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卡皮查-狄拉克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皮查-狄拉克效應(英語:Kapitsa–Dirac effect,簡稱KDE)是一種量子現象,即擁有良好空間相干性的粒子束(一般情況下為電子束)通過光場駐波時發生衍射,它是受激康普頓散射的一種特殊情況。[1] [2]該效應由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與Pyotr Kapitsa於1933年首次提出。[3]

KDE可以通過德布羅意1924年的波粒二象性理論得到解釋。因為粒子具有波的性質,粒子束會被以駐波形式存在的電磁場的空間周期性結構所散射,散射波又會與自身發生干涉(粒子束強度隨空間位置而變,就像一般的光學衍射一樣,產生極大與極小峰)。

實驗上觀測KDE要求高度相干光束,這在雷射發明前是不可能實現的。2001年進行的實驗證明了所猜想的衍射峰。[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Nature 413, 142-143 (13 September 2001)
  2. ^ Batelaan, H. The Kapitza-Dirac effect. Contemporary Physics. November 2000, 41 (6): 369–381 [2008-07-07]. doi:10.1080/0010751001000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4). 
  3. ^ Kapitza, P. L.; P. A. M. Dirac. Proc Cambridge Phil Soc. 1933, 29: 297.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4. ^ S. Gasiorowicz. Quantum physics 3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3. ISBN 0-471-05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