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鎔
外觀
洪鎔(1877年—1968年2月15日),字鑄生、一字竹蓀,安徽蕪湖人,中國教育家。
生平
[編輯]洪鎔幼年在上海就讀。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他以廩貢生被清政府選派到日本帝國高等工業學校留學。其間,他被推中國留日同學會的十二位評議員之一。光緒三十年(1904年)他自日本回國。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獲得工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後辭官,到京師高等實驗學堂任教習。[1]
中華民國成立後,蔡元培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任命洪鎔為國立北京高等工業學校校長。1918年2月,洪鎔與蔡元培聯合舉辦學術演講會,並聘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魯迅等新舊各派學者演講。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為營救被捕學生不果,而一度辭職。[1]
1922年,他辭職回歸故里,在蕪湖廣福磯創辦私立蕪湖工業專門學校,1925年更命名為私立蕪湖中江中學,1927年停辦,1928年復辦,1931年又停辦。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日軍占領蕪湖,該校停辦。1928年2月安徽大學成立後,1932年因學校欠款,校長辭職。1932年6月,洪鎔和方振武、許世英、柏文蔚、楊武之等十五人組成安徽大學董事會,解決學校困難。[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經黃炎培舉薦,於1951年12月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968年2月15日,洪鎔在北京逝世。1981年,洪鎔骨灰從北京遷到蕪湖鏡湖煙雨墩。[1]
家庭
[編輯]- 父:洪錫璜,曾任縣丞,後為上海知縣,輸洋務局,清丈地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