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蓋茲·道威斯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sturianu
- Azərbaycanca
- تۆرکجه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Català
- 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ދިވެހިބަސް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עברית
- Magyar
- Bahasa Indonesia
- Ilokano
- Ido
- Íslenska
- Italiano
- 日本語
- Jawa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한국어
- Kurdî
- Latina
- Lietuvių
- Latviešu
- മലയാളം
- Bahasa Melayu
- Nederlands
- Norsk bokmål
- Polski
- پنجابی
- پښتو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imple English
- Slovenčina
- Slovenščina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Kiswahili
- தமிழ்
- ไทย
- Türkçe
- Татарча / tatarça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Tiếng Việt
- Winaray
- 吴语
- 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
- Yorùbá
- 閩南語 / Bân-lâm-gú
- 粵語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1月12日) 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 {{Translated page}} 標籤。 |
查爾斯·蓋茲·道威斯 Charles Gates Dawes | |
---|---|
第30任美國副總統 選舉:1924 | |
任期 1925年3月4日—1929年3月4日 | |
總統 | 卡爾文·柯立芝 |
前任 | 卡爾文·柯立芝 |
繼任 | 查爾斯·柯蒂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65年8月27日 俄亥俄州瑪麗埃塔 |
逝世 | 1951年4月23日(1951歲—04—23)(85歲) 伊利諾州埃文斯頓 |
政黨 | 共和黨 |
配偶 | Caro Blymyer Dawes |
簽名 |
查爾斯·蓋茲·道威斯(英語:Charles Gates Dawes,1865年8月27日—1951年4月23日),又譯道斯,美國政治家、因推動道威斯計劃而和奧斯丁·張伯倫一同於1926年獲得1925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 (後者推動了洛迦諾公約),曾任美國副總統。
前任: 卡爾文·柯立芝 |
美國副總統 1925年-1929年 |
繼任: 查爾斯·柯蒂斯 |
這是一篇關於美國政治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副總統 |
|
---|
副總統 |
| |
---|---|---|
國務卿 | ||
戰爭部長 | ||
財政部長 |
| |
司法部長 | ||
郵政部長 |
| |
海軍部長 | ||
內政部長 | ||
農業部長 |
| |
商務部長 | ||
勞工部長 |
|
1901年—1925年 |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威廉斯、科雷根 / 1977年:國際特赦組織 / 1978年:薩達特、貝京 / 1979年:德蕾莎修女 / 1980年:佩雷斯 / 1981年:聯合國難民署 / 1982年:默達爾、加西亞 / 1983年:華勒沙 / 1984年:圖圖 / 1985年: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 / 1986年:維瑟爾 / 1987年:阿里亞斯 / 1988年: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 198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 1990年:戈巴契夫 / 1991年:翁山蘇姬 / 1992年:門楚 / 1993年:曼德拉、戴克拉克 / 1994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賓 / 1995年:帕格沃什科學和世界事務會議、羅特布拉特 / 1996年:西門內斯·貝洛、奧爾塔 / 1997年:國際反地雷組織、威廉斯 / 1998年:休姆、特林布爾 / 1999年:無國界醫生 / 2000年:金大中 |
2001年至今 | 2001年:聯合國、安南 / 2002年:卡特 / 2003年:艾芭迪 / 2004年:馬塔伊 / 200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巴拉迪 / 2006年:尤努斯、孟加拉鄉村銀行 / 2007年:戈爾、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 2008年:阿赫蒂薩里 / 2009年:歐巴馬 / 2010年:劉曉波 / 2011年:詹森-瑟利夫、格鮑伊、卡曼 / 2012年:歐洲聯盟 / 2013年: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 2014年:薩塔亞提、優素福扎伊 / 2015年: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 / 2016年:桑托斯 / 2017年: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 2018年:穆奎格、穆拉德 / 2019年:阿比 / 2020年:世界糧食計劃署 / 2021年:雷薩、穆拉托夫 / 2022年:比亞利亞茨基、紀念、公民自由中心 / 2023年:穆罕默迪 / 2024年: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 |
註: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2年、1919年、1925年、1929年、1933年、1935年、1944年、1952年、1954年、1960年、1962年、1976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 自2022年1月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
- 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全部小作品
- 美國政治人物小作品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K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cB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usicBrainz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I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Trov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USCongres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