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中市 (州辖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中市
たいちゅうし
日治台湾台中州的
1920年—1945年
台中市章[1] of 台中市
台中市章[1]

台中市役所

台中市在 日治台湾台中州的位置
首府
  • 台中市幸町1丁目11番地
面积 
• 1942年
29.6655平方千米(11.4539平方英里)
人口 
• 1942年
10万1272人
历史
政府
台中市市长 
• 1920-1923
首任:金子惠教
• 1944-1945
末任:佐藤武
历史 
• 实施市制
1920年
• 日本投降,撤离台湾。改制为台中市 (省辖市)
1945年
行政分区16大字34町
前身
继承
台中厅
台中市 (省辖市)
今属于 中华民国台中市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台中市
假名たいちゅうし
平文式罗马字Taichūshi
日语旧字体臺中市


台中市(日语:台中市臺中市たいちゅうし Taichū shi */?)为台湾日治时期时1920年至1945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中州。辖今台中市西区北区东区南区以及中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台中市役所今貌
日治末期美军绘制的台中市地图

1920年10月1日,台湾总督府实施州厅制和台湾市制,将台中街及周边9庄合并成立“台中市”,并将原街庄改为大字,此时市辖域内分为台中顶桥子头公馆东势子旱溪下桥子头树子脚番婆半平厝后垅子等10个大字。1926年4月1日,台中市实施町名改正,将台中大字改为31个町,而顶桥子头、公馆、后垅子、东势子接邻台中市的区域也被纳入町名改正的范围。1932年(昭和7年)10月1日,大屯郡北屯庄邱厝子(部分)赖厝廍(部分)并入台中市,前者编入新高町,后者编入梅枝町[2][3]。1941年(昭和16年)10月1日,大屯郡北屯庄干沟子赖厝廍邱厝子北屯(部分)并入台中市,北屯大字并入台中市的部分因位在台中神社北侧,故改称宫北,而南屯庄土库麻园头亦并入台中市[4],此时台中市下辖31町、15大字。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辖区,市域改制为台中市 (省辖市)北屯乡西屯乡南屯乡在1947年并入台中市。

日治时期台中市行政区划变迁
1899年[5] 1902年[6] 1920年 1941年[4] 现今市辖区
街庄 街庄 街庄 大字 市街庄 大字
东大墩区 东大墩街、小北下街庄、新庄仔庄 台中区 台中街 台中市 台中 台中市 台中 中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
东势仔庄 东势仔庄 东势子 东势子 东区
内新区 旱溪庄 旱溪庄 旱溪 旱溪 东区、北区
后垅区 后垅仔庄 后垅仔庄 后垅子 后垅子 中区、西区、北区
桥仔头区 顶桥仔头庄 顶桥仔头庄 顶桥子头 顶桥子头 东区、南区
公馆庄 公馆 公馆 公馆 西区
下桥仔头庄、瓦窑庄 下桥仔头庄 下桥子头 下桥子头 南区
半平厝庄 树仔脚区 半平厝庄 半平厝 半平厝
树仔脚区 树仔脚庄 树仔脚庄 树子脚 树子脚
番婆庄 番婆庄 番婆 番婆
三十张犁区 三十张犁庄(部分) 二份埔区 三十张犁庄(部分) 北屯庄 北屯(部分) 宫北 北区
二份埔区 干沟仔庄 干沟仔庄 干沟子 干沟子
赖厝廍庄 赖厝廍庄 赖厝廍 赖厝廍
后垅区 邱厝仔庄 邱厝仔庄 邱厝子 邱厝子
土库庄 犁头店区 土库庄 南屯庄 土库 土库 西区
蔴园头庄 蔴园头庄 麻园头 麻园头

昭和10年(1935年)10月28日,台中市发布〈台中市告示第24号〉成立,并发布〈台中市训令第8号〉区长职务规程,将台中市划分成以下各区。区设区长,负责区内之治安、防灾、清洁卫生、统计资料收集、道路、桥梁等公设物的管理。昭和17年(1941年)二战时期,为整合台湾人保甲组织及日本人町会组织,并改组强化各区而成的战时动员机构,将区改制为区会。8月28日发布《台中市区会规程》(台中市训令第8号),区会的名称与区域依照区的名称与区域,并由区长充任会长。

区分 区域 备注
第一区 寿町幸町旭町千岁町明治町利国町村上町末广町、公馆
第二区 橘町宝町荣町大正町绿川町
第三区 锦町新富町新高町
第四区 柳町若松町川端町初音町
第五区 梅ヶ枝町 后垅子于
昭和17年并入第12区
第六区 树子脚半平厝柳町番婆、下桥子头
第七区 顶桥子头
第八区 老松町木下町敷岛町有明町
第九区 樱町楠町曙町花园町
第十区 干城町高砂町、旱溪、东势子
第十一区 宫北、邱厝子、赖厝廍、干沟子 昭和17年新增
第十二区 麻园头、土库、后垅子 昭和17年新增

历任首长

[编辑]

市尹

[编辑]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金子惠教
(?-?)
1920年9月1日[注 1] 1923年2月1日
2 川中子安治郎
(?-?)
1923年2月1日[注 2] 1924年12月23日
3 远藤所六日语遠藤所六
(?-?)
1924年12月23日[注 3] 1928年9月18日[注 4]
4 小岛仁三郎
(1872-?)
1928年9月18日[注 5] 1930年3月29日
5 名和仁一日语名和仁一
(1887-1934)
1930年3月29日[注 6] 1932年4月21日[注 7]
6 古泽胜之
(1894-1943)
1932年4月21日[注 8] 1933年10月3日[注 9]
7 曾根原弘日语曽根原弘
(1902-1939)
1933年10月3日[注 10] 1935年9月2日[注 11]
8 藤田淳教日语藤田淳教
(1896-?)
1935年9月2日[注 12] 1939年4月21日[注 13]
9 安诠院贞熊日语安詮院貞熊
(1889-?)
1939年4月21日[注 14] 1940年6月27日
10 藤田正义日语藤田正義
(1895-?)
1940年6月27日[注 15] 1940年10月28日[注 16]

附注

[编辑]
  1. ^ 台南厅警务课长。
  2. ^ 高雄州高雄郡守。
  3. ^ 原高雄州基隆郡守。
  4. ^ 改任台南州台南市尹。
  5. ^ 原高雄州屏东郡守。
  6. ^ 原台北州劝业课长。
  7. ^ 改任总督官房会计课长。
  8. ^ 台中州彰化郡守。
  9. ^ 原台南州台南市尹。
  10. ^ 原台南州虎尾郡守。
  11. ^ 原台南州内务部教育课长。
  12. ^ 台北州教育课长。
  13. ^ 改任新竹州内务部长。
  14. ^ 原台中州彰化市尹。
  15. ^ 原台南州新丰郡守。
  16. ^ 改任市长。

市长

[编辑]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藤田正义日语藤田正義
(1895-?)
1940年10月28日[注 1] 1943年1月22日
2 山下若松日语山下若松
(1891-?)
1943年1月22日[注 2] 1944年12月16日
3 佐藤武
(?-?)
1944年12月16日[注 3] 1945年10月25日

附注

[编辑]
  1. ^ 原市尹。
  2. ^ 高雄州屏东市长。
  3. ^ 糖业试验所庶务课长。

市徽

[编辑]

日治时期的台中市市徽是在日治时期1921年(大正十年)配合台中市役所落成,经公开征选再由市协议会市议会前身)议员投票决定而产生,以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台北铁道工务课的中村与松所设计的作品作为市章。今日台中公园炮台山望月亭、台中放送局的建筑上亦可见到。战后该图章由省辖台中市沿用为市徽。[1]

人口

[编辑]

昭和11年当时的统计

  • 总人口 74,839人
    • 详细包含
      • 内地人(日本):16,400
      • 本岛人(台湾):56,330人
      • 朝鲜、外国人:2,109人

设施

[编辑]

官公署

[编辑]

教育

[编辑]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医疗

[编辑]

市场

[编辑]

交通

[编辑]
大正町通一景
铁路
指定道路

昭和14年(1939年)当时包含以下“指定道路”

  • 台中南屯道
  • 台中沙鹿道(今台湾大道
  • 台中公馆道
  • 台中南投道

神社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台中市政府. 中市簡介>市徽介紹. 省辖台中市政府网站,备份于台湾网站典藏系统. 国家图书馆. 2009-01-19. [失效链接]
  2. ^ 府令第44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32-09-15. 
  3. ^ 台中市役所. 臺中市管內概況. 1939-02-14. 
  4. ^ 4.0 4.1 府令第169、170號. 台湾总督府报. 1941-09-13. 
  5. ^ 台湾总督府. 臺中縣令第七號街庄長管轄區域ノ件.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6. ^ 臺中廳令第12號.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0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