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用水泥基複合材料
工程用水泥基複合材料(ECC),也被稱作「可彎曲的混凝土」,是一種由特別篩選的短纖維(通常是合成纖維,即聚合物纖維)隨機分布於便於模板成型的砂漿製成的加強複合材料 。 與普通混凝土不同,ECC可以達到3-7%的應變值[1],相比而言,普通波特蘭水泥(或普通矽酸鹽水泥,即OPC)只有0.1%。因此ECC表現得更像可延展的金屬材料而不是的如玻璃一樣的脆性材料(普通混凝土就呈現脆性特徵), 故而擁有廣泛的應用範圍。
發展
[編輯]不同於普通的纖維加強混凝土,工程用水泥基複合材料(ECC)是一種由微觀力學(微觀彈性力學系統)設計而得的材料[2] [3]。只有當水泥基材料是基於微觀力學和斷裂力學理論設計成型,從而具有高彈性延展性的特徵,才能稱之為ECC。 因此ECC不是一種固定的材料設計方法,而是在不同的研究、發展和應用階段都具有廣泛意義的主題。目前,ECC材料的種類正在逐步增加。ECC的設計方法儘管是單門別類,但是它的發展需要結合統一納米級、微觀級、宏觀級尺度的材料研究,同時讓這些在不同尺度上的材料系統有序地組合工作。
ECC看起來很像以普通矽酸鹽水泥為基底的混凝土,然而ECC可以在應變中產生大的變形(或是彎曲)[1] 。主導ECC的學科發展的研究機構有:密西根大學, 休士頓大學,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東京大學, 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和史丹佛大學。傳統的混凝土缺乏延展性,在高應變(彎曲變形)下很容易破壞,表現出脆性破壞的特徵,正是這個不足促成了ECC 的發展。
材料特性
[編輯]ECC有許多獨特的特性,包括:受拉性能優於其它纖維加強複合材料,和普通混泥土一樣易於澆築成型,纖維用量很少 (約占總體積的2%),裂縫小,以及沒有各向異性的平面特徵。[4]這些特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纖維和水泥基底經過微觀力學「量體裁衣」式設計後的相互作用。特別是,這些纖維只允許出現許多特定寬度的微裂縫,而不是和普通混凝土一樣的少數幾條大裂縫,這就使得ECC能夠產生大變形而不會破碎性失效。
ECC 材料特性 | 數值 |
---|---|
極限拉應力 () | 4.6 MPa |
極限應變 () | 5.6 % |
初始裂縫應力 () | 2.5 MPa |
初始裂縫應變 () | 0.021 % |
彈性模量 () | 22 GPa |
與其它複合材料的比較
[編輯]性質 | FRC | 普通HPFRCC | ECC |
---|---|---|---|
設計方法 | 無 | 高纖維用量 | 基於微觀力學設計,減少纖維體積率(Volume fraction),減少造價、方便加工 |
纖維 | 任何類型,其體積率通常小於2%; 若使用鋼纖維直徑(df)在500左右 | 大部分使用鋼纖維,體積率通常大於5%;直徑150左右 | 特製的聚合物纖維,體積率通常小於2%;直徑小於50 |
混合物 | 粗骨料 | 細骨料 | 控制混合物的粗糙度和缺陷尺寸;細沙 |
界面 | 不控制 | 不控制 | 控制化學和摩擦粘結來聯繫材料間性能 |
力學性能 | 應變軟化 | 應變硬化 | 應變硬化 |
拉應變 | 0.1% | <1.5% | >3% (通常); 8% 最大 |
裂縫寬度 | 無法預估 | 通常數百微米,超過1.5%應變後無法估計 | 在應變硬化階段小於100微米[1] |
注釋:FRC=纖維加強水泥 HPFRCC=高性能纖維加強水泥基複合材料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CC and ECC technology network. Engineeredcomposites.com. [2014-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5).
- ^ V.C. Li: From mechanics to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The design of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for civi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tructural Engineering/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93) 10:37s-48s
- ^ Li, M., and Li, V. C., 「Rheology, Fiber Dispersion, and Robust Properties of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46 (3): 405-420, 2012.
- ^ M.D. Lepech and V.C. Li: 「Large scale processing of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 ACI Materials Journal (2008) 105:35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