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隊電影
外觀
游擊隊電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Partizanski film),又稱塞爾維亞酥皮點心西部片(英語:Gibanica Western)是戰爭片的一個子類型,由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20世紀60、70與80年代製作。游擊隊電影的主要特徵是它們被設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南斯拉夫並且游擊隊員們是主角,而對手則是軸心國軍隊及其合作者們。
定義與範圍
[編輯]關於這一類型的確切定義,即使在電影評論家們之中,也意見不一。[1]游擊隊電影通常僅僅等同於平民主義電影。這是這一類型的娛樂向的分支。其特點是史詩般的眼界、群戲、昂貴的製作,以及情感上很劇烈的場面。這些被韋利科·布拉伊奇的《科扎拉之戰》(1962年)全部引入到了南斯拉夫戰爭片當中。[2][3]另一個分支——對於共產黨體制要無趣得多——以現代主義電影為代表,從南斯拉夫黑潮的詩意的自然主義到試驗性的意識流,各種各樣的電影都有。[3]
在分析法迪爾·哈季奇的突襲德爾瓦爾(1963年)時,克羅埃西亞電影評論家尤尼察·帕維契奇確認了他稱之為「超游擊隊電影」的七個關鍵特點:[4]
- 聚焦於決定性的、著名的、「教科書式的」游擊隊鬥爭案例,例如重要的戰役與行動,隨後這些被給予一個官方認可的解釋。
- 缺乏游擊隊鬥爭中的可信的、傳略豐富的人物——約西普·布羅茲·狄托除外。在帕維契奇看來,這麼做的基本理由是為了避免威脅到對狄托的個人崇拜。
- 鑲嵌結構。有時候好幾十個角色都在這個結構之中,並且他們的命運跟隨著整部影片。這些角色代表了不同的階級或各行各業(知識分子、農民),或不同的種族。
- 喜劇元素與悲劇元素混合。
- 外國(非南斯拉夫)角色作為仲裁者而存在。他們的角色作用是,如游擊隊電影所描寫的那樣,見證南斯拉夫人民的殉難和他們的英雄氣概,並發出象徵性的消息(「情況就是這樣,這個世界承認我們現在的樣子」)。
- 對德國人特別對待:儘管他們被描繪為反面人物,並且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妖魔化,然而他們也被展示為實力上等、紀律優秀,並且被描述為高效的、老練的,甚至富有魅力的敵手。
- 「天外救星」結局。在這樣的結局中,游擊隊員們在看似無望的情形下爆發。
帕維契奇的分析受到了批評,理由是並不普遍適合游擊隊電影,並且對於上述的準則,也有一些顯著的例外情況被提供了出來。[5]
著名電影
[編輯]- 《科扎拉之戰》(1962年,韋利科·布拉伊奇導演)
- 《突襲德爾瓦爾》(1963年,法迪爾·哈季奇導演)
- 《民族英雄》(1964年,布蘭科·巴烏埃爾導演)
- 《三》(1965年,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導演)
- 《雛鷹》(1966年,索婭·約萬諾維奇導演)
- 《夜襲機場》(1967年,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導演)
- 《貝爾格勒行動》(1968年,日卡·米特羅維奇導演)
- 《內雷特瓦河戰役》(1969年,韋利科·布拉伊奇導演,獲奧斯卡獎提名——主演尤利·布里涅爾)
- 《橋》(1969年,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導演)
- 《鐘聲為你而響》(1969年,安通·弗爾多利亞克導演)
- 《山上的松樹》(1971年,安通·弗爾多利亞克導演)
- 《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1972年,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導演)
- 《蘇捷什卡戰役》(1973年,斯蒂佩·德利茨導演,理察·伯頓主演)
- 《炸彈》(1973年,普雷德拉格·戈盧博維奇導演)
- 《67天》(1974年,日卡·米特羅維奇導演)
- 《紅色襲擊》(1974年,普雷德拉格·戈盧博維奇導演)
- 《薩拉斯的早晨》(1975年,布蘭科·巴烏埃爾導演)
- 《綠山高地》(1976年,茲德拉夫科·韋利米羅維奇導演)
- 《少女橋》(1976年,米奧米爾·斯塔門科維奇導演)
- 《南方鐵路之戰》(1978年,茲德拉夫科·韋利米羅維奇導演)
- 《博思科·布哈》(1978年,布蘭科·巴烏埃爾導演)
- 《游擊飛行中隊》(1979年,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導演)
- 《7月13日》(1982年,拉多米爾·沙拉諾維奇導演)
- 《英雄》(1983年,韋利科·布拉伊奇導演)
- 《遠征伊格曼》(1983年,茲德拉夫科·紹特拉導演)
著名電視連續劇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Pavičić, Jurica(尤尼察·帕維契奇). Vrdoljak je radio najbolje partizanske filmove. Jutarnji list(晨報). November 11, 2009 [201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克羅埃西亞語).
- ^ Kozara. filmski-programi.hr. Croatian Film Association(克羅埃西亞電影協會). [2010-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3.0 3.1 Šakić, Tomislav. Opsada, Branko Marjanović, 1956.. subversivefilmfestival.com. Subversive Film Festival. 2010 [2010-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3) (克羅埃西亞語).
- ^ Pavičić 2003,第13-14頁
- ^ Jovanović 2011,第51-54頁
來源
[編輯]- Jugoslavenski špageti-vesterni: propaganda i nostalgija (克羅埃西亞文)
- Partizanski film je naša kulturna baština (塞爾維亞文)
- Partizanski film i strip...ili priča o sađenju limuna u Sibir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克羅埃西亞文)
- Pavičić, Jurica(尤尼察·帕維契奇). Igrani filmovi Fadila Hadžića (PDF). Hrvatski filmski ljetopis. June 2003, (34): 3–38 [12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克羅埃西亞語).
- Jovanović, Nebojša. Fadil Hadžić u optici totalitarne paradigme. Hrvatski filmski ljetopis. 2011, (65-66): 47–59 [13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5) (克羅埃西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