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
艾格雷特島英語Île aux Aigrettes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繡眼鳥科 Zosteropidae
屬: 繡眼鳥屬 Zosterops
種: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 Z. chloronothos
二名法
Zosterops chloronothos
(Vieillot, 1817)
分布區域以紅色標註
異名

Zosterops chloronothus
Zosterops olivacea chloronothos[2]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學名Zosterops chloronothos[3][4],有時被誤拼寫為Zosterops chloronothus[5]) 是一種繡眼鳥科繡眼鳥屬的鳥類,十分稀少,已被認定為極危物種;為模里西斯特有的兩種繡眼鳥之一,另一種是模里西斯灰繡眼。其上體呈灰色,背部為暗橄欖綠色,下體則為奶油色,具有明顯的白色眼圈,喙細長而彎曲,是一種極其特化的食蜜型鳥類

分類

[編輯]

1817年,法國鳥類學家路易·皮埃爾·維埃約首次描述了模里西斯橄綠繡眼,稱其為Zosterops chloronothos[6]。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屬於某個古老的印度洋繡眼鳥譜系,相比於來自於非洲的物種,這些來自亞洲鳥類先一步在模里西斯定殖[7]。在缺乏食蜜競爭者的情況下,模里西斯橄綠繡眼進化出了所有繡眼鳥中最長的喙,成為繡眼鳥屬中最特化的食蜜鳥類;基於該特化的形態學特徵,有觀點認為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在模里西斯灰繡眼之前就在馬斯克林群島定殖。這種雙重定殖導致不同種繡眼鳥共生共存,這在自然界中是及其罕見的,因而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在EDGE(具有獨特進化意義的全球瀕危動物)鳥類物種英語EDGE species名單中位列前10%[7]。這種鳥常被認為與留尼旺橄綠繡眼同種,但二者在鳴聲和發聲行為方面存在很大差異[8]

描述

[編輯]

這種鳥體長約10公分,體重7.5—9克,長約52.8毫米,尾長31.7毫米[7],尾巴較短,這並不太常見[9]。頭部和上體為灰色,背部為暗橄欖綠色,下體顏色較淺,腹部呈奶油色,尾下覆為黃色,側面帶有淡粉紅色,具明顯的白色眼圈;虹膜呈深褐色,喙深棕色,跗跖為粉紅色;喙細長且彎曲[10],最長可達到17毫米[7]。雄鳥和雌鳥,幼鳥和成鳥均比較相似。[8]

分布與生境

[編輯]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是模里西斯的特有種。棲息於300公尺以上潮濕的高地原生林中,常在15至20公尺的樹冠層[8];但自1975年以來,該物種的核心分布區快速縮小,已經從一些外圍地點(塔馬蘭瀑布、蒙韋爾(Monvert)等地)消失,核心區域面積減少了50%。目前僅棲息地於黑河谷國家公園、馬查貝-貝隆布爾生物圈保護區(Macchabée-Bel Ombre Biosphere Reserve)內的常綠灌木叢和森林,以及艾格雷特島英語Île aux Aigrettes(經重新引入)。

習性

[編輯]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具有一定的領地性,面對同類或模里西斯灰繡眼時,會積極捍衛其偏好的蜜源或築巢地點,且有可能在繁殖後繼續沿用原有領地[11][10]。模里西斯橄綠繡眼的行為與絕大多數繡眼鳥不同,喜歡快速的直線飛行、突然鳴叫和在樹冠中追逐。在繁殖期間,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夫妻會頻繁地相互理羽[7]

食性

[編輯]

其食物主要包括花蜜和昆蟲,也可能以紅厚殼屬Calophyllum eputamen的汁液為食[8]。其蜜源植物多達40餘種,其中包括本地的Sideroxylon puberulum英語Sideroxylon puberulum的和引入的美花紅千層英語Melaleuca citrina等,曾長途跋涉去尋找多產的花朵;昆蟲則主要捕食蜻蜓甲蟲等,常在樹冠葉片、樹皮、樹枝、草本層、灌木、幼樹和倒下的枝幹,以及花序中搜尋昆蟲[8]。這種鳥很少懸停,但其不斷覓食的方式與太陽鳥科的物種很相似[8]

繁殖

[編輯]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的繁殖期在9月11月間,一夫一妻制,多窩繁殖[7],且有孵卵斑現象[11]。在隱蔽的樹葉間用葉脈築杯型巢,外部覆蓋蜘蛛網,內部用纖維、動物毛髮和羽毛鋪墊,巢外部寬63.4毫米,長80.3毫米,深65.4毫米,內深47.1毫米,通常置於距地面2—10公尺高的樹杈上[8]。其活動範圍較大而領地較小,一次產兩到三枚淡藍色的卵[8][10][7]。雌性和雄性共同承擔孵化任務,孵化期為12至13天;雛鳥離巢期為14天,離巢後也會繼續依賴親鳥達兩個月[11];幼鳥在巢時,成鳥會在巢穴周圍假裝受傷,以吸引注意力[8]。築巢成功率很低,僅有7—17%,且通常只有一隻幼鳥能夠成活,若沒有來自其他種群的補充,種群將急劇下降至滅絕[11][8];艾格雷特島上成活率較高,每次築巢能撫育一到三隻幼鳥[10]

鳴聲

[編輯]

鳴叫聯絡聲為帶有金屬感的「plik-plik」[10];在採集花蜜時會發出「pit」聲,而捕食昆蟲時則保持安靜;此外其飛行叫聲、敵對叫聲和棲息叫聲均不同[8]。鳴唱聲短而快速,不太明顯,由婉轉的音節和具有特徵的顫音交織而成,可持續數分鐘;但通常灰繡眼的鳴唱簡短得多,類似於岩鷚[8];雄性的鳴唱十分雜亂,還包含效鳴,這樣的鳴唱可能在繁殖和領地占領中起到一些作用,也可以以此區分雌雄[7]

威脅

[編輯]

模里西斯橄綠繡眼最初被IUCN認定的為瀕危,隨後在2003年由國際鳥盟提升為極危物種[1][12]。這種鳥是模里西斯最珍稀的鳥類之一,僅在2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棲息,運動迅速、顏色不顯眼,不移動時格外安靜,導致很難觀測到[8]。其主要生存威脅是引入的黑鼠食蟹獼猴灰獴,以及本地的模里西斯短腳鵯英語Mauritius bulbul和外來的紅耳鵯,鳥巢會被他們搗毀[8][10][12];在短短27年內,該物種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1975年時,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在島北部和東部均有分布,約有350對;1993年便減少到只有200對;2002年繼續下降至93-148對;2012年預估只有80對,活動範圍也局限在僅25平方公里內[10][7]。造成其稀有的另一個原因是模里西斯橄綠繡眼在進化中已與島上幾種特有花卉的花蜜密切相關。引入的外來植物競爭減少了這些花卉的數量,從而導致該鳥類的數量嚴重下降[12]。目前,模里西斯野生動物基金會英語Mauritian Wildlife Foundation(MWF)正在對所有已發現的巢穴進行監測。

保護措施

[編輯]

有數個組織長久致力於保護模里西斯橄綠繡眼,但其中模里西斯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影響最為顯著。2005年時,基金會啟動了一項恢復項目,其目標是在無鼠島自然保護區——艾格雷特島建立一個次種群,並在黑河谷國家公園監測殘餘的次種群,控制老鼠的數量(如通過陷阱捕捉黑鼠[13])並增加對該物種行為和繁殖生物學的了解[7]。2005年到2009年間,他們對野生種群進行了監測、嘗試對巢穴掠食者進行控制、野生巢穴的救援、後代的人工孵化和人工飼養,並將鳥類試放至艾格雷特島,使其在島上繁衍。目前放生和巢穴搶救活動已經停止。研究人員已經開展了深入的研究,以增進對該物種及其當前面臨威脅的了解,並探索可能的長期管理技術。[10]

2015年3月,艾格雷特島上的模里西斯橄綠繡眼的數量為46隻。[10]

圖集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Zosterops chloronotho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2018: e.T22714005A125581755 [11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714005A125581755.en可免費查閱 (英語). 
  2. ^ Staub, F. (1993). Fauna of Mauritius and associated flora. Port Louis: Précigraph Limited. 103 p.
  3. ^ Monroe, Burt L.; Sibley, Charles Gald. A world checklist of bird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300-05547-4 (英語). 
  4. ^ World Birds Taxonomic List: Genera and species with citations.. zoonomen.net. [2024-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6) (英語). 
  5. ^ Hirschfeld, Erik. Rare Birds Yearbook 2008: The World's 189 Most Threatened Birds. MagDig Media Ltd. 2007. ISBN 978-0955260735 (英語). 
  6. ^ Vieillot, Louis Pierre. Nouveau dictionnaire d'histoire naturelle, appliquée aux arts, à l'agriculture, à l'économie rurale et domestique, à la médecine, etc. 9 Nouvelle édition. Paris: Deterville. 1817: 408 [2024-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9) (法語).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Maggs, G. B. Th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wild and reintroduced populations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Mauritius olive white-eye Zosterops chloronothos. 2017-02-28 [2024-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9) (英語).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van Balen, Bas; Sharpe, Christopher J. Mauritius White-eye (Zosterops chloronothos), version 1.0. Birds of the World. 2020 [2024-06-27]. ISSN 2771-3105. doi:10.2173/bow.mauwhe1.01species_shared.bow.project_nam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3) (英語). 
  9. ^ Gill, Frank B.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the Sympatric Mascarene White-Eyes, Zosterops borbonica and Zosterops olivacea. The Auk. 1971-01, 88 (1). ISSN 0004-8038. doi:10.2307/4083960 (英語).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Mauritius Olive White-eye (Zosterops chloronothos) - BirdLife species factsheet. datazone.birdlife.org. [2024-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3) (英語). 
  11. ^ 11.0 11.1 11.2 11.3 Nichols, Rina K.; Woolaver, Lance G.; Jones, Carl G. Low productivity in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Mauritius Olive White-eye Zosterops chloronothos.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005-09, 15 (3) [2024-06-27]. ISSN 1474-0001. doi:10.1017/S09592709050004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7) (英語). 
  12. ^ 12.0 12.1 12.2 Nichols, Rina; Woolaver, Lance; Jones, Carl. Continued decline and conservation needs of the Endangered Mauritius olive white-eye Zosterops chloronothos. Oryx. 2004-07, 38 (3) [2024-06-27]. ISSN 1365-3008. doi:10.1017/S00306053040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6) (英語). 
  13. ^ Procur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ps for invasive species under the UNDP Mainstreaming Invasive Alien Species Project to support local conservation efforts. UNDP. [2024-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6)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