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
身心障碍 |
---|
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英语: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这项健康分类系统经过世界卫生组织九年的修订协调,终于在2001年5月22日批准了国际通用的版本。ICF分类修正自1980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身心功能障碍与残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简称ICIDH)与1997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活动与参与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简称ICIDH-2)。ICF分类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对组成健康要件的功能性状态与失能程度进行分类。
功能性状态与失能程度,可视为是个体的健康状况、环境背景因素与个人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个人的健康图像,是由“其所处的生活世界”中的许多因素与面向组合而成。ICF主张这些因素与面向组成了一种互动性的动态过程,并非线性或静态的。另外,ICF允许透过评估的方式来判断障碍程度,但它并不是一项测量工具。
不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如何,ICF分类系统都能适用。ICF以中性字眼来描述医学病因,关注于个体的功能性状态,而非病症或疾患。另外,ICF是一套考量到跨文化、年龄与性别变项的健康分类工具,这使ICF分类系统适合在不同的人口背景下操作。
ICF分类系统补充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的不足,因为ICD中只包含了疾病诊断与健康条件的资讯,却没有功能性状态的描述。ICD与ICF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中的核心分类系统。
ICF分类主要由下列几项概念组成:
- 身体功能(body functioning,代码b)
- 身体构造(body structure,代码s)
- 活动与参与(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代码d)
- 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代码e)与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
名词定义
[编辑]- 身体功能(b):身体系统的生理、心理功能。
- 身体构造(s):身体的解剖部位,如:肢体、器官组织和其组成单位。
- 活动与参与(d):活动是指可由单独的个人执行之工作或任务;参与是指存在有两人以上的生活情境之参与。
- 环境因素(e):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居住相关之自然、社会和态度的环境。
使用ICF的好处
[编辑]使用ICF,对服务对象与健康专业人员都有好处。对服务对象的主要好处在于, ICF取代了以往只关心个人的医学诊断结果,整合了个人健康状态在医学与社会方面的观点,并且把一个人其生活世界的所有层面(发展、参与、环境…等)都表现在ICF分类当中。虽然诊断对于定义疾病原因、决定医疗处遇来说相当重要,但功能性状态的局限,往往才是用来规划或执行适当处遇的最佳资讯(Lollar & Simeonsson, 2005)。一旦复健小组意识到服务对象每天所需的日常活动参与,便能利用ICF策划出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以职能治疗师为例,他需观察服务对象是如何进行每天的活动,并将服务对象的功能性状态记录下来。这项纪录资讯可用来确定个人能力能被如何改善、以及环境能被如何改善以促进个人表现的程度(Bornman,2004)。例如:教导聋哑儿童手语,将有助于有效互动的进行,并增加与家庭之间的参与。
ICF不仅可使用在复健治疗上,也能使用在与其他医疗学科、医院、政府健康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交流(Stucki, Ewert, & Cieza, 2002)。所有项目都有明确且清楚的定义描述,能清晰并简单地应用于实际的日常生活评估当中(Üstün, Chatterji, Bickenbach, Kostanjsek, & Schneider, 2003)。使用ICF统一且标准化的语言与架构,对不同领域群体之间的沟通有所帮助。
ICF与临床科学的关联
[编辑]了解疾病如何影响一个人功能性状态的运作,能为长期失能或患有慢性病症的对象规划出更好的服务、处遇与复健(Hemmingson & Jonsson, 2005)。目前的ICF创建出对个体健康形成全面性概况的整合了解,取代了单纯着眼于个体健康状况的作法。使用ICF带来的影响,包括了: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力量、以干预介入的方式来提高个体的能力,协助他们更广泛地参与社会,也同时考虑环境与个人因素造成的可能阻碍(Bornman, 2004)。限定值(Qualifiers):ICF限定值"可能是将标准环境中的临床状态,转换为每天日常生活功能性状态的最好说明"(Reed et al., 2005)。限定值能够使所有团队的成员量化出问题的程度。若没有限定值的运用,ICF的编码(code)项目也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在ICF限定值当中,损伤(Impairment)、限制(Limitation)与局限(Restriction)的程度,分作五级:
- 0 (完全没问题;0-4%):问题出现的频率低于5%的时间。
- 1 (有轻微问题;5-24%):在30天之内,问题出现的频率低于25%的时间,且该程度是当事者能忍受的情况。
- 2 (有中度问题;25-49%):在30天之内,问题出现的频率低于50%的时间,且该程度偶尔干扰当事者的日常生活。
- 3 (有严重问题;50-95%):在30天之内,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于50%的时间,且该程度经常干扰当事者的日常生活。
- 4 (完全有问题;96-100%):在30天之内,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于95%的时间,且该程度完全干扰当事者的日常生活。
环境因素的限定值,则是界定出负面与正面影响的量尺,意思是量化环境造成的阻碍或促进的程度(WHO, 2001)。环境因素的限定值也可用来描述处遇介入后的改善成效。
ICF核心编码组
[编辑]核心编码组(Core Sets)可以作为分类跟描述当事人功能性状态的一种参考架构与操作工具,也是更具有时间效率的方式。ICF分类在临床的操作上,使用了超过1,400项的类别(Categories)编码(Arlinger et al., 2006)。利用ICF庞大的类别编码,相当耗费评估人员的时间。因此,只需要一小部分必要的类别编码。一般情况中,利用20%的编码就足以解释80%在实际状况中的观察(Üstün, Chatterji, & Kostanjsek, 2004)。ICF核心编码组是用来描述当事者功能性状态的必要类别编码,而且组合中的类别编码数量,应该尽可能越少越好(Rauch et al., 2008)。若可将适当的ICF类别应用在个别的当事人身上,核心编码组就能增加评估者之间对临床案例进行编码的可信度。只要把所有适当的类别列入核心编码组,可确保在跨领域学科的评估过程中,专业评估人员不会遗漏掉某些重要功能性状态的观察(Rauch et al., 2008)。
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孩童与青少年版
[编辑]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孩童与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for Children and Youth,简称ICF-CY)以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ICF)的概念架构作为基础,采用ICF的架构与类别,但ICF-CY扩大了ICF的范围,并增加ICF中没有的附加细节,以统一与标准化的语言,记录婴幼儿、孩童与青少年在身体功能、构造与其相关环境因素的活动限制(Activity limitations)与参与局限(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
ICF-CY是针对出生至18岁以内的孩童与青少年,它能帮助医生、教育人员、研究人员、行政人员、政策制定者与父母们,为孩童与青少年记录对其促进成长、健康和发展相当重要的特征。孩童的成长与发展,是构成ICF-CY其鉴定与适用内容的核心议题,包含了发展中孩童的认知、语言、游戏、性格与行为的特质。
参考文献
[编辑]Arlinger, M., Stamm, T.A., Pisetsky, D.S., Yarboro, C.H., Cieza, A., Smolen, J.S., & Stucki, G. (2006). ICF core sets: how to specify impairment and func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Lupus, 15, 248-253.
Bornman, J. (2004).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to severe disability. Disability and Rehabiliation, 26, 182-188.
Hemmingsson, H., & Jonsson, H. (2005). An occup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 some critical remark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9, 569-576.
Lollar, D.J., & Simeonsson, R.J. (2005). Diagnosis to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s.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26, 323-330.
Rauch, A., Cieza, A., & Stucki, G. (2008). How to apply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for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44, 329-342.
Reed, G., Lux, J., Bufka, L., Peterson, D., Threats, T., Trask, C., Stark, S., Jacobson, J., & Hawley, J. (2005). Operationaliz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A model to guide clinical think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erebral palsy. Seminars in Pediatric Neurology, 11, 5-10.
Stucki, G., Ewert, T., & Cieza, A. (2002). Valu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CF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24, 932-938.
Üstün, T. B., Chatterji, S., Bickenbach, J., Kostanjsek, N., & Schneider, M. (2003).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A new tool for 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25, 565–571.
Ustun, B., Chatterji, S., & Kostanjsek, N. (2004). Comments from WHO for th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pecial supplement on ICF core sets. Journal of Rehabiliation Medicine, (Suppl. 44), 7-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Geneva: Autho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rt and Health for Children and Youth(ICF-CY). Genea: Author.
延伸阅读
[编辑]- 邝浩然︰1.5 残疾认知的发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载《【用心听 聋健共融】通识教材套》,页9-11,龙耳出版,2013年9月
- 特教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