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罗伯特·孟席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伯特·孟席斯爵士阁下
The Rt Hon Sir Robert Menzies
KT AK CH FRS QC
1952年的孟席斯
澳大利亚 第12任澳大利亚总理
任期
1949年12月19日—1966年1月26日
君主乔治六世
伊丽莎白二世
前任本·奇夫利
继任哈罗德·霍尔特
任期
1939年4月26日—1941年8月26日
君主乔治六世
前任厄尔·佩吉
继任亚瑟·法登
个人资料
出生1894年12月20日
 英国维多利亚殖民地Jeparit
逝世1978年5月15日(83岁)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Malvern
墓地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公墓
政党澳大利亚民族党(1931)
统一澳大利亚党(1931-1945)
澳大利亚自由党(1945-1978)
配偶帕蒂·孟席斯
儿女4

罗伯特·戈登·孟席斯爵士,KTAKCHFRSQC(英语:Sir Robert Gordon Menzies,1894年12月20日—1978年5月15日),澳大利亚政治家,第12任澳大利亚总理,是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澳大利亚总理,前后两度任职达18年半(1939-1941;1949-1966)。孟席斯早年属于统一澳大利亚党,后来经历过了一段艰难时期,再创立澳大利亚自由党,此后仕途一帆风顺,并对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澳大利亚政坛起重要影响力。孟席斯聪慧且富有人格魅力,不论在议会还是选举场合,他皆以雄辩滔滔著称。

读音

[编辑]

“孟席斯”的翻译根据的是其姓氏在现代澳大利亚英语中的普遍读音,但该姓出自苏格兰,在苏格兰语中的读音是“明格斯”,而孟席斯本人自称及受人称呼都比较喜欢“明格斯”,因此孟席斯得到“”(英语:Ming)的别称。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1908年2月,13岁的孟席斯因学业成绩优异被《Melbourne Punch》报纸报道。

1894年12月20日,孟席斯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时为英国殖民地)西部维么拉(Wimmera)的杰帕里特(Jeparit),其祖籍为英国苏格兰高地地区。他的父亲是位零售店店主,兼任州议员,叔父和岳丈也同样是政治人物。孟席斯小时曾经在单室学校上学,其后转到墨尔本巴拉来特区内的私人学校读书,自年少时期起便成绩优异。1916年,孟席斯自墨尔本大学法律系以一级荣誉毕业。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但孟席斯却没有像他的兄长们一样投身军队,继续学业。在1918年,孟席斯取得了大律师资格,到1920年的时候更开始在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执业。同年9月27日,他与帕蒂·莱基(Pattie Leckie)结婚,而莱基的父亲是联邦国会议员。

投身政治

[编辑]

在1928年,孟席斯不再执业,转移投身政治,成为维多利亚州立法上院议员,任内被指责没有在一战参军而险些失去议席。到1929年,孟席斯获英王英皇律师衔,同时改任维多利亚州立法下院议员。自1932年至1934年,他又同时在维州政府供职,先后担任州司法厅长、铁路厅长和副州长等职务。

1934年,孟席斯离开维多利亚州议会,转而投身联邦事务,并代表统一澳大利亚党出选众议院位于墨尔本库扬选区并当选。当选以后,他随即在约瑟夫·莱昂兹(Joseph Lyons)的联邦政府中出任司法部长和工业部长,不久以后又兼任统一澳大利亚党的副党魁。在当时,他被外界认定是莱昂兹的接班人,更有不少传言指他即将取代莱昂兹的地位,但他随即加以否认。1938年,新南威尔斯州卧龙岗市肯布拉港发生码头工人罢工,拒绝将生铁装船运往正在进行侵华战争日本,此即达尔弗拉姆事件。时任联邦工业部长的孟席斯态度强硬,严令码头工人将生铁装船,双方争持不下,促使孟席斯在1939年辞职以示不满。但不久以后,同年4月7日,总理莱昂兹在任上逝世,使孟席斯的仕途发生了改变。

首度担任总理

[编辑]

莱昂兹逝世后,乡村党党魁厄尔·佩基爵士(Sir Earle Page)曾短暂出任看守政府总理。1939年4月26日,孟席斯当选为新任统一澳大利亚党党魁,遂出任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的首个总理任期并不十分顺利,初期,由于厄尔·佩基爵士不愿加入他的政府,曾爆发组阁危机。当时佩基爵士在议会指责孟席斯在一战时期没有参军是胆小的行为,又指孟席斯上位是背叛了莱昂兹,使孟席斯处境尴尬,最终他只好筹组了一个弱势政府。数个月后,佩基爵士不再担任乡村党党魁,继任党魁阿尔奇·戴维·卡梅伦(Archie Cameron)表示愿意与联合党合作组成联合政府,此次危机才得以化解。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孟席斯遂成为了战时总理。他虽然努力设法使国家上下团结一致,但其未在一战参军的背景,大大减低了国民对他的信任。在1940年的大选中,联合党选情低迷,幸好得到了两名无党籍议员的支持,政府才不至于垮台。选后,孟席斯有意找工党约翰·卡廷筹组联合政府,但遭到了拒绝。

1941年,孟席斯前往英国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其他领袖商讨战略,但当时其在国内政坛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当孟席斯返回澳大利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经失去支持,迫于无奈下,孟席斯在8月28日辞去了总理一职,由乡村党党魁亚瑟·法登(Arthur Fadden)接任。不久以后,他又失去统一澳大利亚党党魁的地位。一系列的打击使得孟席斯灰心丧气,他在此间几乎绝迹于政坛。

在野生涯及再任总理

[编辑]

1941年10月,工党的约翰·卡廷上台,此后取得稳定的支持,到1946年的时候更顺利由其继承人本·奇夫利(Ben Chifley)接任总理。至于孟席斯则在1944年开始筹组一个“反工党”的新政党,以取代垂死的统一澳大利亚党,结果在1945年年初,孟席斯成立了澳大利亚自由党,由他出任党魁,并走保守的路线。

二战完结后,随着冷战的开始,使得国民对工党的支持也开始动摇。在1947年奇夫利指他有意把澳大利亚的私营银行国有化,立即引起中产阶层的强烈不满,孟席斯于是从中取得不少支持。不久之后澳大利亚共产党于1949年发动一次矿工罢工,更反而使他的声望急升,结果孟席斯在同年12月再次当选总理。

虽然孟席斯当选总理,但工党仍然控制着参议院,使孟席斯政府的施政存有困难。在1951年,孟席斯试图推动立法取缔共产党,以便动议一旦被参议院否决,便可以借机会解散国会举行大选。但出乎意料的是,取缔共产党的法案在参议院得到通过,却被高等法院裁定违宪而未能执行。其后,参议院否决了他的银行法案,孟席斯才成功解散国会,并在新一轮的选举中成功控制两院。

在1951年下半年,孟席斯寻求以公投的方式修宪,以取缔共产党。当时新任工党党魁H·V·伊瓦特(H.V. Evatt)以公民自由为理由,发起一连串运动反对取缔共产党,结果公投以些微票数否决了取缔行动。另外,孟席斯又派兵参与朝鲜战争,并与美国维持紧密的同盟关系。

然而,当时国内的经济却呈现衰退的景象,舆论更认为工党的伊瓦特有望在1954年的大选中胜出。就在大选举行前不久,孟席斯向外界宣布一名苏联堪培拉外交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Vladimir Petrov),已经变节澳大利亚,并且有证据显示苏联已在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间谍网(请见彼得罗夫事件)。事件激起了澳大利亚人对冷战的恐惧心理,使得孟席斯在大选胜出。事后工党指责事件是由孟席斯自编自导,但指控终究没有根据支持。

1954年的大选,由于对待共产党的态度使工党出现分裂,而票源的分散使得孟席斯继续在1955年和1958年的大选中两败伊瓦特,继续出任总理。在这个时候,澳大利亚在战后的经济已经全面恢复,大量的新移民带来庞大的劳动力,亦带动房地产的蓬勃发展。而农产品的出口价格又有所上升,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保障。工党当时作风老旧,难与孟席斯的自由党相较量。

亚瑟·卡尔韦尔(Arthur Calwell)在1960年接任工党党魁后,曾给孟席斯带来一点忧虑,当时孟席斯错估通货膨胀,造成失业率提升,以致在1961年的选举中,孟席斯只取得2席的多数优势。但由于他善用工党分裂的机会,成功分化工党,所以在1963年的大选中,再次成功拉开多数优势的差距,连续第七次取得胜利。这次选举是澳大利亚首个有电视转播的选举。虽然孟席斯已年近70岁,但面对摄影镜头依旧从善如流,同年获英国朝廷册封为蓟花勋爵士。

在1965年,孟席斯作出了一个错误决定,就是出兵越南和重新推行征兵制,这个决定最初得到了国民的普遍欢迎,但对后届的政府却变成极大的困扰。尽管孟席斯务实地接受了二战后太平洋的新局势,与美国结成紧密同盟的关系,但仍然不减他对英国,以及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仰慕之情。虽然女王曾在1954年访问澳大利亚,但国民在此后10年间,对王室的狂热却有所消减;然而,孟席斯对王室却始终如一。伊丽莎白二世在1963年再访澳大利亚时,孟席斯甚至引用的伊丽莎白一世御用诗人巴纳比·古奇(Barnabe Googe)的诗文,对女王称颂道:“我只看见她经过,就会爱她到永远。”

晚年

[编辑]

孟席斯于1966年1月退休,并由他的前财政部长哈罗德·霍尔特(Harold Holt)接任自由党党魁和澳大利亚总理。退休以后,孟席斯获女王委任为五港总督,此外他又前往美国,走访各地进行演说,并写了两册回忆录。然而,1968年和1971年的两次中风,使孟席斯渐少出席公众场合。另外,他又于晚年对旧同胞作猛烈抨击。

1978年5月15日,孟席斯因心脏病卒于墨尔本市郊的马耳威恩(Malvern),终年84岁。死后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略论

[编辑]

孟席斯两任总理,前后18年5个月又12日,是史上任职最长的澳大利亚总理。当中在第二段任期,孟席斯更主宰了澳大利亚的政治,而这种威权在澳大利亚是绝无仅有的。虽然他的首任任期是一个失败,但他在第二段任期却成功建立起保守的政治势力,这可谓是很大的政治成就。另一方面,孟席斯对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以及堪培拉的发展均甚有建树。

批评者则认为,孟席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建基于战后的经济繁荣,以及他善用民众的恐共心理。此外,澳大利亚工党在1950年代的分裂也造就孟席斯政府的稳定。相反在当时的自由党,孟席斯的地位无可挑战,更被认为是自由党内最伟大的英雄。

孟席斯素以辞锋锐利著称,有次他在地方选区演讲,有滋事份子对他说:“如果你是天使长加百利,我一定不会投票给你。”孟席斯则不慌不忙的回应到:“如果我是天使长加百利,恐怕你不会活在我的选区。”此外,孟席斯死后不久,曾有人打算为他写一本官方传记,但其遗孀为了维护丈夫名声而拒绝提供协助。一直到1991年,孟席斯家族才委人撰写传记,最后传记才在1993年和1999年分两册出版。

荣誉

[编辑]

殊勋

[编辑]

以他命名的事物

[编辑]

杂记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Alan Martin, Robert Menzies: A Life, two volumes,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93 and 1999 (受帕蒂·孟席斯女爵士之影响,推迟多年方才撰写)
  • Judith Brett, Robert Menzies' Forgotten People, Macmillan, 1992 (该书较具批评性)

外部链接

[编辑]
官衔
前任者:
厄尔·佩基爵士
澳大利亚总理
1939年—1941年
继任者:
亚瑟·法登
前任者:
理查德·凯西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
1940年—1941年
继任者:
珀西·斯宾德
前任者:
亚瑟·法登
反对党领袖
1943年—1949年
继任者:
本·奇夫利
前任者:
新创设
澳大利亚自由党党魁
1945年—1966年
继任者:
哈罗德·霍尔特
前任者:
本·奇夫利
澳大利亚总理
1949年—1966年
前任者:
丘吉尔爵士
五港总督
1966年—1978年
继任者:
伊丽莎白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