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军旅剧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军旅剧是以军事为主题的影剧类型之一,在台湾因《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而实施义务役,逐渐发展出以中华民国国军“军事教育”过程为题材的影片,是中华民国兵役制度下所发展出的特有片种。

在此片种诞生之前,在台湾所存有的军事题材作品,多半是以历史战记为题材的“爱国电影”,也是因为当时的时空背景,战争题材中主要的敌人亦是以日军八年抗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国共内战)居多;这类电影的主角往往都是热血爱国的革命军人。1978年的《黄埔军魂》有别于当代的氛围,为首部以军校训练为题材的电影(之后于1983年又有以中正预校为背景的中视连续剧少年十五二十时》,为首度把军旅主题搬上电视萤光幕)。

同年,改编自小说的《成功岭上》推出,才将焦点转换于平民老百姓作为主角,以大专集训的趣事开启了军旅剧的先河;随后几年也有电视台拍摄同名主题的连续剧。发展之中最关键的便是1987年金鳌勋的《报告班长》,直接以台湾青年必经的成长过程--役男入伍--作为卖点,唤醒了大部分人的陈年记忆而为之轰动,更是将军旅剧的风格给独门别类地确立;为当时受到洋片港片夹杀下,日渐颓疲的中华民国国片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与新的摸索方向。同时却也造成后头一窝风的作品跟进直至欲振乏力。最后是在2000年《报告班长6之报告总司令》结束后,就再也没类似的题材出现了。就此沉寂了10年,直到2010年民视的电视剧《新兵日记》的出现,才又掀起了军旅剧的热潮。

国防部政治作战局委托中华电视公司制作的著名军事教育节目《莒光园地》,名称来源自毋忘在莒,最初的节目名称为《莒光日电视教学》,1988年4月14日更名为《莒光园地》[1]。现于每周四14:10于华视主频首播[2][3],并于周五14:00和周六08:10各重播一次,1975年起在华视播出至今,每集节目约长55分钟。

作品

[编辑]

电影

[编辑]

电视剧

[编辑]

典型角色

[编辑]
班长
为剧中军方的代言者,通常被塑造成克尽己职、冷血无情的形象,在故事之中都会拥有‘魔鬼班长’、‘疯狗班长’、‘机车班长’等封号。而在大部分军旅剧中,班长通常都是士官学校毕业的志愿役士官;鲜少有反映出现今基层部队因人员不足,多半下士班长都是经受训后由义务役转任的实态。
日记兵
故事中的真正主角,在剧中以旁观者的身份,从侧旁记录每位人物的点点滴滴。
天兵
个性天真散漫的甘草人物。
叛逆兵
特质为特立独行、不服管教,即使在表现上拥有优异的能力,却因忽略团体行动的原则,而被班长给盯上招致严加管教,但是到最后都会受到同袍影响而被感化。
台湾原住民
说话时语尾都会有“~的啦”夸张化的口音。事实上,教育普及的当今台湾社会,原住民青年谈吐已无如此强烈的腔调,是军旅剧对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之一。
福利社小姐
营站福利社的女店员。是除了女性军官外,唯一能够名正言顺地存在于军营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是剧中恋爱情节的主要人物。

因军旅剧而闻名的演艺界人士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比翼連理─藝術與科技:從「莒光園地」戲劇節目談起 (PDF). [2020-01-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3-03). 
  2. ^ 每周四14:00播出《国防线上》
  3. ^ 【歷史上的今天】200607060010074_1900軍聞社一甲子 (內有早期《國防線上》片段). [202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