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波·伊斯特萬
畢波·伊斯特萬(匈牙利語:Bibó István,1911年8月7日—1979年5月10日),出生於布達佩斯,匈牙利律師,政治理論家。有評論認為他是20世紀歐洲最深刻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經歷
[編輯]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他擔任伊姆雷·納吉政府的國務部長。蘇軍入侵布達佩斯時,他是最後一個留在國會裡的政府成員。畢波起草了一份宣言,內容是請求蘇聯召回軍隊並與伊姆雷·納吉協商解決問題。在布達佩斯市內,起義者到處張貼的他的宣言。1957年5月23日,畢波被捕。1958年8月2日,他因「叛國罪」被判處無期徒刑。1963年3月,畢波終於提前出獄。1979年,他在孤獨和貧窮中離開了人世,逝世於布達佩斯。[1]
思想主張
[編輯]畢波把民族主義的集體病症稱之為政治歇斯底里症,其特徵是混淆過去與現實,往往認為周圍都是敵人,要尋找那些對自己落後負責的群體,不理睬任何有邏輯的解釋。他們總是渲染民族隔閡來反對政治民主,並以其狹隘盲目和偏執造成社會的逆向選擇,使理智者沉默,偏執者得勢,因而使得社會很難建立起重視政治平等和人類尊嚴的傳統。「不管受害人是誰,……任何侵犯人類尊嚴的行為都與社會中的每個人息息相關。」這是一條人類自由與尊嚴的普遍原則。
他主張道德現實主義,即把人類尊嚴視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抵制一切打算在人類之間放置致命差別的言論。
對於納粹1944年全面進入匈牙利以前,匈牙利發生1942年大規模殺害猶太人的罪行,他指出:如果我們對某些行為負有責任,我們必須承擔起這些責任,不能推諉,這是讓我們變成成熟的民族的唯一方法,建立起我們自己的道德規範的唯一道路。 這一天終於來了。2014年匈牙利總統亞諾什公開演講,承認匈牙利曾經幫助屠殺猶太人,「雖然奧斯維辛集中營遠在匈牙利幾百公里之外,但它卻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部分」。
匈牙利人民和青年開始認識到,集權制度不僅是外部力量強加的,同時也植根於本土的歷史,從而認識到民主必須建立在責任感的基礎上,建立在成人普世價值和多元社會的基礎上。
政治主張
[編輯]畢波·伊斯特萬不贊成卡達爾「古拉什共產主義」,即以物質的豐富來獲取人們對政治的冷漠。[2]他特別強調了「自由」的真正意義,要人們警惕政府以「國家利益」等名義侵犯個人權利。他認為,自由,首先是一種「內心的體驗」,所以他要求每個人反思和承擔自己的責任。[3] 畢波作品集於1981年至1984年間在伯爾尼以四卷本出版。
著作
[編輯]- 《匈牙利民主的危機》(1945)
- 《關於東歐小國的苦難》 (1946)
- 《1944年之後的匈牙利猶太人問題》(1948)
- 《1956年宣言》(1956)
參考資料
[編輯]- ^ 存档副本. [2011-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http://www.yj168.net/newCjHTML/2011/9/6/newsCj_703938.shtml[永久失效連結]
- ^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3874[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