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摩咥里制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摩咥里制吒梵語Matṛceta,?—?),意譯為「母兒」,生於東印度,佛教僧侶,擅長文學,以撰著讚佛偈聞名。其生平及所屬部派不詳,生存年代介於提婆在世,至無著、世親之前。藏傳佛教傳說,摩咥里制吒為提婆弟子,別名馬鳴。其生平事蹟常與馬鳴混淆[1],現代學者認為他與古代的譬喻師馬鳴應是不同人物[2]

名稱

[編輯]

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記載,摩咥里制吒出身婆羅門,本名訖哩史拏(Kriṣṇa),皈依佛教前被尊稱為難勝黑色(Durdharṣa-kala),又被稱為毘羅(Vira)、馬鳴、達磨彌迦須菩提(Dharmika-subhūti)等。

生平

[編輯]

義淨記載,摩咥里制吒原為自在天外道,後成為佛教僧侶。他造了許多讚佛的誦偈,著有《四百讚佛頌》和《一百五十讚佛頌》,後世的無著世親陳那等對其推崇有加。他被認為前生是釋迦牟尼時代的一隻鸎鳥[3]

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記載,摩咥里制吒生於東方那梨尼(Nalini)的闊多(Khorta)城,是婆羅門,曾信大自在天,多次以辯論擊敗佛教。與提婆辯論失敗,持明咒欲逃但無法離開,在看到授記自己的佛經後,出家成為佛教僧侶,成為提婆弟子。他主持華氏城花嚴寺,老年時受到德里Dili)國王迦膩迦(Kanika)的邀請,但未親自往赴。除了寫了眾多頌詩之外,他還寫了《攝般若》等論書,獲得了大小乘的共同擁戴,勢如東印度佛教領袖。

摩咥里制吒在鳩摩羅什時代之前就早已成名,他前世今生之經歷,著述範圍和名望層級,都類似於古之馬鳴。仰慕他的國王的名字音近於古代名王迦膩色迦王Kaniṣka),多羅那他特意提示二王不可混淆。

藏傳佛教根據多羅那他的記載,將摩咥里制吒的生平等同於馬鳴。

現代考證

[編輯]

平川彰認為,在大乘佛教初起時,佛傳文學者是超越部派的,認為馬鳴與摩咥里制吒皆是屬於讚佛乘這個流派的,重視以文學來傳布佛教。

註釋

[編輯]
  1. ^ 印順《印度之佛教》:「馬鳴,中印人,本出家外道,其異名有黑、難伏、難伏黑、勇、母兒、父兒、法善現等。……其作品之譯漢者,有『佛所行讚』,『百五十頌』,『讚佛頌』,『大莊嚴論』,『本生鬘論』,並以佛之「本生」、史傳為題。」
  2.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西藏的晚期傳說,馬鳴從阿梨耶提婆出家,為龍樹的再傳弟子。這本是不值得採信的,遠在龍樹以前的『大毘婆沙論』,已引有馬鳴──法善現的『佛所行讚經』,『分別業報略經』,如上文所證實,馬鳴怎能是提婆的弟子呢?……西藏傳說的淆訛──以馬鳴為提婆的弟子,可能因摩咥里制吒而來;西藏是以摩咥里制吒為馬鳴別名的。依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摩咥里制吒的讚頌,受到無著、世親、陳那Diṅnāga的推崇。這位摩咥里制吒,本是外道,確為提婆之後、無著以前的佛化文藝家。摩咥里制吒的風格,類似古代的馬鳴,因而在傳說中,混淆而誤認為一人。馬鳴與摩咥里制吒,決不能混作一人的。」
  3. ^ 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尊者摩咥(丁結反)里制吒者,乃西方宏才碩德,秀冠群英之人也。傳云:昔佛在時,佛因親領徒眾,人間遊行,時有鸎鳥,見佛相好,儼若金山,乃於林內,發和雅音,如似讚詠。佛乃顧諸弟子曰,此鳥見我歡喜,不覺哀鳴,緣斯福故,我沒代後,獲得人身,名摩咥里制吒,廣為稱歎,讚我實德也(摩咥里是母,制吒是兒也)。其人初依外道出家,事大自在天。……後乃見所記名,翻心奉佛,染衣出俗,廣興讚歎。……初造四百讚,次造一百五十讚,總陳六度,明佛世尊所有勝德。……西方造讚頌者,莫不咸同祖習,無著世親菩薩,悉皆仰趾。故五天之地,初出家者,亦既誦得五戒、十戒,即須先教誦斯二讚,無問大乘、小乘,咸同遵此。……陳那菩薩,親自為和。……」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