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平原
30°23′05″S 149°20′43″E / 30.38472°S 149.34528°E
利物浦平原(英語:Liverpool Plains)是位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西北部的平原,主要為農業區,面積達到120萬公頃。
此平原主要是農業用地,東至大分水嶺,南至利物浦山脈,西至沃倫邦格爾山脈。平原的水沿著皮爾河、莫基河及納莫伊河流出。平原有多個窪地,大雨過後會形成湖泊。平原也有陡峭的山丘。
利物浦平原內有數個城鎮,包括岡尼達、納拉布賴、岡尼達、威利斯溪及塔姆沃思。村落則有布雷沙、卡羅爾、馬拉利和柳樹村等。
利物浦平原的大部分地方由利物浦平原郡議會管轄,小部分城鎮組成地方政府區域。
歷史
[編輯]最初,利物浦平原的人口主要由原住民組成。約翰·奧克斯利是第一名踏足此地的歐洲人,他在1918年探索麥覺理河時發現這地。後來,這平原以英國首相利物浦伯爵命名。[1]威廉·納以蘭其後發現跨越平原的山口納以蘭山峽,他形容該山峽是平原的出入口。到1830年代,亨利·丹加以澳大利亞農業公司的名義主張擁有該地。
1860年代,弗雷德里克·瓦爾德及兩名同黨在利物浦平原行劫,搶劫旅館和運郵馬車。[2]
氣候及農業
[編輯]利物浦平原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是典型的溫帶森林,平原海拔約是270米[3],平均每年降雨量620毫米[3],主要在10月至3月期間降雨。河流從東南部的利物浦山脈開始,連接東北部的納莫伊河。平原的泥土肥沃,顔色呈黑,儲有大量水分。[3]泥土適合種植冬季農作物,但在該地耕種有機會出現土壤侵蝕。
平原上的農村在1820年代末出現,其後成爲新南威爾斯州重要的農耕區域,土地大部分用作種植及放牧之用。平原出產的農作物包括大麥、鷹嘴豆、蠶豆、高粱、向日葵、大豆、玉米、小麥和棉花;放牧的動物則包括肉用牛及綿羊。愈多肥沃的沖積土被清除,愈大面積的殘餘植被便會留在砂質土壤中。
新南威爾斯州及澳大利亞政府通過由神華集團進行的採煤活動,並規劃出771公頃的土地以供採煤。[4]
參考資料
[編輯]腳註
[編輯]- ^ The Australian Encyclopedia V. Sydney: Halstead Press (英語).
- ^ Victor Crittenden. Ward, Frederick (Captain Thunderbolt) (1835 - 1870) 6.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英語).
- ^ 3.0 3.1 3.2 Cameron & Green 1991,第32頁
- ^ Milman, Oliver. Greg Hunt approves $1.2bn Shenhua coalmine on Liverpool Plains. Guardian Australia. [2015年7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8日) (英語).
參考書目
[編輯]- Cameron, John I.; Green, Margaret. Chapter 2: Case Study 1: Cropping on the Northern Slopes of New South Wales. Cameron, John I.; Elix, Jane A. (編). Recovering Ground: A Case Study Approach to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Rural Land Management. Melbourne: Australian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1991: 30–58. ISBN 0-85802-092-0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Office of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NSW Government. 68 Threatened Species found in the Liverpool Plains. [201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0)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