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元中都博物館

座標41°08′08″N 114°44′17″E / 41.13556°N 114.73806°E / 41.13556; 114.7380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中都博物館
元中都博物館(2024年)
成立2010年12月11日
地址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南山路北側、察哈爾大街東側
坐標41°08′08″N 114°44′17″E / 41.13556°N 114.73806°E / 41.13556; 114.73806
類型考古遺址
館藏規模2739件(套),149件(套)珍貴文物[網 1]
面積9200平方米
參觀人數7.3萬人次(2023年)[網 1]
地圖
地圖

元中都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元中都為核心的考古遺址博物館,是中國首個蒙元歷史專題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個展示單一朝代歷史的博物館。[刊 1]元中都博物館於2012年開館,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展廳面積4700平方米。

元中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一座中都城 半部元朝史》,館藏2739件(套)文物,其中149件(套)為珍貴文物。從元中都遺址出土的螭首、六六幻方行什可被視為鎮館之寶。元中都博物館與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河北師範大學聯合建立有蒙元文化研究中心、蒙漢文化研究中心、草原文化研究中心。

元中都遺址

[編輯]
上左:元中都遺址宮城南門 上右:宮城西城牆
下左:中心大殿(一號殿址) 下右:宮城南牆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六月初二,剛剛即位元武宗頒布詔書,要在旺兀察都建立中都。元中都歷經一年零一月後,主體工程完工。不過此後依然修建有宮城角樓、城牆等建築。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逝世,元中都的建設陷入停滯。此時,元中都三重城垣已建成,宮城大殿和南門、城內道路等設施及主要建築基址已完成,可接待皇帝駐蹕。至少有泰定帝等三位皇帝先後於至治三年(1323年)、泰定三年(1326年)、天曆二年(1329年)至元中都狩獵或做法事。不過到了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中都基本損毀。此後,元中都淡出歷史記載。[新 1]

明清時期開始,該遺址有沙城、白城子的稱呼。清乾隆以後,該遺址多被認為是遼代北羊城遺址。此種說法一直延續到1986年該遺址被列為張北縣文物保護單位之時。不過,張北縣地名辦公室尹自先自1980年代開始質疑白城子是北羊城的論述。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其視為「元中都」,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河北省文物局等單位達成白城子文化遺址即元中都的共識。[新 2][刊 2]從1998年到2024年,元中都遺址經歷過四次大規模考古發掘。[新 3]1999年,元中都遺址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元中都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 4]2018年,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掛牌成立。[新 1]

元中都遺址坐北朝南,整座城平面大致呈「回」字形,由廓城(外城)、皇城、宮城相套而成。其中廓城(外城)平面呈方形,四邊長約2.9千米,城內分布20處建築基址。皇城平面呈長方形,四面城牆與宮城城牆平行,其中東牆、西牆、北牆存有與宮城相結的短隔牆,城內有3處建築基址。宮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牆長600餘米,南、北牆不足550米,城內32座建築基址,其中以大殿規模最大。[新 1]

建館歷史

[編輯]

2009年以前,張北縣並沒有全面開展對元中都的開發、宣傳等工作。2009年,張北縣提出「全方位打造『元中都』文化品牌」。於是,中國共產黨張北縣委員會、張北縣人民政府決定投資8千萬元人民幣建設元中都博物館。[新 5][新 6]博物館最初選擇在張北縣縣城中心,後改為現址。[刊 1]2009年9月博物館奠基,歷經超過1年的建設,2010年9月建成。[網 1]元中都博物館於2010年12月開館。同時,元中都博物館與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河北師範大學聯合成立蒙元文化研究中心、蒙漢文化研究中心、草原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新 5]

2011年2月,河北省第二屆「博物館陳列展精品」評選中,元中都博物館的《一座中都城 半部元朝史》為6個陳列精品之一。[書 1]2020年,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元中都博物館位列其中。[網 2]

地理位置

[編輯]

元中都博物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東南角,南山路北側、察哈爾大街東側。博物館距離元中都遺址15千米,距離張北縣生活區2千米,位於前往壩上草原的必經之路上。[新 3][網 1][刊 1]

主要展覽

[編輯]
元中都博物館展廳

元中都博物館展廳面積3700平方米,臨時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刊 1]元中都博物館基本陳列為《一座中都城 半部元朝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國力強盛的元朝」,講述元代歷史。分為5個單元,分別是「元朝的起源」、「西征與東西文明的交流」、「遷都燕京,改國號大元」、「征服諸國,實現統一」、「元王朝的巨大成就」。第二部分為「各領風騷的元朝三都」,主要介紹元代三都,即元上都元大都元中都。第三部分是「中都考古,半部元朝史」,是陳列的核心部分,講述的是元中都從營建道廢棄的歷史,通過考古研究重新認識並保護、管理古城等。該部分分為6個單元,分別是「元武宗皇帝海山」、「故城迷失,訛傳北羊城」、「調查研究,再現元中都」、「考古精品,壯麗中都」、「一座中都城,半部元朝史」、「遺址保護,加強管理」。第四部分「張北的歷史遺存」,分為2個單元,分別是「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書 2]

重要文物

[編輯]
左:展出的部分台沿螭首 右:角部螭首(複製品)

元中都博物館收藏有2739件(套)文物,其中149件(套)珍貴文物。展出有超過500件元代文物,其中角部螭首、六六幻方行什被《張家口日報》等媒體報道為鎮館之寶。[網 1][新 4]

螭首

[編輯]

自元中都遺址宮城中心大殿出土、徵集的漢白玉螭首有近80件。共有63件台沿螭首和1件角部螭首在元中都博物館序廳展出,其中角部螭首是元代三都中現存唯一的角部螭首。角部螭方形首底座邊長約0.7米,座體與螭首通長約1.5米。螭首向前出龍頭和雙臂,龍頭上唇高翹,吻部突出,張口露齒,雙臂半屈,雙爪嵌入底座。台沿螭首的通長均不超過1米,各台沿螭首形態類似,均為龍首造型,頭部上昂、鼻部弓起、眼球外凸、前額隆出。但各唇、吻、眼、耳等細節均不同,豐瘦也不一。因螭能吞雲吐雨,石雕螭首常作為中國皇家建築的排水口裝飾。[書 3][新 7][新 8]

六六幻方

[編輯]
元中都博物館展出的六六幻方及釋文

六六幻方出土自元中都遺址宮城,是邊長約15厘米的正方形青石石器,上下劈裂成兩片,總厚約3厘米。幻方正面陰刻有縱橫各6道方格線,側邊留有邊緣。每個方格邊長超2厘米,36個方格內陰刻有36個斜向的阿拉伯文數字。幻方正面相對平滑,角部殘,底面有白灰。[書 3]此件六六幻方是中國境內繼於陝西省安西王府遺址出土的鐵質六六幻方後的第二件六六幻方。幻方每行、每列、對角線的六個數字之和均為111。[新 3]六六幻方原置於房基之下,用於防災避邪。[網 3]

行什

[編輯]
元中都博物館展出的行什

行什是中國皇家建築走獸中第十件,也因此得名,現存建築中唯故宮太和殿的中存行什。[新 8]出土自元中都遺址的行什共有5件,都出土於宮城的西南角台。形制基本相同,唯底座貼塑的雲朵大小不同。材質均為泥質紅陶,內含白色砂粒。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殘高34厘米,行什以站立人形的雕塑為主,面容像猴,長髮披肩,頭存束帶,袒胸露腹,披有披巾,手持螺旋狀物,背部有斷翅痕,腿部裸露。行什底座為弧形。[書 3]

建築設計

[編輯]
元中都博物館建築

元中都博物館總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除展廳外還有面積2000平方米的科研辦公場所,建築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刊 1]

建築主基調為「墟之記憶」,建築外牆採用人造石,色彩選擇與元中都遺址殘垣近似的顏色。因元中都遺址主要遺存之一為城牆,所以在設計時將主體建築和室外展廊合圍成如城牆的外輪廓。同時,遺址城門已僅剩垛口,所以設計入口時則未設計突出的主入口,而是像垛口似的裂口、洞口式入口。博物館建築設計時還考慮到遺址傾斜、存有殘洞等殘牆意象。所以元中都博物館建築既有傾斜的幾何化牆體,牆體上也散布著大小不一、用於採光的窗口。核心建築空間為和元中都遺址類似的「回」字形結構格局,以內院、序廳為中心,其他部分環繞四周,由玻璃幾何體塊構成主要造型。建築南側為觀景平台和預留空間,其餘三側為展廳和臨時展廳。臨時展廳既有單獨的出入口和門廳,也與序廳相連。各展廳之間以廊橋、過廳、樓梯等過渡。兩層的展廳層高6米或6米有餘,辦公區域則有夾層。[刊 1]

圖庫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書目
  1. ^ 張忠義 (編). 中国收藏拍卖年鉴2012. 北京: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12: 47. ISBN 978-7-5090-0502-6. 
  2. ^ 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河北社会科学年鉴2011.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2: 376–377. ISBN 9787202061817. 
  3. ^ 3.0 3.1 3.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編). 元中都 : 1998-2003年发掘报告(上).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2: 126–127; 200–201; 211–212. ISBN 9787501034468. 
期刊
  1. ^ 1.0 1.1 1.2 1.3 1.4 1.5 競昕. 墟之记忆——元中都博物馆设计笔记. 藝術設計研究. 2012, (04): 78–83. CNKI SHIZ201204022. 
  2. ^ 馬逵. 元中都遗址的认定过程述略.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1, (01): 17–19. doi:10.16220/j.cnki.cn13-1248/g4.2001.01.004. CNKI ZJKZ200101003. 
網站
  1. ^ 1.0 1.1 1.2 1.3 1.4 元中都博物馆. 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 [2025-01-09]. 
  2. ^ 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PDF). 中國博物館協會. [2025-01-09]. 
  3. ^ 元中都遗址发掘的青石板——六六幻方 它在古代竟有着“特殊”的作用.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台. 2024-12-10 [2025-01-09]. 
報紙
  1. ^ 1.0 1.1 1.2 黃信. 发现元中都 (PDF). 人民日報海外版 (第11版:世界遺產). 2024-12-16 [2025-01-09]. 
  2. ^ 陳力丹. 一座中都城 半部元朝史. 人民日報海外版 (第11版:世界遺產). 2024-04-22 [2025-01-10]. 
  3. ^ 3.0 3.1 3.2 李玉曼; 范海剛. 元中都遗址:边发掘、边研究、边展示. 中國文化報 (第08版:文化遺產). 2024-08-15 [2025-01-09]. 
  4. ^ 4.0 4.1 羅莎. 元中都博物馆:追忆金戈铁马. 中國財經報 (第08版:副刊). 2010-12-16. CNKI CCJB201012160081. 
  5. ^ 5.0 5.1 謝岩. 张北县元中都博物馆开馆. 張家口日報 (第01版). 2010-12-14. CNKI ZJKB201012140011. 
  6. ^ 李雪榮. 从元中都博物馆看有形文化建设——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 中國縣域經濟報 (第10版:產經). 2010-12-23. CNKI JJRN201012230103. 
  7. ^ 孟憲叢. 走进元中都. 中國文物報 (第07版:交流). 2018-08-24. CNKI CWWB201808240073. 
  8. ^ 8.0 8.1 趙曉剛; 丁文捷. 跟随三件镇馆之宝触摸历史. 張家口日報 (第04版:必讀·重要事). 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