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杨名
外观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杨名曾于2013年2月21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嘉靖年间,哪位明朝探花因批评明世宗,牵连同榜榜眼一并得罪下诏狱?
- 杨名条目由作者自荐,其作者为Walter Grassroot(讨论 | 贡献),属于“people”类型,提名于2013年2月15日 17:38 (UTC)。
- (!)意见,以说故事第一人称的写作风格横贯通篇条目,似乎有异于一般维基百科人物传记条目的写作风格,翻看一些较正规的现代中国历史书(例如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五史新篇》等),也不会这样做。建议改以第三人称以叙事形式撰写条目为佳。(例如:“杨名是与杨廷和同乡,最近张孚敬离任,杨廷和的同党总是计划要报复,所以这才攻击我”应该改写成“汪𬭎上书,参奏杨名与杨廷和是同乡关系,借张孚敬最近离任,遂与同党计划报复,对汪𬭎加以攻讦......明世宗深信其言,更加愤怒”)--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2月15日 (五) 17:52 (UTC)
- (:)回应,感谢建议,但在下或难以接受;相反,应该如实遵循《明史》卷207的原文翻译与风格。恕在下见识粗鄙,没有拜读过《二十五史新篇》,但我所编写依据的只是最基础的《明史》(第一兼第三人称)、《明实录》(第三人称)、《国朝献征录》(第三兼第二人称)。此外,在下编写的于谦、袁崇焕、杨廷和、杨士奇等五千余明清人物条目均以此类相像;恕在下愚笨不堪,这四年多的编写,却未曾有人提出我的编写错误。还望阁下垂劳,略微解释一下何为“一般维基百科人物传记条目的写作风格”?明史300余卷,我已经翻译了206卷,回头修改不太现实了;但后面这一百卷翻译,尚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了。拜谢。--Walter Grassroot (♬) 2013年2月15日 (五) 20:14 (UTC)
- (:)回应,史学史历代以来有其亶变演化,在以白话和从现代角度编写历史人物条目时,应该参考当今史学界的编写规范(似乎当代较著名的,只有《柏杨版资治通鉴》有从第一人称的角度以白话写史)。另应注的是,您列出的文献都是以文言写成,转成白话后是否等同直接引用原文似乎有相榷之处,使用引号是否合适,我对此存疑。在维基百科的中国历史条目当中,我认为可参考林则徐条目的写作风格和行文。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并不能完全作准,仅供您的考虑,多谢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2月16日 (六) 17:30 (UTC)
- (:)回应,感谢建议,但在下或难以接受;相反,应该如实遵循《明史》卷207的原文翻译与风格。恕在下见识粗鄙,没有拜读过《二十五史新篇》,但我所编写依据的只是最基础的《明史》(第一兼第三人称)、《明实录》(第三人称)、《国朝献征录》(第三兼第二人称)。此外,在下编写的于谦、袁崇焕、杨廷和、杨士奇等五千余明清人物条目均以此类相像;恕在下愚笨不堪,这四年多的编写,却未曾有人提出我的编写错误。还望阁下垂劳,略微解释一下何为“一般维基百科人物传记条目的写作风格”?明史300余卷,我已经翻译了206卷,回头修改不太现实了;但后面这一百卷翻译,尚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了。拜谢。--Walter Grassroot (♬) 2013年2月15日 (五) 20:14 (UTC)
- (+)支持,本来觉得这类东西不像百科全书,文字也夹杂古文的风格,难以支持。不过也不苛求了,否则这类条目没人写,现在能写这些东西挺不容易啦。-- 豆腐daveduv留言 2013年2月15日 (五) 23:29 (UTC)
- (+)支持 于谦一条甚为精采,有劳编写,谢谢!--Banyangarden(留言) 2013年2月16日 (六) 04:36 (UTC)
- (+)支持--Wetrace(留言) 2013年2月16日 (六) 09:33 (UTC)
- (!)意见--参考文献中,出自《国朝献征录》的文字应加标点符号。另外,没必要录出整篇文章吧(况且原文很长)!?只要节录出能佐证条目本文的部分即可,以免失焦。冬天风摇酒馆绣中灯(克劳棣喜欢的句子) 2013年2月16日 (六) 11:10 (UTC)
- (-)反对:参考过度使用原文。--黑雪姬(留言) 2013年2月17日 (日) 13:32 (UTC)
- (+)支持:还不错。--Qa003qa003(留言) 2013年2月21日 (四) 10:14 (UTC)
- (+)支持:支持完善历史人物条目。--Outlookxp(留言) 2013年2月21日 (四) 15:4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