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金絲雀 (1927年電影)
貓和金絲雀 The Cat and the Canary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保羅·萊尼 |
監製 | 保羅·科納 |
編劇 | 艾爾弗雷德·A·科恩 字幕: 沃爾特·安東尼 |
故事 | 艾爾弗雷德·A·科恩 勞勃·F·希爾 (改編劇本) |
原著 | 根據約翰·威拉德的同名劇作改編 |
主演 | 蘿拉·拉普蘭特 福里斯特·斯坦利 克萊頓·黑爾 弗洛拉·芬奇 |
配樂 | 雨果·里森菲爾德 |
攝影 | 吉爾伯特·沃倫頓 |
剪輯 | 馬丁·科恩 |
製片商 | 環球影業 |
片長 | 82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無聲電影/英語插卡字幕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1927年9月9日 |
發行商 | 環球影業 |
《貓和金絲雀》(英語:The Cat and the Canary)是1927年的美國無聲恐怖片,根據約翰·威拉德1922年的同名黑色幽默舞台劇改編,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人保羅·萊尼執導,主要演員包括飾演安娜貝勒·韋斯特的蘿拉·拉普蘭特,出演查爾斯·「查理」·懷爾德的福里斯特·斯坦利,以及扮演保羅·瓊斯的克萊頓·黑爾。影片講述安娜貝勒、查理和保羅的叔叔賽勒斯·韋斯特去世,遺囑在20年後公布。安娜貝勒成為財產繼承人,當晚她和家人在叔叔陰森的豪宅過夜,但卻一直遭到神秘人纏擾。與此同時,附近精神病院逃出綽號「貓」的病人並藏身韋斯特大宅。
20世紀20年代,許多百老匯舞台劇改編成電影,本片便是其一。保羅·萊尼以善於將表現主義風格和幽默結合著稱,影評人認為他在這方面獨樹一幟,電影版《貓和金絲雀》便是其中代表。影片大獲成功,對20世紀30至50年代流行的「陰沉老宅」類型電影影響深遠。《貓和金絲雀》是環球影業早期恐怖片的代表作,被譽為「環球恐怖流派的基石」[1]。威拉德的原作之後還五次搬上銀幕,其中1939年版頗受好評,由喜劇演員鮑伯·霍伯和寶蓮·高黛主演。
劇情
[編輯]百萬富翁賽勒斯·韋斯特(Cyrus West)的豪宅能夠俯瞰哈德遜河,但就在這逐漸衰敗的陰沉宅邸中,韋斯特的生命即將終結。看著身邊貪婪的家人,仿佛「圍住金絲雀的貓」,韋斯特陷入瘋狂,下令將最後的遺囑鎖入保險柜,去世20年後才能公布。20年過去後,韋斯特的律師羅傑·克羅斯比(Roger Crosby,塔利·馬紹爾飾)發現保險柜內莫名出現第二份遺囑,只有在第一份遺囑的條件未能達成時才能打開。負責看守韋斯特大宅的管家普萊森特夫人(Mammy Pleasant,瑪莎·馬托克斯飾)認為第二份遺囑是老主人的鬼魂作祟,克羅斯比雖然也很驚訝,但覺得鬧鬼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天色已晚,韋斯特的親屬陸續來到大宅,其中包括老主人的侄子哈里·布萊斯(Harry Blythe,亞瑟·埃德蒙·卡魯)、查爾斯·「查理」·懷爾德(Charles "Charlie" Wilder)、保羅·瓊斯(Paul Jones)、侄女安娜貝勒·韋斯特(Annabelle West)、妹妹蘇珊·希爾斯比(Susan Sillsby,弗洛拉·芬奇飾)和外甥女塞西莉·楊(Cecily Young,格特魯德·阿斯特飾)。根據遺囑,財產由關係最遠但依然姓韋斯特的親人繼承,即侄女安娜貝勒,但遺囑中也規定,繼承人必須經艾拉·拉扎爾(Ira Lazar,露西恩·利特菲爾德飾)檢查精神正常,否則財產就改由第二份遺囑中規定的人選繼承,這些財產包括賽勒斯多年以前藏起來的韋斯特鑽石。安娜貝勒這時已經明白,她現在如同20年前的叔叔那樣,像關進籠子的金絲雀,一群貓在周圍虎視眈眈。
一家人準備吃晚飯,門衛(喬治·西格曼飾)這時走進來告訴大家精神病院有病人逃出,此人自以為是貓,殺人後還會像貓殺害金絲雀一樣假惺惺地流淚。與此同時,克羅斯比擔心家族中會有人企圖傷害安娜貝勒,決定把遺囑中第二繼承人的身份告訴她。但就在他說出此人姓名前,書架上冒出指甲很長而且毛茸茸的手臂把克羅斯比抓進去,安娜貝勒驚恐之下告訴眾人,但大家馬上就認為她已經精神不正常。
獨自呆在房間的安娜貝勒發現紙條,上面寫著家族財寶的位置,稱那些鑽石已製成精美項鍊。她遵照紙條指示很快發現壁爐上方的隱藏空間,然後戴上項鍊開始歇息,但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好不容易入睡後,此前出現過的神秘怪手從牆上伸出,取下她脖子上的項鍊。安娜貝勒驚懼至極,但其他人還是認為她在發瘋。哈里和安娜貝勒在房內仔細搜尋,發現牆上的秘密通道,還找到克羅斯比的屍體。普萊森特夫人前去打電話報警,哈里去找門衛,歇斯底里的蘇珊匆忙逃出豪宅,搭送奶工(喬·墨菲飾)的便車離去。保羅和安娜貝勒返回後者的房間尋找此前裝有紙條的信封,但卻發現克羅斯比的屍體不翼而飛。身後的秘密通道打開,保羅陷入其中,不久就被自認是「貓」的瘋子打暈,但後來還是及時甦醒並救下安娜貝勒。警察趕到並逮捕「貓」,原來他是查理·懷爾德喬裝改扮,門衛也是他的同謀。懷爾德就是第二份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想把安娜貝勒逼瘋以便繼承財產。
演員
[編輯]- 蘿拉·拉普蘭特飾安娜貝勒·韋斯特
- 克萊頓·黑爾(Creighton Hale)飾保羅·瓊斯
- 福里斯特·斯坦利(Forrest Stanley)飾查爾斯·「查理」·懷爾德
- 塔利·馬紹爾(Tully Marshall)飾羅傑·克羅斯比
- 格特魯德·阿斯特(Gertrude Astor)飾塞西莉
- 弗洛拉·芬奇飾蘇珊
- 亞瑟·埃德蒙·卡魯(Arthur Edmund Carewe)飾哈里
- 瑪莎·馬托克斯(Martha Mattox)飾管家普萊森特夫人
- 喬治·西格曼(George Siegmann)飾門衛
- 露西恩·利特菲爾德(Lucien Littlefield)飾艾拉·拉扎爾醫生
- 哈爾·克雷格(Hal Craig)飾警察
- 比利·恩格爾(Billy Engle)飾計程車司機
- 喬·墨菲(Joe Murphy)飾送奶工
製作
[編輯]《貓和金絲雀》屬20世紀早期德國表現主義作品。美術史學家瓊·溫斯坦(Joan Weinstein)認為,表現主義包含橋社、青騎士、立體主義、未來主義和抽象美術風格,要將上述風格聯繫起來,最關鍵的要素就是注重表達內在感受,而非講究自然的逼真程度[2]。電影史學家理察·彼得森(Richard Peterson)指出,「除心理恐怖情節外,通過燈光、置景和鏡頭角度表現異常情緒也是德國電影賴以成名的重要原因」,這類電影攝製技巧靈感均源自表現主義主題。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對後世影響深遠,代表作包括勞勃·威恩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20年),以及保羅·萊尼的《蠟人館》(Das Wachsfigurenkabinett,1925年)。[3]
環球影業總裁卡爾·拉姆勒生於德國,對《蠟人館》非常讚賞,特別是片中擺脫表現主義烙印,將輕鬆搞怪和幽默同怪誕場景結合的藝術風格[3]。與此同時,美國的D·W·格里菲斯拍出《恐怖之夜》(One Exciting Night,1922年),開創哥德式恐怖片潮流,拉姆勒也想從中分一杯羹;隨後面世的同類電影包括阿爾弗雷德·格林(Alfred E. Green)執導,但如今已經佚失的《獵魔人》(The Ghost Breaker,1922年)、弗蘭克·塔特爾(Frank Tuttle)的《稻草人》(Puritan Passions,1923年),羅蘭·韋斯特(Roland West)的《巨魔》(The Monster,1925年)和《蝙蝠》(The Bat,1926年),以及阿爾弗雷德·桑特爾(Alfred Santell)的《大猩猩》(The Gorilla,1927年)。這些電影都是改編百老匯舞台劇的恐怖喜劇片,上映後大獲成功。[4][5]
拉姆勒打算把約翰·威拉德(John Willard)的熱門劇作《猫和金丝雀》改編成電影,該劇講述一家人想要把繼承人逼瘋,進而取得她繼承的遺產。面對拉姆勒的提議,威拉德起初十分猶豫,電影史學家道格拉斯·布羅德(Douglas Brode)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巧妙的結局是該劇重要賣點,改編成電影等於向全世界劇透,劇作此後很可能就無法繼續熱賣。不過,威拉德最終同意要求,艾爾弗雷德·A·科恩(Alfred A. Cohn)和勞勃·F·希爾(Robert F. Hill)把原作改編成電影劇本。[6]
演員
[編輯]參演《貓和金絲雀》的蘿拉·拉普蘭特、克萊頓·黑爾和福里斯特·斯坦利都是老牌默片明星。拉普蘭特此前已出演50餘部電影[7],電影史學家加里·唐·羅茲(Gary Don Rhodes)稱,她在本片中的角色屬於恐怖或懸念片中典型的女人形象:「恐怖片中的女人……是獵物,是被捕食的對象。她什麼都不用干,問題不過是『她會遭遇什麼?』」羅茲還稱:「年輕貌美的女主角不過代表更大的獎勵,最後要麼落入惡魔之手,要麼落入青年男英雄之手。」[8]拍完《貓和金絲雀》後,拉普蘭特繼續與環球影業合作,但之後也與眾多無聲電影明星一樣淪為「有聲電影的犧牲品」[9]。她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有一顆星星,後於1996年因阿茲海默症辭世[10]。
愛爾蘭男演員克萊頓·黑爾獲選出演男主角,安娜貝勒的表兄保羅·瓊斯。黑爾此前已出演六十餘部無聲片[11],其中名作包括1914年的系列電影《伊蓮的故事》(The Exploits of Elaine),D·W·格里菲斯執導的《一路向東》(Way Down East,1920年)和《暴風雨中的孤兒》(Orphans of the Storm,1921年)[12]。他在《貓和金絲雀》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笑料。影評人約翰·霍華德·里德(John Howard Reid)稱:「他總是那麼倒運,要麼呆在床底下,面臨時刻被人發現並產生誤會的不利境地,要麼就有大堆書籍偏偏在他身邊掉落,讓他疲於奔命,再不然就是床上有巨大的彈簧,叫他不得安生。」[13]進入有聲片時代後,黑爾的演藝事業同樣深陷泥潭,出演的大部分角色都是無名小卒[14]。
福里斯特·斯坦利詮釋劇中反派查爾斯·懷爾德,此前他主演的電影包括《披花騎士》(When Knighthood Was in Flower,1922年)、《巴武》(Bavu,1923年)、《穿過黑暗》(Through the Dark,1924年)和《法之陰影》(Shadow of the Law,1926年)。出演《貓和金絲雀》後,斯坦利的大部分角色都是配角,作品包括《畫舫璇宮》(Show Boat,1936年)、《活死人的詛咒》(Curse of the Undead,1959年),以及電視劇《希區考克劇場》(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57工作室》(Studio 57)和《荒野大鏢客》。[15]
電影史學家對片中配角演員看法不一,托馬斯·沙茨(Thomas Schatz)認為這不過是幫「二流」演員[16],但里德覺得他們非常優秀[13]。塔利·馬紹爾飾演多疑的律師羅傑·克羅斯比,瑪莎·馬托克斯詮釋外表兇惡、為人十分迷信的女管家普萊森特夫人,格特魯德·阿斯特和弗洛拉·芬奇分別扮演親戚塞西莉·楊和蘇珊·希爾斯比[13]。露西恩·利特菲爾德出演精神有些失常的精神科醫生艾拉·拉扎爾,與《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中維爾納·克勞斯(Werner Krauss)飾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異曲同工[1]。
導演
[編輯]正如環球影業預期的那樣,導演保羅·萊尼將威拉德的舞台劇改編成適合美國觀眾的表現主義電影。對此電影史學家伯納德·迪克(Bernard F. Dick)指出,萊尼在片中削減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慣常採用的藝術風格,如怪異的明暗對比、不對稱的置景、大量的風格化裝飾等,改用更合乎美國電影實踐的表現形式。[17]珍·德魯戈斯(Jenn Dlugos)稱,20世紀20年代許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看上去就像直接在大銀幕上播放舞台劇,對電影環境重視不足,隨處可見舞台劇中慣常的誇張表演,但本片卻是例外[18]。理察·舍布(Richard Scheib)稱讚萊尼的執導風格令電影檔次提升,不再淪為電影版舞台劇,視覺動感令人驚艷[19]。
萊尼借鑑《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等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常見的鏡頭效果為本片營造氣氛,電影以手抹去蜘蛛網開場,顯示片名和主要演員,然後是「戲劇化的陰影、類似預兆的疊影、懸念十足而難以捉摸的場景,如鏡頭滑過走廊,旁邊可見滾滾波動的窗簾」[3]。電影史學家簡-克里斯多福·霍拉克(Jan-Christopher Horak)指出,電影開頭淡入淡出的過渡轉場從豪宅外景開始,從奇形怪狀的塔樓轉至看上去特別大的藥瓶,與親人離去的鏡頭一起營造雙重監獄影像,坐著的老人雖然還活著,但卻顯得矮小無助,和他的遺囑一起孤伶伶地位於鏡頭一角[20]。萊尼和演員合作,使用燈光和鏡頭角度營造氣氛。據攝影師吉爾伯特·沃倫頓(Gilbert Warrenton)回憶,導演甚至用鑼驚嚇演員,稱「他打響那玩意兒的效果跟救世軍打鼓有得一拼」[21]。
雖然片中包含恐怖元素,但在電影史學家丹尼斯·懷特(Dennis L. White)看來,影片整體結構並不以恐怖為目的。一些橋段或許會讓人感到恐懼,部分角色可能會有戲劇化的可怕遭遇,但片中對此都有傳統上能夠理解的線索與合理解釋,或者至少從事後看來還算合理的解釋,這樣的情節安排對整部電影至關重要,所以電影人必須優先考慮。[22]
除導演外,萊尼還是畫家和布景師。本片的內景就是萊尼設計,查爾斯·D·霍爾(Charles D. Hall)製作,霍爾後來還成為1931年電影《德古拉》(Dracula)和《科學怪人》的布置師。[23]萊尼力圖避免通過視覺鏡頭傳達現實感,反映人物情緒。在他看來,鏡頭捕捉的現實並不那麼真實,情節內包含的真相才更深刻、有效,比觀眾日常所見更能打動人。[3]此後他的導演作品包括陳查理電影《中國鸚鵡》(The Chinese Parrot,1927年)、《笑面人》(The Man Who Laughs,1928年)和《最後通牒》(The Last Warning,1929年),直至1929年因敗血症去世[24]。
評價和影響
[編輯]1927年9月9日,《貓和金絲雀》在紐約殖民劇院(Colony Theatre)首映並獲得「票房成功」[13][25][20]。《綜藝》雜誌指出,「保羅·萊尼對懸念的巧妙把控……令環球影業版《貓和金絲雀》與眾不同,片中採用許多他賴以成名的新穎設定和構想……除了有點太長以外……本片已經遠遠超出平均水準,足以讓觀眾滿意」[26]。《紐約時報》聲稱,其他導演都該好好看看本片,學一學怎麼把故事講好,萊尼先生對此表現得無比從容,就像男人思考時撥動鬍鬚一樣自然[27]。另一方面,正如電影史學家伯納德·迪克(Bernard F. Dick)指出的那樣,《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的擁躉、德國表現主義最忠實的支持者……自然會認為萊尼已經破壞表現主義的常規。對此迪克認為,萊尼不過是減輕表現主義主題的痕跡以便進入美國市場,無須掀起可能失控的電影運動。[17]
現代評論主要關注本片對後世的影響。麥可·阿特金森(Michael Atkinson)在《鄉村之聲》(The Village Voice)發文,稱讚萊尼手法熟練,表現大氣,全片影響深遠,堪稱敘事懸念的形意符號[28]。克里斯·達希爾(Chris Dashiell)認為電影所有情節都太顯誇張,不夠含蓄,嚇人的地方也沒多可怕,觀眾很快就失去追根究底的興趣。不過他也承認本片對恐怖片影響深遠,即便希區考克也受到顯著影響。[29]
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認為《貓和金絲雀》堪稱「鬼屋電影」權威之作,導演非常明智地以喜劇手法占主導,同時又利用四處徘徊、類似穆瑙風格的鏡頭偶爾營造戰慄感,產生極其強烈的娛樂效果[30]。約翰·卡爾霍恩(John Calhoun)指出,導演以不可思議的高超技巧,在陳腐的常規劇情里融入那個時代的鬧劇元素,機關和鏡頭切換明快,時機精準,看上去仿佛一流的摔門鬧劇,同時又充分保留恐怖元素,可謂化腐蝕為神奇,讓《貓和金絲雀》成為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經典之作[31]。
《貓和金絲雀》雖然不是歷史上第一部鬼屋類型片,但卻為「陰沉老宅」(old dark house)類型電影立下標杆[16]。英格蘭導演詹姆士·惠爾1932年的電影《古屋失魂》(The Old Dark House)受到本片顯著影響,「陰沉老宅」一詞便由此而來[1],這類電影的情節大多涉及蒙面兇手在老式豪宅殺害被害人[32],片尾會解釋片中所有超自然現象,通常都是犯罪分子所為。此類電影中受《貓和金絲雀》影響的包括《最後通牒》、《猛鬼屋》(1959年),以及阿伯特與科斯特洛(Abbott and Costello)和勞萊與哈台系列怪物電影。[32][33]。2001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貓和金絲雀》獲提名[34]。
其他電影版本
[編輯]1927年的版本上映後,《貓和金絲雀》還曾五次搬上大銀幕。首先是魯珀特·朱利安(Rupert Julian)的《胡宇妖風》(The Cat Creeps),以及喬治·梅爾福德(George Melford)和恩里克·托瓦爾·阿瓦洛斯(Enrique Tovar Ávalos)共同執導的《死者遺囑》(La Voluntad del muerto)。兩部電影都是環球影業製作的有聲片,於1930年發行[3],但影響遠遠不及1927年版,其中《胡宇妖風》已經佚失[23]:74。
《貓和金絲雀》的劇情已為觀眾熟知,電影史學家道格拉斯·布羅德(Douglas Brode)對此表示,看起來劇作從此只會鎖在抽屜里[6]。然而事實證明,埃利奧特·紐金特(Elliott Nugent)的1939年版《貓與金絲雀》依然大受歡迎[35][36]。紐金特完全將電影拍成喜劇[6],該片由派拉蒙影業製作,喜劇演員鮑伯·霍伯扮演主角沃利·坎貝爾(Wally Campbell),該角色源自克萊頓·黑爾詮釋的保羅·瓊斯。評論認為,霍普的演出比黑爾更出色,笑料更多,情節也更引人入勝[13]。
另外兩部改編電影分別是1961年揚·莫蘭德(Jan Molander)導演的瑞典同名電視電影,以及1978年拉德利·梅茨格(Radley Metzger)執導的英國同名電影。1978年版的製片人理察·戈登(Richard Gordon)表示,製作該片主要是因為《貓和金絲雀》自鮑伯·霍伯主演的版本後就沒有搬上大銀幕,而且沒有拍過彩色片。在他看來,這樣的知名題材有必要在英格蘭攝製。[37]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Clarens, Carlo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Horror and Science-Fiction Films: The Classic Era, 1895–1967.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97: 56–57. ISBN 0-306-80800-5.
- ^ Weinstein, Joan. The End of Expressionism: Art and the November Revolution in Germany, 1918–191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3. ISBN 0-226-89059-7.
- ^ 3.0 3.1 3.2 3.3 3.4 * Richard Peterson. The Cat and the Canary (DVD). Image Entertainment. liner notes. 2005.
- ^ Neale, Steve. Genre and Hollywood. London: Routledge. 2000: 95. ISBN 0-415-02606-7.
- ^ Conrich, Ian. Before Sound: Universal, Silent Cinema, and the Last of the Horror Spectaculars. Stephen Price (編). The Horror Film.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4: 47. ISBN 0-8135-3363-5.
- ^ 6.0 6.1 6.2 Brode, Douglas. Edge of Your Seat: The 100 Greatest Movie Thrillers. New York: Citadel Press. 2003: 32. ISBN 0-8065-2382-4.
- ^ Shackleton, Kay. Laura La Plante - Silent Filmography. Silent Hollywood.com. The Silent Film Database.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4).
- ^ Rhodes, Gary Don. White Zombie. Anatomy of a Horror Film.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2001: 19 [2020-08-01]. ISBN 978-1-4766-04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Wollstein, Hans J. Laura La Plante biography. AllMovie.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6).
- ^ Robert McG. Thomas, Jr. Laura La Plante Dies at 92; Archetypal Damsel in Distress. The New York Times. 1996-10-17: B14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3).
- ^ Shackleton, Kay. Creighton Hale - Silent Filmography. Silent Hollywood.com. The Silent Film Database.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1).
- ^ Erickson, Hal. Creighton Hale biography. AllMovie. Netaktion.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
- ^ 13.0 13.1 13.2 13.3 13.4 Reid, John Howard. These Movies Won No Hollywood Awards. Morrisville, North Carolina: Lulu Press. 2005: 39. ISBN 1-4116-5846-9.
- ^ Curran, Joseph M. Hibernian Green on the Silver Screen: The Irish and American Movi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9: 27. ISBN 0-313-26491-0.
- ^ Wollstein, Hans J. Forrest Stanley biography.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 ^ 16.0 16.1 Schatz, Thomas. The Genius of the System: Hollywood Filmmaking in the Studio Era. New York: Owl Books. 1996: 88–89. ISBN 0-8050-4666-6.
- ^ 17.0 17.1 Dick, Bernard F. City of Dreams: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Universal Pictures.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7: 56. ISBN 0-8131-2016-0.
- ^ Dlugos, Jenn. The Cat and the Canary (1927) Review. Classic-Horror. 2005-10-12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 ^ Scheib, Richard. The Cat and the Canary (1927). Science Fiction, Horror and Fantasy Film Review. [201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 ^ 20.0 20.1 Horak, Jan-Christopher. Sauerkraut and Sausages with a Little Goulash: Germans in Hollywood, 1927. Film History. 2005, (17): 241.
- ^ Brownlow, Kevin. Annus Mirabilis: The Film in 1927. Film Histo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7 (2/3): 173. ISSN 0892-2160. JSTOR 3815588.
- ^ White, Dennis L. The Poetics of Horror: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Cinema Journal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on behalf of the Society for Cinema & Media Studies). Spring 1971, 10 (2): 5. JSTOR 1225234. doi:10.2307/1225234.
- ^ 23.0 23.1 Soister, John T. Up from the Vault: Rare Thrillers of the 1920s and 1930s.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4: 69. ISBN 0-7864-1745-5.
- ^ Petrie, Graham. Hollywood Destinies: European Directors in America, 1922–1931.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6–189. ISBN 0-8143-2958-6.
- ^ Projection Jottings. The New York Times. 1927-05-15: X5.
- ^ Variety review of The Cat and the Canary, quoted in Kinnard, Roy. Horror in Silent Films: A Filmography, 1896–1929. Jefferson, N.C.: McFarland. 1995: 200. ISBN 0-7864-0751-4.
- ^ Hall, Mourdant. Mr. Leni's Clever Film; 'Cat and Canary' an Exception to the Rule in Mystery Pictures. The New York Times. 1927-09-18: X5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Atkinson, Michael. review of The Cat and the Canary DVD. The Village Voice (New York). 200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7).
- ^ Dashiell, Chris. THE CAT AND THE CANARY (Paul Leni, 1927).. CineScene.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 ^ Rayns, Tony. Tom Milne , 編. The Time Out Film Guide Second.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1: 106. ISBN 0-14-014592-3.
- ^ Calhoun, John. Jack Sullivan , 編. The Penguin Encyclopedia of Horror and the Supernatural. New York: Viking. 1986: 73. ISBN 0-670-80902-0.
- ^ 32.0 32.1 Miller, Jeffrey S. Horror Spoofs of Abbott and Costello: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Comedy Team's Monster Films.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4: 2–3. ISBN 0-7864-1922-9.
- ^ Maddrey, Joseph. Nightmares in Red, White, and Blue: The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Horror Film.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4: 40. ISBN 0-7864-1860-5.
- ^ AFI's 100 Years...100 Thrills Nominees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7-07-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7-13).
- ^ McCaffrey, Douglas W. The Road to Comedy: The Films of Bob Hope.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5: 28–29. ISBN 0-275-98257-2.
- ^ Jones, Alan. The Rough Guide to Horror Movies. New York: Rough Guides. 2005: 77. ISBN 1-84353-521-1.
- ^ Interview with Richard Gordon, in Weaver, Tom. Return of the B Science Fiction and Horror Heroes: The Mutant Melding of Two Volumes of Classic Interviews.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0: 192. ISBN 0-7864-0755-7.
擴展閱讀
[編輯]- Everson, William K. American Silent Film.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98. ISBN 0-306-80876-5.
- Hogan, David. Dark Romance: Sexuality in the Horror Film. Jefferson, N.C.: McFarland. 1997. ISBN 0-7864-0474-4.
- MacCaffrey, Donald W.; Jacobs, Christopher P. Guide to the Silent Years of American Cinema.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99. ISBN 0-313-30345-2.
- Prawer, S. S. Caligari's Children: The Film as Tale of Terror.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89. ISBN 0-306-80347-X.
- Worland, Ric. The Horror Film: A Brief Introduction.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ISBN 1-4051-3902-1.
外部連結
[編輯]-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貓和金絲雀》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貓和金絲雀》的資料(英文)
- 豆瓣電影上《貓和金絲雀》的資料 (簡體中文)
- AllMovie上《貓和金絲雀》的資料(英文)
- 網際網路檔案館收藏的影片《貓和金絲雀》[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