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大道
君王大道(阿拉伯語:الطريق الملوكي;英語:King’s Highway),古代近東地區一個極為重要的貿易通道。它從埃及開始穿越西奈半島經過約旦南部的亞喀巴,往北向外約旦和大馬士革直到幼發拉底河。除了作為貿易經商的通道,君王大道也是近東朝聖者的主要路線。
拜占庭時期和十字軍時期,在君王大道沿途的高地建造了堅固的城堡和要塞作為保護基督教朝聖者和商旅。西元7世記到16世記,穆斯林占據了這條路線,成為穆斯林從敘利亞、伊朗等沿途國家到聖城麥加的穆斯林朝聖的路線,也稱為「朝覲之路」。君王大道穿越了外約旦的沙漠地帶,主要的公路使用者為沙漠內陸地區的居民。
在今天的約旦境內的35號和15高速連接了在北部的伊爾比德與南部的亞喀巴 。南部的路線穿越了許多的乾谷,形成宛如蛇般彎曲連綿的低速行駛道路。[1]
路線
[編輯]君王大道開始於埃及的赫里奧波里斯,向東抵達克里斯馬(今天的蘇伊士),經由米特拉山口與古埃及在西奈沙漠的要塞城市尼赫而抵達今天的以色列國土埃拉特和約旦境內的亞喀巴。從那兒大道轉向穿越阿拉伯谷,經過佩特拉、馬安抵達西拉和紹巴克。經由卡拉克和摩押人的土地前往米底巴、抵達拉巴安盟/費拉德爾菲亞(今天的安曼)、傑拉什,進入今敘利亞境內的布斯拉、大馬士革與泰德穆爾,最終結束於幼發拉底河上游的雷薩法。
最早的文獻記載
[編輯]《聖經》是最早提到君王大道的文獻之一。《民數記》20章17節記載,摩西從加低斯差遣使者去見以東王,請求他讓以色列百姓從以東國內的君王大道過去。「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我們不走田間和葡萄園、也不喝井裡的水、只走大道(君王大道)、不偏左右、直到過了你的境界」。[2]
在更早期,《創世記》14章記載,由基大老瑪為首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來的四王鎮壓反抗他們的屬國所多瑪地區的五王。得勝後虜獲了這些國家的人民和財富把所得帶回本國,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當時就居住在所多瑪。亞伯拉罕接到通報後帶人追趕救至大馬士革,救回自己的侄兒以及財富。亞伯拉罕能夠迅速的追上前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大軍,極大的可能就是他使用了君王大道。[3]
聖經的記載
[編輯]君王大道,是起自阿卡巴灣的以旬迦別,往北經西珥山區、波斯拉、吉珥哈列設、底本、希實本、拉巴、基列拉末等,到大馬色後即銜接沿海大道去吾珥。君王大道在死海以南,又有兩條大道自埃及的安城通來連接,其一是從波斯拉經加低斯去安城,稱為書珥路;另一條從以旬迦別去安城。 沿著地中海東岸,北起腓尼基的海岸,也有一條國際大道。這條大道如果從南,則起自米吉多,往北可到小亞細亞。[4]
歷史
[編輯]強盛的埃及王朝在軍事,貿易,民生需求的供求提供了龐大的貿易商機。同時,處於在兩河流域的繁榮茂盛,已及地理條件是絲綢之路的貨物通向非洲,近東,及歐洲的重要貨物轉站。當時連接非洲大陸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之間的近東貿易路線以君王大道及沿海大道為主。君王大道是貫穿外約旦沙漠地帶,死海到埃及的主要路線。君王大道也是唯一到達阿拉伯半島的重要貿易路線。沿海大道(Via Maris,舊約聖經稱為非利士人之路)則穿越古代迦南地沿著地中海岸從大馬士革到埃及的路線。[5]
君王大道與沿海大道是兵家必爭之地,擁有這兩條大道的國家等同於把財富和軍事力量握緊在手中。當時貫連君王大道在外約旦的主要國家有摩押、以東、亞捫、以色列。
君王大道與以色列
[編輯]君王大道是駁接由埃及進入以色列,再由以色列進入大馬士革的沿海之路的主幹大道。沿海之路是以色列境內重要的貿易路線,這條路線以色列的掃羅及大衛兩王依靠著君王大道的便利,在經濟方面成功的保障了出入以色列的貿易商人的安危,同時也以轄制著今天約旦境內的鄰國,摩押,以東,亞捫人等。以色列人君王對這些國家的爭戰,及這些國家的反抗,重複的上演。
以東
[編輯]古代的以東地,今分屬於以色列及約旦兩國。君王大道穿過其間,是埃及經以旬迦別,希實本,大馬色前往美索不達米亞的主要貿易路線,是以東主要的財富來源。以東的亞拉巴南部峽谷蘊藏著豐富的銅礦和鐵礦。大衛作王時期征服了以東,是大衛王和所羅門王的重要財富。[6]
摩押
[編輯]摩押地是平原地,極適合畜牧和農業的發展,君王大道自南向北穿越,給他們帶來了財富和軍事的利益。區內就有希實本、米底巴、比悉、巴力勉、底本、亞羅珥、基列亭、吉珥哈列設等重要的城邑。 大衛王攻打摩押人,摩押人就成為以色列的屬國,給它進貢。摩押在以色列人的亞哈王死後背叛以色列,不再向以色列進貢。[7]
亞捫人
[編輯]亞們的區域為散佈在希實本以北,基列以東,巴珊以南,阿拉伯沙漠以西的地區,人口主要集中在雅博河的上流地帶。公元前11世紀, 亞捫人建立了亞捫王國。今日約但王國的首都安曼即是亞捫的首府,以拉巴。公元前第十世記早期,在大衛王朝期間,以色列人曾征服了 亞捫人。亞捫人在公元前第九世記中期重新奪回它的獨立權,但是很快地又被亞述人征服,然後接下來又波斯人統治。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前,君王道就連接了以東、摩押、和亞捫這三個王國。[8]
經歷過的朝代
[編輯]鐵器時代
[編輯]敘利亞的亞蘭王朝興起,阿拉米人便哈達一世和哈薛兩王控制了君王大道擴充並用其擴張在南部的勢力。大馬士革和外約旦掌握著亞蘭王朝的興衰。敘利亞境內的大馬士革是重要的驛站,更是貫穿外約旦與大馬士革的君王大道和沿海之路的交匯點。大馬士革是具有策略性的城市,往東抵達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可接駁通往中國的絲綢之路,往南穿越約旦河谷就可以抵達非洲大陸。[9]
納巴特王國的興起
[編輯]幾世記過後,約旦境內擅長交易乳香、沒藥來經驗海港業務;亦在埃及交易死海的瀝青的納巴泰人通過君王大道從他們隱蔽之地佩特拉輸送由阿拉伯南部來的香料和名貴物品到大馬士革及以外的貿易市場。
納巴特王國在公元106年被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征服,將其納入猶大行省。君王大道成為羅馬帝國在近東穿越阿拉伯沙漠的國道。
羅馬帝國時代,君王大道被改稱為「皇家大道」(Via Regia)。圖拉真皇帝將它重建以符合羅馬騎士隊的行路標準,並命名它為「圖拉真新道」(Via Traiana Nova),用以作為沿著阿拉伯羅馬帝國的邊界和省份的軍事和貿易道路。
無論在拜占庭、阿拉伯、波斯和穆斯林時期,君王大道都擁有著重要的策略價值。[10]
拜占庭時期
[編輯]拜占庭時期,基督教徒使用君王大道前往約旦及耶路撒冷的聖地朝聖。卡拉克在拜占廷時期設為主教區。基督徒沿著君王大道前往記載摩西去世及被埋葬的聖地尼波山。另一條路連接它與耶路撒冷,經由約旦河畔的「洗禮聖地」阿麥他斯(據說是施洗約翰為耶穌洗禮的地方)、利維亞斯與耶利哥。
穆斯林時期
[編輯]7世紀,伊斯蘭在阿拉伯半島興起,使得中東的歷史格局從此發生巨變。先知穆罕默德的後繼者——四大哈里發時期的穆斯林迅速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擴張。沙漠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貝都因人和阿拉伯北方穆斯林都用君王大道到麥加和麥地那朝聖。在穆斯林占領時期,君王大道稱為「朝覲之路」。直到16世紀,奧圖曼開發的另一條路線取代君王大道。[11]
十字軍時期
[編輯]從1096年-1291年的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保護基督教朝聖者與商隊而設立的十字軍要塞布滿了國王大道的四周;這些堅固的堡壘今天依然聳立在約旦谷一帶。坐落在君王大道的卡拉克城堡是十字軍東征時期建造的防禦工事。12世紀,卡拉克的統治者沙蒂永的雷納德倚仗堅固的堡壘襲擊和掠奪經過的商隊,並且兩次撕毀了與撒拉丁的協議。撒拉丁三次進攻卡拉克,最後終於攻克城堡,處死了雷納德。[12]
奧圖曼時期
[編輯]16世記,奧圖曼的蘇丹為了保障北部的穆斯林能夠安全的抵達聖城麥加朝聖,於是建造了一條全長800英里,從大馬士革出發到麥加的新路線,命名為「少女大道」(Tariq al-Bint)。[13][14]沿途建有小型要塞,保護供給給朝聖者的水源。到今天還保持完好的要塞是蓋泰納。這條新的朝聖路線取代了君王大道的地位。
1900年,奧圖曼蘇丹決定修造一條通往麥加的鐵路,漢志鐵路。鐵路由伊斯坦堡通往大馬士革。1908年加建至麥地那和海法。正要修建至麥加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止。這條鐵路由全世界的穆斯林捐贈資金,它縮短了穆斯林以好幾個月才能完成的朝聖路程,通過鐵路,短短的幾天就能抵達。它也幫助了扎爾卡、安曼、馬安崛起成為重要的城市。[15] [13]
沒落
[編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沿海之路( Via Maris,舊約聖經稱為非利士人之路)往返埃及和大馬士革,以及土耳其在國王大道的東邊開闢了一條由大馬士革到麥加的新朝聖路線「少女大道」,君王大道不再成為策略性的道路。現代新建的沙漠高速沿著君王大道的部分路線蔓延。雖然漢志鐵路 在世界第一次大戰時被破壞,現在只留下一小部分在約旦通往亞喀巴。約旦哈希姆王國新的沙漠高速從安曼到亞喀巴縮短了路程,然而沿途的風景也遜色許多。[13]
大道上的重要城市
[編輯]耶路撒冷
[編輯]從耶路撒冷向東的大路,經耶利哥渡約但河後通往拉巴,連接君王大道。這是連接外約旦地區的主要通道之一。從耶路撒冷向西北的大路,可達約帕。後者是耶路撒冷的港口。從耶路撒冷向西南的大道,可達非利士地,是條重要的軍事道路。[16]
卡拉克
[編輯]今日是約旦的一個大城,是摩押王國京城基珥哈列設的故址,至今仍保留了大部份其堅固雄壯的城堡和城牆。昔時的君王大道經過此處,自古就是一個極具商業和軍事價值的重鎮。它擁有好幾個不同的名字,例如:吉珥哈列設(Kir-hareseth)(以賽亞16:7)、吉珥西瑞斯(Kir-heres),聖經時代它又被稱為基珥(Kir,以賽亞15:1)。在十字軍時代,卡拉克是約旦王國境內最大的十字軍城堡的所在地。[17]
馬達巴
[編輯]古代摩押王國的一部分。在聖經時代被稱為米底巴,位於安曼以南約32公里,死海以東約 20 公里,昔日的君王王道經過此城,今日也是一重要的公路交匯點,是商務及軍事的重鎮。米底巴曾被以色列人所征服(民21:30),但是後來被摩押王米沙佔領,並且重建了這城。[18]
佩特拉
[編輯]佩特拉是約旦南部的一座古城廢墟,隱藏在亞拉巴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它很可能是《舊約聖經》中的「西拉」(Sela)(列王記下14:7)。公元前三世記,納巴特王國將國都設在佩特拉,使它成為一個繁榮的貿易中心。於公元106年,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統治。佩特拉在拜占庭時期,佩特拉還維持著一個主教教區的地位,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中心後,佩特拉便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在公元12世紀,十字軍曾經在佩特拉建立了一個堡壘,隨著十字軍的撤退,這城就被廢棄了,並逐漸消失在西方世界裡。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佩特拉,直到1812年瑞士探險家伯哈特(Burckhardt)發現它,才又重現世人的眼前。佩特拉是古代世界裡最讓人驚嘆的地方之一。佩特拉,被譽為「玫瑰紅城」,裡面遍佈了華麗的墓塚、宮殿和神廟,都是由山谷的岩石峭壁中雕刻而成。[19]
亞喀巴
[編輯]位於約旦南部的紅海阿卡巴灣源頭之東北角,在亞拉巴瓦地(Wādi Araba)之南端,約旦唯一的港口。聖經時代,以拉他(Elath)、以旬迦別(Ezion Geber)為此地區的兩個城市。以旬迦別,是所羅門(所羅門王)時代的港口(王上9:26);而以拉他(申2:8),則可能是今天阿卡巴對面,位於以色列境內的避寒聖地及商港,埃拉特。[17]
安曼
[編輯]在舊約《聖經》稱為拉巴(Rabbath-Ammon,代上20:1),為當年亞捫人的首都是現今約旦王國的首都。[1]
大馬士革
[編輯]今日敘利亞的首都,所盛產地毯和刀劍,極富盛名。此城自古以來就是貿易路線的重要樞紐,往南有兩條大道通往埃及,就是君王大道和沿海大道;往東則是一條通往巴比倫的大道。往東的大道從北經哈馬和阿勒坡,再沿幼發拉底河通往巴比倫地區。沿海大道的,由西南經夏瑣、米吉多、約帕、迦薩抵達埃及。君王大道,向南經外約旦往阿卡巴灣,到埃及。君王大道和沿海大道是美索不達米亞穿越巴勒斯坦抵達埃及唯一的主幹大道。因此商業發達,人民富足。[20]
今天的君王大道
[編輯]今天的君王大道被約旦打造為旅遊業重點。約旦的15號和35號公路連接著部分舊有的君王大道,從北部的伊爾比德到南部的亞喀巴。全長335公里的現代公路,又稱 KING'S WAY 或者 Tariq es-Sultani (蘇丹之路 )。這條現代的君王大道貫穿約旦不同的生態區域,途經森林高地,開闊的高原耕地,縱深的溝壑和東部沙漠的邊緣地帶,以及溫帶亞喀巴海灣,並且遠途都是大量的考古景點,被稱為是約旦最美的景觀公路。
這段公路最著名的景點就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世界遺產承認的奇蹟 - 玫瑰之城佩特拉古城[19],以及沿途羅馬時代到十字軍東征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要塞。[2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BBC.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 ^ 民数记20章.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2).
- ^ 创世记14章.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 ^ 梁天樞,《簡明聖經史地圖解》台北:橄欖基金會,1998,頁48-51
- ^ 古代埃及文明与西亚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郭丹彤.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 ^ 圣光圣经地理.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圣光圣经地理.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7).
- ^ 圣光圣经.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 圣光圣经地理.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Jordan Tourism Board.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2).
- ^ darj al-haji
-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13.0 13.1 13.2 The Desert Highway, Near East Tourist Agency.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 ^ Petersen, Andrew. The Lost Fort of Mafraq and the Syrian Hajj Route in the 16th Century. Porter, Venetia; Saif, Liana (編). The Hajj: collected essays. 2013: 21. ISBN 9780861591930.
- ^ Culture and customs of Jordan
- ^ 圣光圣经地理.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7).
- ^ 17.0 17.1 呂榮輝編寫《2012年聖地旅習手冊:以色列、約旦》,pp.155-164 (2013.7.11修訂)
- ^ Keys to the Kingdom.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 ^ 19.0 19.1 UNESCO.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圣光圣经地理. [2016-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7).
- ^ The King's Highway Guide. [2016-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