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安·勃蘭特
瑪麗安·勃蘭特 Marianne Brandt | |
---|---|
出生 | Marianne Liebe 1893年10月1日 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開姆尼茨 |
逝世 | 1983年6月18日 德國薩克森州基希貝格_(薩克森州) | (89歲)
母校 | 包浩斯 |
知名於 | 工業設計、繪畫、建築、攝影 |
瑪麗安·勃蘭特(德語:Marianne Brandt,1893年10月1日—1983年6月18日)是德國畫家、雕塑家、攝影師、鐵匠和設計師,曾在魏瑪的包浩斯學習,後來於1927年成為德紹包浩斯車間的負責人。如今,勃蘭特的燈具和菸灰缸等家居用品的設計被認為是現代工業設計的永恆典範。[1]
生平
[編輯]勃蘭特出生於開姆尼茨的一個顯赫的家庭。1919年,她嫁給了挪威畫家埃里克·勃蘭特,與他一起遊歷挪威和法國。在1924年加入魏瑪包浩斯學習金屬加工之前,她接受過繪畫課程。[2]在包浩斯時,她成為了匈牙利現代主義理論家和設計師拉茲洛·莫侯利-納吉的學生。她很快升任車間助理,並於1928年接替莫霍利成為車間的代理主任,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一年,並為包浩斯與工業界的合作談了一些最重要的合同。1929年離開包浩斯前往柏林後,勃蘭特在沃爾特·格羅皮烏斯的柏林工作室工作。隨後,她成為哥達的Ruppel公司的金屬設計主管,直到1932年在持續的金融大蕭條中她失去了工作。
1933年初,在德國納粹時期開始後,勃蘭特第一次嘗試在國外尋找工作,但家庭責任讓她回到了開姆尼茨。整個納粹時期,她都找不到穩定的工作。1939年,她成為納粹政權官方藝術家組織「帝國文化院」的成員,以獲取創作材料。然而,勃蘭特從來都不是納粹黨的成員。在分居多年後,她和埃里克·勃蘭特於1935年正式離婚。
二戰後,勃蘭特留在開姆尼茨幫助重建在爆炸中嚴重受損的住宅。她在東德度過了最後的日子,於薩克森州基希貝格去世,享年89歲。[3]
教育
[編輯]瑪麗安·勃蘭特自1911年到1917年在魏瑪撒克遜大公藝術學校學習繪畫和雕塑。1923年至1928年,她在魏瑪和德紹的包浩斯繼續學習和任教。工作之餘,勃蘭特是一名自由藝術家。[4]在師從羅伯特·恩格曼學習雕塑之前,她跟隨藝術家弗里茨·麥肯森和羅伯特·魏澤學習繪畫。1920年,她進行了為期一年的遊學,訪問了巴黎和法國南部。她還參加了保羅·克利和康定斯基教授的課程。她和馬克斯·柯拉耶夫斯基為德紹的包浩斯建築設計了燈具配件。1949年到1951年,布蘭特在德勒斯登美術學院木、金屬和陶瓷系擔任講師,1951年到1954年,她在柏林應用藝術學院工作。
在1900年代初期,沒有女性從事繪畫、雕刻、建築或金屬加工工作。這些職業通常被視為男性主導的職業。勃蘭特無視了這種刻板印象。儘管包浩斯歡迎「任何有聲望的人,不分年齡或性別」,但仍然存在強烈的性別偏見。納吉對勃蘭特的承諾和工作印象深刻,他在包浩斯金屬車間為她開闢了一個位置。她成為第一位進入金屬加工車間的女性。在學生時代,她創作了許多成功的藝術作品。後來有人向勃蘭特承認,導師們認為在金屬車間沒有女性的位置。導師們對有她在場感到不快,並故意讓女性們去做枯燥乏味的工作。她的設計如此成功,以至於她在1928年取代納吉擔任車間主任。儘管有人反對她,瑪麗安的成功讓她登上了職業生涯的頂峰。她幫助建立了工作場所的性別平等,為此,她將永遠與包浩斯聯繫在一起。[5]
工作
[編輯]勃蘭特的金屬菸灰缸、茶和咖啡具、燈具和其他家居用品的設計現在被公認為是包浩斯中最好的。此外,它們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數不多的大規模生產的包浩斯設計之一。在2007年12月的一次拍賣中,她的一個茶壺——型號為MT49的泡茶器——以創紀錄的361,000美元售出。[1]
從1926年開始,勃蘭特還製作了一系列攝影蒙太奇作品,儘管到1970年代她放棄了包浩斯風格並生活在共產主義東德後,除了少數作品外,其他所有作品都沒有為公眾所知。在研究包浩斯歷史的埃克哈德·諾伊曼徵集早期實驗品後,這些蒙太奇照片引起了公眾的注意,西方對現代主義實驗的興趣重新抬頭。這些蒙太奇照片通常關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女性的複雜處境,當時她們在工作、時尚和性方面享有新的自由,但又經常經歷傳統的偏見。 [6]
1926年,勃蘭特與包浩斯一起搬到了德紹,一年後在金屬車間負責照明設計,之後於1928年至1929年擔任該車間主任。勃蘭特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她的照明設計中。她的早期項目之一是ME78B吊燈(1926年)。這款優雅的鋁製吊燈採用簡單的碟形燈罩,結合創新的滑輪系統和配重,可輕鬆調節燈的高度;該吊燈被用於德紹校區的多個地點,包括金屬、編織和建築系,以及格羅皮烏斯自己家的餐廳。[7]
1930和1940年代,布蘭特幾乎與世隔絕,儘管她在包浩斯畢業後有很多機會。當時她剛剛在德意志工藝聯盟舉辦的展覽上展示了五幅照片。展示她作品的部分是由她之前的老闆納吉策劃的。從一個工作到另一個工作,從一個項目到另一個項目,勃蘭特在她的家鄉開姆尼茨生活了16年,沒有任何官方職位。她仍然製作作品,但不是出於特定目的或委託。她開始用水彩和蛋彩作畫。這些材料更便宜,而且可以更快地完成。這些畫有時是憂鬱和令人沮喪的,但考慮到她失業和納粹時期的時間,這並不奇怪。[8]
在東德時期,她還負責對1953年10月至1954年3月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 "德國應用藝術"(Deutsche Angewandte Kunst in der DDR)展覽進行藝術監督。[9]
勃蘭特也是一位先驅攝影師。她創作了實驗性的靜物作品,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的一系列自拍。這些往往將她描繪成一個堅強而獨立的包浩斯新女性;其他例子顯示她的臉和身體在金屬球的彎曲和鏡面表面上扭曲,創造了她自己和她在包浩斯的主要媒介的混合形象。布蘭特是包浩斯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們遠離當時被認為更女性化的領域,例如編織或陶器。
-
銀烏木茶壺
-
包浩斯時期的菸灰缸
-
菸灰缸與淺盆
-
Ruppel時期的罐子
-
各式容器
茶具
[編輯]勃蘭特的茶具使用幾何形式,並融合了建構主義和風格派等運動的理念。鮮有裝飾。通常採用銀、黃銅等材質和烏木手柄。茶具幾乎完全是手工製作的,但它導致了類似產品的大規模生產。1985年,義大利金屬製品設計公司Alessi獲得了勃蘭特1924年原創茶具的複製權。[10]除了茶具的權利,該公司還有權生產她1926年設計的帶有可拆卸蓋子的菸灰缸。[4]
勃蘭特的茶具設計是現代主義早期階段的特徵。形式比裝飾更重要,至少在象徵意義上與現代大規模生產技術有明顯的兼容性。[10]
展覽
[編輯]節奏,節奏!瑪麗安·勃蘭特的包浩斯蒙太奇,最初在柏林包浩斯設計博物館展出的巡迴展覽;2005年至2006年,於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麻薩諸塞州、劍橋和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巡迴展出。
另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How Bauhaus was shaped into greatness —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5).
- ^ Nero, Julie. Engaging Masculinity: Weimar Women Artists and the Boxer. Woman's Art Journal: 40-47. ISSN 0270-7993.
- ^ Photography at the Bauhaus. MIT Press. 1990: 342. ISBN 9780262061261.
- ^ 4.0 4.1 Icons of Design: The 20th Century. Munich, New York: Prestel. 2000: 36,37. ISBN 978-3791323060.
- ^ van den Berg, Lynne. Marianne Brandt – Iconic Bauhaus Designer | Mid-Century Modern Furniture Then and Now. Mid-Century Modern Furniture Then and Now. Paradigm. [12 April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 ^ Johnson, Melissa A. Review of Tempo, Tempo! The Bauhaus Photomontages of Marianne Brandt. Woman's Art Journal. 2008, 29 (1): 49–52 [2022-08-01]. ISSN 0270-7993. JSTOR 203581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7).
- ^ Bradbury, Dominic. Essential modernism : design between the world wars. Benton, Tim, 1945-, Buchanan, Mel,, Hoy, Anne H.,, Kentgens-Craig, Margret, 1948-, Kugler, Jolanthe, 1977-, Poynor, Rick. New Haven, Connecticut. 2018-11-06. ISBN 9780300238341. OCLC 1030393774.
- ^ Otto, Elizabeth. Marianne Brandt's Experimental Landscapes in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 during the National Socialist Period. History of Photography. 14 May 2013, 37:2 (2): 167–181. S2CID 191542185. doi:10.1080/03087298.2013.769780.
- ^ Chemnitz, Stadt. Rede OB 30.09.2007. Stadt Chemnitz.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1) (德語).
- ^ 10.0 10.1 Icons of design! : the 20th century. Albus, Volker, 1949-, Kras, Reyer., Woodham, Jonathan M. Munich: Prestel. 2000. ISBN 978-3791323060. OCLC 45066681.
外部連結
[編輯]-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語)瑪麗安·勃蘭特的生活和工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語)國際瑪麗安·勃蘭特大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語)Ben Davis的「Down Temp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rtnet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