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瑞岡20公釐機砲
奧瑞岡20公釐機砲 Oerlikon 20 mm cannon | |
---|---|
類型 | 機砲 |
原產地 | 瑞士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40–現在 |
參與戰爭/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萊因霍爾德·貝克 |
研發日期 | 1939 |
生產商 | 奧瑞岡公司 |
生產日期 | 1940 |
衍生型 | 九九式機砲、MG FF機砲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L70: 全重: 68.04公斤(150.0英磅) |
槍管長度 | L70: 整體: 2,210 mm(87英寸) 砲管: 1,400 mm(55英寸) 膛線: 1,246 mm(49.1英寸) |
砲彈 | L70:20×72 mm L85:20×128 mm 20×101 mm |
槍管 | 單管、雙聯裝、四聯裝 |
槍機 | 後座作用 |
射擊仰角 | -15°到 +90° |
迴旋角度 | 360°[1][2] |
射速 | L70: 連續射速: 每分鐘450發 實際: 每分鐘320發 L85:連續射速: 每分鐘900至1000發之間 |
槍口初速 | L70: 820 m/s(2,700 ft/s) |
有效射程 | 高爆彈 L70: 914公尺(1,000 yd) |
最大射程 | 45°時使用高爆彈 L70: 4,389公尺(4,800 yd) |
奧瑞岡20公釐機砲(英語:Oerlikon 20 mm cannon)是瑞士奧瑞岡公司開發的一種採用後座作用的小口徑機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種火砲被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廣泛採購或是仿製。不同國家的版本之間略微有所不同,通常使用60發的彈鼓供彈。[3]它既被用作航空機砲,也被用作水面艦艇的防空砲。
歷史
[編輯]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德國人萊因霍爾德·貝克(Reinhold Becker)開發了一種20公釐口徑的機砲。1919年,一家總部位於蘇黎世近郊的瑞士公司SEMAG (Seebach Maschinenbau Aktien Gesellschaft) 買下這門機砲的設計方案。後來這家公司被奧瑞岡公司收購,奧瑞岡以貝克的設計為基礎,在二戰前開發出了FF、FFL、FFS等多個版本的20公釐機砲。它們分別使用20×72MM、20×101MM、20×110MM規格的砲彈。這種機砲使用後座作用,子彈入口在上方,射擊完的空彈殼從底部排出。扳機在右方,最常見的瞄準機構是環形瞄準器。
1930年,中國進口了100多門20公釐MCS機關砲。從1932年「一二八抗戰」開始,奧瑞岡20公釐機砲在所有早期抗戰的對空防禦作戰。內裝20發砲彈的機匣倒插在槍機上方,被中國官兵稱為「牛角砲」。
1936年,日本海軍的富岡兵器製造所獲得授權,開始組裝、生產奧瑞岡20公釐機砲。後來又獲得瑞士技師的幫助,分別以FF和FFL為基礎開發出了九九式一型、二型航空砲。[4]日本陸軍則以FFL為基礎開發了九四式20公釐機砲。[5]德國在FF型的基礎上研究了MG FF機砲,這種型號的航砲改用20×80MM的彈藥。1939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採購奧瑞岡機砲,由於德國入侵法國,只有少部分機砲送到了英國。不過後來奧瑞岡直接在英國生產機砲,1940年末第一挺英國產奧瑞岡20公釐機砲下線。[6]英國陸軍也將部分奧瑞岡機砲用作防空武器。
1935年,美國海軍購買了奧瑞岡機砲的早期版本,但不滿意它的砲口初速和射速,因而打算繼續使用12.7公釐的白朗寧M2重機槍作為防空武器。法國淪陷後,英國將部分奧瑞岡機砲的生產放在美國。1941年末,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只生產了300多挺奧瑞岡機砲。1942年,美國海軍也開始使用20公釐奧瑞岡機砲,以替代口徑較小的M2白朗寧機關槍作為防空武器。一開始主要裝備後備船隻和商船,後來又逐漸裝備登陸船隻。到二戰結束美國生產了124,734挺奧瑞岡機關砲,造價從最初的7000美元逐步降低至1658美元。在對抗神風特攻隊的進攻中,這種機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估計,1944年9月,太平洋艦隊擊落的日本飛機中,有32%是奧瑞岡機砲的功勞。
二戰後20公釐奧瑞岡機砲逐漸退役,至1955年後,美軍只保留了少量的奧瑞岡機砲以對付小型的水面艦艇。被除役的機砲有些送給了美國的盟國,有些流落民間,大部分被當做廢鐵。英國皇家海軍的部分奧瑞岡機砲保留到了20世紀80年代。時至今日,孟加拉國、菲律賓、宏都拉斯還保留了少量的20公釐奧瑞岡機砲。[7]
設計
[編輯]奧瑞岡機砲採用的是提前擊發式(advanced primer ignition,API)後座作用,在傳統的後座作用中,當砲彈擊發時砲管和砲閂鎖定在一起,然後共同後座一段時間再分開。而提前擊發後座中,還未完全閉鎖砲彈就已經被擊發。此時砲閂仍然在向前運動,向前的慣性可以減少部分砲彈後座力,這種設計可以減少砲閂的質量。[8]
這種機關砲很容易上手,砲管可以在30秒內更換完畢。雖然大部分奧瑞岡機砲都使用簡單的環形照準器,也有少量的機砲裝備了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帶有陀螺儀的Mk.14型瞄準裝置(又稱為博士的鞋盒)。1944年9月,美國開始測試雙聯裝的版本。二戰末期雙聯裝甚至四聯裝的版本開始替代單裝奧瑞岡機砲。其中有些甚至擁有動力聯動系統,還可使用Mk51指揮儀和操縱杆操縱。[7]
使用國
[編輯]- 瑞士
- 德國
- 美國
- 日本 作為航空機砲於1930年代引入,授權生產版本為九九式機砲。
- 英國
- 中華民國 於民國20年代引入,是早期型的奧瑞岡 Mc.s 2cm小砲[9],使用從上方進彈的15發長型彈匣為顯著特徵。南京政府與兩廣、晉綏軍閥皆有購入,因可做為對空機砲,亦可充為步兵砲兼行反裝甲任務使用,頗受好評,已退役由T-75 20公釐機砲取代。[10]
- 孟加拉
- 菲律賓
- 宏都拉斯
參考
[編輯]- ^ "Switzerland Oerlikon 20 mm/70 (0.79") Mark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vWeaps.Com. 14 January 2011. Retrieved 24 September 2011.
- ^ "Britain 20 mm/85 (0.79") GAM-BO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vWeaps.Com. 21 June 2008. Retrieved 23 October 2011.
- ^ Oerlikon 20mm manual. [201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 ^ 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枪炮发展史. [201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 ^ 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枪炮发展史. [201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5).
- ^ 20 mm Oerlikon Anti-Aircraft Gun. [2013-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7.0 7.1 The Oerlikon Cannon: The legendary 20mm Kamikaze killer.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 ^ OF OERLIKONS AND OTHER THINGS. [2013-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4).
- ^ 民國22年(1933)8月31日,於杭州中央航空學校,航空廠內高射砲工場所拍攝之 《二生的一加農砲》. [2023-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8).
- ^ 抗戰時期陸軍武器裝備-步兵砲/防空砲兵篇(3~6頁),滕昕雲,老戰友工作室出版,ISBN957-3049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