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澳门空气质量指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门空气质量指数是澳门的空气质量指数(英语:Air Quality Index缩写AQI)概况。

量测方式

[编辑]

根据24小时自动监测站资料,将当日空气中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浓度、二氧化硫(SO2)浓度、二氧化氮(NO2)浓度、一氧化碳(CO)浓度、臭氧(O3)浓度及微细悬浮粒子(PM2.5)浓度的测量值,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各换算出该污染物之污染副指数值,再以当日各污染副指数值之最大值者,是为该测站当日之空气质量指数。[1] 当指数超过100时,会同时指出主要污染物。[2]

其计算时段是取昨日中午12时至当日中午12时之值,为当日空气质量指数。而每个采样物每日至少要有18个小时取样才可以计算为污染副指数。如当天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00时,会同时指出当天的主要污染物。

2016年12月起,气象局推出“空气质量实时指数”,列出各监测站的户外活动建议,每15分钟更新一次。[3]

2021年1月起,PM2.5、PM10、SO2标准由过往用世卫过渡时期目标值一,收紧至目标值二。[4]

监测网络简介

[编辑]

澳门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网络目前由以下几个监测站所组成[5]

站名 装置地点 地点特征 测量污染物
氹仔一般性站 气象局总站 山顶、一般性环境 PM10、PM2.5、SO2、O3、CO、NO/NO2/NOx
澳门高密度住宅区站 澳北电站 商业、高密度住宅区 PM10、PM2.5、SO2、O3、CO、NO/NO2/NOx
澳门路边站 水井斜巷 路边、商业、住宅区 PM10、PM2.5、NO/NO2/NOx、CO
氹仔高密度住宅区站 氹仔中央公园 高密度住宅区 PM10、PM2.5、SO2、O3、CO、NO/NO2/NOx
路环一般性站 联生变电站 一般性环境 PM10、PM2.5、SO2、O3、CO、NO/NO2/NOx
九澳路边站 九澳区 路边 PM10、PM2.5、SO2、O3、CO、NO/NO2/NOx

有效数值的定义及统计方法[1]

污染物 测量方法 平均方法 统计规定
NO2 化学发光法 1 小时平均
  1.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8小时有效数据
  2. 月平均:
    每月至少有24个有效日平均值
  3.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9个有效月平均值
CO 非分散红外光吸收法 8 小时平均
O3 紫外光测定法
SO2 紫外光萤光法 日平均
PM10 振荡微型天平 / β 射线法
PM2.5

分级及影响

[编辑]

澳门空气污染指数分为以下6级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水平 敏感人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脏病人士、孕妇、儿童及长者)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般市民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
0 ~ 50 良好 可如常活动 可如常活动
51 ~ 100 普通 应减少户外剧烈活动 可如常活动
101 ~ 200 不良 应尽量减少户外剧烈活动,以及在户外逗留的时间,特别在交通繁忙地方。 应减少户外剧烈活动,以及在户外逗留的时间,特别在交通繁忙地方。
201 ~ 300 非常不良 应避免户外活动,以及在户外逗留,特别在交通繁忙地方。 应尽量减少户外剧烈活动,以及在户外逗留的时间,特别在交通繁忙地方。
301 ~ 400 严重
401 ~ 500 有害
  • 在“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当中,利用“减少”、“尽量减少”和“避免”等字眼表示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户外剧烈活动。“减少”是指减低有关活动的强度或缩减进行有关活动的时间,“避免”是指完全不进行有关活动,而“尽量减少”则是指减少至只进行必要的有关活动.


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

[编辑]

澳门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6]

污染物 可吸入悬浮粒子 (PM10)
µg/m3
微细悬浮粒子 (PM2.5)
µg/m3
二氧化硫 (SO2)
µg/m3
二氧化氮 (NO2)
µg/m3
臭氧 (O3)
µg/m3
一氧化碳 (CO)
mg/m3
指数值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8小时平均*
0 0 0 0 0 0 0
50 50 25 20 100 80 5
100 100 50 50 200 160 10
200 250 115 150 700 240 17
300 350 150 475 1200 400 34
400 420 250 800 2000 600 46
500 500 350 1600 2500 800 57
  • 取24小时内最高值

注:澳门已于2021年1月1日更新空气质量指数标准,参考《澳门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试行)》中有关大气环境污染物项目浓度参考值,其中PM10、PM2.5和SO2选择WHO AQG当中“过渡时期目标2”指引值;臭氧(O3)选择“过渡时期目标1”指引值;则NO2选择“空气质量准则值”。

污染物浓度之标准值

[编辑]

以下是澳门空气污染物浓度之标准值(指数等于100)[1]

污染物 平均时间 浓度标准值(µg/m3)
可吸入悬浮粒子 (PM10) 24 小时 150a
1 年 70a
微细悬浮粒子 (PM2.5) 24 小时 75a
1 年 35a
二氧化硫 (SO2) 24小时 125a,b
二氧化氮 (NO2) 1小时 200a
1 年 40a
臭氧 (O3) 8小时 160a, c
一氧化碳 (CO) 8小时 10000d
铅 (Pb) 1年 0.5e

备注:
a.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悬浮粒子、臭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空气质量指引2005年全球更新版之过渡时期目标-1
b. 参考欧盟及香港使用的标准,且每年容许之超标次数为3次
c. 参考欧盟及香港使用的标准,且每年容许之超标次数为9次
d.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空气质量指引第二版
e.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沙尘暴影响

[编辑]

在2010年3月21日至3月23日期间,澳门罕见受到来自蒙古途经华北、华东以至华南等多个城市之沙尘暴影响,使空气中的可吸入悬浮粒子浓度大幅増加。

在澳门的高密度住宅区空气质量监测站,录得全澳门最高的228的非常不良水准,创有记录以来新高。而澳门各区空气质量指数介乎在183至228不良至不良水准水平。该沙尘暴随北风南下,并在3月20日徘徊在台湾海峡一带后,受华南地区转受到位于中国东南部之高压脊所带来之偏东气流影响,将积聚于华东地区的悬浮粒子带到华南地区,使到澳门之空气质量迅速转坏,澳门所有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站均录得有记录以来最高之空气质量指数。

大潭山站、澳北电站、水井斜巷站、氹仔市中心站及联生工业村站可吸入悬浮粒子分别是于3月22日录得最高之617.1、616.2、580.8、543.0及451.5微克/立方米,并且都是自1999年有纪录以来录得的最高日平均值,若改以2012年新实行的标准计算,大潭山站、澳北电站空气质量指数将会达到500。

气象局曾在3月22日预测翌日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空气质量指数达290至320的非常不良至严重水平,但实际较3月22日的情况有所好转。

3月24日,澳门受偏南气流影响,恶劣的空气质量有所消退。[7]

历年最高空气质量指数排名

[编辑]

下述列出空气质量指数超过200的日子:

排名 日期 站名 指数 指数水平 主要污染物
1 2010年3月22日 澳门高密度住宅区 330 严重 可吸入悬浮粒子 (PM10)
氹仔一般性 328 严重
澳门路边 282 非常不良
氹仔高密度住宅区 257 非常不良
2 2010年3月23日 氹仔一般性 317 严重
澳门高密度住宅区 306 严重
澳门路边 270 非常不良
氹仔高密度住宅区 244 非常不良
3 2013年12月28日 澳门路边 222 非常不良 微细悬浮粒子 (PM2.5)
4 2015年1月22日 澳门高密度住宅区 216 非常不良
5 2013年12月11日 澳门路边 215 非常不良
6 2013年12月13日 澳门路边 213 非常不良
7 2013年12月12日 澳门路边 203 非常不良
8 2013年12月10日 澳门路边 202 非常不良
8 2017年9月18日 氹仔一般性 202 非常不良 臭氧 (O3)

注︰2012年7月2日之前,澳门气象局未设有 PM2.5测量空气污染情况。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2014年空氣質量年報 (PDF). [2015-08-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20). 
  2. ^ 環保局及氣象局共同完善大氣環境管理工作. SMG -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 
  3.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2017澳門年鑑 (PDF). 澳门年鉴. 2017-09: 374-375 [2023-12-01]. ISBN 978-99937-56-42-2 –通过澳门年鉴. 
  4. ^ 當局將收緊空氣質量標準. 澳门日报电子版.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5. ^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0 年 澳門空氣質量簡報 (PDF).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1-02-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8). 
  6. ^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新空氣質量指數說明 (PDF).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1-02-03]. 
  7. ^ 華北沙塵染黃澳空 空氣質量指數昨創有紀錄新高‧今日將更差 - 正報新聞. www.chengpou.com.mo. [2020-11-07].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