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咸丰黄河大改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咸丰黄河大改道
咸丰黄河大改道示意图
日期1855年8月1日—1884年
地点黄河两岸尤其是山东境内

咸丰黄河大改道发生于清朝咸丰五年六月丙辰[1](1855年8月1日[2]),黄河河南省开封府兰仪县铜瓦厢决口改道,此后黄河改向北行,由长垣县东明县张秋镇[3],在山东境内以济水(山东段俗称大清河)河道为入海口至今。

咸丰黄河改道是自公元前602年以来的黄河第26次大改道,也是距当代最近的形成今天黄河流向的一次大改道。从咸丰改道时起,近代河患日演日烈[4]。此次黄河改道,给两岸尤其是山东境内的民众带来巨大的损失。黄河泛滥带来的破坏,至光绪十年(1884年),山东黄河堤防全面建成,虽此后黄河仍不断决溢,但始终保持了从山东独流入海的局面[5]

背景

[编辑]

黄河夺淮明代潘季驯四次治理黄河,黄河河道固定于明清河道三百余年。此次改道之前,以现行行政区划分,黄河大体经由河南、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最终在江苏北部入海[6]

处理

[编辑]

虽然黄河水患危及清政府的经济利益,但当时清政府正全力对付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7],军务紧张,无暇治理黄河。南河总督杨以增上奏清廷,口门“暂缓堵筑”[8]

影响

[编辑]

此次黄河改道后,豫东皖北苏北的城镇摆脱黄河水患,但山东黄河洪灾更为频繁而严重[9]。山东济水以及大运河两岸的城镇因此衰落,以齐东县城为代表[10]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清史稿·卷二十·本纪二十·文宗本纪》(咸丰)五年......六月......丙辰,河南兰阳,河溢......九月......癸酉,发内帑十万两续赈直隶、山东灾民......
  2. ^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5: 45–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3. ^ 清史稿·卷一百二十六·志一百一·河渠一·黄河
  4. ^ 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1840-194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83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5. ^ 《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 黄河水利史述要.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6. ^ 钟山.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188–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7. ^ 叶青超. 黄河下游河流地貌. 科学出版社. 1990: 50–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8. ^ 黄河大事记.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1: 121–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9. ^ 山东史志资料.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2: 170–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10. ^ 邹平记忆:湮没在黄河下的齐东古城·六百年繁华尽收河底. 滨州网. 2018-06-17 [202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