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六八學運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9月25日) |
德國六八學運 | |
---|---|
六八運動的一部分 | |
日期 | 1968 |
地點 | |
起因 |
|
結果 | 抗議平息 |
西德六十年代學生運動是一場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聯邦德國(西德)發生的一系列激進的批判與帶有複雜政治因素的抗議活動。它是同時期美國國際學運的一部分,受影響於法蘭克福學派。學運的首要目標在於人的解放,即帶有反權威色彩的對統治關係的反對。這些思想傾向於但明顯不同於同時代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其中更廣為人知的是對那些從前為第三帝國工作,如今依然身居高位的官僚的反對;以及對五十年代保守且虛偽的性道德的反動。
西德學運與二戰後的德國社會緊密相聯。相對於當時西方世界的其他學運,在運動的形成、傳播與所針對的目標上,它更為獨特地批判著那些原屬納粹的行事方式。
抗議起始於1961年,左翼學生聯盟遭德國社會民主黨開除。本諾·歐內索格的被殺(1967年6月2日)與魯迪·杜契克的被槍擊(1968年5月11日)使運動朝向暴力與極端的地下武裝鬥爭發展,如從七十年代興起的七二運動與紅軍旅。但從1969年起,學生運動內部逐漸分裂,派系間的相互傾軋使學運趨於瓦解。是時,隨著後物質主義的興起和1966年以來由在野黨構成的大聯合政府的掌權,人的解放這一概念在西德社會中發生了轉變,學生運動也退變為少數極端激進派的運動。
毋庸置疑的是,這場學生運動(或更具體地說,六八學運)深刻地改變了德國社會。至今時常爆發的對此運動如何評價的爭論,部分集中於右翼所要求的,對被這場運動所摧毀的價值的回溯。
概述
[編輯]西方世界(美、法、西歐各邦)及受此學潮影響的土耳其的一系列學生運動在六八學運中達到高潮。學生運動於西德的各所大學中被孕育,其中有兩個較知名的團體:顛覆運動和第一公社(1962)。學運從1966/1967興起,受戰後五十年代各思潮的復興以及缺乏有影響力反對派的大聯合政府的影響,同時受到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SDS)和議會外在野黨(APO)在思想上的指引。1967年6月2日,本諾·歐內索格在反對波斯沙阿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到訪的遊行中被槍殺。這是對APO而言,學運之所以能夠發起的,影響力最大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此事經過街頭小報(先於所有報紙)的渲染,極其嚴重地分化了各新聞報道的立場。
1968年四月11日,學生領袖魯迪·杜契克遇刺重傷,隨後部分西德城市的抗議者以公民戰爭之名,將部分抗議活動演變為與警察對峙的巷戰。此次復活節暴動造成了在慕尼黑的兩例死亡,以及整個西德境內大約四百人受傷。杜契克的遇刺及法國五月風暴使原本存在分歧的學運趨向激進。
受六八學運的影響,安德列亞斯·巴德,古德倫·安司林和烏爾麗克·梅茵霍芙共同組建了紅軍旅。運動的很大一部分隨後轉變為反對維利·勃蘭特領導下的德國社會民主黨,隨後產生的綠黨和以LGBT權利運動為代表的公民平權運動也可視為六八學運的遺產(參見:新社會運動)。環境保護,動物保護,女權運動及對其他陳腐傳統的反抗也由此被激發。
西德學運的先聲
[編輯]反對原子死亡運動和復活節遊行
[編輯]西德學生運動並沒有直接的歷史淵源。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之前一些德國學生致力於議會民主並參加了德意志1848年革命。德國知識分子的大多數屬於反對民主和工人運動的政治右翼。[1] 二戰後,大部分西德學生不關心政治或處於保守態度。而馬歇爾計劃,萊茵河奇蹟與康拉德·阿登納政府(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下的聯邦德國政府所追求的西方一體化,超越了旨在保持聯邦德國中立,追求兩德統一的政治立場。1955年,聯邦德國開始重新武裝,1958年德國聯邦國防軍擁有了核武器。並首次引發了西德議會外的反對運動——反對原子死亡運動。1959年德國社會民主黨與德國工會聯合會逐漸減少對該組織的支持。由於選舉失敗,社民黨推出了哥德斯堡綱領。在綱領中,社民黨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核心。將目標轉向新的選民群體。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則繼續進行他們的反核運動,並與自 1956年以來被西德政府取締的德國共產黨合作。這加劇了與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衝突,導致1961年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的分立。[2][3]
新的全球政治格局體現了北約國家與華約國家之間的系統性衝突,對聯邦德國各黨派1950年代的反共行為的質疑逐漸增多。[4]反戰主義者每年舉行的復活節遊行和去殖民化運動,民權運動,學生爭取民主社會,情境主義國際,英法新左派,向聯邦政府施壓,同時影響了1963年的顛覆運動。[5]
1950年代的流行文化和消費主義的流行和1960年代初起的社會動盪局勢已經觸及了所有社會階層和政治傾向,是造就德國六八運動的先決條件而不僅是其結果。
「未受審判的納粹正義」展覽與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的獨立
[編輯]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成立於1949年,是德國社會民主黨下設的青年組織。主要任務是對納粹主義形成的原因及其罪行進行普及教育。1959年當納粹罪行的訴訟時效臨近時,柏林自由大學的學生團體與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德國自由學生會,福音派學生社區合作,於1959年11月27日至1962年2月在聯邦德國多地舉辦了「未受審判的納粹正義」展覽,同時對43名再次任職的納粹律師提出了刑事指控。他們將其視為對歷史的反思。即使展覽發起人被社民黨開除黨籍,展覽仍在繼續。這被認為是促使學生運動的一個因素。[6]1961年秋天,德國社會民主黨高層將德國社會主義學生聯盟開除出黨。之後,它發展成為推動西德學生運動的主要非黨組織。
明鏡事件
[編輯]施瓦賓暴動
[編輯]1950年代,強調休閒的中產青年被父輩貶稱為「流氓」,受到管教。1962年6月21日在慕尼黑的施瓦賓區,一群街頭音樂家深夜表演,利奧波德大街的居民勸阻無果後報警。引發了一場持續五天的街頭鬥毆。
文學界
[編輯]國際學生運動
[編輯]起始
[編輯]戰後的重建使西歐經濟從五十年代初起初展蓬勃,國家社會主義也絕大程度上在德國被取締。
高潮與終結
[編輯]比較
[編輯]西方世界
[編輯]東歐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影響
[編輯]相關連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Gerhard Bauß. Die Studentenbewegung der sechziger Jahre.. Köln. 1977.
- ^ Tilman Fichter. SDS und SPD. Parteilichkeit jenseits der Partei.. Westdeutscher Verlag, Opladen. 1988. ISBN 3-531-11882-X.
- ^ Hans Karl Rupp. Außerparlamentarische Opposition in der Ära Adenauer.. Pahl-Rugenstein, Köln. 1980.
- ^ Gerhard Bauß. Die Studentenbewegung der sechziger Jahre.. Köln. 1977: 17.
- ^ Ingrid Gilcher-Holtey. Die 68er Bewegung. Deutschland, Westeuropa, USA. 5. Auflage. München. 2017: 17.
- ^ Torben Fischer, Matthias N. Lorenz (eds.). Lexikon der '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 in Deutschland: Debatten- und Diskursgeschichte des Nationalsozialismus nach 1945. 3. Auflage. transcript, Bielefeld. : 178. ISBN 3-8376-2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