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斯拉夫民族
南斯拉夫民族 | |
---|---|
總人口 | |
3000萬[1] | |
分佈地區 | |
主體民族國家: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蒙地內哥羅、北馬其頓、塞爾維亞、 斯洛維尼亞
少數民族國家:阿爾巴尼亞、希臘、科索沃 (爭議地區)、羅馬尼亞、德國、荷蘭、土耳其、義大利、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奧地利、俄羅斯、烏克蘭 | |
語言 | |
東南斯拉夫語支: 保加利亞語 和 馬其頓語 西南斯拉夫語支: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塞爾維亞語, 克羅埃西亞語、波士尼亞語、蒙特內哥羅語)和斯洛維尼亞語 | |
宗教信仰 | |
正教會(保加利亞人、馬其頓人、蒙特內哥羅人和塞爾維亞人) 天主教 (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 伊斯蘭教(波士尼亞克人、波馬克人和馬其頓裔穆斯林) | |
相關族群 | |
其他斯拉夫人 |
南斯拉夫民族(南斯拉夫語系語言,以西里爾字母書寫:Јужни Словени,以拉丁字母書寫:Južni Sloveni;俄語:Южные славяне)是斯拉夫民族的一個分支,主要分布於巴爾幹半島上的前南斯拉夫地區及保加利亞一帶。
歷史
[編輯]斯拉夫民族的最初分布在喀爾巴阡山北麓,波蘭的東南部,白俄羅斯西部和烏克蘭西北部,維斯杜拉河,涅斯特河(Dniester)與南布格河(South Bug)的發源地一帶。從西元一世紀的時候開始四處散佈,西元二世紀時,已有大批斯拉夫人遷移到多瑙河平原。依其居住地可分為東、西、南三支,西斯拉夫及南斯拉夫(South Slavs)之間原先並沒有區分。然而在第六至八世紀時,阿瓦人(Avars)及馬札爾人(Magyars)侵入中歐,南部斯拉夫人向巴爾幹半島的西北部逃遷,進入伊利里亞人居住的區域,與西斯拉夫斷了聯繫,形成了南斯拉夫族群。[2]
在20世紀,南斯拉夫將南斯拉夫民族(除保加利亞以外的主要地區)所居住的地區合併為一個國家。南斯拉夫的概念是所有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一個國家,於17世紀後期出現,並在19世紀的伊利里亞運動中聲名顯赫。在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與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王國統一之後,於1918年12月1日宣布成立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分支
[編輯]傳統上,南斯拉夫族群主要可以分為保加利亞人(българи,bǎlgar)、克羅埃西亞人(Hrvati)、塞爾維亞人(Срби,Srbi)與斯洛維尼亞人(Slovenci)四支。 然而,由於巴爾幹半島複雜的歷史背景及戰亂,今天主要可以分七支:信仰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信仰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蒙特內哥羅人、馬其頓人、保加利亞人,以及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影響信仰伊斯蘭教的波士尼亞人。
語言和文字
[編輯]南部斯拉夫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克羅埃西亞人使用克羅埃西亞語、斯洛維尼亞人使用斯洛維尼亞語、塞爾維亞人使用塞爾維亞語、蒙特內哥羅人使用蒙特內哥羅語、馬其頓人使用馬其頓語、保加利亞人使用保加利亞語、波士尼亞人使用波士尼亞語。由於均屬於同一語族,因此彼此之間的語言都有一定的互通性。其中原使用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的幾種語言群體(包括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波士尼亞語和蒙特內哥羅語)的可以互通,而斯洛維尼亞語和克羅埃西亞語的中央(札格瑞布)方言極為相似[3],而保加利亞語語言學家普遍將馬其頓語認為其方言標準化形式(兩種語言可以毫無障礙地交流)[4]。文字使用方面,使用西里爾字母的有馬其頓人和保加利亞人,使用拉丁字母的有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和波士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蒙特內哥羅人同時使用這兩種文字。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South Slavs. [201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11-12。
- ^ Slovene and Croatian: South Slavic Languages. Charlie and Dorothea Bowen. [2020-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3).
- ^ BAS: "Macedonian language" is Bulgarian Dialect. Novinite JSC. [2020-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