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斯瓦洛夫斯基
漢斯·斯瓦洛夫斯基(德語:Hans Swarowsky,1899年9月16日—1975年9月10日),奧地利指揮家,曾任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教授。
斯瓦洛夫斯基是小節句(德語:Taktgruppe)分析與理論的重要人物[1][2],對於後世音樂理論及分析有相當之影響。
生平
[編輯]漢斯·斯瓦洛夫斯基來自於維也納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出生於布達佩斯,曾在維也納大學學習藝術史和哲學。1920年起,他曾先後跟作曲家勛伯格、韋伯恩學習音樂理論,並隨魏因加特納、理查·史特勞斯和克勞斯等學習指揮[3][4][5]。做了一段時間聲樂教師之後,斯瓦洛夫斯基先後輾轉維也納人民歌劇院、斯圖加特國立劇院、格拉羅伊斯劇院、漢堡國立歌劇院、柏林國立歌劇院等地擔任指揮[6]。1936年,斯瓦洛夫斯基被禁止工作,流放至蘇黎世。在蘇黎世歌劇院工作四年後(1937-1940年),斯瓦洛夫斯基在理查·史特勞斯和克勞斯的庇護下返回納粹德國[7],他曾參與歌劇《隨想曲》的劇本創作,把許多較老的歌劇文本翻譯成德語,並曾任薩爾茨堡音樂節的藝術顧問(1940-1944年)。1944至1945年1月間,斯瓦洛夫斯基在納粹占領的波蘭克拉科夫擔任波蘭總督府下屬樂團的首席指揮[6]。
二戰結束後,斯瓦洛夫斯基曾短期被美國軍事政府列為針對藝術界人士去納粹化的「黑名單」。戰爭的動盪過後,斯瓦洛夫斯基的職業生涯終於逐漸穩定下來,先後擔任維也納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46-1947年)、格拉茨歌劇院總監(1947-1950年)、皇家蘇格蘭國家管弦樂團首席指揮(1957-1959年)[7]。1946年起,斯瓦洛夫斯基在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擔任指揮系教授,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的指揮家,包括:克勞迪奧·阿巴多、費舍爾·伊萬、馬里斯·揚頌斯、 赫蘇斯·洛佩斯-科沃斯、祖賓·梅塔、海因里希·席夫、朱塞佩·西諾波利、布魯諾·懷爾等等。
1972年,斯瓦洛夫斯基與捷克愛樂樂團合作錄製馬勒第四交響曲之後中風[3]。1975年9月10日,斯瓦洛夫斯基逝世於薩爾斯堡,後安葬在維也納中央公墓。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 ^ 陳宏略 2004,第92頁.
- ^ 陳泰吉 2011,第73頁.
- ^ 3.0 3.1 Christopher Howell. Forgotten artists: Hans Swarowsky (1899-1975). [2017-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英語).
- ^ Forschungsprojekt Hans Swarowsky. 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 [2017-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德語).
- ^ Erik Eriksson. Hans Swarowsky Biography. [2017-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 (英語).
- ^ 6.0 6.1 Fred K. Prieberg. Handbuch deutsche Musiker: 1933-1945. 2004. ISBN 9783000377051 (德語).
- ^ 7.0 7.1 Swarowsky, Hans, AEIOU. Austria-Forum, das Wissensnetz. 2006-04-12 [2017-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德語).
- 期刊論文
- 陳宏略. 蕭泰然《1947序曲》之研究與指揮詮釋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4.
- 陳泰吉. 貝多芬歌劇《費戴里奧》之序曲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11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