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朝元寺 (美浓)

坐标22°56′01″N 120°35′15″E / 22.933625°N 120.587605°E / 22.933625; 120.58760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56′01″N 120°35′15″E / 22.933625°N 120.587605°E / 22.933625; 120.587605

美浓朝元寺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美浓区广林里朝元路90号[1]
宗教佛教
本尊三宝佛观世音菩萨
开山时间 日治台湾明治四十年(1907年)
地图
地图

朝元寺,是位于台湾高雄市美浓区广林里的佛寺,圣严法师曾在此闭关,旁边为锺理和的住家。

沿革

[编辑]

源自当地人士张再兴、张再二兄弟的发愿。1907年,台南开元寺智圆比丘座下的能净法师(俗名张再二),和兄长张再兴协力募资,在故乡美浓田尾坑、尖山溪边立茅屋安置佛像,题为“观音庙”,属临济宗妙心寺[a]。其后他以此寺地势狭隘、水土不佳,在1910年选定现在庙址。该地原属公有地,后准许开发,先后获得六甲余地。[3]

台湾日治时期的植物学者调查该寺地方的荔枝树有达千年之久[4]。能净法师迁移时,就将一棵硕大的荔枝树干作为建造大雄宝殿的正梁[5]。新寺取为“朝元寺”,因为该处左右侧的群峰都朝面向大雄山[6]

1912年于山坡地建殿宇三间,两端各建客房一间。1927年,曾兰、曾献南、林富家、刘金安等信徒发起扩建,至次年3月改建落成。殿宇正面为九开间,屋顶采两坡悬山式屋脊,共四条垂脊,正脊加高形成西施脊,脊正中立宝塔,两端向外作弧形起翘,并安置腾龙为饰。殿宇正中央为三开间,左右两侧亦三开间,前廊两根圆柱,檐下两朵垂花吊筒。其后殿宇不断扩增,由正殿两侧增建单层厢房,再加盖为二层楼房。台湾日治末期又购置耕地。[3]

战后,改为中国北方宫殿式的堂宇。前殿采歇山顶,上下楼层,上楼天王殿,下楼观音殿。后殿为大雄宝殿,采均以三层十字斗拱撑住的重檐歇山顶,一楼正面七开间,四阶周匝立红色大柱,梁柱交插处饰以雀替,柱上横梁彩绘和玺图饰。护龙有知客室、寮房、斋堂、功德堂、讲堂等。大殿后方尚有四层楼的净慧楼,具视听会议室与图书藏经室。寺后方有1958年建成的七级华藏塔。[3]

关于锺理和

[编辑]
锺理和纪念馆远景

该寺毗邻锺理和纪念馆[7]。锺理和生前常来家附近的朝元寺走动,去世后骨灰放于此[8]林衡道在1950年代末参观此寺后,在1961年给锺肇政的信写:“在那样的民风醇厚山紫水明的地方孕育了锺理和其人,确不是偶然的。”[9]

关于圣严法师

[编辑]

圣严法师曾分析在自己人生在前半段佛法养成时期中,以三处让他永远怀念,首先是在上海静安佛学院的短暂学僧生涯,其次即朝元寺的闭关,最末为到日本留学攻读硕、博士。1961年,他初到朝元寺,还将户口设在美浓镇。在前三年,他将够获得有关戒律学的著作全读过,有些甚且读两、三遍。[10]

圣严1961年11月13日为第一次闭关,至1966年8月7日因眼疾出关。第二次于1967年6月10日至1968年2月20日出关。他在两次闭关期间,先后完成了《圣严文集》、《正信的佛教》、《戒律学纲要》等书。该关房以璎珞命名,悬挂刘安祺将军亲题“璎珞关房”的匾额,但设备简陋,有虫蛇[b]出入房中。[3]

因寺院扩建,没有留下圣严当初闭关的关房,寺方提供当年他在闭关期间的照片供来访者参阅。圣严对弟子表示起当年此寺并非香火旺盛之地、也非经忏道场,僻静,极少外在干扰,收入靠住众种植的麻竹和荔枝,具农禅家风,所以自己更得以沉潜用功。[11]

黄蝶翠谷在朝元寺附近,该寺还提供二百人住宿的香房[12]
寺内种有荔枝树。
该寺附近盛产被称作“竹脚乌”的荔枝[5]

注释

[编辑]
  1. ^ 台湾日治中期以后,在高屏活动的临济宗妙心寺派东海宜诚开始和南台湾寺庙斋堂进行联盟,并将联盟寺庙分为六等。此寺也参加,为列入第二等,台南开元寺为第一等。[2]
  2. ^ 对于寺中有蛇,寺众不以为惧。在1956年《民声日报》报导时,曾有一次三尺多的蛇爬进在作晚课的大殿,一位客家女子信众就对记者李庄羊说那蛇是来听佛经的,感叹佛法不可思议。又有一次,住在此寺的李庄羊上楼睡觉前,被头顶上水管的蛇吓到,两位女子见状,呵著笑说蛇往上爬去了、爬到房间去了。能净法师就安慰记者说已跟蛇沟通,吩咐牠离开房间,要记者放心睡吧。[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张慧意. 【高雄縣美濃鎮】寺廟一覽表. 古今寺庙巡礼.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中文(台湾)). 
  2. ^ 陈丽华. 〈新興階層的自覺意識〉. 《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5-11. ISBN 9789863501060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陈清香. 〈美濃佛寺道場巡禮記〉 (PDF). 《慧炬杂志》 (慧炬杂志社). 2012-03, (第573期)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6-21) (中文(台湾)). 
  4. ^ 4.0 4.1 李庄羊. 大雄山之行五 猴蹤與蛇影. 《民声日报》. 1956-06-09 (中文(台湾)). 
  5. ^ 5.0 5.1 朱复良. 台灣真奇廟 荔枝樹 朝元寺的小秘密. 《联合报》. 1999-01-19 (中文(台湾)). 
  6. ^ 李庄羊. 大雄山之行六 獅子,鼓,鐘. 《民声日报》. 1956-06-12 (中文(台湾)). 
  7. ^ 彭碧玉. 文壇點線面 精神‧人格‧作品-─寫在「鍾理和紀念館」籌建之前. 《联合报》. 1979-10-03 (中文(台湾)). 
  8. ^ 叶石涛. 府城之星.舊城之月 記李行的「原鄉人」. 《联合报》. 1980-06-01 (中文(台湾)). 
  9. ^ 锺肇政. 美濃行 訪理和故居種種. 《联合报》. 1961-03-09 (中文(台湾)). 
  10. ^ 严安欣. 〈 回到朝元寺 聖嚴師父的感恩之行 (上)〉. 《法鼓杂志》 (法鼓文化). 2001-08-01, (第140期)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中文(台湾)). 
  11. ^ 严安欣. 〈 回到朝元寺 聖嚴師父的感恩之行 (下)〉. 《法鼓杂志》 (法鼓文化). 2001-09-01, (第141期)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中文(台湾)). 
  12. ^ 美濃迎蝶季. 《民生报》. 1983-04-07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