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唾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唾液(saliva)又稱涎液口涎唾沫[1](spittle),俗稱口水(spit),是動物口腔唾腺的混合分泌物,為無色、稀薄、漿狀、黏性、弱鹼性液體;其主要功能是潤濕口腔黏膜、分解澱粉和稀釋食物以促進消化吸收,併兼具抗菌作用。

唾液主要由腮腺parotid gland)、頜下腺英語submandibular glandsubmandibular gland)和舌下腺英語sublingual glandsublingual gland)這三對唾液腺共同分泌出來;唾液的分泌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也會受到飲食、環境、年齡以及情緒或唾液腺病變等影響。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為正常現象,而嬰兒分泌的唾液比成人多。另外,唾液中會帶有少量卡路里。

一些動物的唾液除了參與消化之外還有其他的作用。例如燕科鳥類會使用唾液來幫助築巢;雨燕科雨燕金絲燕的巢即俗稱的燕窩[2]

功用

[編輯]

消化

[編輯]

唾液可以潤濕食物並幫助形成食團,使得食物更容易吞咽。此外,唾液中含有的澱粉酶可以將澱粉分解為糖。因此對食物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

唾液還能起到保護性的作用,可以防止細菌殘留在牙上,亦可沖走附著在牙上的食物殘渣。

消毒

[編輯]

一種常見的說法認為唾液裡含有天然的消毒成分,因此人們相信在受傷後舔舐傷口對復原有幫助。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者發現老鼠的唾液中含有一種名為神經生長因子(NGF)的蛋白質。塗上NGF的傷口要比不做處理的傷口恢復快兩倍;因此某些物種的唾液確實有幫助傷口恢復的功效。人類的唾液中目前仍未發現有NGF存在;不過研究者在人類唾液中發現了一些抗菌劑,如IgA乳鐵蛋白溶菌酶以及過氧化物酶[3]。雖然至今仍未有證據顯示舔舐傷口可以消毒,不過在舔舐的過程中一些較大的污染物如灰塵以及病原體可被唾液直接沖走。因此在沒有水或其他消毒劑的情況下舔舐仍不失為清潔傷口的好方法。

動物的口腔中有大量的細菌,其中一些是致病菌。一些疾病如疱疹能夠通過口腔傳播。被動物(包括人類)咬傷一般要用抗生素處理,否則可能會發生敗血症

一些近期的研究顯示使用鳥類的唾液來檢測禽流感要比糞便樣本更多[4]

激素作用

[編輯]

唾液中含的味多肽據認為與味蕾的生長有關。

由於女性在排卵期雌性激素分泌會增多,雌激素在唾液中又會與某些鹽結合產生鹽的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唾液會顯示羊齒狀結晶,從而可以準確檢測排卵期,非排卵期只有泡狀點點。

非生理學作用

[編輯]

唾液有防霧的功能。潛水員通常會在潛水鏡上抹一層薄薄的唾液以防止起霧[5]

唾液也是藝術品修復中常用的一種清洗劑,沾上唾液的棉籤可用於去除藝術品表面的塵土[6]

成分

[編輯]

唾液產生於唾液腺。唾液的98%都是水,不過其中還含有許多重要物質,包括電解質、黏液、抗菌物質以及多種酶。[7]

唾液中一般含有:

分泌

[編輯]

唾液的分泌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共同控制[9]

每日分泌量

[編輯]

學界對健康人每日的唾液分泌量仍存爭議;每日分泌量的估計值從0.75升到1.5升有多種説法,不過學界一致認爲睡眠時唾液分泌量會降到極低的水平。

對於人類來説,顎下腺分泌的唾液最多,約佔總量的70-75%;其次則是腮腺,分泌量約佔唾液總量的20-25%,其他唾液腺的分泌量較少。

文化

[編輯]

唾液雖然在古代雅稱為「金津玉液」,在近代卻向來給人有不潔不雅之感,因而出現「唾罵」一詞,表示對人的羞辱。

引用文獻

[編輯]
  1. ^ 徐建; 岩田禮. 汉语方言中的“口水”和“唾沫”. 金沢大學中國語學中國文學研究室紀要. 2014, 13: 11–24 [2023-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2. ^ Marcone, M. F. (2005).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dible bird's nest the Caviar of the East."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8:1125–1134. doi:10.1016/j.foodres.2005.02.008 Abstract retrieved 12 Nov 20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Jorma Tenovuo: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Saliva—Protection for the Whole Bod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02, 81(12):807-809
  4. ^ "Saliva swabs for bird flu virus more effective than faecal samples" German Press Agency December 11, 2006 Retrieved 13 November 20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Mask Care - Have a clear view every dive. The Scuba Doctor. The Scuba Doctor. [February 15,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9). 
  6. ^ Techniques for Cleaning Acrylic. Golden Artist Colors. [2008-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6). 
  7. ^ MCG生理學 6/6ch4/s6ch4_6
  8. ^ 8.0 8.1 8.2 8.3 Page 928 in: Walter F., PhD. Boron. Medical Physiology: A Cellular And Molecular Approaoch. Elsevier/Saunders. 2003: 1300. ISBN 1-4160-2328-3. 
  9. ^ MCG生理學 6/6ch4/s6ch4_7

注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Venturi, S.; Venturi, M. Iodine in evolution of salivary glands and in oral health 20. 2009: 119–134. PMID 19835108.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 Bahar, G., Feinmesser, R., Shpitzer, T., Popovtzer, A. and Nagler, R.M. Salivary analysis in oral cancer patients: DNA and protein oxidation, 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and antioxidant profile 109. 2007: 54–59.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 Banerjee, R.K., Bose, A.K., Chakraborty, T.K., de, S.K. and Datta, A.G. Peroxidase-catalysed iodotyrosine formation in dispersed cells of mouse extrathyroidal tissues 2. 1985: 159–165.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 Banerjee, R.K. and Datta, A.G. Salivary peroxidases 70. 1986: 21–29.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 Bartelstone, H.J. Radioiodine penetration through intact enamel with uptake by bloodstream and thyroid gland 5. 1951: 728–733.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 Bartelstone, H.J., Mandel, I.D., Oshry, E. and Seidlin, S.M. Use of radioactive iodine as a tracer in the Study of the Physiology of teeth 106. 1947: 132.  |journal=被忽略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