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岭围
粉岭围(英语:Fanling Wai)位于香港新界北区粉岭,毗邻北区公园,由新界五大家族之一彭氏家族兴建,粉岭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以别致的风水鱼塘和特别的布局闻名,是香港少数能够保留古色古香的围村。粉岭围包括正围、北围和南围三条乡村,不远处的粉岭楼和扫管埔村也是粉岭围的分支。
粉岭围附近建有思德书室和彭氏宗祠,建筑古雅,重修后仍保留清代建筑的风格,保留的文物甚为丰富。粉岭围还有其他的传统文化,如每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及每年元宵节举行的太平洪朝[1]。
虽然粉岭围规模较其他新界大族为小,但由于粉岭围是五大氏族根据地中唯一位处新市镇中心的围村,加上粉岭围村民于粉岭/上水新市镇发展初期便与香港政府协定将村前土地交予政府发展市镇公园,而香港政府也遵循地区文化特色将北区公园发展成中式园林公园,并在粉岭围周边保留较低密度的发展规划,故粉岭围的居住环境比香港境内绝大多数村落都要优胜,在保存传统围村清幽古朴氛围的同时,又享有高度便利的交通、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
历史
[编辑]宋朝末年(1120年至1280年期间),彭氏家族从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迁居扺港,初居于龙山,后迁粉岭楼,于明朝万历(1573-1620年)年间定居粉岭围,围村、风水鱼塘和古炮均建于这段时期。彭氏族人仍有散居于扫管埔、蕉径及大埔区汀角,人数约4600人[2]。
结构
[编辑]现在的粉岭围可分三部分,由原来的中心村,开始对外扩展,形成了今日的正围、南围和北围。粉岭围外貌呈方形,由高约二丈的围墙围绕,以花岗石作为墙基,覆以坚硬的青砖,围墙上设有炮楼和炮孔,原来的围墙及壕沟已不留存,只剩下围门、门楼、两个碉堡及门前的风水鱼塘。围墙上围斗有白色成品字形的三颗圆点,据说是为风水而加上的,亦有说为粉岭彭氏的家族徽号。粉岭围兴建时已开始挖掘风水鱼塘,围门“前环凤水 后拥龙山”这句对联,形容粉岭围前呼后拥,有财雄势大之格局。
在围门前风水鱼塘旁置有三台古炮,相传建于清康熙初年,因该区以前常有山贼和海盗出没,所以建炮楼抵御盗匪。1941年当日军侵占香港,村民害怕祸害加身,故将古炮埋在地下,直至1986年才挖出这三台古炮,重新安置。
-
三台古炮
-
白色成品字形的三颗圆点
传统节庆活动
[编辑]每年元宵节前后村内会举行点灯仪式,确实日期掷杯决定。元宵节正日举行太平洪朝仪式。二月初二于彭氏宗祠举行春祭(祠祭)。每十年举行太平清醮,最近一届为2020庚子年。
-
粉岭围太平清醮
乡郊代表
[编辑]- 原居民代表:彭庆培、彭未齐、彭振声[3]
- 居民代表:彭宏健 (自动当选)
参考资料
[编辑]- ^ 每年正月十五,粉岭围都会举行‘抢鸡毛’仪式[失效链接]
- ^ 粉嶺圍村彭氏 潮州祭先祖.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 ^ 二○一九年村代表選舉:原居民代表選舉結果.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 《新界宗族文化之旅》,严瑞源编著,万里书店,ISBN:962-14-2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