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特異性
外觀
媒介特異性(英語:medium specificity)是美學和藝術批評的一個考慮因素。它與現代主義聯繫最緊密,但其出現早於現代主義。[1]
概述
[編輯]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幫助了該術語的推廣,根據他的說法,媒介特異性這一概念認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唯一而恰當的能力範圍」與藝術家運用那些媒介之「性質所獨有的」特性的能力相對應。[2]例如,繪畫中應當強調平坦和抽象,而不是幻覺和具象。[3]
媒介特異性的含義可以認為是「藝術品由原材料的特徵品質構成」。其中可能包括用於處理材料的技術。「媒介特異性基於藝術媒介獨特的物質性。」早在1776年,戈特霍爾德·埃弗拉伊姆·萊辛就提出:「要想取得成功,藝術品必須堅持其自身媒介的特定風格屬性。」[1]
如今,該術語既用於描述藝術實踐,也是分析藝術品的一種方式。例如,評論南希·凱薩琳·海爾斯談到了「針對媒介的分析」。[4]如批評家Marshall Soules所討論的那樣,媒介特異性和媒介特異性分析在網際網路藝術等新媒體藝術形式的出現中起著重要作用。[5]媒介特異性表明,如果一件藝術品實現了其媒介包含的用於使之成為藝術品的承諾,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但是,關於一種媒介最適合做什麼仍然存在很多爭論。
後現代時期的藝術對話傾向於擺脫媒介特異性,不視之為重要原則。[6]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存档副本. [2014-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8).
- ^ Clement Greenberg. Modernist Painting. [2019-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1-05).
- ^ Vanessa R. Schwartz, Jeannene M. Przyblyski, The Nineteenth-Century Visual Culture Reader, Routledge, 2004, p8. ISBN 0-415-30866-6
- ^ N. Katherine Hayles. What Cybertext Theory Can't Do. [2019-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3).
- ^ Marshall Soules. Animating the Language Machine: Computers and Performance. [2019-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24).
- ^ http://csmt.uchicago.edu/glossary2004/specificity.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edium Specif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