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碉楼
外观
正蓝旗清代碉楼 | |
---|---|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香山东麓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 |
编号 | 1-? |
认定时间 | 1981年3月13日 |
镶白旗碉楼 | |
---|---|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北京植物园内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 |
编号 | 4-64 |
认定时间 | 2014年8月31日 |
镶红旗碉楼 | |
---|---|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团城西街红旗街3号院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 |
编号 | 4-69 |
认定时间 | 2014年8月31日 |
简介
[编辑]这些碉楼分别建造于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和乾隆十四年(1749年)。这两次总共兴建碉楼60多座,包括活碉楼和死碉楼两种。活碉楼指空心碉楼,其内有石砌台阶可达碉楼顶部。死碉楼指实心碉楼。碉楼采用虎皮石砌成,顶面小,底座大,高约3米,有的碉楼顶上还设有箭垛。[1]
1982年《北京晚报》刊载,有四季青公社社员,根据记录及走访调查,认为共有68座碉楼。除了正白旗村里的几座之外,北京植物园等地也有碉楼遗存。它们被修缮和保护起来。[2]到21世纪初,整个香山地区比较完整的碉楼仅存两座死碉楼,一座活碉楼,其他碉楼或仅存遗址,或残缺不全。[1]
1981年,一座活碉楼“正蓝旗清代碉楼”被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14年,两座死碉楼“镶白旗碉楼”、“镶红旗碉楼”被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