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坛三巨头
职业奖金 | US$ 4.51亿 |
---|---|
单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3455–724(82.68%) |
冠军头衔 | 294个[a] |
大满贯单打成绩 | |
澳网 | 冠军(2004F, 2006F, 2007F, 2008D, 2009N, 2010F, 2011D, 2012D, 2013D, 2015D, 2016D, 2017F, 2018F, 2019D, 2020D, 2021D, 2022N, 2023D) |
法网 | 冠军(2005N, 2006N, 2007N, 2008N, 2009F, 2010N, 2011N, 2012N, 2013N, 2014N, 2016D, 2017N, 2018N, 2019N, 2020N, 2021D, 2022N, 2023D) |
温网 | 冠军(2003F, 2004F, 2005F, 2006F, 2007F, 2008N, 2009F, 2010N, 2011D, 2012F, 2014D, 2015D, 2017F, 2018D, 2019D, 2021D, 2022D) |
美网 | 冠军(2004F, 2005F, 2006F, 2007F, 2008F, 2010N, 2011D, 2013N, 2015D, 2017N, 2018D, 2019N, 2023D) |
其他大型单打赛事 | |
ATP总决赛 | 冠军(2003F, 2004F, 2006F, 2007F, 2008D, 2010F, 2011F, 2012D, 2013D, 2014D, 2015D, 2022D, 2023D) |
奥运会 | 冠军 (2008N, 2024D) |
双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337–250(57.41%) |
冠军头衔 | 20 |
大满贯双打成绩 | |
澳网 | 第三轮 (2003F, 2004N, 2005N) |
法网 | 第一轮 (2000F, 2006D) |
温网 | 八强 (2000F) |
美网 | 四强 (2004N) |
其他大型双打赛事 | |
奥运会 | 冠军 (2008F, 2016N) |
团体成绩 | |
戴维斯杯 | 冠军 (2004N, 2008N, 2009N, 2010D, 2011N, 2014F, 2019N) |
霍普曼杯 | 冠军 (2001F, 2018F, 2019F) |
奥运奖牌纪录 | |||
---|---|---|---|
奥运网球 | |||
2008 北京 | 单打N | ||
2024 巴黎 | 单打D | ||
2008 北京 | 双打F | ||
2016 里约 | 双打N | ||
2012 伦敦 | 单打F | ||
2008 北京 | 单打D |
网坛三巨头 (Big Three Tennis),也称“网坛三大天王”,指大满贯夺得最多的三位选手费德勒、纳达尔、乔科维奇[1][2][3][4][5],200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至202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21年间,87次大满贯中,夺得66座冠军(75.9%),包括乔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的24、22、20座冠军[6],2003年起,至今21年,2003年的罗迪克、2016年的穆雷、2022年的阿尔卡拉斯除外,其它18年都是三巨头之一在年终世界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一总周数,乔科维奇428周、费德勒310周、纳达尔209周,共947周,在2007、2008、2009、2010、2011、2014、2018、2019年,共八年,三巨头垄断世界排名前三[7]。
纳达尔夺得14座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乔科维奇夺得10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费德勒夺得8座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费德勒与桑普拉斯和康诺尔斯同样在美国网球公开赛夺得5座冠军,三巨头都夺得过年度四座大满贯,完成生涯大满贯,在ATP1000大师赛,三巨头冠军数也是前三,乔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夺得40、36、28座冠军,乔科维奇是唯一夺得所有九项ATP1000大师赛,完成生涯金大师的选手[8],且完成两次,在ATP年终总决赛夺得13座冠军,乔科维奇夺得7座冠军,费德勒夺得6座冠军。
三巨头代表国家夺得戴维斯杯、霍普曼杯、ATP杯、奥运,在戴维斯杯,纳达尔在2004、2008、2009、2011、2019年为西班牙夺下五次冠军,乔科维奇和费德勒为塞尔维亚在2010年及瑞士在2014年夺得首次冠军,在ATP杯,乔科维奇在2020年为塞尔维亚夺得冠军,在奥运,三巨头夺得四枚金牌、一枚银牌、一枚铜牌,纳达尔夺得一枚单打金牌、一枚双打金牌,达成生涯金满贯,费德勒夺得一枚单打银牌、一枚双打金牌,乔科维奇夺得一枚单打铜牌、一枚单打金牌,费德勒在2001年、2018年、2019年为瑞士夺得三次霍普曼杯冠军。
历史
[编辑]首次出现
[编辑]在1998年赛季,17岁时,费德勒进入职业网坛,且首次亮相ATP巡回赛[9][10],在1999年赛季,完成首次完整赛季,在2002年赛季结束,费德勒世界排名第六。
纳达尔在2001年赛季,15岁时进入职业网坛,在2002年4月首次亮相,纳达尔夺得ATP巡回赛首胜[11]。
乔科维奇在2003年赛季,16岁时进入职业网坛,在2004年赛季,乔科维奇首次亮相ATP巡回赛[12]。
2000年代被视为网坛时代交替,曾夺得冠军的年老选手纷纷退役,一些新世代选手取得突破[13][14]。
2003年~2004年,2003年温网后,费德勒登上巅峰
[编辑]费德勒的突破是在2003年赛季夺得第一座大满贯冠军在200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15],在200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第四轮输给戴维·纳尔班迪安,决赛由罗迪克击败费雷罗夺冠[16],在ATP年终总决赛,决赛击败阿加西夺冠,以世界排名第二结束2003年赛季,仅次于罗迪克。
费德勒在200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萨芬夺冠,200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击败罗迪克夺冠,200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休伊特夺冠,仅在200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第三轮输给古斯塔沃·库尔滕,决赛由高迪奥击败吉列尔莫·科里亚夺冠[17],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一次未能夺冠,在2月2日站上世界排名第一至结束2004年赛季[18],另外,在2004年迈阿密大师赛,纳达尔击败费德勒[19],2004年赛季的费德勒夺得三座大满贯冠军之外,也夺得迪拜网球锦标赛、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汉堡大师赛、哈雷公开赛、瑞士室内网赛、加拿大大师赛、泰国网球公开赛、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另外,费德勒参加2004年奥运,第二轮输给伯蒂奇,在ATP年终总决赛,决赛击败休伊特夺冠。
2005年~2007年,费德勒持续统治,纳达尔统治红土赛季
[编辑]2005年~2007年,费德勒持续统治,红土赛季除外,2005年赛季的费德勒夺得两座大满贯冠军之外,也夺得卡达公开赛、鹿特丹公开赛、迪拜网球锦标赛、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迈阿密大师赛、汉堡大师赛、哈雷公开赛、辛辛那提大师赛、泰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在200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至200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期间,费德勒以67胜2败的战绩夺得八座大满贯冠军,费德勒在期间的两败是200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和2007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纳达尔赏给的,200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和200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罗迪克夺冠,200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阿加西夺冠,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马科斯·巴格达蒂斯夺冠,200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费尔南多·冈萨雷斯夺冠,200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20]和200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1]击败纳达尔夺冠,费德勒在期间一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2006年赛季的费德勒夺得三座大满贯冠军之外,也夺得卡达公开赛、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迈阿密大师赛、马德里大师赛、哈雷公开赛、日本网球公开赛、加拿大大师赛、瑞士室内网赛、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另外,在2005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四强输给萨芬,萨芬决赛击败莱顿·休伊特夺冠[22],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二次未能夺冠。
2005年赛季,纳达尔取得突破,包括红土24连胜和夺得第一座大满贯冠军在200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马里亚诺·普埃尔塔[23],四强击败费德勒,站上世界排名第二,2005年赛季的纳达尔夺得一座大满贯冠军之外,也夺得巴西公开赛、墨西哥公开赛、蒙特卡洛大师赛、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罗马大师赛、瑞典网球公开赛、斯图加特公开赛、马德里大师赛、加拿大大师赛冠军,另外,在2005年~2007年的红土赛季期间只输过一场,2006年辛辛那提大师赛八强输给费雷罗,最终,罗迪克决赛击败费雷罗[24],2007年汉堡大师赛决赛输给费德勒,马德里大师赛八强输给戴维·纳尔班迪安,最终,戴维·纳尔班迪安四强及决赛击败乔科维奇、费德勒[25],巴黎大师赛决赛输给戴维·纳尔班迪安[26],纳达尔在红土81连胜,从200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0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和纳达尔连胜11座大满贯冠军,经常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和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碰头。
乔科维奇在2005年赛季进入世界排名前一百[27],在2006年赛季进入世界排名前二十[28],然而,乔科维奇在2007年赛季打进200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输给费德勒和200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四强对纳达尔受伤退赛和2007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输给纳达尔,开始挑战纳达尔和费德勒[29],乔科维奇也夺得迈阿密大师赛、加拿大大师赛冠军和葡萄牙公开赛冠军,在2007年站上世界排名第三[30]。
2008年~2010年,费德勒和纳达尔统治,乔科维奇挑战
[编辑]在200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四强击败费德勒,首次打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终止费德勒连续十次大满贯打进决赛[31],乔科维奇击败特松加,夺得第一座大满贯冠军,在迪拜网球锦标赛,乔科维奇四强输给罗迪克,罗迪克决赛击败费利西亚诺·洛佩斯[32],随后,乔科维奇站上世界排名第三至结束2008年赛季[33]。
另外,在迈阿密大师赛,纳达尔决赛输给尼古拉·达维坚科[34],费德勒和纳达尔在200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和200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35]碰头,纳达尔夺得这两座大满贯冠军,而200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也被誉为是最伟大的网球比赛之一[36][37],8月,纳达尔在2008年北京奥运八强击败穆雷[38],决赛击败费尔南多·冈萨雷斯夺得男子单打金牌[39],但在辛辛那提大师赛四强输给乔科维奇,纳达尔8月站上世界排名第一,终止费德勒连续237周蝉联世界排名第一[40][41],在2008年北京奥运,费德勒八强输给詹姆斯·布莱克,乔科维奇四强输给纳达尔,最终击败詹姆斯·布莱克,夺得铜牌[42],费德勒在男子双打夺得金牌[43],在200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四强中击败乔科维奇,纳达尔四强输给穆雷[44],费德勒决赛击败穆雷,夺得连续五座美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13座大满贯冠军,在巴黎大师赛,费德勒、纳达尔八强退赛,最终,特松加决赛击败戴维·纳尔班迪安[45],随后,乔科维奇击败尼古拉·达维坚科,首次在ATP年终总决赛夺冠[46],纳达尔因伤退出ATP年终总决赛,但仍以世界排名第一结束2008年赛季。
2009年,三巨头占据世界排名前三[47],在200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纳达尔决赛击败费德勒,夺得第一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这是纳达尔连续三次击败费德勒,纳达尔也夺得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48]、蒙特卡洛大师赛、罗马大师赛冠军,但200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第四轮被罗宾·索德林击败,这是纳达尔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第一败,而费德勒夺得第一座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在决赛中击败罗宾·索德林,追平桑普拉斯,完成生涯大满贯,前四次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费德勒都输给纳达尔[49],纳达尔因膝伤退出200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50],费德勒随后在200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击败罗迪克,夺得第15座大满贯冠军[51],超越桑普拉斯。
随着纳达尔受伤,乔科维奇世界排名提升,终止费德勒和纳达尔世界排名前二长达211周的统治,在200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四强输给费德勒[52],纳达尔四强被德尔波特罗击败,德尔波特罗决赛击败费德勒夺冠[53],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三次未能夺冠,随后,纳达尔在上海大师赛决赛输给尼古拉·达维坚科[54],在ATP年终总决赛,尼古拉·达维坚科决赛击败德尔波特罗[55],2009年赛季结束,费德勒、纳达尔、乔科维奇连续两年世界排名前三。
2010年赛季,三巨头持续统治[56],2010年赛季初,费德勒夺得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在决赛击败穆雷,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一,但连续23次大满贯四强被终止,在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纳达尔四强输给伊万·留比契奇,最终,伊万·留比契奇决赛击败罗迪克[57],在迈阿密大师赛,纳达尔四强输给罗迪克,最终,罗迪克决赛击败伯蒂奇[58],在201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十六强输给罗宾·索德林,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八强输给伯蒂奇,终止费德勒连续七年打进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纳达尔继续在红土统治,夺得蒙特卡洛大师赛、马德里大师赛、罗马大师赛冠军,决赛击败费尔南多·沃达斯科、费德勒、费雷尔,也夺得201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决赛击败罗宾·索德林[59],纳达尔也击败伯蒂奇夺得201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在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四强击败费德勒,决赛输给纳达尔,纳达尔达成金满贯,纳达尔四强击败米哈伊尔·尤日尼[60],纳达尔完成生涯大满贯,在ATP年终总决赛,费德勒决赛以三盘击败纳达尔,三巨头以连续三年世界排名前三结束2010年赛季[61][62]。
2011年~2013年,三巨头主导
[编辑]2011年赛季被乔科维奇主宰,乔科维奇夺得六座硬地冠军,一座草地冠军,三座红土冠军,包括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201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201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和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迈阿密大师赛、马德里大师赛、罗马大师赛、加拿大大师赛、塞尔维亚网球公开赛、迪拜网球锦标赛冠军,开季打出41连胜,直到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被费德勒击败,在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四强击败费德勒,决赛击败穆雷夺冠,在201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击败纳达尔夺冠后,站上世界排名第一[63],另外,费德勒八强被特松加击败,在201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四强击败费德勒,决赛同样击败纳达尔夺冠[64],纳达尔四强击败穆雷[65],乔科维奇2011年赛季对纳达尔、费德勒战绩10胜1败[66],乔科维奇2011年赛季也被誉为网球最佳赛季之一[67][68][69][70]。
乔科维奇2011年赛季打出70胜6败战绩[71],纳达尔世界排名第二,也夺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击败费德勒,纳达尔以0胜6败对乔科维奇战绩,结束2011年赛季[72]。
费德勒2011年赛季表现不佳,自2003年后首次未夺得大满贯冠军,2011年11月,费德勒跌至世界排名第四,自2003年后首次跌出世界排名前三,然而,费德勒最后夺得巴黎大师赛和ATP年终总决赛冠军,都击败特松加,确保以世界排名第三结束2011年赛季。
三巨头在2012年各夺得一座大满贯冠军,乔科维奇击败纳达尔夺得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在201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则被穆雷击败,穆雷夺得第一座大满贯冠军,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四次未能夺冠,而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也被誉为是最伟大的网球比赛之一[73],纳达尔击败乔科维奇夺得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74][75][76]、蒙特卡洛大师赛、罗马大师赛冠军,费德勒击败穆雷,夺得201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77],乔科维奇以世界排名第一持续至2012年7月被费德勒超越,费德勒两年后首次再夺得大满贯冠军,费德勒随后超越桑普拉斯286周世界排名第一,以302周世界排名第一作收[78],随后,费德勒在2012年伦敦奥运决赛输给穆雷,夺得银牌,费德勒在2012年11月将世界排名第一让给乔科维奇,乔科维奇和费德勒在ATP年终总决赛决赛碰头,乔科维奇直落二击败费德勒,2011年赛季及2012年赛季都以世界排名第一结束,此外,乔科维奇夺得迈阿密大师赛、加拿大大师赛、上海大师赛冠军,费德勒夺得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马德里大师赛、辛辛那提大师赛冠军,纳达尔则因伤缩短2012年赛季,纳达尔在201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第二轮被卢卡斯·拉索尔击败[79],纳达尔因伤退出2012年赛季剩下的比赛,但仍以世界排名第四结束2012年赛季。
2013年赛季,费德勒在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四强输给穆雷,乔科维奇击败穆雷夺得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80][81],另外,纳达尔击败费雷尔,夺得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82][83],纳达尔在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击败乔科维奇也被誉为是最伟大的网球比赛之一[84][85][86],然而,乔科维奇在蒙特卡洛大师赛终结纳达尔八连冠[87],在201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88],费德勒第二轮输给谢尔盖·斯塔霍夫斯基,纳达尔首轮输给史提夫·达尔西斯,终止费德勒连续36次大满贯打进八强[89],最后,乔科维奇决赛输给穆雷[90],穆雷夺得第二座大满贯冠军,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五次未能夺冠,随后,纳达尔击败米洛斯·劳尼奇,夺得加拿大大师赛冠军和击败约翰·伊斯内尔夺得辛辛那提大师赛冠军,在201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乔科维奇夺冠[91]。
纳达尔和乔科维奇主宰2013年赛季,年终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纳达尔2013年赛季夺得巴西公开赛、墨西哥公开赛、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马德里大师赛、罗马大师赛、法国网球公开赛六座红土冠军和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加拿大大师赛、辛辛那提大师赛、美国网球公开赛四座硬地冠军,乔科维奇夺得一座大满贯冠军,在ATP年终总决赛决赛击败纳达尔[92],以22连胜结束2013年赛季,费德勒则经历最糟糕的赛季,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四强被穆雷击败,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八强被特松加击败,201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第四轮被托米·罗布雷多击败,也没夺得任何一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费德勒年终世界排名第六,只夺得一座哈雷公开赛冠军,击败米哈伊尔·尤日尼,费德勒2013年赛季受到背伤影响[93]。
2014年,三巨头主导稍微下降
[编辑]费德勒状态下滑,使三巨头影响力引起讨论[94][95][96][97][98][99][100][101][102],在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瓦林卡八强击败乔科维奇,决赛击败纳达尔夺得第一座大满贯冠军,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六次未能夺冠[103],有些选手表示有机会挑战三巨头[104][105][106][107],费德勒世界排名跌至第八,然而,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和迈阿密大师赛,乔科维奇决赛击败费德勒和纳达尔夺冠[108][109],在蒙特卡洛大师赛,费德勒决赛输给瓦林卡[110],此外,纳达尔在马德里大师赛因锦织圭退赛而夺冠,里约网球公开赛击败亚历山大·多尔戈波洛夫夺冠,但罗马大师赛决赛输给乔科维奇[111],然而,在锦织圭背部受伤退赛后,夺得马德里大师赛冠军[112],纳达尔也夺得201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四强击败穆雷,决赛击败乔科维奇,另外,费德勒第四轮输给厄内斯特·古尔比斯。
纳达尔在201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第四轮输给尼克·克耶高斯,在201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米洛斯·劳尼奇打进四强[113],然而,乔科维奇击败格里戈尔·迪米特罗夫,费德勒击败米洛斯·劳尼奇,乔科维奇以五盘击败费德勒夺得第2座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114]。
费德勒打进加拿大大师赛决赛被特松加击败[115],费德勒击败费雷尔夺得辛辛那提大师赛冠军[116],夺得自2012年辛辛那提大师赛后,第一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重返世界排名第二,超越因手腕受伤而缩短2014年赛季的纳达尔[117],然而,在201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锦织圭和西里奇四强击败乔科维奇和费德勒,西里奇决赛击败锦织圭,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七次未能夺冠[118],费德勒击败吉尔·西蒙夺得上海大师赛冠军,随后,乔科维奇击败米洛斯·劳尼奇夺得巴黎大师赛冠军。
在ATP年终总决赛决赛,费德勒在四强击败瓦林卡后,以受伤为由退赛[119],乔科维奇夺冠,费德勒随后参加戴维斯杯,以3比1击败法国,为瑞士夺得戴维斯杯冠军[120],2014年赛季结束,乔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再次占据年终世界排名前三。
2015年~2016年,乔科维奇统治,费德勒挑战
[编辑]在2015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纳达尔八强输给伯蒂奇,费德勒第三轮输给安德烈亚斯·塞皮,乔科维奇决赛击败穆雷夺冠[121][122][123][124],且在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决赛击败费德勒夺冠,迈阿密大师赛决赛击败穆雷夺冠,蒙特卡洛大师赛决赛击败伯蒂奇夺冠[125][126],纳达尔在马德里大师赛决赛输给穆雷[127],也让纳达尔世界排名跌至第七,这是纳达尔自2005年后首次世界排名跌出前五,乔科维奇在罗马大师赛决赛击败费德勒夺冠,纳达尔则经历最糟糕的红土赛季,没夺得任何一座红土冠军,而乔科维奇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八强首次击败纳达尔[128],这是纳达尔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第二败,也让纳达尔世界排名跌至第十,瓦林卡八强击败费德勒,乔科维奇四强以五盘击败穆雷[129],但决赛输给瓦林卡,瓦林卡夺得第二座大满贯冠军,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八次未能夺冠[130]。
随后,费德勒在201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四强直落三击败穆雷[131],乔科维奇决赛以四盘击败费德勒夺冠,连续两次阻挡费德勒夺得第8座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132],费德勒击败乔科维奇,夺得辛辛那提大师赛冠军,乔科维奇在加拿大大师赛决赛输给穆雷[133][134],201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乔科维奇以四盘击败费德勒夺冠[135],另外,纳达尔在第三轮输给法比奥·福尼尼。
随后,乔科维奇在中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纳达尔夺冠,上海大师赛决赛击败特松加夺冠,巴黎大师赛决赛击败穆雷夺冠,ATP年终总决赛击败费德勒夺冠,乔科维奇2015年赛季也被誉为是网球最佳赛季之一[136],夺得10座顶级赛事冠军,且是网坛之最,包括三座大满贯及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迈阿密大师赛、蒙特卡洛大师赛、罗马大师赛、上海大师赛、巴黎大师赛和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对纳达尔和费德勒战绩9胜3败,并且31次击败世界排名前十,2015年赛季结束,乔科维奇世界排名第一。
在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纳达尔第二轮输给费尔南多·沃达斯科,乔科维奇四强击败费德勒,直落三击败穆雷夺冠,另外,乔科维奇击败纳达尔夺得第五座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冠军和击败锦织圭夺得第六座迈阿密大师赛冠军,纳达尔在蒙特卡洛大师赛击败加埃尔·孟菲尔斯夺得第九冠,乔科维奇打进马德里大师赛和罗马大师赛决赛,击败穆雷,夺得马德里大师赛冠军,罗马大师赛输给穆雷,在201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击败穆雷,完成生涯大满贯,并且乔科维奇夺得ATP世界排名积分史上最高的16950分,在201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纳达尔因伤退赛,乔科维奇第三轮输给萨姆·奎里,费德勒四强输给米洛斯·劳尼奇,米洛斯·劳尼奇决赛输给穆雷,穆雷夺得第三座大满贯冠军,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九次未能夺冠,另外,费德勒因膝伤退出2016年赛季剩下的比赛,错过2016年里约奥运和201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137]。
在2016年里约奥运,乔科维奇在男子单打首轮被德尔波特罗击败[138],德尔波特罗四强击败纳达尔,纳达尔铜牌战输给锦织圭,但夺得男子双打金牌,另外,乔科维奇击败锦织圭夺得加拿大大师赛冠军,在2016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打进决赛,但四盘输给瓦林卡,瓦林卡夺得三座大满贯冠军[139],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次未能夺冠。
在上海大师赛第二轮输给维克托·特罗伊茨基后,纳达尔因手腕受伤退出2016年赛季剩下的比赛,2016年是自2001年后首次纳达尔和费德勒都退出ATP年终总决赛,在ATP年终总决赛,决赛乔科维奇输给穆雷,这是自2003年赛季的罗迪克后,首次三巨头都没站上年终世界排名第一,乔科维奇以世界排名第二结束2016年赛季,仅次穆雷[140],纳达尔和费德勒以世界排名第九和世界排名十六结束2016年赛季,这是纳达尔自2004年后最低年终世界排名,也是费德勒自2002年10月后最低年终世界排名,首次跌出世界排名前十。
2017年~2018年,费德勒和纳达尔回归,乔科维奇受伤且状态下滑
[编辑]在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第二轮被丹尼斯·伊斯托明击败,纳达尔和费德勒打进决赛,费德勒以五盘击败纳达尔,赢得第18座大满贯冠军,也是费德勒自201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后第一座大满贯冠军,费德勒击败瓦林卡,夺得第五座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冠军,第四轮击败纳达尔,费德勒和纳达尔在迈阿密大师赛决赛再碰头,费德勒再击败纳达尔且夺冠。
费德勒跳过红土赛季,专注于草地和硬地赛季,纳达尔决赛击败阿尔韦特·拉莫斯-比尼奥拉斯,夺得蒙特卡洛大师赛第十冠,纳达尔在马德里大师赛也夺冠,决赛击败蒂姆,而乔科维奇在罗马大师赛决赛输给亚历山大·兹韦列夫[141],另外,纳达尔夺得2017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在决赛击败瓦林卡,这是纳达尔自201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后第一座大满贯冠军,纳达尔重返世界排名第二,而八强输给蒂姆的乔科维奇跌至世界排名第四,这是乔科维奇自2009年10月后最低的世界排名,也是乔科维奇自2011年3月后首次跌出世界排名前二。
在201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乔科维奇、费德勒、纳达尔为第2、3、4种子[142][143],纳达尔第四轮被吉勒斯·米勒击败,乔科维奇八强对伯蒂奇因手肘受伤退赛,然而,在201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费德勒决赛击败西里奇,费德勒打进11次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和夺得第8座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 ,乔科维奇7月宣布退出2017年赛季剩下的比赛[144],且外费德勒在加拿大大师赛决赛输给亚历山大·兹韦列夫[145],纳达尔随后在2017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凯文·安德森,此外,2017年9月11日,纳达尔和费德勒站上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这是自2011年3月20日后纳达尔和费德勒首次占据世界排名前二,费德勒随后在上海大师赛夺冠,在决赛中击败纳达尔,这是费德勒在对纳达尔的五连胜,2017年赛季是纳达尔自2013年赛季后最好的表现,费德勒也是自2007年赛季后最好的表现,乔科维奇年终世界排名是自2007年赛季后最低的,以世界排名第十二结束2017年赛季。
在2018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第四轮输给郑泫,纳达尔八强对西里奇因伤退赛,然而,费德勒决赛以五盘击败西里奇,夺得第20座大满贯冠军,之后,在鹿特丹公开赛,费德勒重返世界排名第一且是目前ATP最年长球王,站上世界排名第一至310周。
费德勒打进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决赛,但输给德尔波特罗[146],费德勒在迈阿密大师赛第二轮输给坛纳西·科基纳基斯并让出世界排名第一,费德勒再次跳过红土赛季,专注于草地和硬地赛季, 纳达尔在蒙特卡洛大师赛击败锦织圭夺得第十一冠,随后,在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击败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夺得第十一冠[147],纳达尔在马德里大师赛八强中输给蒂姆,但接下来纳达尔又在罗马大师赛击败亚历山大·兹韦列夫夺冠。
乔科维奇手腕受伤接受手术,乔科维奇在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回归,随后,乔科维奇在罗马大师赛四强输给纳达尔和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八强输给非种子选手马尔科·切基纳托,纳达尔在201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击败蒂姆,夺得第11座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17座大满贯冠军,费德勒重返斯图加特公开赛并击败尼克·克耶高斯夺冠。
在201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费德勒八强输给凯文·安德森,并且费德勒从草地赛季开始有手伤困扰[148],同时,纳达尔和乔科维奇四强碰头,乔科维奇以五盘击败纳达尔,随后乔科维奇决赛击败凯文·安德森,夺得第四座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和第13座大满贯冠军。
之后,纳达尔击败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夺得加拿大大师赛第四座冠军也是纳达尔第33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随后,乔科维奇在辛辛那提大师赛击败费德勒,完成金大师,在201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纳达尔四强对德尔波特罗因伤退赛,乔科维奇以三盘击败德尔波特罗,夺得第14座大满贯冠军。
在巴黎大师赛,纳达尔提前退赛且将世界排名第一让给乔科维奇,乔科维奇和费德勒在四强碰头,乔科维奇以三盘击败费德勒,但决赛被卡连·哈恰诺夫击败[149],纳达尔因脚踝受伤接受手术而退出ATP年终总决赛,在ATP年终总决赛,费德勒和乔科维奇四强和决赛被亚历山大·兹韦列夫击败,2018年赛季结束,乔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再次占据年终世界排名前三。
2019年~2020年,乔科维奇回归与纳达尔统治,纳达尔追平费德勒
[编辑]在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费德勒第四轮被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击败,乔科维奇决赛直落三击败纳达尔,夺得第7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15座大满贯冠军。
费德勒在迪拜网球锦标赛决赛击败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夺得生涯第100座ATP巡回赛冠军,随后,在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决赛被蒂姆击败[150],但在迈阿密大师赛决赛击败约翰·伊斯内尔夺冠。
纳达尔在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四强对费德勒因伤退赛,并在红土赛季回归,但蒙特卡洛大师赛四强输给法比奥·福尼尼,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四强输给蒂姆,马德里大师赛四强输给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然而,在罗马大师赛决赛击败乔科维奇并夺得罗马大师赛第九冠,在201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费德勒自2015年赛季后首次重返法国网球公开赛,打进四强和纳达尔碰头,直落三被纳达尔击败,乔科维奇四强被蒂姆以五盘击败,纳达尔决赛连续两次击败蒂姆,夺得第12座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18座大满贯冠军,同时,费德勒在哈雷公开赛击败戴维·戈芬夺得第十冠。
在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纳达尔和费德勒四强碰头,费德勒以四盘击败纳达尔打进决赛和乔科维奇碰头,乔科维奇以五盘击败费德勒夺得第16座大满贯冠军。
纳达尔在加拿大大师赛击败梅德韦杰夫夺冠,之后,纳达尔决定退出辛辛那提大师赛,费德勒第三轮被安德烈·鲁布列夫击败,乔科维奇四强被最终冠军梅德韦杰夫击败。
在201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第四轮对瓦林卡时因肩伤退赛,费德勒八强被格里戈尔·迪米特罗夫击败,纳达尔以五盘击败梅德韦杰夫夺得第四座美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19座大满贯冠军。
纳达尔第五次站上年终世界排名第一结束2019年赛季[151],在戴维斯杯,纳达尔为西班牙夺得第六座冠军,决赛以2比0击败加拿大,这是纳达尔第五座戴维斯杯冠军。
在202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纳达尔八强输给蒂姆,而乔科维奇四强击败费德勒,随后,决赛以五盘击败蒂姆夺得第8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17座大满贯冠军[152]。
2020年赛季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在202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202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之间举办的五项ATP1000大师赛有四项ATP1000大师赛取消举办,只有罗马大师赛延期,202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延期至九月下旬,2020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取消举办,正常举行的第一项ATP1000大师赛是辛辛那提大师赛,乔科维奇决赛击败米洛斯·劳尼奇,完成双金大师。
纳达尔决定跳过202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因担心新冠肺炎疫情状况[153],而费德勒因膝伤退出,乔科维奇第四轮对巴勃罗·卡雷尼奥·布斯塔被取消比赛资格,因将球击中一名边线裁判[154],最终蒂姆击败亚历山大·兹韦列夫夺冠[155],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一次未能夺冠,延期的罗马大师赛,乔科维奇决赛击败迭戈·施瓦茨曼夺得冠军,也是乔科维奇第36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延期的202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十六强因膝伤退出202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纳达尔决赛击败乔科维奇夺冠,纳达尔追平费德勒20座大满贯冠军,也是纳达尔第13座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2021年,乔科维奇追平费德勒和纳达尔
[编辑]费德勒为养伤而退出202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纳达尔八强被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击败,随后,乔科维奇直落三击败梅德韦杰夫夺得第9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头和第18座大满贯冠军。
纳达尔在罗马大师赛决赛中击败乔科维奇,夺得第36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在202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费德勒第四轮因膝伤退赛,而纳达尔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输给乔科维奇,这是纳达尔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第三败,之后,乔科维奇以五盘击败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夺得第2座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19座大满贯冠军。
纳达尔以延续生涯为由退出202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费德勒八强被胡贝特·胡尔卡奇击败,随后,乔科维奇决赛击败马泰奥·贝雷蒂尼,夺得第20座大满贯冠军,追平费德勒和纳达尔[156]。
乔科维奇希望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男子单打金牌和美国网球公开赛,成为继格拉夫1988年完成金满贯后第二位,然而,乔科维奇在2020年东京奥运四强输给亚历山大·兹韦列夫[158],随后,铜牌战输给巴勃罗·卡雷尼奥·布斯塔[159]。
在202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因膝盖受伤接受手术而退赛,纳达尔也因脚伤而退赛,乔科维奇决赛输给梅德韦杰夫[160],使乔科维奇无法成为自1969年罗德·拉沃尔后,第二位在一年中四座大满贯都夺冠的选手,另外,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二次未能夺冠。
在巴黎大师赛,乔科维奇决赛击败梅德韦杰夫,夺得第六座巴黎大师赛冠军,夺得第37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超越纳达尔,成为最多ATP1000大师赛冠军的选手,乔科维奇第七次站上年终世界排名第一结束2021年赛季,超越桑普拉斯。
2022年~2023年,费德勒退役,纳达尔和乔科维奇超越费德勒,乔科维奇追平大满贯纪录
[编辑]乔科维奇因没接种疫苗而无法参加202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尽管乔科维奇多次呼吁豁免权的获取,但乔科维奇仍被拒绝入境签证,费德勒因膝伤退出,而纳达尔历经半年养伤后重返[161],纳达尔八强和四强击败丹尼斯·沙波瓦洛夫和马泰奥·贝雷蒂尼,决赛以五盘击败梅德韦杰夫,夺得第21座大满贯冠军[162],超越费德勒。
2022年2月,乔科维奇迪拜网球锦标赛八强输给吉力·韦塞利后,梅德韦杰夫站上世界排名第一,自2016年赛季的穆雷后,首次非三巨头选手在赛季中站上世界排名第一,另外,在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纳达尔决赛输给泰勒·弗里茨[163],随后,在202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费德勒因伤退出,而纳达尔和乔科维奇八强碰头,这是乔科维奇和纳达尔第59次碰头,纳达尔以四盘击败乔科维奇,随后,纳达尔决赛击败卡斯珀·鲁德,夺得第14座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和第22座大满贯冠军[164]。
在202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这是费德勒自1998年后,首次没参加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纳达尔是近三年首次重返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然而,腹部受伤导致纳达尔八强以五盘击败泰勒·弗里茨后,四强对尼克·克耶高斯决定退赛[165],乔科维奇决赛以四盘击败尼克·克耶高斯,夺得第21座大满贯冠军和第7座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166],超越费德勒。
在202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再因没接种疫苗而无法参加,而费德勒因伤退出,纳达尔在第四轮被弗朗西斯·蒂亚福击败,阿尔卡拉斯决赛击败卡斯珀·鲁德夺冠[167],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三次未能夺冠,在拉沃尔杯,费德勒宣布退役,生涯最后一场比赛与纳达尔搭档双打[168],欧洲队中还有乔科维奇和穆雷。
随后,在巴黎大师赛,乔科维奇决赛输给霍尔格·鲁内[169],在ATP年终总决赛,乔科维奇决赛击败卡斯珀·鲁德,乔科维奇以世界排名第五结束2022年赛季,阿尔卡拉斯为世界排名第一,这是自2016年赛季的穆雷后,首次非三巨头选手站上年终世界排名第一。
在202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决赛击败斯特凡诺斯·齐齐帕斯,夺得第10座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追平纳达尔22座大满贯冠军,纳达尔第二轮输给麦肯齐·麦克唐纳后,宣布因臀部受伤退出2023年赛季剩下的比赛,这是纳达尔自2005年后,首次没参加法国网球公开赛,在202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四强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阿尔卡拉斯,决赛击败卡斯珀·鲁德,夺得第23座大满贯冠军,超越纳达尔,也是第一位在四座大满贯中,每座至少夺得三冠的选手。
在202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乔科维奇决赛以五盘输给阿尔卡拉斯[170],是乔科维奇自201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输给穆雷后,首次在中央球场 (温布尔登)输球,另外,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四次未能夺冠。
随后,乔科维奇在辛辛那提大师赛击败阿尔卡拉斯夺冠,且是ATP1000大师赛史上最长的三盘两胜制决赛,在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以三盘击败梅德韦杰夫,夺得第24座大满贯冠军,追平玛格丽特·考特。
在巴黎大师赛,乔科维奇决赛击败格里戈尔·迪米特罗夫,夺得第七座巴黎大师赛冠军和第40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
在ATP年终总决赛,乔科维奇第8次年终世界排名第一,决赛击败辛纳,夺得第七座ATP年终总决赛冠军,超越费德勒。
2024年,乔科维奇受新世代挑战,且在奥运首次夺金,纳达尔因伤陷入低潮
[编辑]纳达尔在布里斯班国际赛回归,八强输给乔丹·汤普森后,且在202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宣布因肌肉撕裂伤退赛,乔科维奇四强输给辛纳,辛纳决赛击败梅德韦杰夫[171],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五次未能夺冠,随后,在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纳达尔再次因肌肉撕裂伤退赛,乔科维奇第三轮输给卢卡·纳尔迪后,宣布以延续生涯为由退出迈阿密大师赛。
在蒙特卡洛大师赛,纳达尔为养伤退赛,乔科维奇四强输给卡斯珀·鲁德,纳达尔在巴塞罗那网球公开赛再次回归,第二轮输给亚历克斯·德米纳尔,另外,乔科维奇宣布以非医疗因素为由退出马德里大师赛,在马德里大师赛,纳达尔第四轮输给伊日·莱赫奇卡,随后,在罗马大师赛,胡贝特·胡尔卡奇和亚历山德罗·塔维洛第三轮击败纳达尔和乔科维奇,然而在日内瓦公开赛,托马什·马哈奇四强击败乔科维奇,在202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纳达尔第一轮输给亚历山大·兹韦列夫,这是纳达尔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第四败,亚历山大·兹韦列夫决赛输给阿尔卡拉斯[172],乔科维奇则因膝伤十六强击败弗朗西斯科·塞伦多罗后,八强退赛[173],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六次未能夺冠。
在202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纳达尔因肌肉撕裂伤再次宣布退赛,乔科维奇则再次回归,最终,乔科维奇决赛输给阿尔卡拉斯[174],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七次未能夺冠。
纳达尔为奥运热身而参加瑞典网球公开赛,且决赛输给努诺·博尔热斯[175]。
在2024年奥运,乔科维奇和纳达尔在第二轮碰头,这是乔科维奇和纳达尔第60次碰头,乔科维奇以直落二击败纳达尔,且首次打进决赛,再次对上阿尔卡拉斯,纳达尔和阿尔卡拉斯在男子双打八强直落二输给奥斯汀·克拉吉塞克和拉杰夫·拉姆,乔科维奇在男子单打决赛直落二击败阿尔卡拉斯,夺得男子单打金牌,也达成金满贯,另外,在2024年奥运结束后,乔科维奇和纳达尔都宣布退出加拿大大师赛和辛辛那提大师赛。
8月7日,纳达尔宣布退出202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代表乔科维奇成为三巨头中唯一参加美国公开赛的成员,这也是自2002年后第一次只有一位参加大满贯,在202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乔科维奇击败拉杜·阿尔波特,追平费德勒的89胜,随后又击败拉斯洛·杰雷,成为在阿瑟·阿什体育场胜场数最多的球员,也成为首位在四座大满贯都达成90胜的球员,在美国网球公开赛的90胜,排名第二,仅次康诺尔斯的98胜,随后,乔科维奇第三轮输给阿列克谢·波佩林,自2002年以来,三巨头首次在一年中未能夺得一座大满贯,辛纳最终决赛击败泰勒·弗里茨[176],这是三巨头时代开始后,第十八次未能夺冠。
9月12日,纳达尔因伤未愈而宣布退出拉沃尔杯。
10月10日,纳达尔宣布将在11月的戴维斯杯后退役[177]。
在2024年上海大师赛决赛,辛纳直落二击败乔科维奇。
乔科维奇和纳达尔参加6王大满贯的表演赛,且被辛纳和阿尔卡拉兹击败,并在季军赛相遇,这是乔科维奇和纳达尔最后一次对决,乔科维奇直落二击败纳达尔夺得季军杯,乔科维奇赛后和纳达尔致意,乔科维奇鼓励纳达尔延续生涯。
乔科维奇宣布退出2024年巴黎大师赛。
生涯统计
[编辑]- 指引: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军;F:亚军;SF:四强;QF:八强;#R:前四轮;RR:小组赛;LQ:止步资格赛;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参与戴维斯杯/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奥运会铜牌;F-S:奥运会银牌;G:奥运会金牌;NMS:非ATP1000大师赛系列;NH:该赛事本年度未举行;NQ:未入围。
- 自三巨头首次夺得大满贯起。
大满贯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夺冠率 |
---|---|---|---|---|---|---|---|---|---|---|---|---|---|---|---|---|---|---|---|---|---|---|---|
澳网 | 4RF | WF | SFF | WF | WF | WD | WN | WF | WD | WD | WD | FN | WD | WD | WF | WF | WD | WD | WD | WN | WD | SFD | 18/22 |
法网 | 1RF | 3RF | WN | WN | WN | WN | WF | WN | WN | WN | WN | WN | FD | WD | WN | WN | WN | WN | WD | WN | WD | QFD | 18/22 |
温网 | WF | WF | WF | WF | WF | WN | WF | WN | WD | WF | FD | WD | WD | SFF | WF | WD | WD | NH[b] | WD | WD | FD | FD | 17/21 |
美网 | 4RF | WF | WF | WF | WF | WF | FF | WN | WD | FD | WN | SFDF | WD | FD | WN | WD | WN | 4RD | FD | 4RN | WD | 3RD | 13/22 |
注:
- W: 冠军
- F: 亚军
- SF: 半决赛
- nR: 第n圈出局
- NH: 未举办
- 小字:
- F: 费德勒
- N: 纳达尔
- D: 乔科维奇
大满贯成绩
[编辑]三巨头无论在大满贯冠军数及打进决赛次数上都是最佳的三位选手,乔科维奇37次打进决赛,费德勒31次打进决赛,纳达尔30次打进决赛。
三巨头是仅有的在一座大满贯夺得8座以上冠军的选手,纳达尔夺得14座法网冠军,乔科维奇夺得10座澳网冠军,而费德勒夺得8座温网冠军。
年份 | 澳网 | 法网 | 温网 | 美网 |
---|---|---|---|---|
2003 | 阿加西 | 费雷罗 | 费德勒 | 罗迪克 |
2004 | 费德勒 | 高迪奥 | 费德勒 (2) | 费德勒 |
2005 | 萨芬 | 纳达尔 | 费德勒 (3) | 费德勒 (2) |
2006 | 费德勒 (2) | 纳达尔 (2) | 费德勒 (4) | 费德勒 (3) |
2007 | 费德勒 (3) | 纳达尔 (3) | 费德勒 (5) | 费德勒 (4) |
2008 | 乔科维奇 | 纳达尔 (4) | 纳达尔 | 费德勒 (5) |
2009 | 纳达尔 | 费德勒 | 费德勒 (6) | 德尔波特罗 |
2010 | 费德勒 (4) | 纳达尔 (5) | 纳达尔 (2) | 纳达尔 |
2011 | 乔科维奇 (2) | 纳达尔 (6) | 乔科维奇 | 乔科维奇 |
2012 | 乔科维奇 (3) | 纳达尔 (7) | 费德勒 (7) | 穆雷 |
2013 | 乔科维奇 (4) | 纳达尔 (8) | 穆雷 | 纳达尔 (2) |
2014 | 瓦林卡 | 纳达尔 (9) | 乔科维奇 (2) | 西里奇 |
2015 | 乔科维奇 (5) | 瓦林卡 | 乔科维奇 (3) | 乔科维奇 (2) |
2016 | 乔科维奇 (6) | 乔科维奇 | 穆雷 (2) | 瓦林卡 |
2017 | 费德勒 (5) | 纳达尔 (10) | 费德勒 (8) | 纳达尔 (3) |
2018 | 费德勒 (6) | 纳达尔 (11) | 乔科维奇 (4) | 乔科维奇 (3) |
2019 | 乔科维奇 (7) | 纳达尔 (12) | 乔科维奇 (5) | 纳达尔 (4) |
2020 | 乔科维奇 (8) | 纳达尔 (13) | 赛事取消[b] | 蒂姆 |
2021 | 乔科维奇 (9) | 乔科维奇 (2) | 乔科维奇 (6) | 梅德韦杰夫 |
2022 | 纳达尔 (2) | 纳达尔 (14) | 乔科维奇 (7) | 阿尔卡拉斯 |
2023 | 乔科维奇 (10) | 乔科维奇 (3) | 阿尔卡拉斯 | 乔科维奇(4) |
2024 | 辛纳 | 阿尔卡拉斯 | 阿尔卡拉斯 (2) | 辛纳 |
大满贯战绩统计
[编辑]截至202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
选手 | 澳网 | 法网 | 温网 | 美网 | 总战绩 | |||||||||||||||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场数 | 败场数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场数 | 败场数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场数 | 败场数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场数 | 败场数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场数 | 败场数 | |
费德勒 | 6 | 7 | 102 | 15 | 1 | 5 | 73 | 17 | 8 | 12 | 105 | 14 | 5 | 7 | 89 | 14 | 20 | 31 | 369 | 60 |
纳达尔 | 2 | 6 | 77 | 16 | 14 | 14 | 112 | 4 | 2 | 5 | 58 | 12 | 4 | 5 | 67 | 12 | 22 | 30 | 314 | 44 |
乔科维奇 | 10 | 10 | 94 | 9 | 3 | 7 | 96 | 16 | 7 | 10 | 97 | 12 | 4 | 10 | 90 | 14 | 24 | 37 | 377 | 51 |
ATP年终总决赛成绩
[编辑]- 自三巨头首次打进ATP年终总决赛起。
ATP年终总决赛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夺冠率 |
---|---|---|---|---|---|---|---|---|---|---|---|---|---|---|---|---|---|---|---|---|---|---|---|---|
SFF | WF | WF | FF | WF | WF | WD | SFF | WF | WF | WD | WD | WD | WD | FD | SFF | FD | SFF | SFDN | SFD | WD | WD | A | 13/22 |
费德勒和乔科维奇胜场数为前二,费德勒59胜、乔科维奇50胜,乔科维奇夺得7座冠军,费德勒夺得6座冠军。
ATP1000大师赛成绩
[编辑]- 自三巨头首次夺得ATP1000大师赛起。
ATP1000大师赛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夺冠率 |
---|---|---|---|---|---|---|---|---|---|---|---|---|---|---|---|---|---|---|---|---|---|---|---|---|
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 | 3RF | 2RF | WF | WF | WF | WN | WD | WN | SFN | WD | WF | WN | WD | WD | WD | WF | FF | FF | NH[b] | A | FN | A | 3RD | 13/20 |
迈阿密大师赛 | FF | QFF | 4RN | WF | WF | WD | FN | FD | SFN | WD | WD | 4RD | WD | WD | WD | WF | 2RDF | WF | A | A | A | A | 10/18 |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2RF | 3RN | A | WN | WN | WN | WN | WN | WN | WN | WN | WD | FF | WD | WN | WN | WN | SFN | QFN | 2RD | 3RD | SFD | 13/23 | |
马德里大师赛 | WF | 3RNF | WF | WF | 2RD | WF | WN | WF | WN | WD | WF | WN | WN | FN | WD | WN | QFN | WD | QFN | SFD | A | 4RN | 14/21 | |
罗马大师赛 | 1RF | FF | 2RF | WN | WN | WN | WD | WN | WN | WD | WN | WN | WD | WD | FD | FD | WN | WN | WN | WN | WD | QFD | 3RD | 16/23 |
加拿大大师赛 | 1RF | SFF | WF | WN | WF | WD | WN | QFDNF | FF | WD | WD | WN | FF | FD | WD | FF | WN | WN | NH[b] | A | A | A | A | 11/18 |
辛辛那提大师赛 | 1RF | 2RF | 1RFN | WF | QFN | WF | FD | WF | WF | FD | WF | WN | WF | WF | 3RN | QFN | WD | SFD | WD | A | 2RN | WD | A | 11/21 |
上海大师赛 | QFF | SFF | 2RN | WN | WF | FF | SFNF | FN | FF | 3RN | WD | WD | WF | WD | SFD | WF | WD | QFDF | NH[b] | A | FD | 8/19 | ||
巴黎大师赛 | QFF | QFF | A | 3RD | 2RD | FN | QFNF | WD | SFF | WF | 2RD | WD | WD | WD | QFD | QFN | FD | WD | SFN | WD | FD | WD | A | 8/21 |
三巨头夺冠及胜场数为前三,纳达尔36冠及410胜、乔科维奇40冠及409胜、费德勒28冠及381胜。
顶级赛事成绩统计
[编辑]截至2024年巴黎大师赛。
顶级赛事 | 大满贯 | ATP年终总决赛 | ATP1000大师赛 | 奥运[c] | 生涯 大满贯 |
生涯 金满贯 |
生涯 金大师 |
胜率 | ||||||||||||
---|---|---|---|---|---|---|---|---|---|---|---|---|---|---|---|---|---|---|---|---|
澳网 | 法网 | 温网 | 美网 | 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 | 迈阿密公开赛 | 蒙特卡洛大师赛 | 马德里大师赛[d] | 罗马大师赛 | 加拿大大师赛 | 辛辛那提大师赛 | 上海大师赛[e] | 巴黎大师赛 | ||||||||
72 | 乔科维奇 | W (10) | W (3) | W (7) | W (4) | W (7) | W (5) | W (6) | W (2) | W (3) | W (6) | W (4) | W (3) | W (4) | W (7) | 2016, 2021, 2023 | 2024 | 2018, 2020 | 855–165 (83.8%) | |
59 | 纳达尔 | W (2) | W (14) | W (2) | W (4) | F (2) | W (3) | F (5) | W (11) | W (5) | W (10) | W (5) | W (1) | W (1)¤ | F (1) | 2010, 2022 | 2010 | × | 756–155 (83%) | |
54 | 费德勒 | W (6) | W (1) | W (8) | W (5) | W (6) | W (5) | W (4) | F (4) | W (6)¤ | F (4) | W (2) | W (7) | W (3)¤ | W (1) | 2009 | × | × | 822–190 (81.2%) | |
185 | 总数 | 66 | 13 | 104 | 4 | 6 | 2 | 2 | 2433–510 (82.7%) |
^ 划线表示纪录。
¤ 表示在不同赛事夺得冠军。
其他壮举:乔科维奇达成跨年大满贯、超级大满贯,纳达尔、乔科维奇都达成场地大满贯,纳达尔、乔科维奇、费德勒都达成海峡大满贯、四分之三大满贯。
ATP世界排名成绩
[编辑]三巨头垄断世界排名第一达947周,乔科维奇428周,费德勒310周,纳达尔209周,三巨头都至少五次占据年终世界排名第一,乔科维奇以八次年终世界排名第一保持着ATP世界排名纪录。
- 自三巨头首次世界排名第一起。
ATP世界排名[178]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合计 |
---|---|---|---|---|---|---|---|---|---|---|---|---|---|---|---|---|---|---|---|---|---|---|
1F | 1F | 1F | 1F | 1N | 1F | 1N | 1D | 1D | 1N | 1D | 1D | 2D | 1N | 1D | 1N | 1D | 1D | 2N | 1D | |||
世界排名第一周数 | 310F | 209N | 428D | 947 | ||||||||||||||||||
年终世界排名第一 | 5F | 5N | 8D | 18 |
^ 以粗体表示纪录。
三巨头之间的竞争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网坛竞争之一[179][180][181][182][183],且是公开化年代最多场交锋的三巨头,共交锋过150场,49场在大满贯,71场在决赛,包括23场大满贯决赛,目前,乔科维奇对费德勒和纳达尔的交锋中领先[184][185]。
球场交锋记录
[编辑]选手 | 硬地 | 红土 | 草地 | ||||||||||||
---|---|---|---|---|---|---|---|---|---|---|---|---|---|---|---|
比赛场次 | 胜 | 败 | % | 决赛胜率% | 比赛场次 | 胜 | 败 | % | 决赛胜率% | 比赛场次 | 胜 | 败 | % | 决赛胜率% | |
费德勒 | 58 | 29 | 29 | 50% | 12–11 (52%) | 24 | 6 | 18 | 25% | 2–12 (14%) | 8 | 4 | 4 | 50% | 2–4 (33%) |
纳达尔 | 47 | 16 | 31 | 34% | 5–16 (24%) | 45 | 34 | 11 | 76% | 20–6 (77%) | 8 | 3 | 5 | 38% | 2–3 (40%) |
乔科维奇 | 65 | 40 | 25 | 62% | 19–9 (68%) | 37 | 13 | 24 | 35% | 5–9 (36%) | 8 | 5 | 3 | 63% | 4–1 (80%) |
冠军数 | 85 | 36 | 53 | 27 | 12 | 8 |
^ 两次退赛 (2014年ATP年终总决赛决赛和2019年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四强) 不包括在其中。
纳达尔在红土的交锋中领先,尤其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纳达尔对费德勒6胜0败,纳达尔对乔科维奇8胜2败,乔科维奇则在硬地及草地的交锋中领先。
比赛交锋记录
[编辑]选手 | 所有比赛 | 大满贯 | ATP1000大师赛 | ATP年终总决赛 | ||||||||||||||||
---|---|---|---|---|---|---|---|---|---|---|---|---|---|---|---|---|---|---|---|---|
比赛场次 | 胜 | 败 | % | 决赛胜率% | 比赛场次 | 胜 | 败 | % | 决赛胜率% | 比赛场次 | 胜 | 败 | % | 决赛胜率% | 比赛场次 | 胜 | 败 | % | 决赛胜率% | |
费德勒 | 90 | 39 | 51 | 43% | 16–27 (37%) | 31 | 10 | 21 | 32% | 4–10 (29%) | 39 | 16 | 23 | 41% | 8–12 (40%) | 11 | 7 | 4 | 64% | 1–2 (33%) |
纳达尔 | 100 | 53 | 47 | 53% | 27–25 (52%) | 32 | 21 | 11 | 66% | 11–7 (61%) | 48 | 25 | 23 | 52% | 14–12 (54%) | 10 | 3 | 7 | 30% | 0–2 (0%) |
乔科维奇 | 110 | 58 | 52 | 53% | 28–19 (60%) | 35 | 18 | 17 | 51% | 8–6 (57%) | 49 | 27 | 22 | 55% | 12–10 (55%) | 11 | 6 | 5 | 55% | 3–0 (100%) |
冠军数 | 150 | 71 | 49 | 23 | 68 | 34 | 16 | 4 |
整体表现
[编辑]截至2024年巴黎大师赛。
包括ITF赛事:奥运、戴维斯杯、霍普曼杯,ATP赛事:拉沃尔杯、ATP杯、联合杯[186]。
选手 | 单打 | 双打和混双 | 总数 | ||||||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率%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率% | 冠军数 | 决赛数 | 胜率% | |
费德勒 | 103 | 157 | 81% (1316–312) | 8 | 14 | 61% (178–113) | 111 | 171 | 78% (1494–425) |
纳达尔 | 92 | 131 | 82% (1180–263) | 11 | 15 | 64% (154–86) | 103 | 146 | 79% (1334–349) |
乔科维奇 | 99 | 140 | 83% (1239–249) | 1 | 3 | 47% (86–97) | 100 | 143 | 79% (1325–346) |
总数 | 294 | 428 | 82% (3735–824) | 20 | 32 | 59% (418–296) | 314 | 460 | 79% (4153–1120) |
整体主要记录比较
[编辑]主要纪录 | 乔科维奇 | 纳达尔 | 费德勒 |
---|---|---|---|
大满贯 | 24 | 22 | 20 |
ATP年终总决赛 | 7 | — | 6 |
ATP1000大师赛 | 40 | 36 | 28 |
奥运 | |||
世界排名第一周数 | 428 | 209 | 310 |
年终世界排名第一 | 8 | 5 | 5 |
顶级赛事 | 72 | 59 | 54 |
ATP巡回赛 | 99 | 92 | 103 |
对战世界排名前十胜场数 | 259 | 186 | 224 |
交锋记录 | 27–23 (F), 31–29 (N) | 29–31 (D), 24–16 (F) | 23–27 (D), 16–24 (N) |
^ 较多冠军数和交锋记录领先以粗体显示。
球风比较
[编辑]费德勒
[编辑]费德勒生涯早期[187]以发球上网型[188]为主,因此,在草地相当有宰制力,且擅于反手切球上网后高压扣杀,另外,擅长单手反拍,且发球极为犀利,经常发球得分,会利用对手发球时,提前上网来压迫对手,在2003年网球大师杯前夕,改以进攻底线型,现今为全面型。
纳达尔
[编辑]纳达尔是典型的防御型底线型,因此,在红土相当有宰制力[189],闪身正手拍球速极快,擅于击出上旋球或香蕉球,且快速移动地来回抽球压迫对手[190],经常地追球使防守反击[191],打出致胜球,迫使对手移动至边线外或回球过短,经常以低挡回球,会利用滑步来截击。
乔科维奇
[编辑]乔科维奇属于进攻底线型[192],因此,在硬地相当有宰制力,特色是救球,因身体柔韧性极佳,而经常在边线外以劈腿救球来穿越对手,且擅长双手反拍[193],发球的一发是平击球,二发是切球,接发球回球深度极深,经常回到对手脚边,会利用放小球使对手防不胜防。
大满贯冠军争夺
[编辑]三巨头正在争夺最多大满贯冠军[194],费德勒首次夺得大满贯冠军在2003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首次领跑三巨头,费德勒在200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夺得第15座大满贯冠军后,超越桑普拉斯,在2010年代,费德勒的领先逐渐缩小[195],继费德勒在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夺冠后,费德勒、纳达尔、乔科维奇夺得16、6、1座冠军,这是费德勒领先纳达尔和乔科维奇的最高峰,乔科维奇夺得201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后,乔科维奇与纳达尔夺得12、14座冠军,但接下来两年,纳达尔和费德勒再扩大对乔科维奇的领先,纳达尔夺得201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后,费德勒、纳达尔、乔科维奇夺得20、17、12座冠军。
纳达尔在202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夺冠后,追平费德勒,乔科维奇在2021年夺得三座大满贯冠军,追平费德勒和纳达尔[196],纳达尔在202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夺得第21座大满贯冠军后,超越费德勒和乔科维奇[197],纳达尔在202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夺得第22座大满贯冠军[198],乔科维奇在202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夺得第21座大满贯冠军后,超越费德勒,乔科维奇在202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夺得第22座大满贯冠军后,追平纳达尔,乔科维奇在202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夺得第23座大满贯冠军后,超越纳达尔,乔科维奇在202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夺得第24座大满贯冠军后,追平玛格丽特·考特。
国际赛事和国家代表
[编辑]ITF赛事:奥运、戴维斯杯、霍普曼杯,ATP赛事:拉沃尔杯、ATP杯、联合杯。
选手 | 奥运 | 戴维斯杯 | 霍普曼杯 | 拉沃尔杯 | ATP杯 | 联合杯 | 战绩 | 胜率 | 年份 | 冠军数 |
---|---|---|---|---|---|---|---|---|---|---|
费德勒 | 20–7 | 52–18 | 27–9 | 8–4 | – | – | 107–38 | 73.8% | 1999–2022 | 8 |
纳达尔 | 19–6 | 37–5 | – | 3–4 | 6–2 | 0–2 | 65–19 | 77.4% | 2004–2024 | 8 |
乔科维奇 | 22–10 | 46–16 | 20–8 | 2–3 | 11–1 | 3–1 | 104–39 | 72.7% | 2004–2024 | 3 |
国际赛事表现比较
[编辑]选手 | 奥运 | 戴维斯杯 | 霍普曼杯 | 拉沃尔杯 | ATP杯/联合杯 | ||||||||||||||||
---|---|---|---|---|---|---|---|---|---|---|---|---|---|---|---|---|---|---|---|---|---|
参加数 | 奖牌 | 胜场 |
胜率 % |
提名 | 平局 | 冠军数 | 胜场 |
胜率 % |
参加数 | 冠军数 | 胜场 |
胜率 % |
参加数 | 冠军数 | 胜场 |
胜率 % |
参加数 | 冠军数 | 胜场 |
胜率 % | |
费德勒 | 7 | 2 | 20 | 74% (20–7) | 27 | 27 | 1 | 52 | 74% (52–18) | 5 | 3 | 27 | 75% (27–9) | 4 | 3 | 8 | 67% (8–4) | 没参加 | |||
纳达尔 | 8 | 2 | 19 | 76% (19–6) | 20 | 23 | 4 | 37 | 88% (37–5) | 没参加 | 3 | 2 | 3 | 43% (3–4) | 3 | 0 | 6 | 67% (6–3) | |||
乔科维奇 | 9 | 2 | 22 | 69% (22–10) | 30 | 37 | 1 | 46 | 74% (46–16) | 4 | 0 | 20 | 71% (20–8) | 2 | 1 | 2 | 40% (2–3) | 3 | 1 | 14 | 88% (14–2) |
留下的地位认可
[编辑]现役和退役的网坛选手
[编辑]其他顶尖选手,包括费雷尔、伯蒂奇、特松加、瓦林卡和罗迪克都谈到三巨头统治和匹配时面临的挑战[199][200][201][202],许多退役顶尖选手也谈到这问题,包括比约恩·博里、阿加西、桑普拉斯和伊万尼塞维奇[203][204][205]。
费雷尔在2013年说道:
“ | 我觉得三巨头更好,这是我的看法,但是我努力赢得每一场比赛,结果,有或没有?我没有胡说,我很难夺得大满贯,因为有三巨头[206][207][208],在这时候,三巨头比其他选手更好[209]。 | ” |
瓦林卡说道[210]:
“ | 看看三巨头赢得多少比赛,且已经处于顶尖多久,正如所见,是的,我有三座大满贯冠军,但看看三巨头有多少座ATP1000大师赛冠军,过去十几年,三巨头都处于顶尖,三巨头不只赢得比赛,还总是打进四强和决赛,这是为什么我没办法和三巨头相提并论的原因。 | ” |
在201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11座大满贯冠军比约恩·博里表示:
“ | 网坛长期被三巨头垄断,我不认为这是一件谈起来让人激动的事,过往人们总是在谈论其中一或两个成绩斐然的选手,如今我们一下子面对的是三巨头,三巨头以外,我看不到有别的选手能夺得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冠军,这无疑是三巨头与其他选手的巨大鸿沟[211]。 | ” |
三巨头的出现被认为对网坛产生积极的影响[212][213][214][215],使这项运动更激励人心且吸引更多关注。
黄金时代
[编辑]包括格拉夫和麦肯罗在内一些人都认为,三巨头的出现正逢网坛的新“黄金时代”[216][217][218][219][220],在这时代,强度、运动能力、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与1960年代,罗德·拉沃尔、肯·罗斯威尔、罗伊·爱默生和纽康姆的时代及1970年代至1980年代,比约恩·博里、康诺尔斯、麦肯罗和伊万·伦德尔的时代相比[221][222][223][224]。
乔科维奇和费德勒都认为这是网坛的黄金时代[225][226][227][228],尽管费德勒在2012年缓颊环绕着三巨头为最伟大的讨论,费德勒说道:
“ | 我想说不,但我不知道,仅因为回顾15年前,就有桑普拉斯、斯特凡·埃德贝里、鲍里斯·贝克和阿加西,我不知道还有谁,那些家伙不是好选手吗?回头看,更远的过去,20年,有康诺尔斯和伊万·伦德尔,那些也不好吗?我是说,我不知道,所以对我来说,我认为这是尊重,只是时代不同,运动强度更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话说回来,我们不打双打,我们不混着打,也许我们现在打得更少,因为这更费力,但我们五盘确实比以前打得更少,真的不能比较,但我们现在有一个黄金时代,我真的感觉到,很高兴看到诺瓦克去年渡过非常不可思议的一年,然后拉法和我还在,这绝对是美好的时光,过去仍有伟大的冠军,现在我们处于顶尖相当有趣,我认为强度从来没有比现在更高,但是最好的?我们三个?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229][230]。 | ” |
费德勒说的黄金时代也被用于网坛中其他著名时代,包括1970年代至1980年代[231][232][233][234]和1920年代至1930年代[235]。
将三巨头大满贯、顶级赛事、ATP年终总决赛与1970年至1980年代的“比约恩·博里/康诺尔斯/麦肯罗/伊万·伦德尔”和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斯特凡·埃德贝里/鲍里斯·贝克/桑普拉斯/阿加西”两组顶尖选手比较,无论大满贯、ATP1000大师赛、ATP年终总决赛,三巨头都超越1970年至1980年代和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两组顶尖选手。
选手 | 大满贯 | 顶级赛事 | ATP年终总决赛 | 合计 |
---|---|---|---|---|
费德勒 + 纳达尔 + 乔科维奇 | 66 | 104 | 13 | 183 |
比约恩·博里 + 康诺尔斯 + 麦肯罗 + 伊万·伦德尔 | 34 | 73 | 11 | 118 |
斯特凡·埃德贝里 + 鲍里斯·贝克 + 阿加西 + 桑普拉斯 | 34 | 46 | 10 | 90 |
生涯总奖金
[编辑]乔科维奇、纳达尔、费德勒占据生涯总奖金前三[236],此外,乔科维奇在2015年赛季夺得最高单赛季总奖金纪录,高达约2115万美元。
生涯总奖金[237] | |
---|---|
乔科维奇 | $185,065,269 |
纳达尔 | $134,946,100 |
费德勒 | $130,594,339 |
三巨头合计生涯总奖金约4.51亿美元。
- 截至2024年10月13日[update]。
著名交锋
[编辑]三巨头之间有过许多场交锋,2005年迈阿密大师赛决赛、200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2006年罗马大师赛决赛、200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2006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007年汉堡大师赛决赛、2007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200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38]、2007年加拿大大师赛决赛、2008年汉堡大师赛决赛、200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200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39][240][241][242]、200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2009年马德里大师赛决赛、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四强[243]、2011年迈阿密大师赛决赛、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244]、2011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01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四强[245]、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246][247]、2013年蒙特卡洛大师赛决赛、201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248]、2014年印第安韦尔斯大师赛决赛、2014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01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016年罗马大师赛八强、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201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四强、2018年巴黎大师赛决赛、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202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四强、202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八强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交锋。
参见
[编辑]注解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Eccleshare, Charlie. Roger Federer, Rafael Nadal and Novak Djokovic with 'Big Three' more dominant than ever.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 Chase, Chris. Federer, Nadal and Djokovic: Ranking the Big Three rivalries. USA Today.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 ^ "Grand Slam Tenn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nnis.Ukf. [28 June 2012].
- ^ Peter, Bodo.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of tennis' Big Three as we know it. ESPN.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 Morse, Ben. 'All three of the best players are playing in this generation, tennis 'Big Three' are GOATs. CNN.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 ^ Zagoria, Adam. How The 'Big Three' Of Men's Tennis Has Taken Grand Slam Titles From A Generation Of Players. Forbes.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John Berkok. Big 3 Dominance: Nadal, Djokovic, Federer Top Year-end Rankings. Tennis.com.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Nine To Shine: Djokovic Claims Historic Cincy Crown. ATP Tour.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0).
- ^ Roger's Results 1998. Roger Federer Official Website.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4).
- ^ Ilic, Jovica. On this day: Roger Federer wins first ATP match at 17. Tennis World USA.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6).
- ^ Nadal, the youngest player to win his first ATP match. Rafael Nadal Academy.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4).
- ^ Bierley, Steve. in Melbourne. Djokovic arrives with a bang and a new era begins. The Guardian. [2008-01-28].
- ^ 2000–2009 The Decade in Tennis. Essential Tennis.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 Tignor, Steve. Deux: Death on the Dirt. Tennis.com. [201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6).
- ^ 2003: Roger Federer Wins First Grand Slam at Wimbledon. Bleacher Report.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 ^ Mimi Mccann. Andy Roddick: His 2003 U.S. Open Comeback Will Make You a Believer. Bleacher Report. [200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7).
- ^ Gaston Gaudio's 2004 Roland Garros triumph, 20 years on. ATP Tour. [2024-06-06].
- ^ Roger Federer On No. 1: 'I Decided I Would Like To Stay There'. ATP Tour. [2020-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 ^ No.1 seed Federer upset by Spanish teenager. USA Today. [201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 ^ Tignor, Stephen. Wimbledon 2006: The Duel. Tennis.com. [2008-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5).
- ^ 2007 Wimbledon Championship final match fac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P Tour. [5 March 2014].
- ^ Stephanie Livaudais. The world in 2005—the last year the Australian Open didn’t feature a ‘Big 3' finalist. Tennis.com. [202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6).
- ^ 2005: Rafael Nadal Wins Roland Garros, Begins New Era in Clay Court Tennis. Bleacher Report.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 ^ Roddick back with a bang. Eurosport. [21 August 2006].
- ^ The Story When David Nalbandian Beat the BIG 3 in Madrid in 2007. Tennisclubhouse.ca. [6 May 2024].
- ^ Bierley, Steve. in Paris. Nalbandian thrashes Nadal in Paris masterclass. The Guardian. [5 November 2007].
- ^ Tennis Youngsters excel in 2005. FilGoal. [201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Mitchell, Kevin. The friendship and rivalry of Novak Djokovic.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Preston, Eleanor. Djokovic rubs salt into someone's wound.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Novak Djokovic Q&A. BBC Sport. [2013-02-05].
- ^ Djokovic upsets Federer in straight sets.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8-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 ^ Barry Wood. Roddick overcomes the odds to take Dubai title. Reuters. [9 March 2008].
- ^ Newman, Paul. Djokovic keeps up the gap.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6).
- ^ Davydenko thumps Nadal in Miami final. France24. [19 April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 ^ 2008 Wimbledon Championship final match fac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P Tour. [5 March 2014].
- ^ Jenkins, Bruce. The Greatest Match Ever.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4).
- ^ Alleyne, Richard. Wimbledon 2008: John McEnroe hails Rafael Nadal victory as greatest final ever.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5).
- ^ Caroline Cheese. Brutal Nadal sweeps aside rivals. BBC Sport. [200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Nadal beats Gonzalez to take Go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Sport. [17 August 2008].
- ^ Mole, Giles. "Rafael Nadal takes over from Roger Federer as World No.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Daily Telegraph. [6 February 2013].
- ^ "It's official: Nadal will pass Federer for No. 1"[失效链接]. NBC Sport. Associated Press. [1 August 2008].
- ^ "Djokovic beats Blake for Bronz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Sport. [16 August 2008].
- ^ BEIJING 2008 TENNIS RESULTS. Olympics. [2023-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 ^ Nadal lost in US Open semifinal. The Guardian. [2008-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Tsonga wins Paris Masters. Eurosport. [2 November 2008].
- ^ Bierley, Steve. in Shanghai. Tennis Masters Cup: Novak Djokovic beats Nikolay Davydenko; Juan Martin del Potro beats Jo-Wilfried Tsong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11 November 2008].
- ^ Rusedski on the 'big three' of men's tennis. BBC Sport.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5).
- ^ "Nadal blows rivals away in fin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Sport. [22 March 2009].
- ^ Bierley, Steve. at Roland Garros. Roger Federer wins at Roland Garros to enter pantheon of grand slam greats. The Guardian. [200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1).
- ^ Bierley, Steve. Rafael Nadal's Wimbledon withdrawal leaves. The Guardian. [200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Federer wins record 15th Grand Slam.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 ^ Roger Federer enters sixth consecutive US Open final defeating Novak Djokovic. TennisNewsOnline.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 ^ Donegan, Lawrence. at Flushing Meadows. Juan Martín del Potro crushes Rafael Nadal to meet Roger Federer in final. The Guardian. [200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Inspired Davydenko beats Nadal to win Shanghai Masters. France24.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1).
- ^ TBT: Nikolay Davydenko's 2009 ATP World Tour Finals victory. Sports Illustrated. [16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2).
- ^ Clegg, Jonathan. We Are the Champion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Courtney Nguyen. Veteran Ljubicic completes Indian Wells triumph. CNN. [22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5).
- ^ Roddick wins in Miami. Eurosport. [4 May 2010].
- ^ Lazenberg, Gregory. Rafael Nadal: Why This Clay Court Season Might Not Be As Easy As the Last One. Bleacher Report.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 ^ Adam Fromal. U.S. Open Tennis 2010: Rafael Nadal Dominates Mikhail Youzhny, Advances to Fin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leacher Report. 12 September 2010.
- ^ 2010 Players of the Year. ATP Tour. [2013-03-25].
- ^ Allen, Ja. Novak Djokovic and the Battle for No. 2 in the ATP Rankings. Bleacher Report.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3).
- ^ Wimbledon 2011 Results: Novak Djokovic Is World's No. 1. Bleacher Report. [201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7).
- ^ Big Three to slug it out for US Open. Hurriyet Daily News. [2011-09-28].
- ^ David Ornstein. "US Open 2011: Rafael Nadal wins in sem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Sport. [12 September 2011].
- ^ Nadal and Federer Declares Dominance Over. ATP Tour. [201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 ^ Habib, Hal. After putting on 'couch potato' weight in retirement, Pete Sampras is fit again and playing competitively. The Palm Beach Post. [201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 ^ Ed McGrogan. "The 10 Greatest Men's Seasons: No. 3, Djokovic's 2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nnis.com. [6 December 2011].
- ^ LZ Granderson. Novak Djokovic's unmatched season. ESPN. [201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 ^ Simon Cambers. Is Novak Djokovic's year the best ever in men's tennis?.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2-06].
- ^ "Big Three" set to battle for U.S. Open title. Reuters.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 ^ John O'Donovan. Djokovic's 2011 season: the greatest of all time?. RTÉ.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Longest Men's Singles Championship Fin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SPN. 30 January 2012.
- ^ Greg Bishop. "Nadal Wins Seventh French Open Tit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11 June 2012].
- ^ Mike Henson. "Rafael Nadal beats Novak Djokovic to win seventh French Op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Sport. [27 February 2013].
- ^ "Rafael Nadal claims 7th French tit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SPN. [11 June 2012].
- ^ Briggs, Simon. "Wimbledon 2012: Brave rivals finally succumbs to brilliance of Roger Federer in men's fin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Daily Telegraph. [27 February 2013].
- ^ Rocky Kahn. TOP ACHIEVEMENTS OF 2012: ROGER FEDERER TOPPLES SAMPRAS RECORD. Bettor.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6).
- ^ Nadal: I wasn't ready to play in 2012 Wimbledon. Agence France-Presse.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 ^ Walton, Darren. Novak Djokovic creates Australian Open history by winning third straight title at Melbourne Park. News AU. [201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8).
- ^ Australian Open Men's Final Open Thread: Novak Djokovic takes three titles in a row. Tennis-X. [201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Newbery, Piers. Rafael Nadal beats David Ferrer to win eighth French Open title. BBC Sport.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 ^ "Nadal sweeps Ferrer to win eighth Roland Garros tit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nnis.com. [6 September 2013].
- ^ French Open best men's matches of the century: Nadal-Djokovic, 2013. TennisHead.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 ^ Jocelyn Gecker. "Novak Djokovic sets next goal: French Open breakthroug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Washington Times. [2 September 2013].
- ^ Tignor, Steve. "The Heroic and the Hum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nnis.com. [7 June 2013].
- ^ Novak Djokovic beats Rafael Nadal to win Monte Carlo Masters title. BBC Sport.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8).
- ^ The Big Three heading into Wimbledon. Essential Tennis. [2014-05-01].[失效链接]
- ^ Newman, Paul. Wimbledon 2013: So long, Roger Federer and Rafael Nadal. It used to be the Big Three – now it's Novak Djokovic.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4-02-04].
- ^ Newbery, Piers. Novak Djokovic was defeated in Wimbledon. BBC Sport.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7).
- ^ Andrew McGarry. US Open: Rafael Nadal beats Novak Djokovic in four-set final to win his second Open tit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C Grandstand Sport. [10 September 2013]
- ^ Djokovic retains title with two-set win. ATP Tour.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7).
- ^ Federer reflects on mistakes of playing injured. Tennis.com.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5).
- ^ The Economic Times: What's on the cards for the big three?. The Times of India. [2014-01-27].[失效链接]
- ^ Dan Talintyre, Roar Guru. With Roger Federer's loss, have we seen the end of the Big Three?. Theroar.AU.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 Swiss tennis star Roger Federer confident of bouncing back to form.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 ^ No more 'Big Three for faltering Federer. Bangkok Post. [2013-11-11].
- ^ Becomes Big Three?. Inquirer Sport. [201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 ^ Tennis stars set to renew rivalry. Gulf Daily News. [201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1).
- ^ Tignor, Steve. Three Keeps. Tennis.com.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Tignor, Steve. Winds of (No) Change. Tennis.com.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Ed McGrogan. Get ready for another Big Three -tonight at Wimbledon. Tennis.com. [2014-06-15].
- ^ Walton, Darren. Wawrinka wins drama-charged Australian Open final. Yahoo Sport. [201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7).
- ^ Nishikori sees new generation threatening Big Three. Channel News Asia.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Berdych: Wawrinka showed us it is possible to win. ATP Tour. [2014-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2).
- ^ Dubai 2014 Preview Interview Djokovic. ATP Tour.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 Tennis' other guys: A look at men who have won Grand Slam titles since the rise of the “Big Three”. TennisMajors. [202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31).
- ^ Novak Djokovic battles from behind to defeat Roger Federer and win BNP Paribas Open at Indian Wells.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Novak Djokovic beats Rafael Nadal to win Sony Open in Miami. BBC Sport.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9).
- ^ Wawrinka takes Monte Carlo title. BBC Sport.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Djokovic defeats Nadal in three sets to win Rome Masters. Tennis.com. [2014-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Rafael Nadal wins Madrid Masters after Kei Nishikori retires. BBC Sport. [2014-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1).
- ^ Wimbledon: Young guns Milos Raonic and Grigor Dimitrov look to progress. Sky Sports.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Newbery, Piers. Novak Djokovic beats Roger Federer to win Wimbledon title. BBC Sport. [2014-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5).
- ^ Tsonga Topples Federer For Toronto Title. ATP Tour.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 ^ Roger Federer beats David Ferrer to claim Cincinnati title. BBC Sport. [2014-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7).
- ^ Rafael Nadal withdraws from 2014 U.S. Open with right wrist injury. Tennis.com. [2014-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9).
- ^ Tignor, Steve. Lightning Strikes Twice. Tennis.com. [2014-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Roger Federer out of ATP World Tour final vs Novak Djokovic. BBC Sport. [2015-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 ^ Newman, Paul. Roger Federer finishes the job to clinch Swiss triumph. The Independent. [2015-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Tignor, Steve. They Had One Job. Tennis.com.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Alix Ramsay. Gang of Three still supreme. AusOpen.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31).
- ^ Australian Open 2015: What did we learn Down Under?. Sky Sports.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 Michael Beattie. Winners and losers: The men. AusOpen.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8).
- ^ Novak Djokovic:The Rivalry. ATP Tour. [2015-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6).
- ^ Novak Djokovic beats Roger Federer in Indian Wells final. BBC Sport. [2015-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7).
- ^ Patrick Jennings. Rafael Nadal was defeated in Madrid Masters final. BBC Sport. [2015-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3).
- ^ "Djokovic Ends Nadal's 39-Match French Open Win Streak In Straight S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artford Courant. [3 June 2015].
- ^ Mitchell, Kevin. at Roland Garros. Novak Djokovic holds off beating in five sets to reach French Open final. The Guardian.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Newbery, Piers. Stan Wawrinka stuns Novak Djokovic to win French Open. BBC Sport.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9).
- ^ Newbery, Piers. Wimbledon 2015: Roger Federer beats in semifinal. BBC Sport.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 ^ Djokovic Wins Third Wimbledon Title. ATP Tour.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4).
- ^ Greg Sharko. Djokovic lost Masters Montreal. ATP Tour. [2015-09-06].
- ^ Federer Foils Djokovic For Seventh Cincy Crown. ATP Tour.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3).
- ^ Newbery, Piers. US Open 2015: Novak Djokovic beats Roger Federer in final. BBC Sport.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6).
- ^ The Tipster. Novak Djokovic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layers of all time says Pat Cash. Metro. [201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 Roger Federer to miss Rio 2016 Olympics and rest of season with knee injury. BBC Sport. [2016-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1).
- ^ Rio Olympics 2016: Novak Djokovic beaten by Juan Martín del Potro in first round. BBC Sport. [2016-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Stan Wawrinka stuns Novak Djokovic to win final. BBC. [2016-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5).
- ^ Andy Murray becomes world number one after Raonic withdraws from Paris Masters. BBC Sport. [2016-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2).
- ^ Alexander Zverev Beats Novak Djokovic For Rome Title, His First Masters 1000 Crown. ATP Tour.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 ^ Wimbledon 2017: Ahead of Djokovic, Federer & Nadal. BBC Sport. [2017-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 ^ Tennis rankings: Big Three, the ATP Top Three again, Johanna Konta hits career-high of Three in WTA list. SportingLife.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 ^ Novak Djokovic: Twelve-time Grand Slam champion will not play again in 2017. BBC Sport. [201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5).
- ^ How The 2017 Montreal Final Was Won: Federer vs. Zverev. ATP Tour.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 Del Potro Saves 3 M.P. To Beat Federer And Win Maiden Masters 1000 Title In Indian Wells. ATP Tour.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 ^ Rafael Nadal beats Stefanos Tsitsipas to win 11th Barcelona Open title. BBC Sport.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Federer reveals long-standing hand injury. Yahoo Sport.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 ^ Khachanov Stuns Djokovic For Maiden Masters 1000 Crown. ATP Tour.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 ^ Dominic Thiem Topples Roger Federer For Maiden Masters Title In Indian Wells. ATP Tour.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 ^ ATP Finals: Alexander Zverev advances to semis; Rafael Nadal finishes year as World No. 1. Indi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2020-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 ^ Djokovic zum achten Mal Australian-Open-Champion. Süddeutsche Zeitung.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 Shanna McCarriston. Rafael Nadal withdraws from US Open amid COVID-19 concerns. CBS Sport.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 ^ Pablo Carreno Busta Advances To US Open QFs, Novak Djokovic Defaulted. ATP Tour. [202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5).
- ^ Dominic Thiem Outlasts Alexander Zverev In Historic US Open Final. ATP Tour.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 ^ Bhagavatula, Manoj. Stats: Djokovic ties Federer, Nadal's 20 Grand Slams with 6th Wimbledon title. ESPN. [202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 ^ Raz Mirza. Wimbledon 2021: Novak Djokovic beats Matteo Berrettini to join Roger Federer and Rafael Nadal as 20-time Grand Slam champion. Sky Sports.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 ^ Tokyo 2020 Olympics: Novak Djokovic beaten by Alexander Zverev in Olympic semi-final. Sky Sports.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 ^ Tokyo 2020 Olympics: Novak Djokovic defeated in bronze medal match and misses out on medal. Sky Sports.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 ^ Carayol, Tumaini. Daniil Medvedev ends Novak Djokovic’s calendar slam dream in US Open final. The Guardian.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 ^ Rothenberg, Ben. Rafael Nadal Returns to Australian Open With More Modest Expecta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 ^ Jurejko, Jonathan. Nadal beats Medvedev in Melbourne classic. BBC Sport.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9).
- ^ Carayol, Tumaini. Taylor Fritz hands Rafael Nadal first loss of 2022 with win in Indian Wells final. The Guardian. [21 March 2022].
- ^ Sam Jacot. Fantastic 14! Nadal Defeats Ruud For Another Roland Garros Title. ATP Tour. [2022-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5).
- ^ Futterman, Matthew. Rafael Nadal Withdraws From Wimbledon Ahead of Semifinal Match. The New York Times. [2022-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 ^ Carayol, Tumaini. at Wimbledon. Novak Djokovic crowned Wimbledon champion after beating Nick Kyrgios. The Guardian. [2022-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6).
- ^ Ben Southby. CARLOS ALCARAZ DOES NOT FEEL WEIGHT OF 2022 US OPEN CROWN AHEAD OF THIS YEAR’S TOURNAMENT - ‘I FEEL THE SAME’. Eurosport. [2023-08-28].
- ^ Simon Cambers, D'Arcy Maine. Laver Cup: Roger Federer retires from tennis after playing the final match of his career. ESPN. [202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0).
- ^ Paris Masters: Holger Rune shocks Novak Djokovic to win title in French capital. Sky Sports. [7 Nov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4).
- ^ Dan Quarrell. CARLOS ALCARAZ TRIUMPH AT WIMBLEDON 'UNBELIEVABLE', SPANISH STAR 'A COMPLETE PLAYER AT 20' - MATS WILANDER. Eurosport. [2023-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4).
- ^ Sinner rallies from two sets down to win Australian Open title. ATP Tour. [202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8).
- ^ Oli Gent. FRENCH OPEN 2024: CARLOS ALCARAZ CLINCHES TITLE AFTER FIVE-SET THRILLER WITH ALEXANDER ZVEREV. Eurosport. [2024-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9).
- ^ Futterman, Matthew. Novak Djokovic withdraws from French Open with knee injury. The Athletic. [2024-06-04].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8).
- ^ Alcaraz beats Djokovic in Wimbledon final after late plot twist. ATP Tour. [202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8).
- ^ Hansen, James. Tennis Briefing: How will Rafael Nadal feel? What was behind Zverev and Fils' handshake?. The Athletic. [2024-07-23]. ISSN 0362-4331.
- ^ Sinner surges on! World No. 1 defeats home hope Fritz for US Open title. ATP Tour. [8 September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7).
- ^ Rafa Nadal Mil gracias a todos Many thanks to all. Instagram.
- ^ Live Tennis Rankings, Pepperstone ATP Live Rankings (Singles).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2).
- ^ Rivalries of The Decade. ATP Tour. [200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7).
- ^ Jeff MacGregor. Greatest rivalry of the 21st century?. ESPN. [200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2).
- ^ Ravi Ubha. Federer-Rafael still the best rivalry. ESPN. [201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 ^ Rivalries reach new heights. Australian Open. [201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7).
- ^ Boris Becker: Against Novak Djokovic is the hottest ticket in world tennis.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Christopher Clarey. Djokovic Seeks Big Three Supremacy in Semifinal With Federer.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1-27].
- ^ Nirmit Mehta. The Big 3: Bagels served and received by each of the 3 greats of Tennis » FirstSportz. FirstSportz. [2020-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 ^ ITF Tennis. ITF (ATP).
- ^ Charles Lin. Best Serve and Volleyer in the World. Essential Tennis.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3).
- ^ Bierley, Stephen. Serve-volley dead? No one told Federer. The Guardian.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6).
- ^ Nigel Chiu. EXCLUSIVE: CASPER RUUD EXPLAINS WHY RAFAEL NADAL IS ALMOST UNSTOPPABLE ON CLAY AHEAD OF FRENCH OPEN. Eurosport. [2023-07-04].
- ^ Greg Garber. Nadal Has Improved Virtually Every Aspect of His Game. ESPN. [200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 ^ Cooper, Jeff. Rafael Nadal – Game Profile. Tennis.About.com.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7).
- ^ Tignor, Steve. Novak Frames of Mind. TennisWorld.Typepad. [200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8).
- ^ Cooper, Jeff. Novak Djokovic - Game Profile. Tennis.About.com. [200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
- ^ Hincks, Michael. Grand slam winners record: How Nadal, Djokovic and Federer compare in the race for the most men's titles. Inews Sport (London). [202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 ^ Jurejko, Jonathan. GOAT: Novak Djokovic closes Grand Slam gap on Rafael Nadal and Roger Federer. BBC Sport. [202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 ^ Church, Ben. Novak Djokovic wins record-equaling 20th grand slam title after beating Matteo Berrettini in Wimbledon final. CNN. [202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6).
- ^ Carayol, Tumaini. Rafael Nadal beats Medvedev in epic Australian Open final for 21st slam title. The Guardian.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0).
- ^ Zachary Pereles. 2022 French Open men's final: Rafael Nadal wins 14th title at Roland Garros, 22nd career Grand Slam. CBS Sport.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 ^ Tsonga unsure how to end 'big three' dominance. ABC News AU. [2013-01-24].
- ^ Matthew Laird. By The Numbers: Dominance of The 'Big Three'. World Tennis Magazine. [201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Can Anyone Upset The Big Three?. NBC Sport. [201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5).
- ^ Men's Tennis Big Three – Is the Party almost over?. This Is Sporta. [2013-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 ^ Australian Open 2013: Federer, Nadal, Djokovic – this is golden era of men's tennis, says Andre Agassi.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Bridging Gap to 'Big Three' Proving Too Tough for Rest. Reuters. [2013-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7).
- ^ Ravi Ubha. Pete Sampras' take on the big three. ESPN. [201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 ^ Kamakshi Tandon. Outsiders catching up to big three?. ESPN. [2014-05-01].
- ^ Matt Cronin. Gulbis: Big 3 are boring interviews. Tennis.com.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 ^ Kamakshi Tandon. Who said the big three were boring?. ESPN.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 ^ David Ferrer reluctant to claim 'Big Three' status. NDTV Sport. [201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6).
- ^ The Big Three stay the Big Three, says Wawrinka. Rediff.com.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8).
- ^ Hodgkinson, Mark. Wimbledon 2011: Big Three are playing in the golden age of tennis for the men's game, says Bjorn Borg.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 ^ Chin, Marcus. Roger Federer, Rafael Nadal, Novak Djokovic: A Trivalry in Men's Tennis. Bleacher Report. [201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 ^ When will anyone, besides Big 3, win a major?. USA Today.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 ^ Brad Boeker. Is the Dominance of the Big Three Good for Tennis?: Fan's Thoughts. Yahoo Sport. [2013-01-31].[失效链接]
- ^ Bialak, Carl. Silver, Nate. Tennis Has A Big Three-And-A-Half. FiveThiryEight. [2016-11-07].[失效链接]
- ^ Kamakshi Tandon. Big Three searching for their way on clay. ESPN.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1).
- ^ Briggs, Simon. A year in review: a look back at how the 'Big Three' jostled for supremacy in a vintage season.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 Simeon Gholam. Wimbledon 2013 Review: Where Has It Left the 'Big 3'?. Bleacher Report.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 ^ Peter, Bodo. Back to the Future. Tennis.com.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Matt Cronin. Not there yet with Big 3. Tennis.com. [2013-01-31].
- ^ "The golden era of tennis is upon us and ain’t it gr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rst Post. [14 September 2011].
- ^ Nadal, Djokovic and Federer built a golden era of men's tennis. Sports Illustrated. [201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 ^ Joe Smith. John McEnroe on tennis' golden era and best of all time. Tampa Bay Times.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 ^ "Golden Era of Men’s Tenn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EpochTimes. [7 February 2013].
- ^ Simply the best: The golden era of men's tennis. USA Today. [201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2).
- ^ Newman, Paul. Golden era of tenni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 Dan Imhoff. Andre's back. Australian Open. [201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 ^ Rod Laver's Top 10 From The Present. Herald Sun. [2012-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 ^ Matt Cronin. Federer: Big Three maybe not best ever. Tennis.com. [2012-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 ^ Men's Tennis: The Big One, Big Two, Big Three?. Bleacher Report. [2013-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 ^ WNYC-FM interview with Tennis Magazine. WNYC. [201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6).
- ^ 'Epic' vs. 'High Strung': Fighting over the Borg-McEnroe rivalry. DouglasPerry. [201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 ^ Tignor, Steve. High High Strung: Bjorn Borg, John McEnroe, and the Last Days of Tennis's Golden Age. HarperCollins. 17 May 2011.
- ^ "Article In The Oregoni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ouglasPerry. [4 February 2013].
- ^ Inspired by a Golden Era. CNN. [2013-03-13].[失效链接]
- ^ Andrew Moss. Adjusted for inflation, the ATP's current elite are the best paid ever. UbiTennis. [2016-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 ^ Career Prize Money (PDF). ATP. [2024-08-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 ^ Hodgkinson, Mark. "Borg sees Federer as a kindred spirit". The Daily Telegraph. [12 June 2007].
- ^ Newbery, Piers. Wimbledon 2008. BBC Sport.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Jenkins, Bruce. The Greatest Match Ever.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4).
- ^ Wertheim, Jon. Without a doubt, it's the greatest. Tennis Mailbag (SI.com).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3).
- ^ Tignor, Steve. W: Report Cards. Concrete Elbow. TennisWorld.Typepad.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9).
- ^ Novak Djokovic beats Roger Federer in US Open semis. BBC Sport.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 ^ Bevan, Chris. French Open: Roger Federer ends Novak Djokovic run to reach final. BBC Sport.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4).
- ^ Robert Martin. Djokovic Snatches Monumental Victory from Federer. TennisNow. [201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 Briggs, Simon. French Open 2012: History beckons Rafael Nadal and Novak Djokovic in Roland Garro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Daily Telegraph. [8 June 2012].
- ^ Aimee Lewis. "French Open: Nadal & Djokovic final suspended because of ra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Sports. [10 June 2012].
- ^ "Nadal outlasts Djokovic in French Open semifinal, 9-7 in fift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nnis.com. [7 June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