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君士坦丁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君士坦丁堡
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 (古希臘文)
東羅馬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地圖
類型皇城
位置土耳其伊斯坦堡
拜占庭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復原圖

君士坦丁堡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羅馬化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拉丁語Constantinopolis鄂圖曼土耳其語قسطنطينيه‎‎,羅馬化:Ḳosṭanṭīnīye;現代土耳其語:İstanbul ; 俄語:Царьгра́д羅馬化Tsargrad),又譯康斯坦丁堡,是現今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灣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經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拉丁帝國鄂圖曼帝國首都

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拉丁語Nova Roma希臘語Νέα Ρώμη),但該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稱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紀時[1],君士坦丁堡是全歐洲規模最大且最為繁華的城市[2]

後來拜占庭帝國逐漸衰落,領土範圍也縮減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周邊地區。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鄂圖曼帝國攻陷,此後成為鄂圖曼帝國的新首都,再次繁榮起來。西方學者們習慣上將基督教治下(330年至1453年)的該城稱作君士坦丁堡,而將此後伊斯蘭教治下的城市稱作伊斯坦堡。如今,君士坦丁堡之名仍然被東正教沿用,教眾們將君士坦丁堡教會的領袖,亦是整個東正教會名義上地位最高的領袖稱作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君士坦丁堡亦以其宏偉的建築而聞名。著名的建築包括聖索菲亞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君士坦丁堡競技場黃金城門,大道與廣場在其間星羅棋布。在1204年和1453年兩次被劫掠之前,君士坦丁堡還保存著為數眾多的藝術和文學作品[3]。在被鄂圖曼帝國攻克之時,該城已經逐漸破敗,但在此後得到了迅速的復興與發展,並於17世紀中葉再次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1]

名稱

[編輯]

公元前7世紀,希臘人在此地建立殖民地並將之命名為拜占庭。君士坦丁建城時,將其命名為「第二羅馬」(拉丁語Secunda Roma希臘語Δευτέρα Ρώμη)。從5世紀起,其正式名稱變成了「新羅馬」(拉丁語Nova Roma希臘語Νέα Ρώμη)。從狄奧多西二世皇帝(408年-450年)時起,人們逐漸稱新羅馬為「君士坦丁堡」(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或「君士坦丁波利斯」(Kōnstantinoupolis),即「君士坦丁的城市」。 [註 1]。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拜占廷的臣民只是簡單地將其稱為「」(ἡ Πόλις/he Polis,現代希臘語為η Πόλη/i Poli)。此外,文學作品中也經常雅稱為「皇城」(希臘語Βασιλέως Πόλις)、「大城」(希臘語Μεγάλοπόλις)或「萬城之女王」(希臘語Βασιλεύουσα),或追溯其悠久的建城歷史而稱「拜占庭羅馬」(希臘語Βυζαντιάς Ῥώμη)。

西方的羅馬居民有時候也稱其為「君士坦丁堡羅馬」(拉丁語Constantinopolitana Roma),以區分於亞平寧半島上的舊羅馬

從10世紀時起,突厥人阿拉伯人開始稱君士坦丁堡為「伊斯坦堡」(鄂圖曼土耳其語استانبول‎),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στην Πόλη」(stim poli),即「在城裡」、「進城去」,此處的「城」即為君士坦丁堡的特稱。1453年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後,「伊斯坦堡」逐漸成為該城的官方名稱,與「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語翻譯「科斯坦丁尼耶」(鄂圖曼土耳其語قسطنطينيه‎)並用,後者是該城在正式文件上的名字。鄂圖曼帝國時期,土耳其人和外國人有時也稱君士坦丁堡為「高門」(鄂圖曼土耳其語پایتخت‎;土耳其語Pâyitaht),其名稱來自鄂圖曼帝國皇宮托普卡帕宮的高門。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堡」成為該城的正式名稱。1930年,凱末爾正式下令以「伊斯坦堡」(土耳其語İstanbul)的名稱取代「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語Konstantiniyye)。

斯拉夫人對君士坦丁堡的稱呼是「沙皇格勒」或者「皇帝之城」(古教會斯拉夫語Цѣсарьградъ/Cěsarĭgradŭ;俄語:Царьград/Tsargrad;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語馬其頓語Цариград/Tsarigrad)。

維京人對君士坦丁堡的稱呼是「米克拉加爾茲」(古諾爾斯語Miklagarð),意為「偉大之城」。

「新羅馬」這一名稱如今仍在東正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正式頭銜中出現[4]

歷史

[編輯]

拜占庭

[編輯]

約公元前671年至662年,希臘人便已在此建立拜占庭殖民地。

306年-337年

[編輯]
君士坦丁大帝向耶穌獻上新羅馬城,聖索非亞大教堂鑲嵌畫
君士坦丁大帝為紀念建城而下令鑄造的錢幣

軍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於306年在不列顛被部下擁立為帝,此後恢復了帝國的一統,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認識到當時的首都羅馬無法對東部的邊境和軍隊實行有效的控制,因此決定力排眾議,在帝國的東部建造一座新都城。在羅馬帝國的東部,先前幾位皇帝已經建立了若干座陪都,比如戴克里先皇帝,就把他的行宮設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一側的尼科米底亞(今土耳其伊茲密特)。為了給新都選址,君士坦丁一世先後考察了特洛伊耶路撒冷、薩爾底卡(索非亞)、帖撒羅尼迦(塞薩洛尼基)和尼科米底亞,但是最終選擇了當時不甚有名的拜占廷作為新都的城址。

拜占廷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這條狹窄的海峽將東南歐洲亞洲分隔開來。城市本身坐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南邊是馬爾馬拉海,北邊是金角灣,東邊扼守赫勒斯滂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入口,西邊居高臨下俯瞰色雷斯平原。整個城區宛如一座天造地設的要塞,易守難攻。不僅如此,拜占廷還是羅馬帝國重要的軍事大道埃格南地亞大道與小亞細亞地區軍事公路的交匯點,是通往亞洲的必經之地,也是從黑海前往愛琴海的唯一通路。此外,城北的金角灣是一處條件極佳的自然港灣,全長約10公里,主航道寬約460米,並有多處分支水道,可供船隻停泊。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地商船匯集的地方,給當地居民帶來財富,因此被稱為「羊角」(希臘神話中,羊角是豐收和財富的象徵)。未來的新都可以憑藉一面臨山兩面靠水的地勢防禦來自各方面的進攻,又可以利用便利的水陸交通發展商業。

324年,君士坦丁發布命令,興建新都,並任命重臣著手進行建築工程的準備工作。為了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新都的建設,他還下令建造專門學校,大量培養各類建築人才。君士坦丁還親自跑馬勘測,圈定城市界標。

經過六年的精心建設,君士坦丁堡正式完工。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大帝宣告定都,並賜予其「新羅馬」(Nova Roma)的正式名稱。他仿照羅馬的模式,將新城劃為14個區。此時君士坦丁堡在氣魄上仍然與舊都有一定的差距,於是君士坦丁大帝加快了建設公共設施的速度,吸引小亞細亞和本都的居民入住,並於332年5月18日宣布,同羅馬一樣,君士坦丁堡的食物將向居民免費發放。

337年-527年

[編輯]
狄奧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羅馬皇帝(圖為狄奧多西方尖碑)

瓦倫斯在黃金城門附近建造布拉海爾奈宮。從此之後,直至芝諾為止的所有羅馬皇帝都在此登基。狄奧多西一世建造了施洗約翰教堂,以保存施洗約翰的頭骨(現存於托普卡帕宮),並在公牛廣場豎立起一座自己的紀念柱。阿卡狄奧斯在梅塞大道上以自己之名建造了一座新廣場。

君士坦丁堡在帝國中的地位日漸提升。378年,瓦倫斯和他的羅馬軍隊在阿德里安堡戰役中慘敗給西哥特人,君士坦丁堡開始加強自身的防衛。413至414年,狄奧多西二世建起高達18米的三層城牆防禦工事,這段城牆在火藥時代到來之前都沒有被攻破過。他還於425年2月27日在公牛廣場建立了君士坦丁堡大學。

大約在這段時間,匈人開始向色雷斯進發,但其中一部分軍隊譁變加入了羅馬一方,與羅馬人合力將匈人趕回了多瑙河北岸。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再次擴建,多瑙河流域的艦隊也得到了增強。

蠻族人開始大肆入侵西羅馬帝國,並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於是君士坦丁堡真正成為了整個羅馬帝國的中心和世界第一大城市。東部地中海和西亞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君士坦丁堡。

527年至565年

[編輯]
1422年的君士坦丁堡地圖[5]。這是君士坦丁堡現存最老的地圖,也是鄂圖曼帝國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前的唯一一張地圖

查士丁尼一世的軍隊於533年6月21日從君士坦丁堡出發,準備收復阿非利加行省。出發之前,指揮官貝利撒留的旗艦停靠在大皇宮前,牧首為遠征的勝利進行祈福。勝利之後,他們將耶路撒冷第二聖殿的聖物(公元70年被羅馬人從耶路撒冷掠奪;455年被汪達爾人從羅馬掠奪至迦太基)帶到了君士坦丁堡,並在城中保存了一段時間,後來運回了耶路撒冷[6]

對於基督教和相關問題的爭論為社會的不穩定埋下了種子。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藍黨和綠黨兩派為比賽結果及政治和宗教立場爭吵不休並時常演化為大規模衝突。這最終導致了公元532年的尼卡暴動。在暴動中,城市榮耀之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被完全焚毀。

查士丁尼請來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對聖索菲亞大教堂進行重建。公元537年12月26日,新教堂正式宣告完工,總共花費達到20000磅黃金。查士丁尼還讓兩人推倒重建了聖使徒教堂,並立法禁止在海岸線100英尺(30公尺)內建造建築物,以保障海岸視線通暢[7]

在查士丁尼統治期間,君士坦丁堡的人口達到50萬[8]。然而541年至542年的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得全城近四成居民死亡,對君士坦丁堡造成了嚴重的打擊[9]

修繕後的君士坦丁堡城牆段落

565年至717年

[編輯]

公元7世紀初,阿瓦爾人保加爾人在西側的巴爾幹半島興起,同時波斯薩珊帝國從東部深入安納托利亞,對君士坦丁堡造成了兩面的威脅。希拉克略從非洲起航來到君士坦丁堡並取得皇位。軍事局勢的嚴峻性使他考慮將首都遷到迦太基,但在君士坦丁堡人民的請求之下決定留下。公元618年,他意識到同波斯的戰事使埃及已經無法再向君士坦丁堡進行糧食供給,便取消了向市民免費供糧的制度,於是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出現了顯著的下降[註 2]

公元626年,君士坦丁堡被圍,希拉克略則帶兵深入波斯領地進行戰事。最終君士坦丁堡解圍,在628年波斯放棄進攻,帝國領土短暫回歸到戰前。然而此後阿拉伯人也展開了進攻,君士坦丁堡在674年至678年和717至718年兩次被圍。此時,狄奧多西建立起的防禦工事仍然使君士坦丁堡從陸地上無法被攻破,而新近發現的希臘火也使得拜占庭海軍能夠擊敗阿拉伯人,保證城市的供給。在第二次圍城戰中,保加爾人提供了關鍵性的援助。

717年至1025年

[編輯]

在8世紀30年代,利奧三世對狄奧多西城牆進行了大修。為提供資金,他向帝國的所有臣民徵收了一項特別稅款[11]

狄奧斐盧斯的遺孀狄奧多拉在米海爾三世年幼時攝政。856年,米海爾奪權並將母親放逐到了修道院。他時常醉酒,並以賽車手的身份出現在競技場中,還在宗教儀式上胡鬧。860年,羅斯人對君士坦丁堡發動了突然進攻,對周邊王子群島進行了劫掠。米海爾成功將他們擊退,但這次突襲給君士坦丁堡的市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12]。他於867年被刺身亡[13]

980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將六千名瓦良格戰士贈送給當時的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這些人組成了拜占庭皇帝的禁衛軍——瓦良格衛隊。瓦良格衛隊以勇猛、忠誠和重道義而聞名,但亦有在皇帝死後劫掠皇宮的情況發生[14]。到了11世紀後期,盎格魯-撒克遜人成為了衛隊的主要組成部分[15]

在9世紀到10世紀時,君士坦丁堡的人口達到50萬至80萬[16]

毀壞聖像運動

[編輯]

在8世紀和9世紀,毀壞聖像運動對帝國的秩序造成了嚴重的破壞。726年利奧三世頒布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並下令搗毀大皇宮中的一座基督聖像,引來了民眾的反抗[註 3]君士坦丁五世在754年召開了一次公會議,譴責了對偶像的崇拜,此後聖像受到了廣泛的毀壞。780年,他的兒子利奧四世死去,即位的伊琳娜女皇在787年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上提出並恢復了對聖像的崇拜。

9世紀初毀壞聖像運動捲土重來,直至843年攝政皇后狄奧多拉再次恢復崇拜。這些運動極大地造成了西方教會東方教會之間關係的惡化。

1025年-1081年

[編輯]

1071年,拜占庭軍隊在亞美尼亞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中意外慘敗給塞爾柱人羅曼努斯四世被俘。他接受了塞爾柱人並不嚴苛的議和條件,但在被釋放時發現敵對的黨派早已自立新皇。他向對方投降之後被折磨致死。新皇米海爾七世拒絕了議和條件,於是塞爾柱人出兵深入安納托利亞,而此時安納托利亞的舊防禦工事早已崩潰,拜占庭帝國又在一系列的內部鬥爭之中內耗嚴重。塞爾柱人沒有遇到太多抵抗,大量土庫曼部落遷入安納托利亞,到1080年,塞爾柱帝國已經奪取了大量拜占庭領土,距離君士坦丁堡只有一步之遙。

1081年-1185年

[編輯]

科穆寧王朝時期(1081年-1185年),拜占庭帝國得到了顯著的復興。1090年至1091年,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但在欽察的幫助下阿歷克塞一世成功將之擊潰[18]。在阿歷克塞的呼籲之下,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於1096年在君士坦丁堡集結,但他們拒絕聽命於拜占庭,而是自己向耶路撒冷進發去了[19]約翰二世建立了一所有50個床位的醫院以救濟貧民[20]

拜占庭帝國重新進入了富足時期,人口增長顯著,帝國內的市鎮一片繁榮。復興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義大利城邦的崛起,威尼斯同拜占庭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還在金角灣北側建立工廠。在12世紀,大量西方人湧入君士坦丁堡。在曼努埃爾一世統治的末期,全城人口達到40萬,其中有6萬至8萬外國人[21]。在1171年,君士坦丁堡還有一個2500人的猶太社區[22]

12世紀的藝術成就同樣達到了一個小高潮。鑲嵌畫藝術重新興起,變得更加現實和鮮明,更加重視三維空間的描繪。隨著人們財富的逐漸增長,對於藝術的需求也增加了。

1185年-1261年

[編輯]
拉丁帝國尼西亞帝國特拉比松帝國伊庇魯斯專制國。國境不確定

1197年7月25日,君士坦丁堡遭遇了一場大火,但這場大火帶來的破壞遠遜於十字軍。在蒙特非拉特侯爵博尼法斯一世和威尼斯總督恩里科·丹多洛的計略之下,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於1203年將矛頭轉向了君士坦丁堡,要求另立被廢黜的伊薩克二世之子阿歷克塞四世為帝。在位的阿歷克塞三世,措手不及,十字軍攻占了加拉塔,破壞了金角灣的鐵鏈並進入了港口,於7月27日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海防。阿歷克塞三世出逃,但如願取得皇位的阿歷克塞四世發現國庫空虛,難以實現自己對西方盟友的承諾。市民與十字軍之間的關係日漸緊張。1204年1月發生了一場暴動,大廣場上菲狄亞斯的雅典娜雕像被毀。

2月第二場暴動發生,阿歷克塞四世被捕後被處死,阿歷克塞五世登基。他試圖修復城牆並重新恢復秩序,但無法招來援軍,守城士兵也在多次暴動後士氣低落。十字軍4月8日嘗試進攻沒能成功,但在4月12日他們從金角灣再次發動進攻,終於得手,十字軍湧入城內,阿歷克塞五世出逃。元老院在聖索菲亞大教堂集結決定將皇位授予皇室成員狄奧多雷·拉斯卡里斯,但他早已同牧首及許多貴族一起出逃了。次日總督和侯爵進駐大皇宮,全城被洗劫三日。

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裡,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拉丁帝國的首都。拜占庭的貴族流離在各地,許多去了尼西亞伊庇魯斯,還有一些去了特拉比松[23]。尼西亞和伊庇魯斯兩國都有意奪取拜占庭皇室頭銜,重奪君士坦丁堡。1261年,尼西亞帝國皇帝米海爾八世從拉丁帝國末代皇帝鮑德溫二世手中收復君士坦丁堡,重建了拜占庭帝國。

1261年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編輯]
攻陷君士坦丁堡,佐納羅

雖然米海爾八世奪回了君士坦丁堡,但拜占庭帝國卻早已喪失了許多重要的經濟資源,處境艱難。布拉海爾奈宮成為了主要的皇室居所,而大皇宮則逐漸被廢棄。米海爾八世入主時城中有三萬五千人口,透過吸引外逃的居民回城以及將伯羅奔尼薩的人口移居到城內,在他死時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已經回升到七萬[24][25]。1347年,黑死病傳播到了君士坦丁堡[26]

1453年4月6日,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軍隊開始圍攻君士坦丁堡。他專門請來工匠製造火炮和炸彈以應此次圍城戰,還請來學者和伊瑪目鼓舞軍隊士氣。穆罕默德三次要求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投降[27],願意以此換取其居民的安全,保全他們的財產,但被君士坦丁拒絕了[28]

一個月的圍城戰無果之後,鄂圖曼一方有些喪氣,但穆罕默德力排眾議決定繼續進攻。城牆開始崩塌,於是君士坦丁向教宗求助,教宗亦派出五艘滿載援軍、兵器和補給的船前來幫助。君士坦丁嘗試封鎖港口以使鄂圖曼海軍無法進入金角灣,但穆罕默德在路上布上刷油的樹枝,將八十艘船透過陸路運入金角灣,送到了拜占庭海軍的後方。拜占庭海軍試圖火燒鄂圖曼船隻,但沒能成功。金角灣的失守使拜占庭得到海上增援的希望破滅了[29]

拜占庭陸軍仍在死守,穆罕默德便使用攻城塔,試圖強登君士坦丁堡的城牆。第一批進城的鄂圖曼士兵幾乎立即就被屠殺殆盡,但在穆罕默德的鼓勵之下,接下來的士兵終於攻破了兩處城牆,攻入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孤注一擲親自提劍出擊,但最終兵敗身亡[30]

君士坦丁堡被洗劫一日[31],沒能出逃的居民被送往埃迪爾內、布爾薩和其他鄂圖曼帝國城市,城中只剩下一部分猶太人和熱那亞人[31]

鄂圖曼時代:1453-1922

[編輯]
鄂圖曼帝國時期的君士坦丁堡,1572年

君士坦丁堡最終落入了穆斯林之手。穆罕默德騎行入城,穿過今托普卡帕宮門處,然後立刻前往聖索菲亞大教堂,命令手下劫掠了它。接著他請來伊瑪目在大教堂前頌詞[32],將這座東正教教堂轉變成為伊斯蘭教清真寺,建立了伊斯蘭教在君士坦丁堡的統治。

修復城牆、建造要塞和皇宮的工程立即開始[33]。穆罕默德下令全國的穆斯林、基督徒和猶太人都應該到君士坦丁堡定居下來,並要求在9月之前有五千戶入住[33]。戰俘和流離者從全國各地來到君士坦丁堡[31]。然而再次逃離的情況依然時有發生,且該城多次遭受瘟疫,因此穆罕默德於1459年允許希臘人回到君士坦丁堡定居[31]

拜占庭在1453年的慘敗,以及對於希臘語族人口的強制遷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今日希臘人和土耳其人之間的關係緊張。

特色

[編輯]

根據《羅馬帝國衰亡史》作者愛德華·吉本的統計,君士坦丁堡城裡有2座劇場,4座巴西利卡(公眾集會大廳),8個豪華的公眾浴池,153個私人浴池,52道沿街柱廊,5座糧倉,8條高架水渠,14座教堂,14座宮殿和4388座貴族宅邸。新羅馬城的設計完全仿照羅馬,分為14個區。在城裡也可以找到同羅馬一樣的七座山丘,不過明顯可見的山丘只有6座,第七座坐落在城市南部的緩坡上,需要極高的想像力才能分辨出來。城中有一條流向馬爾馬拉海的小河,名為利科斯河,被附會為新的台伯河。幾條高架引水渠從30公里外的色雷斯平原引來活水,供應城中日常生活所需。

由於羅馬帝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君士坦丁堡很快就取代了舊羅馬的位置。君士坦丁曾親自批准羅馬貴族免費遷入新都的貴族住宅,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也獲得了與羅馬的老元老院同等的法律地位。這一系列政策極大地推動了君士坦丁堡的發展。城市的人口急劇增長,在建成後的數十年內,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就達到了50萬到100萬之間。在整個中世紀的歐洲,這個數字都是首屈一指的[34]

拜占廷皇宮遺址

君士坦丁堡的面積超過拜占廷古城幾十倍,也遠遠超過老羅馬城。在拜占廷舊城原址的小山丘上是帝國的大皇宮,拜占廷古城的舊城牆被改建為皇宮的外牆。大皇宮又被稱為「聖宮」,坐落於全城的制高點上,南臨馬爾馬拉海,占地60多萬平方米,是整個君士坦丁堡最豪華的建築群。皇宮裡面除了居住著皇族外,還有成群的宮娥、太監、禁軍、教士和宮廷官員,其人口多達兩萬,幾乎相當於一座城市。它由幾座比鄰的宮院組成,包括專門用作官方正式大典的拉馬尼奧爾宮,供皇室居住的達夫納宮,兼作陳列館的沙爾克宮等等。各處宮殿由拱廊相連,宮殿之間的庭院被開闢為御花園。在此基礎上,歷代皇帝又不斷擴大其範圍,增蓋宮殿、加高樓層、添加塔樓、修築高台,最後又在宮殿的周邊輔以各種附屬建築,例如教堂、禮拜堂、浴室、遊樂場、珍寶館、檔案館、馬廄、工廠、倉庫、近衛軍營房等等,這樣,聖宮成了一座既是皇帝居所、又是政府所在地和教會最高機關駐節地的宮殿。

10世紀時,阿拉伯人Harun ibn Yahya在拜占廷帝國阿拉伯帝國的戰爭中被俘虜,見到了拜占廷皇宮的景象並作出了描述:

皇宮周圍有三座城門,一座叫競技場大門,一座叫曼卡納大門,第三座叫海濱大門。進入競技場大門,可以來到一間長百步、寬50步的大廳,大廳兩邊是看台,鋪上了錦緞的地毯、床墊和坐墊,上面站著信奉基督教的黑人,他們手持鑲滿金子的盾牌和金飾長矛。進入曼卡納大門後,也是一個類似的大廳,地上鋪著大理石,兩邊站著卡扎爾人衛士。進入海濱大門後是一個長達300步的大廳,地上鋪著紅磚。穿過大廳,可以來到一個內院,通往皇帝的內廷。院子的左邊是皇帝的私人教堂,共有10座門,4扇是金門,6扇是銀門。教堂內的祭壇是用一整塊檜木做成的,鑲嵌珍珠和寶石。教堂的天花板全是拱頂,由金銀做成。教堂周圍有四座院子,各長200步、寬100步。院子裡有一個在大理石中挖出來的5米見方的池子,聳立在離地面5米高的大理石柱子上,上空有一個鉛做的穹頂,另一個銀穹頂聳立其上,由12根柱子支撐,柱子的頂端是各種動物的塑像:鷹、羔羊、公牛、公雞、孔雀、狼、馬、象……在離院子200步的地方,有一個蓄水池,水從這裡流到柱子頂端的動物塑像那裡。每逢節日,都要在這個水池裡灌滿1萬尖底瓮的酒和1000尖底瓮的白蜜,酒和蜜混在一起,還用一匹駱駝所馱的甘松茅、丁香花蕾和肉桂來使其發出香味。酒從塑像的嘴裡和耳朵里流出來,聚集到灌滿的池子中。[35]

其他一些傳世作品也對聖宮的景象進行了描寫:

皇帝上朝議政的宮殿被稱為金殿,或者「黃金議事宮」(Chrysotriclinium),皇帝的寶座設置在議事宮大廳半圓形頂點的聖壇上,這個長長的大殿看上去像教堂,實際也是按照教堂的樣式設計的。寶座位於三級斑岩台階之上,華貴典雅,用象牙、黃金、珍珠和寶石做成,上為華蓋,寶座靠背上有象徵耶穌的細密鑲嵌畫。寶座很寬,鋪有墊子,是個雙人座,皇帝並不坐在中間,而是坐在右邊。在禮拜天或節日的時候,皇帝坐在左邊,右邊的座位上放著一本福音書,據說這裡坐著基督本人。寶座前面掛有紫色帷帳,上面綴有珠寶。帷帳旁邊有一座鍍金銅樹,各色鳥兒落在它的枝條上,也是鍍金黃銅做的,它們爭相爭鳴,奏出一首首婉轉的樂曲。寶座兩旁有兩隻鍍金的銅獅,這些機械野獸「可以張開大嘴咆哮,伸出舌頭,還用尾巴擊打地面」。[36]

達夫納宮的大門飾有女神維納斯,大門前有一個2米見方的場地,地面上鑲嵌著珍珠和寶石。拱門裡用金鍊懸吊著許多銀制大吊燈,在每根裝飾著精雕細刻柱頭的大理石圓柱之間都有宮廷警衛站崗,他們都是太監。各種大理石雕塑錯落不齊地分布在地面上,或巧妙地鑲嵌在牆壁上,有半壁牆高。再向上,在金色的背景上,排列著一長隊聖女圖和高級神職人員的馬賽克鑲嵌畫。穿過一道道雕刻精細的雙扉大門,進入皇后的客廳,大理石地面上鋪著繡有各色花卉圖案的精美錦緞地毯,精緻的雕花象牙和銀制家具裝飾著各個房間,晶瑩的彩繪玻璃使房間顯得光亮柔和。皇帝的寢室有三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視馬爾馬拉海,以及階梯狀花園。花園向下延伸,一直通往波光粼粼的大海,裡面點綴著彎彎曲曲的林蔭小道、鮮花盛開的高台、大理石噴泉,以及林木花草之間的眾多亭台軒館。花園中還有地下通道,皇帝可以由此前往競技場。[37]

君士坦丁堡的核心區域:皇宮、聖索非亞大教堂、聖伊琳娜大教堂和大競技場

在皇宮的西鄰,是面積巨大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完全仿照羅馬馬克西穆斯競技場的式樣。從皇宮中可以望見競技場裡面的場景。競技場內分布著許多立柱,以及大理石青銅雕像,中央聳立著從埃及運來的古方尖碑。賽車道鋪著沙子,上面可容8輛馬車並駕齊驅,周圍的看台可容納上萬人觀賽。

競技場北門外,是黑色大理石鋪地的奧古斯都廣場,此處樹立著「Milion」,即帝國公路的零里程標誌。柱廊拱衛的梅塞大道從這個廣場通向城市的遠方。嚴冬來臨之際,皇帝便下令在梅塞大道的柱廊間釘上木板,以保護窮人免受強烈的東北風的侵襲。奧古斯都廣場的北邊是巨大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向西不遠,就是圓形的君士坦丁廣場。這裡是君士坦丁堡商業和政治活動的第一大中心,北邊是帝國元老院,其門前幾十級寬大的大理石台階是政要顯貴向公眾發表演說的論壇。廣場中心聳立著一座數十米高的巨型班岩圓柱君士坦丁紀念柱,頂端是阿波羅形象的君士坦丁大帝銅像。

大賽車競技場遺址

君士坦丁廣場西邊是長方形的提奧多西廣場,它是多條羅馬帝國軍事大道的匯合點,也是全城最大的集市。這裡作坊店鋪林立,商號錢莊比鄰。這一帶的最東端是嘈雜的鍋匠區沙爾科普拉特,梅塞大道旁邊是金銀匠區,再遠些是芳香區。在提奧多西廣場周圍可以買到精選的水產蔬菜水果糕點奶酪蜂蜜,而絲綢珠寶金器皮革玻璃器皿、香水一類的奢侈品在這裡更是應有盡有。

離開提奧多西廣場之後,梅塞大道折向西南,經過公牛廣場、阿卡狄烏斯廣場,一直通往金門。阿卡狄烏斯廣場上坐落著阿卡狄烏斯皇帝圓柱,人們可以攀緣柱子裡的233級台階,爬到柱子的頂端,俯瞰整個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海峽和亞洲大陸。其他東西走向的街道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出現。貴族和富人在主要幹道旁建有自己的豪華宅邸,這些大廈以其主人的姓氏命名,如歐根尼烏大廈、魯菲尼烏大廈、普羅波大廈等等。這些宅邸與外街隔絕,主要空間都面向圍有柱廊的內部庭園。樓層延伸到街道柱廊之上,設有凸肚窗,宅邸內有寬敞的大廳、舒適的臥室和浴室。

公元5世紀的時候,由於人口迅速增長,因此提奧多西二世皇帝在西邊修築了提奧多西城牆,將城市面積擴大了兩倍。擴建之後的君士坦丁堡城牆全長21.5公里,其中臨馬爾馬拉海的城牆長8公里,金角灣一側長7公里,靠陸地的一邊長6.5公里。君士坦丁堡的居民認為,通往羅馬的大道所經過的那座城門門扉是金子做的,因此被稱為「金門」,實際上門扉的材質可能是黃銅。城門本身用白色大理石修建,門頂上樹立著一座巨大的雕像——一個人牽著5頭大象。甚至中國古籍中對金門也有記載[38]

在君士坦丁堡建城的初期,城中的空地甚多,居民區主要集中在沿海、梅塞大道兩旁和東部地區。在居民區的附近有很多園子,甚至田地。像富人住宅一樣,教堂和修道院通常也帶有花園。不過,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新建築不斷出現,城中的空地很快消失了,在金角灣的對面還開闢了名為「加拉塔」的衛星城

城牆

[編輯]
君士坦丁堡城牆遺址

以皇宮為起點,君士坦丁一世修築的城牆分成兩路,向西延伸。由於君士坦丁堡的南北兩邊都瀕臨大海,因此這兩段城牆的高度只有12到15米,整個城市坐落在城牆後面的山丘之上,遠來的商船從海上就可以望見聖宮建築群、賽車競技場、聖索非亞大教堂(該教堂的巨大穹頂可以當作燈塔使用),以及城內林立的各種宏偉建築。在城市的西端坐落著第三段城牆,即長達4.3公里的君士坦丁城牆。

狄奧多西二世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城牆西邊修築了狄奧多西城牆,由於城外就是色雷斯平原,因此這段城防系統被設計得複雜無比。狄奧多西城牆從外向內依次為外護牆、護城河、護城河內牆、陡坡護壁、外城台(Peribolos)、外城牆、內城台(Parateichion)、內城牆。

外城牆高約8米,內城牆高約12至20米。城牆外側陡立,用花崗岩巨石砌成,牆頂為人行道和作戰平台,並有雉堞掩護士兵。城牆內側為斜坡,有岩石護牆、藏兵洞和倉庫。外城牆和內城牆上聳立著96座塔樓、三百多座角樓和碉堡,塔樓凸出城牆約5米,平均間距60多米,形成強大的火力支援系統。城牆外為寬約18米的護城河。[39]

在1453年土耳其人用上火炮之前,能威脅到提君士坦丁堡城牆的唯一危險就是地震。事實上,只有447年11月7日和448年1月6日的地震威脅到了城牆的安全,震塌了好幾處城牆,以及394座塔樓中的57座。但是,由於當時君士坦丁堡正面臨「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威脅,因此只花了60天就將城牆修復了。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過比之更為嚴重的地震

城市管理和日常生活

[編輯]

君士坦丁堡市民的職業通常由祖輩傳承,毫無變動。法律規定同行者才能互相通婚。

此外,政府嚴密控制了一切生產活動——皇帝委任的官員(城市總監)可以任意走進一家店鋪搜查其帳簿與營業狀況,並設立了多種行會以便於管理。

里奧六世(智者)編寫了《總監便覽》:「君士坦丁堡的工人組織有城市總監作為首領。凡新會員加入、職員推選、各行會關係、團體生活,實際上都被城市總監掌握並由其決定。城市總監處於政府與行會之間,在大多數場合下還站在行會、外僑之間,審判並處罰一切違法行為。」本書規定了工人的工資、每一種商品出售的日期與地點以及售價,製造者不得直接採購甚至選擇其所需原料,存貨質量甚至數量還有規定。製造者所屬行會組織負責在運入城市的原料中選擇本行業所需者。製造者僅需付出總成本中他所占的那一部分,並在收穫時領取組織分配給他的部分。行會成員的增加受到嚴格限制,雇主無權支配他與工人所訂的契約,甚至無權決定學徒人數。

對君士坦丁堡的入侵

[編輯]

自君士坦丁堡建立以來,其軍事、經濟的重要價值一直受到不少民族的虎視眈眈。比如是一直與帝國抗衡的波斯人,波斯人數次圍攻過城市,但被堅厚的城牆和強大的拜占庭海軍所挫敗;其後在阿拉伯半島興起的阿拉伯人進攻拜占庭帝國,以二千五百六十艘戰船圍攻,阿拉伯艦隊又遭到拜占庭海軍用希臘火全殲,二千五百六十艘戰船剩下五艘逃回;基輔人圍攻城市,又被希臘火燒毀海軍,遭到嚴重挫敗。

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被佔領並遭到洗劫,成為拉丁帝國首都,1261年由米海爾八世帕拉奧洛古斯率領尼西亞帝國軍隊收復,成為重建的東羅馬帝國首都。

隨著拜占庭帝國的衰落,君士坦丁堡於1453年5月29日被「征服者」鄂圖曼土耳其穆罕默德二世炮轟並遭到攻陷,開始由鄂圖曼帝國管治,成為其首都。1918年,英國軍隊和法國軍隊在鄂圖曼帝國簽署停戰協議後占領君士坦丁堡,成為1453年以後君士坦丁堡唯一一次易手,1923年洛桑條約簽署後英軍和法軍撤出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1923年將首都遷往現在的安卡拉。1930年,該城被正式改名為「伊斯坦堡」。

注釋

[編輯]
  1. ^ 依钱单士厘的归潜记在景教介绍中的提到有关资料, 大秦之為國也,本非西名。聶派人(聶斯脫里派,Nestorius)姑以中國向有之名,名其所從來耳。【漢書·西域傳】之大秦,指今日之羅馬,確無疑義。新舊兩唐書之大秦,一名拂林(廾+林),則因立國康堡者之號東羅馬也,亦遂移大秦之名以稱康堡。(今土耳其都城名康斯坦丁諾潑里斯。康斯坦丁者,建城之帝名。諾,連屬詞。潑里斯,猶言城,今亦省稱潑凝。『潑』與『拂』,唇音輕重之別,故阿剌比人稱之為拂林(廾+林)。傳之遠東,城名,國號往往不分,於是有拂林(廾+林)即大秦之說。)羅馬為宗教之根本,康堡又聶派所從來,大秦為中國所通稱,以名景寺,誰曰不宜? 
  2. ^ 約從50萬人口下降至4萬至7萬人[10]
  3. ^ 接受命令的官員被民眾殺死,聖像最終被取下而非搗毀;在伊琳娜女皇當政時,聖像被重新擺放;在利奧五世當政時被再次撤下。[1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Rosenberg, Matt. "Largest cities through history." About.com.
  2. ^ Pounds, Norman John Greville.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urope, 1500–1840, p. 124. CUP Archive, 1979. ISBN 0-521-22379-2.
  3. ^ Janin (1964), passim
  4. ^ Bartholomew, Archbishop of Constantinople, New Rome and Ecumenical Patriarch. [2021-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0). 
  5. ^ Liber insularum Archipelagi,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Paris.
  6. ^ Margaret Bark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4 May 2007, p. 26.
  7. ^ Justinian, Novellae 63 and 165.
  8. ^ Early Medieval and Byzantine Civilization: Constantine to Crusad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r. Kenneth W. Harl.
  9. ^ Past pandemics that ravaged Europ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BC News, November 7, 2005.
  10. ^ Chris Wickham, The Inheritance of Rome (p. 260), Penguin Books Ltd. 2009. ISBN 978-0-670-02098-0
  11. ^ Vasiliev 1952, p. 251.
  12. ^ Finlay, 1906, pp. 174–5.
  13. ^ George Finlay,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Dent, London, 1906, pp. 156–161.
  14. ^ Enoksen, Lars Magnar. (1998). Runor : historia, tydning, tolkning. Historiska Media, Falun. ISBN 91-88930-32-7 p. 135.
  15. ^ J M Hussey, The Byzantine World, Hutchinson, London, 1967, p. 92.
  16. ^ Silk Road Seattle – Constantinop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niel C. Waugh.
  17. ^ Finlay 1906, p. 111.
  18. ^ The Pechenegs, Steven Lowe and Dmitriy V. Ryaboy.
  19. ^ There is an excellent source for these events: the writer and historian Anna Comnena in her work The Alexiad.
  20. ^ Vasiliev 1952, p. 472.
  21. ^ J.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144.
  22. ^ J.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155.
  23. ^ Hussey 1967, p. 70.
  24. ^ T. Madden, Crusades: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113.
  25. ^ J. Norwich, Byzantium: The Decline and Fall, 217.
  26. ^ The Black Death, Channel 4 – History.
  27. ^ Inalcik, Halil. 「The Policy of Mehmed II toward the Greek Population of Istanbul and the Byzantine Buildings of the City.」 Dumbarton Oaks Papers 23, (1969): 229–249. p. 229.
  28. ^ Hatzopoulos, Dionysios.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http://www.greece.org/Romiosini/fall.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10/2008). p. 6.
  29. ^ Hatzopoulos, Dionysios.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http://www.greece.org/Romiosini/fall.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10/08). p. 7.
  30. ^ Hatzopoulos, Dionysios.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http://www.greece.org/Romiosini/fall.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2/10/08). pp. 4–10.
  31. ^ 31.0 31.1 31.2 31.3 [英]斯蒂文·朗西曼《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32. ^ Lewis, Bernard. Istanbul and the Civilization if the Ottoman Empire. 1,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63. p. 6
  33. ^ 33.0 33.1 Inalcik, Halil. 「The Policy of Mehmed II toward the Greek Population of Istanbul and the Byzantine Buildings of the City.」 Dumbarton Oaks Papers 23, (1969): 229–249. p. 236
  34. ^ 陳志強,《拜占廷帝國史》 p358
  35. ^ Zum Reisebericht des Harun-ibn-Jahja
  36. ^ 陳志強,《拜占廷帝國史》 p480
  37. ^ 普魯科匹厄斯,《秘史
  38. ^ 《舊唐書·西戎傳》:「城東面有大門,其高二十餘丈,自上及下,飾以黃金,光輝燦爛,連曜數里。自外至王室,凡有大門三重,列異寶雕飾」
  39. ^ 陳志強,《拜占廷帝國史》,p434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