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杜幼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杜幼文(?—477年7月18日),京兆杜陵人。南朝宋将领,青冀二州刺史杜骥第五子。在宋至散骑常侍,为宋后废帝所忌而被杀。

生平

[编辑]

杜幼文为人轻薄无行,元嘉二十七年北伐期间任武陵王刘骏的武陵国左常侍,并奉命在刘泰之统帅下袭击入侵汝阳的北魏军,然终被魏军击败,回后被收付尚方[1]宋明帝即位后不得四方支持,杜幼文时以步兵校尉先助明帝击溃三吴地区反抗力量,后又参与抵御自寻阳东下的刘胡大军。在相持不下之际,明帝为安抚众心而派了吏部尚书褚渊到前线选任人才,不少将领都借此索取官职,幼文就求黄门郎,但却为明帝拒绝,认为他们这样是藉国难违反朝廷典章,并无臣节。不过幼文终亦助明帝消灭对抗他的寻阳政权[2][3],并因此功勋获进骁骑将军,封邵阳县男,食邑三百户。不过幼文不久就因巧言奸佞而被夺去爵位。泰始五年(469年),杜幼文任征北咨议参军,而征北将军、庐江王刘祎听信柳欣慰的谋反计划,柳欣慰更寻求幼文、左将参军宋祖珍及前鄀令王陵伯的支持,刘祎亦送了一个金盒贿赂幼文,但幼文还是将事件报告给明帝[4]。最终柳欣慰等人被杀,刘祎亦被逼自杀,而幼文则拜黄门侍郎。后幼文转为辅国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5]

宋后废帝继位后,朝政仍然由阮佃夫等明帝幸臣掌握,而杜幼文则与阮佃夫亲好,入为散骑常侍,并聚敛了大量财富,每天都在府中演奏音乐,并有女伎数十人。元徽五年(477年),阮佃夫因图谋废立而被诛杀,废帝遂很忌惮幼文,不过幼文仍旧和沈勃孙超之一起,一晚后废帝夜出时听到幼文府内演奏的音乐,愈想愈不忿,最终在六月甲戌日(7月18日)亲自领宿卫兵诛杀幼文等,连带兄长长水校尉杜叔文以及一众子侄都被杀[6][7][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宋书·索虏传》:“寿遣从弟永昌王库仁真步骑万余,将所略六郡口,北屯汝阳。时世祖镇彭城,太祖遣队主吴香𬬻乘驿敕世祖,遣千骑,赍三日粮袭之。世祖发百里内马,得千五百匹。众议举别驾刘延孙为元,延孙辞不肯行,举参军刘泰之自代。世祖以问司马王玄谟、长史张畅,畅等并赞成之。乃分为五军,以泰之为元帅,与安北骑兵行参军垣谦之、田曹行参军臧肇之、集曹行参军尹定、武陵国左常侍杜幼文五人,各领其一。谦之领泰之军副殿中将军程天祚督战,至谯城,更简阅人马,得精骑千一百匹,直向汝阳。虏不意奇兵从北来,大营在汝阳北,去城三里许。泰之等至,虏都不觉,驰入袭之,杀三千余人,烧其辎重。……虏众一时奔散,因追之, 行已经日,人马疲倦、引还汝南。城内有虏一幢,马步可五百,登城望知泰之无后继,又有别帅钜鹿公余嵩自虎牢至,因引出击泰之,泰之军未食,旦战已疲劳,结阵未及定,垣谦之先退, 因是惊乱,弃仗奔走,行迷道趋溵水,水深岸高,人马乘走水争渡,泰之独不去,曰:‘丧败如此,何面复还。’下马坐地,为虏所杀。肇之溺水死,天祚为虏所执,谦之、定、幼文及将士免者九百余人,马至者四百匹。世祖降安北之号为镇军将军,谟、延孙免官,畅免所领沛郡,谦之伏诛,定、幼文付尚方。”
  2. ^ 《宋书·孔𫖮传》载宋明帝檄文:“左军垣恭祖、步兵校尉杜幼文、冗从仆射全景文、员外散骑侍郎孙超之,并举虎旅, 骆驿云赴。”又载:“太宗以四郡平定,留吴喜统全景文、沈怀明、刘亮、孙超之、寿寂之等东平会稽,追齐王、张永、姚道和、杜幼文、垣恭祖、张灵符北讨。”
  3. ^ 《宋书·邓琬传》:“太宗欲绥慰人情,遣吏部尚书褚渊至虎槛选用将帅以下,申谦之、杜幼文因此求黄门郎,沈怀明、刘亮求中书郎。建安王休仁即使褚渊拟选,上不许,曰:‘忠臣殉国,不谋其报,临难以干朝典,岂臣下之节邪。’”
  4. ^ 《宋书·庐江王祎传》:“泰始五年,河东柳欣慰谋反,欲立祎,祎与相酬和。欣慰要结征北咨议参军杜幼文、左将参军宋祖珍、前鄀令王陵伯等。祎使左右徐虎儿以金合一枚饷幼文,铜钵二枚饷祖珍、隆伯。幼文具奏其事。”
  5. ^ 《宋书·杜幼文传》:“后以发太尉庐江王祎谋反事,拜黄门侍郎。出为辅国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
  6. ^ 《宋书·废帝纪》:“六月甲戌,诛司徒左长史沈勃、散骑常侍杜幼文、游击将军孙超之、长水校尉杜叔文。”
  7. ^ 《宋书·杜幼文传》:“废帝元徽中,为散骑常侍。幼文所莅贪横,家累千金,女伎数十人,丝竹昼夜不绝,与沈勃、孙超之居止接近,常相从,又并与阮佃夫厚善。佃夫死,废帝深疾之。帝微行夜出,辄在幼文门墙之间,听其弦管,积久转不能平,于是自率宿卫兵诛幼文、勃、超之等。幼文兄叔文为长水校尉,及诸子侄在京邑方镇者并诛。唯幼文兄季文、弟希文等数人,逃亡得免。”
  8. ^ 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两千年中西历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