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粤东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赣闽粤客家地区(客家中心区)

粤东地区主要有潮汕文化客家文化。 潮汕文化以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各县为代表; 客家文化以旧惠州府地区各县市、今梅州市等地为代表,至于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都是在汕尾市四县市区分布,且泾渭分明。 而在文化方面研究的粤东系,主要指客家方言粤东系,尤以旧惠州府地区各县市、与今梅州市等地及其周边县市的客家文化为主。

客家文化

[编辑]

粤东地区客家文化分为先来客、后来客两个语腔系统类别。这里的客家话方言腔调包括:老惠城话水源音尖米话惠阳话海陆腔客家话、梅州话等。先来客的客家语又称水源音系,后来客的客家语又称粤东音系,但两者均分布于粤东地区(广东省东部)。其中台湾所称的四县腔客家话非常类似梅州话;海陆腔则非常类似惠州客家话、还有惠阳话、半山客家话等,都属于粤东音系;河源市水源音、博罗县水源音、老惠城话等等属于水源音系。

惠州

[编辑]
  • 惠州是粤东地区客家文化重要的代表城市。著名的客家菜(又称东江菜),即成型于旧惠州府地域内。盐焗鸡、梅菜扣肉、长乐酿豆腐,为其中的代表菜。
  • 惠州府是海外客家籍华侨的主要原籍地之一,也是台湾客家语两大语腔之一的海陆腔的来源地。海陆腔在台湾又称惠州话,它主要由旧惠州府籍移民带到台湾。
  • 由于客家饮食、客家形成、海陆语腔,都与旧惠州府及今惠州市的地域息息相关。现今惠州市范围内的客家语系次方言较繁杂,有老惠城话、博罗话(亦称蛇佬话)、惠东口音(最接近于台湾海陆腔)、惠阳口音(较接近于台湾粤东语四海话)、尖米话等。在惠州市境内的各种客家语系次方言中,尤以惠阳口音为客家方言粤东系的语腔典型。

惠阳话

[编辑]

惠阳客家话是客家方言粤东系的代表口音。它主要由程乡、长乐一带移民带来,在与旧归善县当地的土音碰撞之后,形成这种惠阳语腔。惠阳口音与目前台湾综合四县腔、海陆腔而形成的四海话,最为接近。惠阳口音与台湾客家语系的代表口音四县话(也同样接近梅州花话)可以顺畅交流,两者主要的差异是惠阳口音稍显硬朗、梅州口音则较为温柔。此外在声调、韵母等方面,两者均无大差异。

惠州话(海陆腔)

[编辑]

海陆客家话原来叫惠州话,有滨海腔、内陆腔之别。滨海海陆腔较接近今日海陆丰地区(汕尾市)之陆河话,因海陆丰地区属于沿海地带,故称滨海腔;内陆海陆腔与今日中国大陆河源市之水源音更为相似,因河源一带地方处于内陆地带,故称内陆腔。由于内陆腔有向滨海腔靠拢的趋势,因此也把内陆腔称为老派腔,滨海腔称为新派腔。不过并非新派滨海腔取代了老派内陆腔。虽然叫做老派腔也只是因为其生存前景稍逊的缘故,事实上新派滨海腔从来就是存在的。

水源音

[编辑]

水源音为粤东先客,属于客家语系的一支。俗谓邪佬(siá畲)、蛇佬话,分布东江流域。水源音是东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一个客家腔调,主要分布于惠州河源市,处于客家话粤中片包围之中,有的学者直接将其并入客家语粤中片,有的学者主张将其独立划为客家语东江片。传说其源于赣南东江水源地,故称“水源音”。呈方言岛状分布于客家地区(广东省境内东江上游一带),具有明显的客家方言特征,总称水源音群。水源音群也有次方言,如: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蛇声、广东省河源市的水源声、大埔县蛇罗语、兴宁县蛇话、新丰县水源音等。另外,有一部分人认为[谁?]惠州市区的老惠城话也属于水源音群,但也有把老惠城话单独列为客家方言系的一个片区。

梅州

[编辑]
  • 梅州是粤东地区客家文化重要的代表城市,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有100多万人口均使用客家语统一标准音的梅州话作为日常用语言,故被尊称为“世界客都”,这个腔调也非常类似台湾四县腔客语。梅州著名的客家菜以梅州盐焗鸡、三杯鸭、酿苦瓜、梅菜扣肉、长乐酿豆腐等,为其中的代表菜。
  • 梅州历史沿革概述:南齐永明元年(483)析义招县设程乡县,南汉乾和三年(945)升程乡为敬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

梅州地区最早的行政建置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三年(214BC)的揭阳戍。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龙川县设兴宁县,治所在今五华县华城镇,属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海阳县设义招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县升格为嘉应直隶州,并划惠州府兴宁县长乐县来属。1970年设为梅县地区,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定名为梅州市。现梅州市地域即由源于嘉应直隶州各县,及源自旧潮州府大埔丰顺所组成。其中,宋元时期的程乡县地域可包含今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平远县

梅州市今日管辖有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等,共5县1市2区。

梅州话

[编辑]
  • 梅州话的地位:清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正宗,客家语是以采用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的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作为全球统一的客语标准音。台湾四县腔由原籍清代嘉应州的州直辖地区(今梅州市梅江区与梅县区)、以及州属的镇平(今蕉岭)、平远、兴宁、长乐等四个县的移民带来。然而台湾长乐腔客家话虽源于今五华县中南部的琴江流域,但目前已经退出个人家庭。四县腔的原乡(梅州市梅县区、蕉岭县、平远县、兴宁市)使用非常类似今日梅州话的腔调,这种腔被认为是非常接近的客家话的梅州标准腔。梅州腔客家话与其他粤东各腔调客家话般,同样都保存了许多的隋唐语汇和音韵,专家发现,客家话中有不少隋唐时期的书面用语,并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故被称为汉语的“活化石”。
  • 梅州腔客家话与台湾四县腔客家话非常相近,也都确确实实是作为全球的统一客语标准音语言,全球各地民间,都有不少人认为梅州的语腔是客语的标准音语言,称其为“圈中语”。客家语系的标准音是梅州话,粤东地区的客家语都是以梅州口音为典型代表。梅州话作为客家语系中保存较多中原古语的一种方言,其在学术界的价值(地位)仍然不容撼动。

半山客(半山鹤)

[编辑]

半山客家话,指饶平县北部客家乡镇、与福建诏安县山区客家乡镇,及其周边的平和丰顺等地客家乡镇的客语,台湾的新派海陆腔(滨海腔)也属于半山客的一种。半山客是指受闽南语系各次方言影响较深的客家腔调。在闽语文化背景影响下,多称为半山客,在非闽语为主流的地区被认为应称半山鹤,使用此类客家语者则自称俚话或者黎声。

其它语腔

[编辑]

客家方言粤东系其它语腔还有长乐腔(琴江话)、大埔腔、永定腔、汀州腔(属于福建省)、大鹏话(香港、深圳)、尖米话、围头话老惠城话、兴宁话等。深圳市本地方言主要为惠阳话(龙岗区)、大鹏话、围头话(宝安区)。另外,今中国广东省惠州市区的老惠城话,有人认为它属于水源音群的分支,但也有把它单独列为客家方言系的一个次方言(独立片区)。兴宁话有时被归类为四县腔,实际与其余三县(程乡、镇平、平远)的语腔差别较大,似乎可以单独成为一个片区。

粤东地理

[编辑]

现在粤东范围的概念,是旧时广东省东路的概念的延续。旧时粤是指岭南两广又叫做两粤,以往粤西即指广西粤东即指广东。但后来粤字慢慢变成广东的专用简称,粤西反而是指广东省的西部,所以粤东就多了广东东部的意思。

行政区划渊源

[编辑]

清康熙十三年末(1675)广东省分有广肇道、高罗道、雷廉道、南韶道、惠潮道、海南道。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广西省设有苍梧道、右江道、左江道。广东省又分为四路:

  • 东路指惠潮道,驻惠州府。雍正十一年(1733)增辖嘉应州,更名惠潮嘉道。相当于今广东省东部地区。
  • 西路包括广肇道、高罗道。广肇道驻肇庆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广州府、佛冈厅、赤溪厅来属,高州府另属,更名广肇罗道,移驻广州府。高罗道驻高州府,雍正八年(1730)置高廉雷道,廉州府、雷州府来属,罗定州另属。相当于今广东省中西部地区。
  • 南路包括雷廉道、海南道。康熙十三年末(1675)置雷廉道,驻廉州府,领雷州府、廉州府。海南道辖琼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更名琼崖道。
  • 北路指南韶道,驻韶州府。乾隆二十年(1755)更名南韶连道。相当于今广东省北部地区。

粤中地带

[编辑]

俗以广东省广肇罗道西部的肇庆府、罗定州,及广西省苍梧道南部的梧州府、郁林州等四个州府为粤中地区,为两广中间之意。因广东省西路地处两广之间,其中肇庆府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府所在地。

粤东经济

[编辑]

在经济区划分上,粤东分属东翼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区、山区经济带。东翼经济带指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地市;粤东属于珠三角经济区的城市有深圳、惠州;山区经济带指梅州、河源两地市。其中,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梅州等五市,另作为珠三角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协作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