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艦隊
星系艦隊 | |
---|---|
| |
類型 | 回合制策略遊戲 |
平台 | |
開發商 | Blendo Games |
發行商 | Blendo Games |
設計師 | 布蘭登·鍾 |
引擎 | Microsoft XNA |
模式 | 單人,多人(合作) |
發行日 | Xbox 360
|
《星系艦隊》(英語:Flotilla)是一款由Blendo Games於2010年開發的回合制策略太空戰鬥電子遊戲。2010年3月,遊戲在Microsoft Windows的Steam及Xbox 360的Xbox Live Indie Games上正式發行。《星系艦隊》使用Microsoft XNA工具設計,遊戲開發受到了動物和《軸心國與同盟國》與《魔鎮驚魂》等棋盤遊戲的影響,通過隨機生成的星系將玩家帶入冒險旅程。
布蘭登·鍾(Brendon Chung)曾是Pandemic Studios的一名設計師,在工作室關閉後即開始《星系艦隊》的開發工作。遊戲使用了鍾早期製作的太空遊戲《太空皮納塔》(Space Piñata)的戰鬥原型。《星系艦隊》在其樂譜中還融合了幾段古典音樂,其中包括蕭邦的《雨滴》前奏。電子遊戲媒體對《星系艦隊》評價褒貶不一,評論匯總媒體Metacritic給出了72分(滿分100分),遊戲還被收錄於邁克·羅斯(Mike Rose)的《不可錯過的250款獨立遊戲》中。
遊戲玩法
[編輯]《星系艦隊》是以隨機生成的星係為背景的三維同步回合制策略太空戰鬥電子遊戲[3]。玩家和電腦控制的對手向各自飛船發出命令,這些命令將在30秒內實時同步完成,然後遊戲暫停,玩家和對手向飛船下達新命令,並再次執行30秒。此過程一直重複,直到有一方遊戲失敗[4]。指令分為三組:攻擊移動,側翼移動和集中火力。攻擊移動可以使飛船同時移動和開火;側翼移動可以增加飛船速度,但會使武器失效直至船停止移動;集中火力可以增加射擊速度,但會大幅降低飛船速度[4]。
在遊戲開始時,玩家會控制兩艘飛船,但隨著遊戲的繼續,會有更多的飛船可供操作,飛船可以向任意方向旋轉[5]:2。《星系艦隊》的單人遊戲模式取名為「冒險」(Adventure),不限遊戲次數,每局遊戲大約30分鐘[6]。角色在每次冒險結束時死亡,玩家可以選擇重新遊戲[5]:2,後來遊戲加入了專家模式,取消了30分鐘的時間限制[5][6]。玩家每次開始新的冒險時,都會隨機生成一個充滿行星和敵艦的新星系[5],在開始冒險之前,玩家可以參考簡易教程[4]。
每顆行星都為玩家提供了一個任務或挑戰。挑戰為戰術型戰鬥,玩家必須與各種各樣的敵人作戰[3],飛船只能從後面或下面受到傷害,來自任何其他位置的攻擊都會被飛船的盾牌抵擋[7]。成功通關後,玩家的故事系列將增加一個新的章節,並且玩家將獲得飛船升級獎勵[4]。升級飛船可以使其具有特製的改進功能,例如提高射擊速度或增強後方護甲。每次與對手戰鬥後,玩家可獲得不同程度的升級經驗,所以當玩家在不同冒險遇到相同對手時,可能會獲得不同獎勵。《星系艦隊》支援合作模式和分割畫面多人模式,可與其他Xbox 360控制器共同遊戲[3]。
開發
[編輯]《星系艦隊》由布蘭登·鍾(Brendon Chung)的電子遊戲工作室Blendo Games完成開發。鍾曾是Pandemic Studios的關卡設計師,參與過《全能戰士》和《魔戒:征服》等遊戲的研發[8]。在2009年美商藝電關閉Pandemic Studios後,鍾開始設計《星系艦隊》。工作室關閉時他很興奮,並說道「我的血管中充滿了腎上腺素」[5]。遊戲使用了微軟創建的遊戲工具Microsoft XNA進行開發[9]。
《星系艦隊》的概念來自「《星際大戰》和潛艇電影等科幻片」的結合[6]。鍾解釋道,他「認為關於小型戰機的遊戲已經夠多了」,他所想的是「一艘飄浮在太空中的大型戰艦」[6]。遊戲角色是動物而非外星人,鍾解釋說這是因為「任何我想出的奇幻生物與其他人已存在的設計相比,都會顯得蒼白無力。」因此,他沒有嘗試創造引人注目的外星角色,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動物:「(它們)具有某些內在特徵並且非常獨特,因為它們與太空探險沒有什麼特別聯繫。」[10]在接受SquareGo的採訪時,鍾透露,《軸心國與同盟國》和《魔鎮驚魂》等棋類遊戲在遊戲的開發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6]。
在開發《星系艦隊》前,鍾曾製作過一款名為《太空皮納塔》(Space Piñata)的二維回合制太空動作遊戲,其遊戲玩法和結構與《星系艦隊》最終版相似[5]。鐘有意將單人模式限制為「製作一個短篇故事生成器的實驗」,這樣可以在半小時內完成一個冒險[6]。在收到了消極反響後,遊戲增加了一個更新檔以更改限制,該更新檔包含了一個新的「專家」模式[6]。《星系艦隊》的樂譜中包含了幾段古典音樂,其中包括蕭邦的《雨滴》前奏。據《Edge》雜誌報道,《雨滴》前奏給遊戲戰鬥帶來了「一股情感暗流」[5]。鍾說,配樂的目的是為了給遊戲增加「一種悲劇的感覺」,他希望遊戲被描述成「刺激抗睪丸激素分泌」的動作遊戲[5]。
2020年2月27日,在《星系艦隊》發布十周年紀念日之際,Blendo games以開源軟體的形式向公眾發布了遊戲的原始碼[11][12]。原始碼由GitHub上的zlib授權,但遊戲資產不包括在內,需要額外購買[13]。
反響
[編輯]評價 | ||||||||||||||||||||
---|---|---|---|---|---|---|---|---|---|---|---|---|---|---|---|---|---|---|---|---|
|
《星系艦隊》發行後,電子遊戲媒體對其評價褒貶不一。Metacritic網站根據7條評論給予了遊戲72分的平均分(滿分100分)[14]。英國雜誌《Edge》將《星系艦隊》列入Xbox Live Marketplace 2010年年度20款最佳獨立遊戲之一,並稱讚該遊戲「既精巧又詭異,在糖衣下藏著炮彈」[20]。邁克·羅斯(Mike Rose)將《星系艦隊》收入其書《不可錯過的250款獨立遊戲》中[21]。
《PC Gamer美國》評論稱《星系艦隊》「令人痴迷並充滿了小規模戰術樂趣」[18]。與此同時,《PC Gamer英國》對遊戲進行了詳細說明,雖然它具有「魅力和特點」,但仍是一種隨機體驗[17]。《PC Zone UK》將《星系艦隊》描述為時尚有趣的一款遊戲,但得出的結論是「可悲的一次性」體驗[19]。《Edge》對遊戲評價不一,但稱讚了其戰鬥部分,他們認為戰鬥「雖然簡單,但很吸引人」[15]。Charge Shot網站的一名編者稱讚了遊戲的人工智慧和整體設計,但對多人遊戲模式進行了批評[7]。
Bit-Tech的喬·馬丁(Joe Martin)稱《星系艦隊》為「搞笑和大膽的原創遊戲」,然而他批評了遊戲介面和導航玩法,他譴責這種做法是「試圖用他人的腳來駕駛無線電控制的直升機」。他還提到戰鬥中缺乏加速功能;馬丁認為這種功能是遊戲所必需的[22]。《GameZone》的湯姆·丹恩(Tom Dann)也對飛船操縱技術感到失望,儘管他總結說這些技術「也可以讓人獲得娛樂感」[16]。《星系艦隊》被提名為2011年獨立遊戲節最佳視覺獎[23],但最終不敵《失憶症:黑暗後裔》[24]。遊戲同樣被提名為最佳畫面效果獎和卓越設計獎[24]。
續作
[編輯]2018年4月,Blendo Games宣布《星系艦隊2》的預計發行日期為2018年8月1日。該續作專為虛擬實境(VR)設備設計,最初為HTC Vive獨占;VR可以讓玩家在太空環境中隨意移動並制定戰術[25]。
參考文獻
[編輯]- ^ Flotilla. Xbox Live Marketplace. Microsoft Corporation. [201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2).
- ^ Flotilla. Steam. Valve. [2014-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3).
- ^ 3.0 3.1 3.2 Plunkett, Luke. Flotilla, For All The Homeworld Fans Out There. Kotaku. Gawker Media. 2010-02-02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2).
- ^ 4.0 4.1 4.2 4.3 Chung, Brendon. Flotilla (Windows). Blendo Games. 2010.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Edge Staff. The Making Of: Flotilla. Edge (United Kingdom: Future Publishing). 2011-12-02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4).
- ^ 6.0 6.1 6.2 6.3 6.4 6.5 6.6 Harris, Phil. Brendon Chung (Blendo Games) – Interview. Square Go. 2010-07-12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6).
- ^ 7.0 7.1 Rob. Review: Flotilla, or Ender’s Game: The Game. Charge Shot. 2010-03-17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1).
- ^ Chick, Tom. The man behind the strange wonderful world of Gravity Bone. FidGit. Sci Fi. 2009-01-01 [2012-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7).
- ^ AnthonyD. Blendo Games Interview. The Gamers Hub. 2010-02-08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 ^ Novo Staff. Gaming Week: Flotilla. 2014-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 ^ Flotilla Source Release. blendogames.com. 2020-02-27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 ^ Blendo Games have open sourced their strategic space adventure 'Flotilla'. gamingonlinux.com. 2020-02-27.[失效連結]
- ^ blendogames/flotilla. 2020-07-29 [2020-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透過GitHub.
- ^ 14.0 14.1 Flotilla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Inc.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7).
- ^ 15.0 15.1 Flotilla review. Edge (214) (United Kingdom: Future Publishing). May 2010: 102.
- ^ 16.0 16.1 Dann, Tom. Flotilla Review. GameZone. 2010-06-22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 ^ 17.0 17.1 Flotilla review. PC Gamer UK (217) (United Kingdom: Future Publishing). September 2010: 95.
- ^ 18.0 18.1 Belsaas, Erick. Homeworld meets Disney for some space adventures in Flotilla. PC Gamer US (201) (United States: Future Publishing). June 2010: 81.
- ^ 19.0 19.1 Flotilla review. PC Zone (United Kingdom: Future Publishing). June 2010: 87.
- ^ Edge Staff. Best 20 Indie Games. Edge (United Kingdom: Future Publishing). 2010-11-16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4).
- ^ Rose, Mike. 250 Indie Games You Must Play. CRC Press. 2011: 244 [2014-01-10]. ISBN 9781439875759.
- ^ Martin, Joe. Flotilla Review. Bit-Tech. 2010-03-14 [2014-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8).
- ^ IGF 2011 Audience Award Closes This Week, D2D Vision Award Finalists Revealed. Gamasutra. 2011-02-16 [2012-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0).
- ^ 24.0 24.1 2011 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 Winners. 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 2011 [2012-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7).
- ^ Brown, Fraser. Flotilla 2 will fling you into tactical space battles in VR. PC Gamer. 2018-04-26 [2018-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