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日本手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手語
日本手話(にほんしゅわ)
母語國家和地區 日本
母語使用人數
320,000
語系
日本手語系
  • 日本手語
官方地位
管理機構全日本聽障連盟英語Japanese Federation of the Deaf
語言代碼
ISO 639-2sgn
ISO 639-3jsl

日本手語(日語:日本手話にほんしゅわ Nihon Shuwa)或稱為JSL(英文:Japanese sign language),是一種手語。亦稱做傳統手語、聾人手語[1]或慣用手語[2]。在日本,它是父母均為聾人或在幼兒時期就讀聾人學校的聾人的第一語言[3][4]

另有「指文字」(ゆびもじ),用來代表日本語裡52個假名對應的52種手部動作,稱之為加上特殊的手部動作所組成。如:被動、來、去等等,即日本手語之手語拼寫法

歷史

[編輯]

就像其他許多手語語言一樣,日本手語也是一種無文字語言。做為一種視覺語言,日本手語和其他手語一樣無法使用文字記錄,以至於近代才有相關的影像記錄,難以追溯其最早的記錄。

目前可以確認的最古老的日本手語(原型)記錄是1878年古河太四郎創辦的京都盲啞院。主要教育方式是根據古河以自然身體動作為基礎的手勢法進行。在初創時期的31名聾生的社群中,至少使用了類似日本手語的溝通方式,可以說是日本手語的原型。然而,根據對描述和繪畫資料中過去聾人的考察,手語可能在更早的時期就已有使用。

在1923年的聾唖學校令頒布後,非手語的「口語法」開始普及,被認為是日本手語「苦難歷史的開始」。與其他語言一樣,日本手語在地區、世代或語言接觸等多個面向展現其多樣性,歷經140多年,日本手語仍在聾人社群中持續使用。

台灣手語受到日本手語的很大影響,但同時也受到其他手語的影響,展示出自己的獨特發展[5]韓國手語也有類似的歷史,但日本手語的影響程度尚不清楚[6]。一般認為是在日本統治期間(日韓合併台灣日治時期)的影響,支持此一觀點的學者便將這些手語歸入「日本手語系[7]

詞彙類型

[編輯]

敘述親戚關係[8]

[編輯]
  • :用食指觸摸臉頰後,手背向外做出舉拇指的姿勢。
  • :用食指觸摸臉頰後,手背向外做出舉小指的姿勢。
  • 兒子:手背向外做出舉拇指的姿勢,並從腹部向前移動。
  • 女兒:手背向外做出舉小指的姿勢,並從腹部向前移動。
  • 手背向外,伸出中指,中指向上,手向上移動。
  • :手背向外,伸出中指,中指向上,手向下移動。
  • :一手握拳,伸出小指,小指向上,拳向上移動。
  • :一手握拳,伸出小指,小指向上,拳向下移動。

日本手語檢定試驗

[編輯]

在日本有一套健全的手語檢定試驗,由手語技能檢定協會主辦,並得到政府的認可。手語資格分為9級。1級為最高,7級為最低,1、2級以下有準1級、準2級。基本上是以學習時數,認知單字,例文來界定級別。

  • 1級 實習 單詞數・例文數制不限 3年(240小時)以上
  • 準1級 筆試 單詞數・例文數制不限 3年(240小時)以上
  • 2級 實習 單詞數:2000程度/例文數制不限 3年(240小時)程度
  • 準2級 筆試 單詞數:2000程度/例文數制不限 3年(240小時)程度
  • 3級 筆試 單詞數:1000程度/基本例文數:300程度 2年(160小時)程度
  • 4級 筆試 單詞數:500程度/基本例文數:100程度 1年(80小時)程度
  • 5級 筆試 單詞數:200程度/基本例文數:30程度 半年(40小時)程度
  • 6級 筆試 單詞數:100程度/帶動作之手指文字(濁音、半濁音等) 3個月(24小時)程度
  • 7級 筆試 基本指定文字五十音 1個月(8小時)程度

詞彙舉隅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神田和幸(編著). 基礎から学ぶ手話学. 福村出版. 2009. 
  2. ^ 末森明夫. 自然科学と聾唖史. 斉藤くるみ(編著)『手話による教養大學の挑戦』. ミネルヴァ書房. 2017: 241–284. 
  3. ^ 木村晴美・市田泰弘. ろう文化宣言. 現代思想. 1995, (3月號). 
  4. ^ 松岡 和美. 日本手話で学ぶ手話言語学の基礎 2. くろしお出版. 2015. 
  5. ^ Wayne H Smith. Taiwan Sign Language research: an historical overview.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TAIPEI. 2005, 6.2: 187–215. 
  6. ^ Sagara, Keiko. The numeral system of Japanese Sign Language from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修士論文、セントラルランカシャー大學). 2014. 
  7. ^ Susan Fischer and Qunhu Gong. Variation in East Asian sign language structures. in Diane Brentari (編)Sign Langu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499–518. 
  8. ^ 神奈川県. 手話による「家族編」. 神奈川県. [2019-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5) (日語).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