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 (慕尼黑)
奧(德語:Au)是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東南部窪地的一個市分區,也是市轄第5區——奧-海德豪森的組成部分,其面積為149.5公頃,常住人口為29195人(截至2010年12月)。慕尼黑縣政府的總部辦事處即設於奧的聖母進教之佑廣場旁。
方位
[編輯]奧在伊薩爾河右岸的範圍是從南部的維特爾斯巴赫橋一直延伸至北部的路德維希橋。位於伊薩爾河高岸坡緣下方的部分被稱為「下奧(Untere Au,88.6公頃/16519居民)」,坡緣上方的部分則被稱為「上奧(Obere Au,61公頃/12676居民)」。
奧在北部至東部是通過羅森海姆大街(Rosenheimerstraße)、高街(Hochstraße)、拉布爾大街(Rablstraße)和巴蘭大街(Balanstraße)沿線來劃界,這裡與屬於同一個市轄區的海德豪森相連。東南部和南部的鐵路線形成了奧與上吉辛的邊界,它與下吉辛則通過洪堡大街分隔。奧的西北部邊界由伊薩爾河構成。
位於區中心的聖母進教之佑廣場是奧曾一度作為獨立城市的標誌性地點(集市廣場)。
歷史
[編輯]奧是在1340年12月12日以「Awe ze Gyesingen」的名義首次被記載於文獻中。其中的Awe意指水邊的土地。奧在傳統上會劃分為伊薩爾社區(Isarviertel)、薩默爾社區(Sammerviertel)、木堆社區(Klafterviertel)和漕溪社區(Bachviertel)[1]。
早在世俗化以前的1806年,奧便擁有超過6000居民。它共設有五座教堂並作為衛戍駐地。1808年,奧以「近郊奧(Vorstadt Au)」的名義升格為城市,並獲授予舉辦年集(奧的年集)的權利。自1818年起,它與下吉興(當時對諾克赫山臨近定居點的稱謂)共同組成了一個連續性的城市社區。1854年10月1日,奧最終被併入王國首都兼宮城慕尼黑[2]。至19世紀末,居住在奧範圍內的人口數量已是19世紀初的三倍之多[3]。奧的大部分社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慕尼黑空襲中遭受到嚴重破壞,因此如今的建築均以戰後時期興建的為主。
前市徽
[編輯]在奧於1808年由市鎮升格為城市後,便於1808年7月25日通過巴伐利亞王國地方專署辦事處頒發了屬於自己的城市紋章。據估計它也同樣用作海德豪森的市徽。
描述:在藍色的背景之前、三座綠色的高地(諾克赫山、格布薩特爾山和百合山)之上,突起一個綠色的莖並帶有6片葉子和3朵銀色百合花(聖母奉獻的象徵)。
含義:暗示在奧之上以及奉獻給聖母無染原罪的百合山修道院。
在被併入王國首都兼宮城慕尼黑後,慕尼黑市議會獲得了指導這一紋章的所有權利。
參考文獻
[編輯]- Egon Johannes Greipl (Hrsg.), Münchner Lebenswelten im Wandel - Au, Haidhausen und Giesing 1890-1914, München: Volk Verlag. 2008, (德文)
- Helmuth Stahleder, Von Allach bis Zamilapark. Namen und historische Grunddaten zur Geschichte Münchens und seiner eingemeindeten Vororte. Hrsg. v. Stadtarchiv München, München: Buchendorfer Verlag. 2001, (德文)
- Hermann Wilhelm, In der Münchner Vorstadt Au - Vergessene Lebenswelten des siebzehnten, achtzehnten und neunzehnten Jahrhunderts, München: MünchenVerlag. 2004, (德文)
- Alexander Langheiter (Text), Johann Bentele, Linda Märkl (Fotos): Münchens Auer Dult. MünchenVerlag, München 2010, ISBN 978-3-937090-46-7.
- Peter Klimesch: Drunt in der grünen Au. Die Nockherstraße im Wandel der Zeit. Norderstedt 2014, ISBN 978-3-7357-4929-1.
注釋
[編輯]- ^ Joseph von Hazzi: Statistische Aufschlüsse über das Herzogthum Baiern, aus ächten Quellen geschöpft. Ein allgemeiner Beitrag Zur Länder- u. Menschenkunde. Dritter Band. Nürnber 1808, S. 226. [201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4).
- ^ Wilhelm Volkert (Hrsg.), Handbuch der bayerischen Ämter, Gemeinden und Gerichte 1799–1980, München: C.H.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83, (德文) Seite 601
- ^ Die Mariahilfkirch』n in der A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ünchener Ratsch-Kathl, I. Jg. Nr. 16, 24. August 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