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霈
宋大霈(?—?)籍貫不詳,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生平
[編輯]民國15年(1926年)6月18日,吳佩孚因為湖南的戰況不利,乃派宋大霈(中路)、王都慶(右翼)、唐福山(左翼贛軍)、董政國(預備)為援湘四路司令。
民國15年(1926年)7月,吳佩孚手下的湖北陳嘉謨部駐汨羅江北一線,該部含宋大霈的湖北暫編陸軍第一師3個旅、董政國部3個旅、王都慶第七師、陸沄第五十混成旅,以及李濟臣等部。[2]宋大霈時任湘鄂邊防軍第五路總司令兼湖北暫編陸軍第一師師長,和第十七混成旅旅長餘蔭森所部以及部分湘軍共同在汨羅江北岸的長樂街、浯口市、張家碑等地防守。[3]
8月18日,北伐的國民革命軍各部進入位置。8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七軍對汨羅江防線發起進攻。宋大霈、董政國等北軍戰敗。8月22日,國民革命軍中央軍左縱隊第八軍何鍵師攻克岳州,葉開鑫、宋大霈等分別退往華容城陵磯。同日,國民革命軍中央軍右縱隊第四軍陳銘樞師攻克通城。宋大霈、董政國等乃收集殘部赴汀泗橋死守。湖北軍務督理兼第二十五師師長陳嘉謨也率所部萬餘人從武昌來到汀泗橋增援。[3][4]
8月25日至28日,在汀泗橋戰鬥中,宋大霈師、董政國師、餘蔭森旅、孫建業旅等北軍被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師長陳銘樞、張發奎所部戰敗,北軍隨即撤至賀勝橋,同吳佩孚率領的其他部隊共同防守。8月29日至31日,在賀勝橋戰鬥中,北軍失敗。在第七軍第一路夏威所部的進擊中,宋大霈、孫建業失敗,宋大霈部幾乎全部繳械投降,夏威遂於9月5日進占鄂城。[3][4]
1926年9月,國民革命軍圍攻武昌城時,以董必武為主席的特種委員會派梁鍾漢等人成功策反了防守武昌的北軍宋大霈師。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鄧演達指定宋大霈師為擔任內應的攻城別動隊,梁鍾漢任攻城別動隊總指揮兼攻城第一師師長,負責調遣宋大霈部,主攻文昌門。[5][6]
參考文獻
[編輯]- ^ 1924年6月24日第2966號. 《政府公報》第二〇九冊.
- ^ 岳陽市志 第四冊 軍事卷 第一章第二節 駐軍,岳陽市情網,於2012-12-23查閱[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3.2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 ^ 4.0 4.1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 ^ 武昌区志,武汉地方志,于2012-12-24查阅. [2012-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武昌区志 第十二篇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武汉地方志,于2012-12-24查阅. [2012-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