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边修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边修士
艺术家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
年份1808-1810年
类型布面油画
尺寸110 cm × 171.5 cm(43¼ in × 67½ in)
收藏地柏林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erie Berlin)

《海边修士》也译为《岸边的僧侣》(英语:Monk by the Sea;德语:Mönch am Meer),是一幅由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于1808年至1810年期间所绘的风景画

《海边修士》创作于1808至1810年,可以说是弗雷德里西最为人所知的一件作品之一。这件作品首先被展示于1810年的普鲁士皇家学院的年度展览,在画家的要求下,《海边修士》与同时创作的另外一件作品《橡树林中的修道院》于展览中的同一面墙上首次向世人露面。这两幅画也被视为弗雷德里西画家生涯的重大突破,并且受到当时的普鲁士王子,未来的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欣赏,于展览后买下了这两幅画作。如今《海边修士》收藏于柏林国家美术馆

《海边修士》画面简洁,天空、海洋、陆地的水平横向结构,加上垂直纵向的人像,凝聚了自然的沉默。“修士”或“僧侣”(英语:Monk;德语: Mönch)源自希腊文,原意为“孤单”,弗雷德里西似乎想要表达,孤独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无人不是身处于未知世界的边缘。[1]

历史

[编辑]
橡树林中的修道院

1810年,弗雷德里西递交了两幅以风景为主题的油画作品给普鲁士皇家艺术学院的年度展览,这两幅画作如今被视为弗雷德里西画家生涯中具有突破性的创作,分别为《橡树林中的修道院》及《海边修士》。这两件作品的创作时间十分微妙。当时是1810年,仅仅在四年前的1806年,普鲁士在耶拿会战面对拿破仑的战争中苦吞了令人耻辱的败仗,当时普鲁士的画坛上充斥着强调爱国主义的绘画,而身为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居民的弗雷德里西并没有在画中表现当时弥漫于画坛的爱国主义情绪,却因此获得了日后拥有“带着皇冠的浪漫主义者”之称的普鲁士王子,未来的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赏识,说服了当时身为普鲁士皇帝的父亲腓特烈·威廉三世买下了这两幅画。王子或许是被画中孤独的气氛所感动,能够让他有个摆脱现实世界中的政治与战争的精神上的避风港。弗雷德里西也因此在隔年获得了普鲁士皇家艺术学院的院士资格。[2]

画中内容

[编辑]

在《海边修士》一画中,画面被沙丘、海洋与天空大致分割为三大块,呈现了接近于水平的构图,而且天空占据了大约4/5的面积,而整幅画只有站在沙丘上的人是垂直的元素,在构图上被沙丘与海洋的分界线截成两半。[3]人物是如此之渺小表达了人相对于自然的无助感,在西方绘画史上从来没有画家以这么没有相互连结的手法表达如此孤独的感受,站在海边无助孤独的形象让人有一种进入了“死亡领域(domain of death)”的感觉。[2]画作中除了人以外的生物仅仅只有数只不易观察到的海鸥[4],孤独感在海鸥的衬托下更显得强烈。原本画中有两艘船漂浮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但最终没有被留在画作中。[5]不同于弗雷德里西的某些作品以树木作为画作中的边界,《海边修士》简洁的构图,更能凸显出画作呈现出大海无边无际的意象。 《海边修士》这幅画中的僧侣被视为是画家自己的自画像,其所呈现出的孤独与无助感,在艺术史家Jens Christian Jensen看来展现了画家可能受到童年时期家人相继离去的悲惨经历而产生的“心碎的”特质。[2]

审美意义上的崇高

[编辑]

《海边修士》展现了柏克在其《崇高与美的哲学探索》一文中所提出的“崇高”的特性。[2]崇高在美学上是“”的相对的概念。“美”有着与社会的连结,带给人们直接的喜悦,被美学家认为有着微小、柔顺、精细等较为阴柔的特征;相对的,“崇高”则展现与外界隔离的孤独感,呈现了“严峻的欢愉(severe delight)”,有着令人钦佩、甚至恐惧的充满力量的较为阳刚的特质。[6]这幅画作被艺术史学家频繁地用来作为美学意义上“崇高”的例子,画中呈现渺小、脆弱的人们难以征服且看似无限广阔的自然。[7]

修复

[编辑]

《海边修士》如今已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而失去了原本的面貌。修复师Kristina Mösl于2012年开始了对《海边修士》的修复工程。经过了三年的修复,画作几乎回到了1810年刚被完成的状态,以往人们印象中充满忧郁气息的弗雷德里西似乎有了些许的改变,原本灰暗的天空中出现了白云,或许暗示了这可能是个晴天,天空上飞著比以往认识中多了四只,总共二十只的海鸥。[8]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Beckett, Wendy. 繪畫的故事. 台北市: 台湾麦克. 1998: 264. 
  2. ^ 2.0 2.1 2.2 2.3 Hofmann, Werner. Caspar David Friedrich. Mary Whittall trans.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00: 53-60. 
  3. ^ Reynolds, Donald Martin. 劍橋藝術史:十九世紀. 钱乘旦译. 台北市: 桂冠. 2000: 63. 
  4. ^ Birgit Verwiebe. Mönch am Meer. SMB-digital Online-Datenbank der Sammlungen. [November 24,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德语). 
  5. ^ Vaughan, William. Romantic Art.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78: 147. 
  6. ^ Trott, Nicola. The Picturesque, the Beautiful and the Sublime, in A Companion to Romanticism, ed. by Dencan Wu. Oxford: Blackwell. 1998: 72–90. 
  7. ^ Grave, Johannes. Caspar David Friedrich. Dr. Fiona Elliott trans. New York: Prestel. 2012: 187–188. 
  8. ^ Vorher/Nachher: Berlins berühmtestes Bilderpaar der Romantik. Berliner Morgenpost. [November 24,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