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約郡
因約郡 Inyo County | |
---|---|
郡 | |
於死亡谷潮濕的冬季中綻放的野花 | |
因約郡於加利福尼亞州中的位置 | |
加利福尼亞州於美國的位置 | |
坐標:36°35′N 117°25′W / 36.58°N 117.42°W | |
國家 | 美國 |
州 | 加利福尼亞州 |
設立日期 | 1866年 |
語源 | 敦比撒語「偉大神靈的居所」之意 |
郡治 | 獨立城 |
最大城市 | 畢曉普 |
政府 | |
• 監事會監事 | 監事 |
面積 | |
• 總計 | 10,227 平方英里(30,000 平方公里) |
• 陸地 | 10,181 平方英里(30,000 平方公里) |
• 水域 | 46 平方英里(100 平方公里) |
人口(2020年) | |
• 總計 | 18,546人 |
• 密度 | 1.9人/平方英里(0.7人/平方公里) |
時區 | 太平洋時區(UTC−8) |
• 夏時制 | 太平洋時區(UTC−7) |
電話區號 | 442/760 |
包含的國會選區 | 第3選區 |
網站 | www |
因約郡(英語:Inyo County)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東加州的一個郡份,位於內華達山脈以東和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以東南。郡治獨立城。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8,546人。而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當時人口僅有17,945人,人口比例白人約占80.06%、非裔占10.04%。
因約郡最具特色的是落差極大的地形。該郡同時擁有美國本土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美國本土的最高點惠特尼峰位於因約郡與圖萊里郡的邊界上,海拔14,505英尺(4,421公尺)[1]。而位於東部因約郡死亡谷國家公園內的於惡水盆地則是美國最低點,也是整個北美洲的最低點,位於海平面282英尺(86公尺)下。[2]
歷史
[編輯]因約郡原本是原住民數千年來的家園。這些原住民包括莫諾人、敦比撒人和卡瓦伊斯人。他們的語言主要為敦比撒語和莫諾語。這些原住民的後裔主要居住於歐文斯谷和死亡谷國家公園。
因約郡成立於1866年,並且是繼承自成立於1864年4月4日的科索郡。而科索郡則是獨立自莫諾郡和圖萊里郡[3]。於1870年,因約郡於莫諾郡獲得一些土地。兩年後,克恩郡和聖貝納迪諾郡將一些土地割予因約郡。
因約郡得名自因歐文斯谷東部山脈的莫諾語名稱。
地理
[編輯]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因約郡總面積為10,226.98平方英里(26,487.8平方公里),其中有10,203.10平方英里(26,425.9平方公里),即99.77%為陸地;23.88平方英里(61.8平方公里),即0.23%為水域。[4]因約郡是加利福尼亞州面積第二大郡份,並且是美國面積第十大郡份。
自然之最
[編輯]位於此郡的自然之最包括:
- 惠特尼峰 - 美國本土最高峰,也是美國第十二高峰、北美洲第二十四高峰,海拔14,505英尺(4,421公尺)。
- 死亡谷惡水盆地 - 北美洲的最低點,低於海平面282英尺(86公尺)。
- 瑪士撒拉樹 - 屬狐尾松,世界上最老的樹之一。
- 歐文斯谷 - 美國最深的峽谷。
- 兩座海拔高於14,000英尺(4,300公尺)的山脈 - 內華達山脈與懷特山
- 在加利福尼亞州十二座海拔超過14,000英尺(4,300公尺)的山峰中,由十座都位於此郡。
- 美國最大的斷崖,從死亡谷上升到帕納明特山脈的望遠鏡峰
國家保護區
[編輯]建制市
[編輯]自治體(市/鎮) | 成立年份 | 人口(2018) |
---|---|---|
畢曉普/主教城(Bishop) | 1903 | 3,746 |
人口
[編輯]2010年
[編輯]調查年 | 人口 | 備註 | %± |
---|---|---|---|
1870 | 1,956 | — | |
1880 | 2,928 | 49.7% | |
1890 | 3,544 | 21.0% | |
1900 | 4,377 | 23.5% | |
1910 | 6,974 | 59.3% | |
1920 | 7,031 | 0.8% | |
1930 | 6,555 | −6.8% | |
1940 | 7,625 | 16.3% | |
1950 | 11,658 | 52.9% | |
1960 | 11,684 | 0.2% | |
1970 | 15,571 | 33.3% | |
1980 | 17,895 | 14.9% | |
1990 | 18,281 | 2.2% | |
2000 | 17,945 | −1.8% | |
2010 | 18,546 | 3.3% | |
[5][6][7] |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因約郡擁有人口18,546人,其人口是由13,741(74.1%)白人、109(0.6%)黑人、2,121(11.4%)土著、243(1.3%)亞洲人、16(0.1%)太平洋島民、1,676(9.0%)其他種族以及640(3.5%)混血兒組成。而西班牙裔或拉丁美洲人則有3,597人(19.4%)[8]
2000年
[編輯]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因約郡擁有17,945居民、7,703住戶和4,937家庭。[9]。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2居民(每平方公里1居民)。因約郡擁有9,042間房屋單位,其密度為每平方英里1間(每平方公里0.34間)[10]。因約郡的人口是由80.1%白人、0.2%黑人、10.0%土著、0.9%亞洲人、0.1%太平洋島民、4.6%其他種族和4.2%混血兒組成。而西班牙裔或拉丁美洲人佔了人口12.6%。在白人當中,有16.4%為德國人、12.2%為英國人以及10.6%為愛爾蘭人。於17,945居民當中,有89.2%母語為英語以及9.3%為西班牙語。[11][12]
在7,703住戶中,有27.9%擁有一個或以上的兒童(18歲以下)、49.8%為夫妻、9.9%為單親家庭、而有35.9%為非家庭。其中31.4%住戶為獨居,13.6%為同居長者。平均每戶有2.31人,而平均每個家庭則有2.88人。在17,945居民中,有24.4%為18歲以下、5.8%為18至24歲、23.4%為25至44歲、27.3%為45至64歲以及19.1%為65歲以上。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43歲,每100個女性就有95.4個男性。而每100個成年女性(18歲以上)則有92.9個成年男性。[13]
因約郡的住戶收入中位數為$35,006,而家庭收入中位數則為$44,970。男性的收入中位數為$37,270,而女性的收入中位數則為$25,549。因約郡的人均收入為$19,639。約9.3%家庭和12.6%人口在貧窮線以下。[13]
參考文獻
[編輯]- ^ "Whitney". NGS data sheet. U.S. National Geodetic Survey. The NGS Data Sheet.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9).
- ^ Elevations and Dista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ton, Virginia: USGS. April 29, 2005 [October 24,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5).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95.
- ^ California, Theodore Henry Hittell, '''The general laws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from 1850 to 1864''', H.H. Bancroft, San Francisco, 1865. p.190. Books.google.com. [2011-11-05].
- ^ Census 2000 U.S. Gazetteer Files: Counties. United States Census. [2011-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6).
- ^ U.S.census censusdata.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 ^ American FactFinder. Factfinder2.census.gov.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1).
- ^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Mapserver.lib.virginia.edu.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1).
- ^ "2010 Census P.L. 94-171 Summary File Data".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7).
- ^ (英文)Population Profile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英文)Census 2000 gatew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factfinder2 census DPDP1.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5).
- ^ factfinder2 census QTP10.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 ^ 13.0 13.1 Resident Population Data: Population Change. 美國人口調查局. 2010-12-23 [201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