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
晋文公 | |||||
---|---|---|---|---|---|
统治 | 前636年夏历二月-前628年夏历九月九日(9年) | ||||
出生 | 前671年[1] | ||||
逝世 | 前628年 | ||||
| |||||
政权 | 晋国 | ||||
父亲 | 晋献公 | ||||
母亲 | 狐季姬 |
晋文公
| ||
政权 | 晋国 | |
君主 | 晋文公 | |
历时 | 9年 | |
|
---|
晋文公(前671年—前628年10月27日[2]),姬姓,晋氏[3],名
出生
[编辑]前671年[4],晋献公与戎族通婚,娶狐季姬,生下重耳[5]。
流亡生涯
[编辑]前665年,继母骊姬生下一子,取名奚齐,骊姬与优施通奸,淫乱后宫,两人开始排挤陷害申生、重耳、夷吾。在前665年,晋献公派重耳守护蒲城。
前655年,重耳之兄申生被骊姬害死,重耳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6]。重耳的母亲是戎族,他决定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跑,至翟国,在翟国被晋国攻打后,又逃往其他国家,自此流亡19年,经历狄、卫、齐、曹、宋、郑、楚、秦八国。[7]
至狄(前655年-前644年)
[编辑]前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当国相,继母骊姬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国君,里克砍死奚齐,又活活鞭杀了骊姬,荀息自杀,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自立,是为晋惠公。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前644年,晋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杀重耳,重耳没死,决定不能在狄国多留。
至卫(前644年)
[编辑]重耳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重耳的舅舅狐偃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至齐(前644年-前639年)
[编辑]重耳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给齐桓公效劳,他同时希望得到齐国的帮助和保护。重耳在齐国过安逸的生活,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齐桓公赠送他20辆车马,并且主持了将宗室女齐姜嫁给重耳。[8]
前639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赵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一个宫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宫以后偷偷的告诉了重耳的妻子齐姜。齐姜因为怕宫女泄露秘密,不但没有给宫女奖赏,而且马上把她杀了。齐姜也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赵衰等人让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马车上离开齐国国都临淄。重耳醒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感到非常愤怒,拿了戈追杀狐偃,幸亏没有成功。
至曹(前639年)
[编辑]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趁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9]。曹共公如此无礼,重耳颇生怨心。
至宋(前638年)
[编辑]前638年,楚国打败宋襄公军队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国。宋襄公热情地款待了他,并赠送了20辆车马给他。
至郑(前637年)
[编辑]前637年(周襄王十五年、鲁僖公二十三年、郑文公三十六年),重耳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詹劝告,对重耳不予礼遇接待。(这即是日后晋文公邀秦穆公兴问罪之师的起源,加上郑文公在城濮之战起兵助楚,让晋文公有了问罪的理由。更造成日后秦、晋之间的几场战争(殽之战、王官之战和一些边境冲突)埋下伏笔(事见《左传》)。
至楚(前637年)
[编辑]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接待他,并问他以后打算如何报答楚国。重耳回答“万一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我愿意命令军队撤退三舍(即九十里)”。楚国大夫成得臣(子玉)建议楚成王马上杀死重耳,以免给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至秦(前636年)
[编辑]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地接待了他,并主持将宗室女子五人许配与他,其中就有秦穆公的亲生女儿怀嬴。(参考《左传》)
返国即位
[编辑]晋惠公因治国无方,韩原之战战败,使晋国内外交困。国人怨声载道。前637年秋,晋惠公亡,其子晋怀公立。晋大夫栾氏暗中遣使赴秦,劝说重耳归国称君。据《左传》[10],周襄王十六年(鲁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春二月(夏历十二月),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回晋国。秦军东渡黄河入晋。晋国西南部的令狐、桑泉(均在今山西临猗县)、臼衰(今山西永济市东北)三邑相继归降重耳。晋怀公发兵西进迎击秦军,驻军庐柳(今山西临猗县西北)。秦穆公使者赴庐柳游说晋军,使其倒戈,退到郇邑(今山西临猗县西南)。跟随重耳流亡在外的狐偃便与秦、晋两国大夫在郇邑会盟,支持重耳称君。随后,重耳率秦军经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北)进入晋都翼(又称绛,今山西翼城县西南)继位,为晋文公。晋怀公逃到晋国北部的高梁邑(今山西临汾市东北),被文公派人杀死。
重耳即位后,在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郤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
勃鞮听闻了他们的阴谋,想告诉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见他,因为他曾试图刺杀文公两次。勃鞮说他当时纯属奉命行事,提醒他“过去齐桓公没有记恨管仲向他射箭”,晋文公听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吕省和郤芮的阴谋。吕省和郤芮逃走,晋文公向秦穆公求助。秦穆公将吕省、郤芮二人诱杀于黄河岸边。夏,秦穆公派三千秦军入晋,助其加强防务。至此,晋文公在历经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后,开始了在晋国的统治。
《公羊传》的记载有所不同。据《公羊传》,前636年底,怀公死后重耳才篡夺了晋国。
孔子为晋文公重耳避讳篡位,并未在《春秋》正文中提及晋文公即位细节。
称霸
[编辑]尊王
[编辑]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发起动乱,周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文公紧急请求援助。同时,秦国正准备去救周王。晋文公想当霸主,他趁这个机会显示了他的权力和威望,所以不顾晋国刚刚才安定,决定在行动之前拯救天子,不让秦国得到功劳。因此,他答应了周襄王,打败了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返京。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将河内、等地赐与晋。
攘夷
[编辑]当时齐桓公已卒,中原群龙无首,楚国乘势堀兴。晋文公先翦除楚国的羽翼,击败曹国、卫国,使二国与楚国绝交。[11]
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卫国的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
晋文公继而联合秦国,攻打亲楚的郑国,阻止日后楚国的北进。[12]
执政
[编辑]晋文公在位期间,执政为:郤縠、郤溱、先轸、赵衰、狐毛、狐偃、栾枝、胥臣、先且居、箕郑、胥婴、先都。
逝世
[编辑]年龄
[编辑]史书并未明确记载晋文公的出生时间,对于他流亡时的年龄有两种说法。
- 《史记》的说法,则鲁僖公五年(前655年),流亡时就已经四十三岁,到六十二岁回国,于七十岁时去世。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我先君文公 狐季姬之子也 ……生十七年……亡十九年”,晋文公是十七岁时因乱出奔,在外流亡达十九年才最终回国接位,在位八年后去世,终年四十四岁。杨伯峻考证史记的记载为误,左传记载的晋文公生年正确。重耳当生鲁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年),其姊伯姬于鲁僖公五年(前655年),嫁于秦穆公时,年龄在十七岁左右,不可能四十四岁矣。《左传·昭公十三年》原文记载:“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好学而不贰,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子犯以为腹心,有魏犨、贾佗以为股肱,有齐、宋、秦、楚以为外主,有栾、郤、狐、先以为内主。亡十九年,守志弥笃。惠、怀弃民,民従而与之。献无异亲,民无异望,天方相晋,将何以代文?”
- 《国语》:“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与《左传》记载一致。
家庭
[编辑]父母
[编辑]妻妾
[编辑]儿子
[编辑]女儿
[编辑]- 伯姬,又作赵姬、君姬氏
影视作品
[编辑]注解
[编辑]- ^ 见讨论页
- ^ 夏历九月九日
- ^ 《左传·定公四年》:“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
- ^ 《国语》:“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左传记载亦同。一说697年,本于《史记》。详下年龄章节。
-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
- ^ 《韩非子·难三》文公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斩其祛,文公奔翟。惠公即位,又使攻之惠窦,不得也。及文公反国,披求见。公曰:“蒲城之役,君令一宿,而汝即至;惠窦之难,君令三宿,而汝一宿,何其速也?”披对曰:“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恐不堪。蒲人、翟人,余何有焉?今公即位,其无蒲、翟乎?且桓公置射钩而相管仲。”君乃见之。 ——或曰:齐、晋绝祀,不亦宜乎?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听寺人之言而弃斩祛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者也。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不忠之臣以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燕操、子罕、田常之贼;知之,则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不诛而自以为有桓、文之德,是臣仇而明不能烛,多假之资,自以为贤而不戒,则虽无后嗣,不亦可乎?且寺人之言也,直饰君令而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死君后生,臣不愧,而复为贞。今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不贰何如?
- ^ 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晋文侵曹伐卫之故”条,页151。
- ^ 佚名. 寺人披見文公_賞析. 读古诗词网. 2017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中文).
-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杜预注:“骈胁,合干。”孔颖达疏:“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骈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宋孙奕《履斋示儿编·事同》:“晋文骈胁,张仪亦骈胁。”
-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 顾颉刚:“晋文侵曹伐卫之故”条,页151-152。
- ^ 顾颉刚:“晋文侵曹伐卫之故”条,页152。
-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锋,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