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7年6月17日) |
首次发布 | 2014年6月7日[1] |
---|---|
当前版本 | 1.25.3[2](2022年10月13日 ) |
原始码库 | |
编程语言 | Go |
操作系统 | 跨平台 |
类型 | 集群管理 |
许可协议 | Apache许可证 2.0 |
网站 | kubernetes |
Kubernetes(常简称为K8s)是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containerized)应用程式”的开源系统。[3]该系统由Google设计并捐赠给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今属Linux基金会)来使用。
它旨在提供“跨主机集群的自动部署、扩展以及运行应用程式容器的平台”。[4] 它支持一系列容器工具,包括Docker等。
历史
[编辑]Kubernetes(在希腊语意为“舵手”或“驾驶员”)由Joe Beda、Brendan Burns和Craig McLuckie创立,[5]并由其他谷歌工程师,包括Brian Grant和Tim Hockin等进行加盟创作,并由谷歌在2014年首次对外宣布 。[6] 该系统的开发和设计都深受谷歌的Borg系统[7][8]的影响,其许多顶级贡献者之前也是Borg系统的开发者。在谷歌内部,Kubernetes的原始代号曾经是Seven,即星际迷航中的Borg(博格人)。[9]Kubernetes标识中舵轮有七个轮辐就是对该项目代号的致意。
Kubernetes v1.0于2015年7月21日发布。[10] 随着v1.0版本发布,谷歌与Linux基金会合作组建了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11]并将Kubernetes作为种子技术来提供。
Rancher Labs在其Rancher容器管理平台中包含了Kubernetes的发布版。[12]Kubernetes也在很多其他公司的产品中被使用,例如Red Hat的OpenShift,[13][14] CoreOS的Tectonic, IBM的IBM私有云产品,[15],精灵云的EcOS[16],KubeSphere[17],以及 VMware的PKS等等。
而现今资讯界常见的缩写手法“K8s”则是将“ubernete”八个字母缩写为“8”而来。
设计
[编辑]Kubernetes在设计结构上定义了一系列的构建模块,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可以共同提供部署、维护和扩展应用程式的机制。组成Kubernetes的组件设计概念为松耦合和可扩展的,这样可以使之满足多种不同的工作负载。可扩展性在很大程度上由Kubernetes API提供,此API主要被作为扩展的内部组件以及Kubernetes上运行的容器来使用。[18]
Pod
[编辑]Kubernetes的基本调度单元称为“pod”。通过该种抽象类别可以把更高级别的抽象内容增加到容器化组件。一个pod一般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这样可以保证它们运行在同一主机节点上,并且可以共享资源。[18]Kubernetes中的每个pod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在集群内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允许应用程式使用同一端口,而避免了发生冲突的问题。[19] Pod可以定义一个卷,例如本地磁碟目录或网络磁碟,并将其暴露在pod中的一个容器之中。[20]。pod可以通过Kubernetes API手动管理,也可以委托给控制器来实现自动管理。[18]
标签和选择器
[编辑]Kubernetes使客户端(用户或内部组件)将称为“标签”的键值对附加到系统中的任何API对象,如pod和节点。相应地,“标签选择器”是针对匹配对象的标签的查询方法。[18]
标签和选择器是Kubernetes中的主要分组机制,用于确定操作适用的组件。[21]
例如,如果应用程式的Pods具有系统的标签 tier
(比如"front-end
"、"back-end
") 和一个 release_track
(比如"canary
"、"production
"),那么对所有"back-end
" 和 "canary
" 节点的操作可以使用如下所示的标签选择器:[22]
tier=back-end AND release_track=canary
控制器
[编辑]控制器是通过管理一组pod来实现来将实际集群状态转移到所需集群状态的对帐循环机制[23]。一种控制器指的是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复制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在集群中运行指定数量的pod副本来处理复制和缩放。在基础节点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它还可以用于处理创建替换pod。[23]其它控制器也是核心Kubernetes系统的一部分,包括“DaemonSet控制器”为每台机器(或机器的一些子集)上运行的单个pod,和用于运行pod的“作业控制器”。[24] 控制器管理的pod组由作为控制器定义的部分的标签选择器来确定。[22]
服务
[编辑]Kubernetes服务本质是一组协同工作的pod,类同多层架构应用中的一层。构成服务的pod组通过标签选择器来定义。[18]Kubernetes通过给服务分配静态IP地址和域名来提供服务发现机制,并且以轮循调度的方式将流量负载均衡到能与选择器匹配的pod的IP地址的网络连接上(即使是故障导致pod从一台机器移动到另一台机器)。[19] 默认情况下,服务任务会暴露在集群中(例如,多个后端pod可能被分组成一个服务,前端pod的请求在它们之间负载平衡);除此以外,服务任务也可以暴露在集群外部(例如,从客户端访问前端pod)。[25]
建构
[编辑]Kubernetes遵循主从式架构设计。Kubernetes的组件可以分为管理单个的 node 组件和控制平面部分的组件。[18][26]
Kubernetes Master是集群的主要控制单元,其用于管理其工作负载并指导整个系统的通信。Kubernetes控制平面由各自的进程组成,每个组件都可以在单个主节点上运行,也可以在支持高可用性集群[26]的多个主节点上运行。是Kubernetes控制平面的各种组件如下:
etcd
[编辑]etc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是由CoreOS开发,用于可靠地存储集群的配置数据的一种持久性,轻量型的,分布式的键-值数据存储组件。该组件可表示在任何给定时间点处的集群的整体状态。其他组件在注意到存储的变化之后,会变成相应的状态。[26]
API伺服器
[编辑]API伺服器是一个关键组件 并使用 Kubernetes API 和 JSON over HTTP来提供了Kubernetes的内部和外部接口。[18][27] API伺服器处理和验证 REST请求并更新 API 对象的状态etc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从而允许客户端在Worker节点之间配置工作负载和容器。
调度器
[编辑]T调度程序是可插拔式组件,其基于资源可用性来选择未调度的pod(由调度程序管理的基本实体)应该运行哪个节点。调度程序跟踪每个节点上的资源利用率,以确保工作负载不会超过可用资源。为此,调度程序必须知道资源需求,资源可用性以及各种其他用户提供的约束和策略指令,例如服务质量,亲和力/反关联性要求,数据位置等。实质上,调度程序的作用是将资源“供应”与工作负载“需求”相匹配以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28]
控制器管理
[编辑]控制器管理器是核心Kubernetes控制器,其包括DaemonSet控制器和复制控制器等。该控制器可与API伺服器进行通信以在需要时创建,更新和删除他们管理的资源(pod,服务端点等)[27]
Kubernetes 节点
[编辑]Node也称为Worker或Minion,是部署容器(工作负载)的单机器(或虚拟机)。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必须具备容器的运行环境(runtime) ——比如 Docker,以及下面提到的其他组件,以便与这些容器的网络配置进行通信。
Kubelet
[编辑]Kubelet负责每个节点的运行状态(即确保节点上的所有容器都正常运行)。它按照控制面板的指示来处理启动,停止和维护应用程式容器(按组织到pod中)。[18][29]
Kubelet会监视pod的状态,如果不处于所需状态,则pod将被重新部署到同一个节点。节点状态每隔几秒就会传递消息至中继主机。主控器检测到节点故障后,复制控制器将观察此状态更改,并在其他健康节点上启动pod。[来源请求]
容器
[编辑]容器从属于pod。在运行应用、库及其依赖的微服务中,容器是最低层级的。通过绑定一个外部IP,容器可以被外网访问。
Kube代理
[编辑]Kube代理是网络代理和负载均衡的实现,支持服务抽象以及其他网络操作。[18]根据传入请求的IP和端口,该组件会将流量转发到指定的合适的容器中。
cAdvisor
[编辑]cAdvisor 是监视和收集例如每个节点上的容器的CPU,内存,文件和网络使用情况等的资源使用情况和性能指标的代理组件。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First GitHub commit for Kubernetes. github.com. 2014-06-07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 ^ GitHub Releases page. github.com. 2022-10-13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 ^ kubernetes/kubernetes. GitHub.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英语).
- ^ What is Kubernetes?. Kubernetes.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 ^ Google Made Its Secret Blueprint Public to Boost Its Cloud. [201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1) (美国英语).
- ^ Google Open Sources Its Secret Weapon in Cloud Computing. Wired. [24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 ^ Abhishek Verma; Luis Pedrosa; Madhukar R. Korupolu; David Oppenheimer; Eric Tune; John Wilkes. Large-scale cluster management at Google with Borg.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ystems (EuroSys). April 21–24, 2015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7).
- ^ Borg, Omega, and Kubernetes - ACM Queue. queue.acm.org. [201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9).
- ^ Early Stage Startup Heptio Aims to Make Kubernetes Friendly. [2016-12-06].[失效链接]
- ^ As Kubernetes Hits 1.0, Google Donates Technology To Newly Formed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TechCrunch. [24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 ^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 ^ Deploy and Manage Kubernetes Clusters | Rancher Labs. Rancher Labs. [2017-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6) (美国英语).
- ^ OpenShift v3 Platform Combines Docker, Kubernetes. blog.openshift.com. [14 August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 ^ Why Red Hat Chose Kubernetes for OpenShift. blog.openshift.com. [7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1).
- ^ IBM Spectrum Conductor for Containers. ibm.com/developerWorks. [2017-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美国英语).
- ^ Ghostcloud Enterprise Container OS. www.ghostcloud.cn.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美国英语).
- ^ Open Source Enterprise Kubernetes Platform | KubeSphere. kubesphere.io.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美国英语).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An Introduction to Kubernetes. DigitalOcean. [24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 ^ 19.0 19.1 Langemak, Jon. Kubernetes 101 – Networking. Das Blinken Lichten. 2015-02-11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5).
- ^ Strachan, James. Kubernetes for Developers. Medium (publishing platform). 2015-05-21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 ^ Surana, Ramit. Containerizing Docker on Kubernetes. LinkedIn. 2015-09-16 [2015-11-02].
- ^ 22.0 22.1 Intro: Docker and Kubernetes training - Day 2. Red Hat. 2015-10-20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9).
- ^ 23.0 23.1 Overview of a Replication Controller. Documentation. CoreOS.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2).
- ^ Sanders, Jake. Kubernetes: Exciting Experimental Features. Livewyer. 2015-10-02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0).
- ^ Langemak, Jon. Kubernetes 101 – External Access Into The Cluster. Das Blinken Lichten. 2015-02-15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6).
- ^ 26.0 26.1 26.2 Kubernetes Infrastructure. OpenShift Community Documentation. OpenShift. [24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 ^ 27.0 27.1 Marhubi, Kamal. Kubernetes from the ground up: API server. kamalmarhubi.com. 2015-09-26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9).
- ^ The Three Pillars of Kubernetes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 Rancher Labs. rancher.com. 18 May 2017 [22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4).
- ^ Marhubi, Kamal. What [..] is a Kubelet?. kamalmarhubi.com. 2015-08-27 [2015-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3).