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灰姑娘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灰姑娘效應(英語:Cinderella effect)是一個演化心理學術語,指繼子或繼女受到其繼父母虐打性虐待忽視謀殺等其他虐待的比率明顯高於親生父母親子關係的現象。灰姑娘效應一詞來源於童話灰姑娘》,在故事中灰姑娘受到了其繼母和繼姐們的殘酷虐待。

背景

[編輯]

在1970年代早期,繼父母與虐待兒童之間關係的理論就已經出現。 法醫精神病學家P. D. Scott發佈了與憤怒有關的「致命嬰兒病例」樣本資訊,其中29名兇手中有15名是繼父,佔52%[1]。雖然最初並沒有針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分析,但已有來自官方記錄、報告和人口普查所收集的數據證實存在所謂的灰姑娘效應。

至今多年來收集了許多關於灰姑娘效應有效性的數據,大量證據表明繼親關係和虐待存在直接關聯。這些證據包含了各種關於兒童虐待和兇殺案的官方報告、臨床數據、受害者報告和官方殺人數據[2]。研究並得出的結論:「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繼子女確實較高機率的暴露在各種兒童虐待的風險中,特別是致命的毆打。[3]

支持灰姑娘效應的有力證據指出:當虐待傾向的父母同時擁有繼親和血親兒童時,他們通常會將血親兒童與繼親兒童分開。在這樣家庭的一項研究中發現10次中的9次裡,虐待目標為繼親兒童;而在另一次相同的研究中則記錄到了22次中的19次[4]。除了對繼子女有更高的機率表現出如虐待之類的負面行為之外,繼父母對繼子女的正向行為比遺傳上的父母更少。舉例來說,繼父母平均而言在教育方面對繼子女的投資、與繼子女一起玩耍、帶繼子女去看醫生等的行為較少[4]

與一般虐待行為的人口統計來看,這類因繼子女歧視所造成的虐待是非常不同的,因為:(1)一般發現兒童遭受虐待時,家中所有兒童通常也都會成為受害者,但繼子女卻常被與親子女分開;(2)而繼子女幾乎總是家裡最年長的孩子,但一般家庭中出現的虐待事件較常發現在最年輕的孩子身上[3]

研究

[編輯]

對現象的解釋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aly, Martin; Wilson, Margo. The Truth about Cinderella: A Darwinian View of Parental Lov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018-10-04]. ISBN 03000802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英語). 
  2. ^ Daly & Wilson (2007) Is the "Cinderella Effect" controversi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chived May 16, 2011, at the Wayback Machine. In Crawford & Krebs (Eds) Foundation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p. 383-400. Mahwah, NJ: Erlbaum.
  3. ^ 3.0 3.1 Daly, Martin; Wilson, Margo. An assessment of some proposed exceptions to the phenomenon of nepotistic discrimination against stepchildren. Annales Zoologici Fennici. 2001, 38 (3/4): 287–296 [201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3). 
  4. ^ 4.0 4.1 Crawford, Charles B.; Krebs, Dennis. Foundation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8. ISBN 9780805859577. OCLC 12353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