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水西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西莊,位於今天津市紅橋區,是清朝查日乾查為仁父子創建的私家園林。現已無存。[1]

歷史

[編輯]

查家一般分為南查、北查兩支。南查在浙江海寧清朝康熙年間,曾有「一門十進士,兄弟三翰林」的說法。但是雍正年間,查嗣庭「維民所止」的文字獄,將南查在朝廷的不少人牽連進去。北查主要經營鹽業,後來定居天津,因為是著名富戶,所以民間俗稱「闊查」、「查半城」。查日乾、查為仁、查為義等人便是北查的代表人物。[2]

水西莊位於天津老城以西、南運河南岸,始建於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是由天津鹽業富商查日乾、查為仁父子創建。乾隆年間續建「屋南小築」、「小水西」、「芥園」、河神廟等建築。水西莊建成後,成為文人墨客常來之地。乾隆帝南巡時,曾四次駐蹕的水西莊。乾隆十三年(1748年)駐蹕時,恰逢芥園紫芥開花,乾隆帝賜名並題寫「芥園」。後來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又三次駐蹕。據海寧查氏後人傳說,水西莊查家與曹雪芹祖父曹寅為世交,江南曹家被抄時,曹雪芹年幼,舉家赴北京時曾將曹雪芹託付給水西莊查家照料。周汝昌等紅學家認為,曹雪芹的《紅樓夢》與水西莊有關,書中對水西莊景物多有借鑑,如「藕香榭」等與水西莊景物名稱多有相同或近似。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將水西莊與揚州馬氏的小玲瓏山館杭州趙氏的小山堂等並稱大運河上的幾處知名私家園林。[1][2][3]

乾隆中期,查為仁、查為義先後逝世,查禮查善長在外遊宦,水西莊開始衰落。道光年間,金文波捐廉重修水西莊,並將數帆台改為歇山樓,梅成棟等人在其中結梅花詩社。[3]

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南運河芥園大堤兩次決堤,對水西莊造成嚴重破壞。光緒年間,水西莊被軍警所占,園林破壞殆盡。後來因為城市建設,水西莊原址上先後建起聚豐曲店,貧民小學校,濟安自來水公司,北洋火柴公司。[3]一度改作河神廟的芥園,1901年變成濟安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芥園水廠)用地。1950年代初,濟安自來水公司與天津自來水公司(1897年英國人興建,位於天津英租界巴克斯道(今保定道)與達文波路(今建設路)交口處)合併組建新的天津自來水公司。當年水西莊河神廟的一對石獅子,隨著新的天津自來水公司辦公樓建成,被遷移到幾公里外的建設路上的天津自來水公司辦公樓門前。[1]

1933年12月15日,以嚴智怡嚴修之子)為董事長的天津中山公園董事會,發起成立了天津最早的文化遺址保護組織「天津水西莊遺址保管委員會」。計劃保護並修復水西莊,但因戰亂而終止。[1][4]

1992年,天津水西莊學會成立。[1]此後,天津市各界曾多次提議在其他地址重建水西莊(實際上都是以水西莊為名的新園林,與原有的水西莊無關),但都尚未實現。[5]

2001年夏,金庸(查良鏞)偕夫人首次來天津,便曾訪問紅橋區,聽取了水西莊研究成果,會見了水西莊查氏後人。此行金庸還題詩:「天津水西莊,天下傳遺風。前輩繁華事,後人想像中。」[2]

建築

[編輯]

水西莊的原址位於南運河南岸,芥園大堤及芥園大堤東街的南北兩側(現在芥園大堤東段已改為向北彎曲。芥園大堤東街的西段已不存在,東段大概在日明路附近)。根據1930年代天津水西莊遺址保管委員會組織繪製的《天津芥園水西莊故址圖》(曾刊登在《河北第一博物院畫刊》天津芥園水西莊專號第一期),水西莊故址平面呈不規則形。芥園大堤及芥園大堤東街以北的部分,東西長,南北窄,平面大致呈直角三角形,沿南運河自東向西收窄,其位置大致在如今的芥園大堤西段到日明路以北,其中在如今閘橋南路的西側曾有牌坊。現在該部分主要是居民小區「米蘭弘麗園」的所在地。芥園大堤及芥園大堤東街以南的部分,平面呈「廠」字形,北到芥園大堤,東到閘橋南路,南到芥園道,現為芥園水廠的所在地。過去的河神廟就在該部分的東北角。[4]

水西莊建成後,乾隆年間,查為仁之弟查集堂在水西莊右側新建一園,後取名為「芥園」。水西莊和芥園內曾先後有:藕香榭、秋白齋、攬翠軒、枕溪廊、數帆台、花影庵、泊月舫、繡野簃、碧海浮螺亭、澹宜書屋、水琴山畫室、古芸台、竹間樓、夜月廊、平岡、紅板橋、一犁春雨、小水西、夕陽亭、歇山樓等建築。查氏兄弟在道南新辟小園,取名為「屋南小築」,屋南小築中有晴午樓、花香石潤之堂、送青軒、小丹梯、若槎讀書廊、月明笛台、萱蘇徑、古香小茨、苔花館、來蝶亭、小暘谷、小憩舫、玉笠亭等等。整個水西莊內種植有翠竹數畝,還有紅菱、梧桐、桂花、梅花、芭蕉等植物。南運河的河水成為水西莊的水源。乾隆年間天津詩人康堯衢在《沽上竹枝詞》中寫道:「琵琶池上起龍台,曲曲迴廊近水開。每到紫藤花發處,遊人都問芥園來。」[2][5][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