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薩琳·威
凱薩琳·威 Katharine Way | |
---|---|
出生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塞威克利 | 1902年2月20日
逝世 | 1995年12月9日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 | (93歲)
母校 | 哥倫比亞大學 北卡羅來納大學 |
知名於 | 核數據項目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學 |
機構 | 田納西大學 曼哈頓計劃 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杜克大學 |
論文 | Photoelectric Cross Section of the Deuteron [1](1938年) |
博士導師 | 約翰·惠勒 |
凱薩琳·威(英語:Katharine Way,1902年2月20日—1995年12月9日)[2],美國物理學家,生前著力於核技術及相關數據的研究。二戰期間,她曾參與曼哈頓計劃,工作於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前身「冶金實驗室」。戰爭結束後,凱薩琳·威入職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創立了核數據項目(Nuclear Data Project),專精於核數據的整理和分享。1968年,她離開該項目加入杜克大學,任兼職教授。
生平
[編輯]凱薩琳·威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小鎮塞威克利。她的父親名叫威廉·艾迪生·威(William Addisson Way),是一位律師;母親名叫路易絲·瓊斯(Louise Jones)。凱薩琳·威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她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她出生時叫Catherine,後來自己改成了Katharine,朋友和同事則通常以凱(Kay)稱呼她。她的生母在她12歲時便去世了,父親再婚時娶了一位耳科、喉科專家,對少年時期的凱薩琳·威而言,這位繼母便是職業女性的典範。[2]
凱薩琳·威早年就讀於新澤西普萊恩菲爾德的一所寄宿學校和格林尼治的羅斯瑪麗女中。1920年,她進入當時還是女校的瓦薩學院,但是兩年後因疑似結核病被迫退學。她在紐約州薩拉納克湖養了一年病,隨後進入巴納德學院念書,1924年至1925年間在那裡讀了幾個學期。[2]
1929年至1934年,她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在那裡,愛德華·卡斯納教授激起了她對數學的興趣,並與她合寫了她的第一篇學術論文[2]。1932年,她獲得理學士學位[3]。畢業後她去了北卡羅來納大學念博士,由於物理學家約翰·惠勒,她產生了對核物理的熱情,後來她也成為惠勒的第一個博士生。當時她已經達到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但美國正處於大蕭條,由於工作難尋,她就一直在大學作研究生[4]。
1938年,她成為布林茅爾學院的專業研究人員,期間完成了一篇核物理方面的博士論文。1939年,她在田納西大學獲得了一份教職,1941年被聘為助理教授。[2]
曼哈頓計劃
[編輯]1942年,惠勒將凱薩琳·威招入曼哈頓計劃,工作於芝加哥的「冶金實驗室」。她與物理學家阿爾文·溫伯格合作,負責分析中子通量的相關數據。他們從費米早期的核反應爐設計中收集數據,以考察自持鏈式核反應是否可能。數據結果後來被用於建設芝加哥1號堆,這是公認的人類首座核反應爐。隨後,她的研究轉向核分裂產物中中子毒物的問題。她與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合作,研究出了「維格納-威核分裂產物衰減估算法」(Way-Wigner approximation for fission product decay)。[4][5]
除了在曼哈頓計劃的工作以外,凱薩琳·威還曾拜訪核廢料處理廠區漢福德區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1945年中期,她搬到了田納西州橡樹嶺,繼續她在核衰變方面的研究[4]。同時,她開始專精於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2]
1946年,她與德克斯特·馬斯特斯合編了《紐約時報》暢銷書:《世界或是虛無:一份面向公眾的、有關核彈全部意義的報告》(One World or None: a Report to the Public on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Atomic Bomb)[6]。這本書收錄了波爾、愛因斯坦、奧本海默等人的雜文,最終賣出了超過十萬份[7][2]。
後期經歷
[編輯]1949年,凱薩琳·威搬到了華盛頓特區,轉而供職於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四年後,她成功說服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建立核數據項目(Nuclear Data Project)。這一由她領導的組織將承擔收集和傳播核數據的特殊責任。1964年,項目移入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凱薩琳·威則領導這一項目直至1968年[2]。1964年起,項目開始出版期刊《核數據表單》(Nuclear Data Sheets),以分享項目得來的數據成果。次年,又一期刊得以出版,名叫《原子和核數據表格》(Atomic Data and Nuclear Data Tables)。此外,她還說服了《核物理》期刊的編輯,在每篇文章的開頭加入關鍵字,以便交叉索引[3]。
1968年,凱薩琳·威離開核數據項目,加入了杜克大學,任兼職教授。但她在《核數據表單》一直擔任編輯到1973年,更一直在《原子和核數據表格》任職到1982年。晚年,她對老年人健康問題產生興趣,並為提高老年人醫療保障而遊說。[2]
1995年12月9日,終生未婚的凱薩琳·威逝世於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2]。
參考來源
[編輯]- ^ Photoelectric cross section of the deuter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December 1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1).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Ware, Susan; Braukman, Stacy Lorraine. Notable American Women: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Complet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2004: 670-671. ISBN 0-674-01488-X. OCLC 56014756 (英語).
- ^ 3.0 3.1 Katharine Way. Physics Today: 75. 1996-12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8) (英語).
- ^ 4.0 4.1 4.2 Howes, Ruth H.; Herzenberg, Caroline L. Their Day in the Sun: Women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Temple University. 1999: 42-43. ISBN 978-0-585-38881-6. OCLC 49569088 (英語).
- ^ Ragheb, M. Decay Heat Generation in Fission Reactors (PD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11-03-22 [2014-07-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5-19) (英語).
- ^ One World or None by Dexter Masters, Katharine Way. New Pres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7) (英語).
- ^ One World or None: A Report to the Public on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Atomic Bomb.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14-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3)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Chun Wa Wong. Katharine Way 1903- 1995. UCLA. [2014-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1-0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