiner Verbindungen [New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boron and some of its compound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1858, 105 (1): 67–73. doi:10.1002/jlac.18581050109.
- ^ Wöhler, F.; Deville, H. E. S.-C. Du Bore. Annales de Chimie et de Physique. 1858, 52: 62–93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0).
- ^ Hoffmann, J. Synthese von Borsulfid aus Ferro- und Manganbor. Zeitschrift für Anorganische Chemie. 1908, 59 (1): 127–135. doi:10.1002/zaac.190805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