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四大工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四大工學院是在1950年代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境內高等院校進行的整合和重組的產物[1][2]

歷史

[編輯]

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境內高等院校進行的整合和重組,在二十世紀共進行兩次[3]。第一次是在1950年代初期,中央決定重建教育體系,於是將大批原有綜合性大學內的院系拆分,並重組成為新的專門學校。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高等教育學習借鑑了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且受其正反兩方面影響。狹義的「院系調整」通常僅指第一次。第二次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政府決定回歸到原有的教育體制上去,於是許多專門學院更名為大學,並將學院內部分科系擴建為學院,以完善大學的綜合性。教育部也開始批准將部分高校併入原有的部分學校,或由若干學院合併而成立新的大學[4]。四大工學院的合併重組即在此背景下進行:1952年國家第一次進行院(系)調整,組建四大工學院,東西南北各有一所[5][6][7][8]。【1952年,七個大行政區成立八所工學院,其中北京工業學院和西北工學院屬於國防類,東北工學院屬於冶金部,成都工學院屬於中科院,其餘四所工學院: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和大連工學院直屬於教育部。】

四大工學院列表

[編輯]
學院 所在地 時期 重組
大連工學院[7] 大連 1950-1988 大連理工大學
華南工學院[9][6][10] 廣州 1952-1988 華南理工大學
南京工學院[7] 南京 1952-1988 東南大學[3]
華中工學院[7] 武漢 1953-1988 華中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楚軻著. 第三只眼挑大学.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1.04: 246. ISBN 978-7-5506-0268-7. 
  2. ^ 細數中國的四大頂尖工學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浪專欄-錄取啦
  3. ^ 3.0 3.1 鄭立琪主編. 百年回望话精神.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8.04: 49. ISBN 978-7-5641-1180-9. 
  4. ^ 朱成良編. 通古今教育之变 推进社会进步的教育制度述评.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2.08: 288. ISBN 978-7-5672-0112-5. 
  5. ^ 楊立文主編. 2012历史学专业统考综合教程.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05: 305. ISBN 978-7-5605-3721-4. 
  6. ^ 6.0 6.1 《華南理工大學年鑑》編委會編. 华南理工大学年鉴 2000.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0.08: 47. ISBN 7-5623-1576-0. 
  7. ^ 7.0 7.1 7.2 7.3 朱成良編. 通古今教育之变 推进社会进步的教育制度述评.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2.08: 288. ISBN 978-7-5672-0112-5. 
  8. ^ 張順生. “理工学院”和“工学院”的英译与思考. 中國科技翻譯 Chines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 2008, 4 (21) [2018-02-22]. PMID 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3). 
  9. ^ 華南理工大學校友總會秘書處編. 华工人 2010.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0.11: 49. ISBN 978-7-5623-3129-2. 
  10. ^ 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編著.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8.10: 51–52. ISBN 978-7-81114-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