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倭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倭馆
韩语名称
谚文왜관
汉字倭館
日语名称
汉字 倭館

倭馆朝鲜国朝廷在朝鲜半岛南部设立的日本人居留地。在万历朝鲜战争以前,朝鲜境内曾有多个倭馆存在,江户时代倭馆被限定在釜山日本方面由对马府中藩与朝鲜进行外交来往和贸易通商。

中世的倭馆

[编辑]

明朝一样,朝鲜王朝也实行海禁政策,在对中国朝贡的官船以外的其他船只设立种种限制。后来日本大名和商人数量急增,因朝鲜的种种限制而无法获利,不少人成为了倭寇,骚扰朝鲜沿海一带。出于国防方面的考虑,朝鲜于1407年开辟了东莱县富山浦朝鲜语부산포(今釜山广域市)和庆尚右道都万户所在地的金海府乃而浦(今庆尚南道镇海市)为兴利倭船的入港地点。1410年,日本使送船(官方使者)的入港地点被限定于上述两地。

当时,对马早田左卫门太郎把持着对朝贸易的大部分利益。1426年,早田欲在庆尚左右两道各地进行自由贸易,并向朝鲜提出请求。朝鲜拒绝了,但却再开了蔚山盐浦(今蔚山广域市)一港,作为代偿。

当时这些被开放的港口是日本船只指定的入港地点,然而在不久以后,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定居于此,朝鲜对此加以了制止。富山浦乃而浦盐浦三港的倭馆被统称为“三浦倭馆”。

定居于朝鲜的日本人被称为“恒居倭”,其首领称为“头”,施行自治政策。恒居倭中有些人因为倭馆内的人口过剩而居住于外,从事渔业农业,开展秘密贸易并逐渐倭寇化。当初朝鲜对恒居倭行使征税权检断权,给予了恒居倭的生活以很大的压力。1510年,因贸易冲突和对朝鲜的不满,恒居倭以三浦为据点发动了大规模叛乱,史称“三浦之乱”。对马岛主宗盛亲亦派宗盛顺出兵朝鲜支援恒居倭。这次叛乱以朝鲜官军的胜利告终,王府关闭了倭馆,后来又重新开放。

三浦倭馆

[编辑]

富山浦倭馆

[编辑]

后被称为“釜山浦倭馆”。其旧址位于今釜山广域市东区子城台。行政上属于北方东莱县管辖。军事上属于西方万户营厅管辖。1494年约有450名日本人居住。1510年三浦之乱后曾短暂关闭,1512年对马与朝鲜签订壬申约条之后重开荠浦一港,1521年恢复富山浦倭馆。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之际,釜山浦倭馆依然存在,为三浦倭馆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

乃而浦倭馆

[编辑]

亦称荠浦倭馆,位于今庆尚南道镇海市荠德洞槐井里。当时属于北方的熊川县管辖。乃而浦是当时最大的倭馆,1494年馆内在住的日本人达2500人。来到朝鲜的日本人数量突破了日、朝双方规定的上限,朝鲜开始遣返一部分日本人,但在朝日本人人数依旧在增加。1510年,朝鲜对日本人的贸易进行制裁,导致了三浦之乱的发生。随后乃而浦倭馆被关闭。1512年对马、朝鲜签订壬申约条后再度开放。1544年又因倭寇事件而被再度关闭,此后便永久关闭了。

盐浦倭馆

[编辑]

位于今蔚山广域市中区盐浦洞。当时行政上属于蔚山旧市街置下的蔚山郡厅管辖,军事上归属于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统治。1426年开港。1494年共有150名日本人居住。1510年三浦之乱后被封锁,二度恢复后又被关闭。为三浦倭馆中规模最小、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

汉阳的倭馆

[编辑]

为了迎接希望通交的日本大名和商人,朝鲜王朝在首都汉阳(今首尔)设立了“东平馆”,亦通称为“倭馆”。但是东平馆只是纯粹的接待日本人的一个建筑,里面并无日本人定居。该地区被称为“倭馆洞”,于20世纪初依然存在。日本统治时代改称为“大和町”。现为首尔特别市中区忠武路。

近世的倭馆

[编辑]

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战争之后,对马遣使赴朝鲜,请求再开贸易,多被送归。但是被朝鲜捕虏将被遣返的人作出了必死的努力,因此在1607年,朝鲜派出通信使赴日,决定恢复外交关系。对马藩担当了江户幕府朝鲜王朝进行外交交涉的使命,在釜山设立了倭馆,被赋予了对朝贸易的独占权。1609年,己酉条约缔结后,对马藩在名义上成为朝鲜的外藩,朝鲜授予对马藩藩主官职,承认其作为“日本国王使者”所拥有的特权。然而除了一次例外,日本使节赴汉城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而日本人离开倭馆外出也是被禁止的。

豆毛浦倭馆

[编辑]

1607年,朝鲜王朝又在豆毛浦开设新的倭馆。其址位于今釜山广域市东区佐川洞附近,占地约一万。豆毛浦倭馆被称为古倭馆,其内部以宴享厅(使者的应接所)为中心,由对马藩建造,建有馆主家、客馆、东向寺、日本方面的番所、酒屋以及其他日本家屋。1647年,由对马藩任命的馆主常驻馆内。因豆毛浦倭馆地势狭小交通不便,贸易难以发展,因此多次向朝鲜朝廷提出迁移倭馆的请求。1673年,朝鲜朝廷同意了请求,并于1678年将倭馆从豆毛浦迁至草梁。

草梁倭馆

[编辑]

建于1678年,位于今釜山广域市中区南浦洞龙头山公园一带,占地约十万坪。相对于豆毛浦倭馆,草梁倭馆被称为新倭馆。依龙头山的广大敷地而建,有馆主屋、开市大厅(交易场)、裁判厅、浜番所、 辩天神社等其他神社以及东向寺、日本人(对马人)住居等建筑。

被允许居住在倭馆内的日本人,在松前藩派遣的馆主之下,有代官(贸易担当官)、横目、书记官、通词的役职者及其属官,以及小间物屋、仕立屋、酒屋的商人。亦有数名学医者和朝鲜语学习者滞留馆内。当时,朝鲜王朝医学先进,不少日本的藩医和町医来到倭馆,学习妇科外科针灸等医学知识。1727年,日本儒学家雨森芳洲对马府中藩设置朝鲜语学校,其中优秀者获得赴倭馆留学的资格。估计长期滞留倭馆者约有400人至500人左右。

与倭馆相关的贸易

[编辑]

中世的倭馆贸易为:日本方面输出硫磺,以及经琉球而间接获得的南方特产、赤色染料苏木胡椒香料类商品,转卖朝鲜;朝鲜方面的输出品以木棉和绵为中心。在中世,木棉尚未在日本进行大规模种植。直到江户时代,日本才没有进口木棉的必要。日朝之间正式的官方通交贸易往往是朝鲜将大藏经等书籍输入日本。

近世的倭馆贸易是:日本方面输出硫磺以及其他南方特产;朝鲜方面则输出人参、虎皮等朝鲜产品。江户时代前期,朝鲜最大的输出品为生丝织物等中国产品。当时日本绢品质差劣,高级衣料多使用中国绢。因倭寇骚扰,明朝与日本关系恶化,明朝禁止日本船入港,致使日本无法获得中国绢。而朝鲜能通过对中国的朝贡贸易和国境贸易获得大量中国绢。对马藩因此通过倭馆贸易从朝鲜买入丝绸,垄断了日本的丝绸贸易,获得了巨额利益。对马藩虽然是外样大名,但该藩的实际俸禄高达十万以上,比其他外样大名高。

然而18世纪日本的绢生产技术得到了提高,购入的中国丝绸数量开始减少,釜山的倭馆贸易受到了冲击。虽然朝鲜禁止向日本人传授种植人参的方法,但后来日本国内仍旧成功栽培了人参。另一方面,日本国内银产量锐减,银的输出被禁止,铜和金成为主要输出品。因此在18世纪以后,倭馆贸易就衰退了。

倭馆的废止

[编辑]

1867年,对马藩家老来到釜山倭馆,向兴宣大院君通告了江户幕府垮台、明治政府成立一事。因江户时代对朝通交时幕府将军皆称“日本国大君”或“日本国王”,朝鲜以“日本新掌权者自称天皇”的理由拒绝接受国书。1871年,日本废藩置县,对马藩被废除,对朝鲜的外交权由外务省接收。1872年,日本外务丞花房义质日语花房義質到达釜山,要求接收草梁倭馆,改为日本公馆。朝鲜十分强硬地拒绝了这一要求。日朝之间因此产生了不少外交问题,日本国内支持“征韩论”的势力逐渐抬头。日本终于1876年的江华岛事件中用大炮和军舰轰开了朝鲜的国门,翌年,日朝双方签订《江华条约》,朝鲜承认日本外交使节可以在汉城驻留,并废除了倭馆。釜山倭馆的200年历史至此结束。

现存的倭馆地名

[编辑]

韩国庆尚北道漆谷郡倭馆邑,为该郡郡厅所在地。倭馆驿也是京釜线上的一个车站名,位于京釜高速道路交汇处。该地区曾是万历朝鲜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兵粮集积场所,故名倭馆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