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朝科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長信宮燈西漢的一件銅鎏金青銅器,製成於公元前前2世紀。這盞燈於1968年在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出土,因為燈身上刻有「長信」的銘文,所以取名叫長信宮燈。 [1][2]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25年-220年)是秦朝後出現的朝代,又稱天漢,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漢朝分為兩個歷史時期,西漢(前202年-8年)與東漢(25年-220年),中間為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亦有以東漢與西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西漢第一位皇帝是漢高祖劉邦,建都長安;東漢第一位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這一時期見證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

漢朝的冶金術有很大的創新。除了周朝(約 1046 – 公元前 256 年)之前分別發明了用於冶煉生鐵鑄鐵高爐沖天爐,漢代進一步發展了冶煉技術,並用於冶煉熟鐵

漢代人在鹽井中安裝定滑輪,用滑車和吊桶汲取滷水,再用竹子管道運送到灶房,以此來製鹽。

此外,漢人發明了利用水力鼓風冶鐵等技術,改進了煉鐵工藝,使得漢朝的鐵製工具使用廣泛,促進了漢朝農業的發展。農耕方面,漢人發明了鐵犁鏵,重犁,板犁和單足耬車大大提高了產量,從而維持了人口增長。出現了水排(即利用水力鼓風鑄鐵的機械)等新式灌溉工具。水車的原理還被運用於水碓(一種通過水力把糧食皮殼去掉的機械),以及以水為動力的渾儀

許多漢人的發明提高了生活質量。漢人發明了造紙術。醫學方面,漢代誕生了許多醫學著作,如東漢末年張仲景創建的《傷寒雜病論》。數學方面,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及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則是漢代數學領域的傑作。其中,《九章算術》是戰國、秦、漢古代社會創立並鞏固時期數學發展的總結,列有分數四則運算、今有術(西方稱三率法)、開平方與開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數值解法)、盈不足術(西方稱雙設法)、各種面積和體積公式、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數運算的加減法則、勾股形解法(特別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數的方法)等籌算方法,形成一個以籌算為中心、與古希臘數學完全不同的獨立體系。1983年至1984年,《算數書》在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中出土,《算數書》的發現,對《九章算術》的完成,有著直接的影響,也改寫中國古代數學史,將中國古代數學的歷史推前三百年。[3]

參考

[編輯]
  1. ^ Ebrey (1999), 66; Wang (1982), 100.
  2. ^ 长信宫灯:中华铜灯闪耀汉代文明之光--河北省文物局. wenwu.hebei.gov.cn. [2023-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30). 
  3. ^ 王子今. 第五篇〈天文歷算之學〉. 《秦漢史—帝國的建立》. 2009: 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